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4)
2023(8355)
2022(7222)
2021(7000)
2020(5835)
2019(13451)
2018(13520)
2017(25778)
2016(14284)
2015(16190)
2014(16197)
2013(15654)
2012(14301)
2011(12825)
2010(13388)
2009(12129)
2008(11980)
2007(10584)
2006(9441)
2005(8189)
作者
(41025)
(34279)
(34141)
(32362)
(21603)
(16645)
(15568)
(13414)
(13042)
(12275)
(11924)
(11553)
(10917)
(10733)
(10544)
(10368)
(10157)
(10015)
(9817)
(9711)
(8470)
(8441)
(8394)
(7863)
(7613)
(7612)
(7582)
(7550)
(6939)
(6852)
学科
(59809)
经济(59759)
管理(38795)
(31899)
方法(25885)
(25808)
企业(25808)
数学(22917)
数学方法(22272)
地方(18339)
(16309)
中国(14099)
(13487)
环境(12479)
业经(11982)
农业(10945)
理论(10871)
(10816)
地方经济(9964)
(9630)
(9013)
(8934)
(8475)
贸易(8465)
(8092)
教学(7779)
技术(7764)
资源(7523)
生态(7396)
(7270)
机构
学院(195243)
大学(192713)
管理(73023)
(70297)
经济(68211)
研究(65929)
理学(62762)
理学院(61921)
管理学(60154)
管理学院(59799)
中国(49969)
科学(44666)
(42840)
(33850)
(33801)
中心(31413)
业大(30973)
(30969)
研究所(30892)
(30574)
(28652)
师范(28391)
北京(26880)
农业(26381)
(25224)
(24726)
财经(23948)
技术(23552)
师范大学(22688)
(21928)
基金
项目(134170)
科学(104974)
研究(96774)
基金(94416)
(83252)
国家(82570)
科学基金(70606)
社会(58429)
(55445)
社会科(55214)
社会科学(55198)
基金项目(50052)
自然(47369)
(46727)
自然科(46175)
自然科学(46165)
自然科学基金(45230)
教育(45111)
编号(40433)
资助(39334)
成果(32057)
重点(30806)
(29927)
课题(28773)
(27638)
(27448)
创新(25622)
计划(25474)
科研(25410)
大学(24297)
期刊
(81435)
经济(81435)
研究(53708)
中国(42857)
学报(31441)
(30623)
科学(29875)
管理(26559)
教育(26487)
(23838)
大学(23563)
学学(21889)
农业(21215)
技术(20196)
(14531)
金融(14531)
业经(13920)
资源(12944)
(12266)
经济研究(11580)
统计(11389)
图书(11240)
财经(10635)
(10528)
问题(10471)
(10273)
科技(9974)
(9794)
技术经济(9648)
决策(9383)
共检索到292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道辰  王振健  唐永顺  石立岩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理论框架,并以莘县为例进行了详细计算,结果表明,莘县目前处于不可持续状况,为了缓解生态压力,本文从减少生态足迹需求和增加生态足迹供给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生态足迹赤字的具体方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建兰,张伟  
划分县域生态经济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时空推进上的具体落实。本文以山东莘县为例,论述了县域生态经济区划分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卓然  赵庚星  刘金花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区,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建立以生态压力、生态承载力、发展潜力为特征指标的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加权评分法确定济南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禁止开发区为4个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区为济阳县、平阴县和商河县这3个农产品主产区及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开发区为长清区和章丘市,优化开发区为天桥区、历下区、历城区、市中区和槐荫区。研究表明生态足迹模型是研究市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一个有力工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寇刘秀  包存宽  蒋大和  
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运用生态足迹进行融合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为规划环评较早地介入规划编制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规划编制初期,确定规划的生态底限,农业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低于3 728、1 016和2 019 km~2;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现状评价的结果提出耕地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因子,水资源是优势因子,并估算了规划实施前后苏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后,苏州市的人均生态赤字有加大的趋势,耕地的赤字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草地和能源用地的生态盈亏无变化,林地的生态赤字将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的生态盈余将增加。依据该结果提出了减缓生态赤字的措...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华斌  袁奇峰  陈军  
生态足迹理论应用于区域生态规划,扩展了区域生态规划的视野,并为规划的目标和生态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文章通过对九江市2005年生态足迹的计算,结合生态规划中土地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地区的过程分析等,提出了九江市生态空间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建设的策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新海  柯善淦  
通过计算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之间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差异,建立各省间水资源利用和经济补偿的联动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长江流域各省份水资源超载指数,结合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服务价值的研究结果,考虑地区补偿能力,构建水资源生态补偿的量化模型,计算各省份应当支付的生态补偿量。长江流域各省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高达9.37×1012元,各省生态服务价值也都在3.1×108元以上。整体上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趋势,上中下游生态服务价值比例分比为44%,49%和7%。因此,处于长江流域下游以及中游的地区理论上应当对上中游地区水资源保护以及"生态服务价值外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振健  张保华  李如雪  
"三农问题"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其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对聊城市1978-2005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划分了五个阶段来分析各个阶段的增长特点和促进政策,分析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五点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昕宇  黄海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本文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数对宜宾市10区(县)2014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总体来讲,宜宾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程度低,草地和水域人均生态承载力较低,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ESI)整体偏低,可持续发展强度不高,基于此为宜宾市县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思路、依据和决策支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莹  林文鹏  宗玮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足迹模型作为定量化可持续评价的重要理论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结合遥感产品净初级生产力数据,构建了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调整了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并增加了污染物账户。在此基础上,应用传统模型和改进后的模型分别计算了南通市2000~2013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1)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改进模型下的南通市2000~2013年人均生态足迹都是稳步增长的,改进后的模型变化较小;(2)南通市2000~2013年生态承载力虽有所波动,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南通市连续14年出现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0.308 6 hm~2/人上升到0.587 7 hm~2/人,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可见,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研究区自然资源利用状况。最后,针对南通市生态不安全状况,从土地结构、能源消费等方面提出减少生态足迹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芳怡  濮励杰  张健  
在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该改进生态足迹模型通过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各种能量流换算成对应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并比较计算得到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从而衡量研究区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论文以江苏省为例,应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其2003年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得到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2997hm 2/人,人均生态足迹为4.7228hm 2/人,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相一致。但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赖力  黄贤金  刘伟良  
做为一种偏重生态的可持续评估手段,生态足迹方法往往难以全面地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少学者主张将生态足迹指标与其它社会经济指标相结合,以创建复合指标的方法来评估区域生态-经济协调性,从而弥补生态足迹方法的这一不足。不过,该手段忽视了生态足迹指标本身同相关社会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因此,笔者试图对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作用做出相关分析,研究建立了江苏省1995年~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作为模型因变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占用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8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利民  贾永飞  邵波  武红智  孙灵文  
通过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模型,以山东半岛为例进行计算与分析,计算山东半岛区域2004年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及生态赤字,分析山东半岛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从2000年至2008年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利用灰色预测方法对山东半岛区域生态赤字进行预测和分析。最后,从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推广高效生态农业、建立资源节约型的消费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减小山东半岛区域发展生态赤字的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风丽  龚新蜀  
通过生态足迹模型,对2000~2010年新疆产业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时序分析,然后引用完全分解模型对生态足迹动态效应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足迹强度三个因素在不同时期对总足迹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新疆总的足迹呈上升趋势,产业生态足迹变化各异,在第一、三产业足迹下降的同时第二产业足迹增加较快;在生态足迹变化的分解效应中,经济规模效应是推动足迹增长的主导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在波动中也缓慢拉动足迹增长,而技术效应则驱使足迹下降。产业结构与资源压力状况不协调,应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桂清  井岗  张风平  
专业社团是高校大学生将课堂文化知识用于实战的平台,在实践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聊城大学为应用型高校,农学院"新农科技社"为国家级"优秀学生社团",属涉农专业社团,该社团通过十多年的建设,探索出涉农专业社团的"一二三四"(一启蒙、二培训、三训练、四应用)实践育人新模式:开展启蒙教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举办培训活动,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强化应用锻炼,提升学生的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绍雷  杨哲  
2022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财政运行中的短板弱项,着力以改革促管理、以创新增效益,在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等领域创出“聊城模式”,走在全省前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