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7)
- 2023(10379)
- 2022(8780)
- 2021(8245)
- 2020(6829)
- 2019(15317)
- 2018(15520)
- 2017(28532)
- 2016(16284)
- 2015(18439)
- 2014(18745)
- 2013(17807)
- 2012(16621)
- 2011(14879)
- 2010(15231)
- 2009(13916)
- 2008(13701)
- 2007(12434)
- 2006(11119)
- 2005(9877)
- 学科
- 济(64953)
- 经济(64878)
- 管理(44511)
- 业(33293)
- 企(25909)
- 企业(25909)
- 地方(23156)
- 方法(22346)
- 中国(20811)
- 数学(19043)
- 数学方法(18630)
- 农(18501)
- 环境(17816)
- 学(17279)
- 财(13511)
- 业经(12967)
- 农业(12315)
- 制(12082)
- 地方经济(11552)
- 划(11498)
- 理论(11340)
- 发(10914)
- 和(10871)
- 资源(9409)
- 体(9315)
- 城市(8777)
- 融(8674)
- 金融(8666)
- 银(8406)
- 生态(8384)
- 机构
- 学院(222727)
- 大学(220792)
- 研究(82044)
- 管理(79484)
- 济(79202)
- 经济(76810)
- 理学(66976)
- 理学院(65973)
- 管理学(64413)
- 管理学院(64005)
- 中国(61014)
- 科学(55814)
- 京(50762)
- 所(42924)
- 农(41940)
- 研究所(39171)
- 中心(38536)
- 江(37162)
- 财(36294)
- 业大(35877)
- 范(34547)
- 师范(34175)
- 农业(32771)
- 北京(32020)
- 州(31681)
- 院(31222)
- 省(28442)
- 财经(27872)
- 师范大学(27475)
- 技术(27023)
- 基金
- 项目(153473)
- 科学(118771)
- 研究(110554)
- 基金(106564)
- 家(94764)
- 国家(93942)
- 科学基金(79081)
- 社会(67566)
- 社会科(63683)
- 社会科学(63662)
- 省(63036)
- 基金项目(57141)
- 划(53341)
- 自然(51684)
- 自然科(50306)
- 自然科学(50285)
- 教育(49635)
- 自然科学基金(49241)
- 编号(45508)
- 资助(42856)
- 成果(37000)
- 重点(35253)
- 发(35062)
- 课题(33435)
- 部(31310)
- 创(30437)
- 计划(29392)
- 科研(28687)
- 创新(28614)
- 发展(27527)
共检索到347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寇刘秀 包存宽 蒋大和
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运用生态足迹进行融合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为规划环评较早地介入规划编制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规划编制初期,确定规划的生态底限,农业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低于3 728、1 016和2 019 km~2;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现状评价的结果提出耕地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因子,水资源是优势因子,并估算了规划实施前后苏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后,苏州市的人均生态赤字有加大的趋势,耕地的赤字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草地和能源用地的生态盈亏无变化,林地的生态赤字将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的生态盈余将增加。依据该结果提出了减缓生态赤字的措...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晶晶 葛幼松 周玲
针对目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小城镇规划需要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在分析城市CI内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将城市CI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城镇规划编制中,并给出了初步框架。最后以安丰镇总体规划为例,对应用框架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城市CI 小城镇规划 安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力 宗跃光 胡道生
人类对生态城市理念的追求标志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复合生态网络体系出发,根据Roseland生态城市建设的十大原理,把生态城市(城乡)规划内容分为三个子系统的内容:生态基础规划、生态产业规划和生态社会规划。本文依照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及生态城市符合生态网络体系原理,将常州新北区生态城乡规划分为生态基础规划(包括山川湖河、植被、景观以及道路网等各种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生态农业规划、生态工业规划、生态社区规划等等,并提出常州新北生态城乡规划的多功能网络复合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星光 董晓峰 王冰冰
生态城镇规划是生态城镇建设的先导,英国生态城镇规划是全球的典范,选择"科提肖、福特机场、中部昆顿"三个英国生态城镇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其规划编制的思路、体系、重点及基本技术方法,以期对我国生态城镇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英国 生态城镇 规划特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俊
城镇体系的规划研究,是兴起于六十年代的城市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独特价值在于成功地提供了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特征与地理背景的相互关系及经济空间格局形成过程的新思路,并由此独辟了一条依靠区域大城市和城镇群体有效地组织区域经济开发和区域城市化的蹊径。因此,城镇体系这一概念在1960年由美国学者邓肯(D.Duncan)首先提出后,迅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应用,对城市和区域的规划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善登 李庆钧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广度和深度是和公众的参与态度紧密相连的。公众参与规划的态度或积极或消极。根据苏州、扬州两地城市调查结果分析,以及从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关系角度看,要促使参与城市规划的公众由消极的参与者向积极的参与者转变,城市政府须在学术界已提出的信息公开、增加参与路径、培育公众自治组织等措施之外,还应承担起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回应公众利益诉求、善待积极参与者的职责。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态度 政府责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彭德胜
反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规划理论而言的一种新的规划理论 ,它强调规划应先从控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入手。文章介绍了反规划理论是如何在沅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中加以应用的。
关键词:
反规划 理论 应用 总体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道明 张鸿雁 左玉辉
城市空间发展应注重“质”的提高,而不应单纯追求“量”的扩张。本文认为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是城市空间结构生态化和城市功能群生态化,提出了基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的城市空间生态分区方案和建设导则,构建城市生态网架,优化调整城市空间整体布局以及城市产业和城市人居布局,并运用“三地动态平衡”理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时空安排与调控,从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合理演化。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空间结构 生态调控 三地平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明俊 柴宝贵 刘效龙 丁爱芳
首先,深入分析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面临的时代背景,指出当前城镇化政策、区域格局、管理模式正处于不断变化中,城镇化模式、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其次,结合我国各地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践经验,指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表现出政策性、综合性、立足部门事权、落实战略意图、注重时序引导、强化近期实施、增强针对性等发展动向。最后,基于可实施的理念,从8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框架。
关键词:
省域 城镇体系 转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玮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城镇体系即一定经济区范围内毗连分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城镇群体,它们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广大乡镇为基础、由若干不同性质规模的城镇组成,具有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成的等级结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按此概念衡量我国现状,真正形成的城镇体系还不多。一般来说,城镇体系的发展,要伴随着所在经济区的成熟。经济区的本质,是社会化劳动地域分工;城镇体系的首要特征,则是各城镇在经济区内实现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娟 吕斌
生态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规划理论而言的规划理论,它强调规划应先从控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入手。文章介绍了生态规划理论是如何在唐山市新城总体规划中加以实践应用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保军 董珂
指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生态示范意义,总结"指标体系建立→定位与产业选择→规模确定→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确立→配套政策制订"的生态型规划步骤,从"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理念、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保护理念、水资源利用理念和能源利用理念"7个方面总结生态型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
生态 生态文明 生态城 生态型规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彬 常瑞甫
以昆明市域农业园区体系规划为例,提出了区域农业园区体系规划成果框架。区域农业园区体系规划应以规划背景与条件分析为基础,提出规划总则与发展目标。区域农业园区体系的规划布局主要包括农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规划、空间结构规划、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职能结构规划。区域内园区建设发展分类引导规划、农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和近期重点建设项目规划也是区域农业园区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域农业园区建设的体制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保障。区域农业园区评价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评价程序与操作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文杰
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生态城市不仅仅要在城市环境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还要在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规划。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