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2)
- 2023(6674)
- 2022(5570)
- 2021(5045)
- 2020(4135)
- 2019(9058)
- 2018(8756)
- 2017(16255)
- 2016(8986)
- 2015(9438)
- 2014(9069)
- 2013(9005)
- 2012(8082)
- 2011(7465)
- 2010(7283)
- 2009(6583)
- 2008(6555)
- 2007(5516)
- 2006(4876)
- 2005(4008)
- 学科
- 济(32794)
- 经济(32761)
- 管理(29128)
- 业(23816)
- 企(18263)
- 企业(18263)
- 方法(14591)
- 数学(12947)
- 数学方法(12826)
- 环境(11989)
- 农(10634)
- 学(10347)
- 资源(8179)
- 财(8176)
- 中国(8076)
- 业经(7649)
- 农业(7548)
- 贸(7107)
- 贸易(7105)
- 生态(6979)
- 易(6945)
- 划(6928)
- 和(6779)
- 地方(6542)
- 发(5769)
- 技术(5746)
- 制(5301)
- 务(5153)
- 财务(5147)
- 财务管理(5141)
- 机构
- 学院(129610)
- 大学(129205)
- 管理(49815)
- 济(49765)
- 经济(48826)
- 研究(46671)
- 理学(44169)
- 理学院(43637)
- 管理学(42797)
- 管理学院(42595)
- 科学(34329)
- 农(33225)
- 中国(33195)
- 业大(27340)
- 京(27189)
- 农业(26627)
- 所(25403)
- 研究所(24022)
- 中心(20786)
- 财(20014)
- 江(18295)
- 农业大学(18100)
- 财经(16950)
- 院(16836)
- 北京(16610)
- 科学院(16214)
- 省(16104)
- 范(16014)
- 师范(15693)
- 经(15583)
- 基金
- 项目(100076)
- 科学(77595)
- 基金(73584)
- 家(69153)
- 国家(68615)
- 研究(63314)
- 科学基金(56964)
- 社会(41555)
- 基金项目(40187)
- 自然(40149)
- 省(39615)
- 社会科(39500)
- 社会科学(39485)
- 自然科(38976)
- 自然科学(38959)
- 自然科学基金(38269)
- 划(34127)
- 资助(28592)
- 教育(27117)
- 重点(23199)
- 编号(22896)
- 计划(21927)
- 发(21892)
- 创(20882)
- 部(20770)
- 科技(20129)
- 科研(20015)
- 创新(19614)
- 业(18412)
- 国家社会(18143)
共检索到173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政策工具。文章从产权、价值、空间和时间4个角度来阐述生态资源属性对生态补偿的影响和要求,进而根据生态资源属性选择不同的生态补偿方式。森林、草原、荒漠和湿地主要选择纵向政府补偿,流域补偿包括横向和纵向政府补偿,海洋、耕地和矿产主要是市场补偿,在生态补偿实践中,不同的生态资源和生态补偿方式对生态补偿主体、客体、标准、措施和效率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资源 补偿方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城瑞 赵玲
2020年底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生态补偿脱贫作为实施脱贫“五个一批”工程之一,在精准脱贫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基于三江源地区的实地调研,通过FGT指数对受访地草原生态补偿以及岗位补偿的减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态补偿政策有明显的减贫效果,草原生态补偿更有助于减少相对贫困的广度,而岗位补偿有助于减少贫困的深度和强度,且两种政策对不同地区的补偿能力不同。政府应扩大对受偿区的生态补偿的资金投入,针对特定人群采取不同的补偿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多元化的减贫方式,进一步发挥生态补偿减贫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宇晨 张心灵
结合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首先定量分析三地区牧民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出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其次建立计量模型,定性分析出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牧民满意度的具体影响程度;最后,根据不同地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各地区相对应的草原生态补偿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应动态确定合理载畜量以及实施贷款优惠政策对牧民进行补偿;中部地区应给予牧民相应的舍饲技术培训,转变养殖模式,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宣传,提高牧民保护草原思想意识;西部地区应给予牧民饲草料价格补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秋成
生态补偿的范围或资源在经济活动和生态维护的利用边界应是边际上经济收益与生态收益相等之处,生态补偿的最低标准便是资源用于经济活动产生的边际收益。如果东江湖库区生态保护主要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最先应该退耕的是玉米,然后是板栗、水稻、茶叶,最后是柑橘和生姜;如果生态保护主要是提高水质,减少氮磷总量流入水库,则最先退耕的应是生姜,其次是柑橘、茶叶和玉米,最后是水稻和板栗。生态补偿采取行政强制方式时,可能导致信息租金或交易成本太高。这时,生态补偿可考虑谈判交易的方式。在东江湖库区,化肥对柑橘收入、产量和种植业及林业收入增加的作用已不明显,如果氮、磷超标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勿须进行大规模退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强
我国连续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给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中央政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我国生态平衡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我国有关生态投资的制度还很不完善,必须明确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海洋 宋妮妮 丁杨
基于2015年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调查数据,测算了两种贫困线下农户FGT贫困指数,分析现金补偿方式的减贫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贫困线下,生态补偿现金方式均降低了贫困发生率,缩小贫困差距和贫困人口内部的收入差距。比较两种贫困线下测量的FGT指数,可以看出人均年收入2800元的贫困标准,对于减缓贫困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
现金补偿 FGT贫困指数 减贫效果 流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杰 张洪程 董洋阳 倪晓诚 杨波 龚金龙 常勇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栽培方式及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与区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4种类型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采用手栽、机插和直播3种栽培方式,在苏南太湖稻区常熟(31.4°N)、苏中里下河稻区姜堰(32.3°N)与兴化(32.6°N)和苏北淮北稻区东海(34.5°N)3个不同生态区,比较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直播最低;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每667 m2分别减产20—50 kg和8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某承 孙雪萍 林惠凤 张彪 朱跃龙 李金亚
生态系统服务的外部性是构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之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溢出"的惠及范围不尽相同,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应以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本文以北京-承德生态补偿为例,根据2010年首都生态圈遥感影像和相关调研与问卷资料,引入物理学中的场强模型,计算了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惠及区域,并提出京承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计算发现,2010年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76.45亿元/年。其中,26.76%被承德本地消费,28.22%被北京消费,18.74%为全国共享,其余被天津、河北等地消费。因此,若在北京-承德生态补偿的框架下,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消费量来构成生态补偿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为 肖建武 刘烜 黄朝广
应用资产组合理论构建林业投资资产组合模型,模拟林业经营者投资资产组合比例决策,分析资产组合比例决策对生态补偿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105元/hm~2的生态补偿标准下,当林业资产占总投资的76.21%、其他金融资产占总投资的23.79%时,可满足林业投资者低风险适度收益的要求;随着生态补偿标准提高,林业经营者的林业投资占资产组合的比例会逐渐上升但对生态补偿的敏感度会随之降低。因此,政府应适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林业经营者除林业投资外还要适当配置其它金融资产。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资产组合 林业投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乐 靳乐山
在全面推动生态补偿扶贫的大背景下,科学测度不同生态补偿政策的实际减贫效果,对于完善贫困地区生态补偿的机制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8月云南省实地调研数据,测算了两种贫困线下区域的FGT指数,分析不同方式生态补偿的实际减贫效果。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贫困线标准下,现金型补偿和岗位型补偿均降低了区域的贫困发生率,缩小贫困缺口和减少贫困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相比于现金型补偿,岗位型补偿的减贫效果更好,显示出较高的瞄准度和持续性,而现金型补偿对于农户资源禀赋的前提要求和定额支付的特点,降低了其减贫的精准度和持续性。因此,基于农户的异质性特点充分发挥不同补偿方式的协同作用,积极推动补偿标准动态调整和补偿方式多元化发展,是未来深化生态补偿扶贫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扶贫 FGT指数 减贫效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文佳 杨柏寒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地方环境协同治理的产权创新。流域生态补偿政策能促进生态系统服务进而提升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前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构建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影响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采用2007~2020年皖浙两省2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与双重差分法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影响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效应及其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地区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试点政策对上下游地区影响效果不同,对上游地区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没有影响,对下游地区有显著影响,且随时间发展正向效应越来越大。(3)从影响机制来看,试点政策会通过科学技术创新这一途径促进绿色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据此,未来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政策的深入推广、创新上下游地区动态合作机制、加大科学技术创新研发及与其他配套政策互动等方面,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时润哲 李长健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施合理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无论是在促进生态保护方面还是在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补偿相关数据,在测算各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综合绩效、水足迹、灰水足迹的基础上,使用双目标决策的序列DEA-SBM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探讨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8年间反映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变动呈“W”型波动特征,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偏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偏低的分布格局。城乡消费公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绿色化协同水平指标的调节作用下,生产性投入的提升与城乡分配公平的提升均能够提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因此,从改善资本投入结构、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三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提升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卢振彬
以历次海洋科学调查在闽东渔场获得的初级生产力为基础,通过2000~2001年对该渔场的鱼类资源结构、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生态效率、主要经济鱼类营养级及其有机碳含量等模型参数的调查和检测,采用营养动态模型和Cushing模型估算鱼类资源的生态容量(潜在生产量),进而应用Steele模型分别估算中上层鱼类、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最后从鱼类资源生产量中分离出近底层鱼类的资源生产量。采用Gadima模式估算鱼类及其各生态类群资源的最大可持续开发量,并讨论它们的开发利用程度。估算结果:闽东渔场鱼类资源生产量为63.08×104t,最大可持续开发量为33.82×104t。其中中上层鱼类资源生产量为38.6...
关键词:
鱼类资源生产量 生态类群 闽东渔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飞翔 董红 高琪
选择交易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生态效益补偿方式,不仅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表现。本文从补偿方式绩效、补偿方式成本、农户意愿3方面对能力补偿、现金补偿、实物补偿3种补偿方式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最适宜的生态效益补偿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