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3)
- 2023(14622)
- 2022(12431)
- 2021(11617)
- 2020(10179)
- 2019(23505)
- 2018(23556)
- 2017(46204)
- 2016(24970)
- 2015(28586)
- 2014(28601)
- 2013(28431)
- 2012(26283)
- 2011(24059)
- 2010(24199)
- 2009(22831)
- 2008(22816)
- 2007(20275)
- 2006(17866)
- 2005(16117)
- 学科
- 济(105603)
- 经济(105458)
- 管理(80617)
- 业(73030)
- 企(60061)
- 企业(60061)
- 方法(52076)
- 数学(46478)
- 数学方法(45967)
- 财(30877)
- 农(28648)
- 中国(27450)
- 制(24266)
- 业经(22027)
- 学(21045)
- 环境(19998)
- 贸(19768)
- 贸易(19760)
- 务(19342)
- 财务(19282)
- 易(19260)
- 财务管理(19230)
- 地方(18680)
- 农业(18605)
- 企业财务(18282)
- 银(17665)
- 银行(17628)
- 和(17225)
- 行(16752)
- 融(16553)
- 机构
- 大学(370090)
- 学院(368940)
- 济(153250)
- 经济(149993)
- 管理(145018)
- 理学(124930)
- 理学院(123636)
- 管理学(121560)
- 管理学院(120894)
- 研究(119463)
- 中国(92678)
- 京(77797)
- 财(74698)
- 科学(72696)
- 所(60235)
- 财经(59382)
- 农(59323)
- 中心(56223)
- 江(55221)
- 研究所(54397)
- 业大(54004)
- 经(53776)
- 北京(48923)
- 经济学(47563)
- 农业(46732)
- 范(46048)
- 师范(45563)
- 财经大学(44094)
- 州(43818)
- 院(43224)
- 基金
- 项目(244603)
- 科学(193156)
- 基金(179401)
- 研究(177026)
- 家(156135)
- 国家(154932)
- 科学基金(133239)
- 社会(113162)
- 社会科(107410)
- 社会科学(107377)
- 省(94981)
- 基金项目(94929)
- 自然(86814)
- 自然科(84645)
- 自然科学(84620)
- 自然科学基金(83097)
- 教育(81942)
- 划(80320)
- 资助(74274)
- 编号(71721)
- 成果(57877)
- 部(55366)
- 重点(55221)
- 发(51853)
- 创(50407)
- 课题(48818)
- 教育部(47484)
- 科研(47319)
- 创新(47318)
- 制(47292)
- 期刊
- 济(165482)
- 经济(165482)
- 研究(103827)
- 中国(68710)
- 财(58994)
- 学报(56105)
- 管理(52257)
- 农(52144)
- 科学(52133)
- 大学(42345)
- 学学(39969)
- 农业(35068)
- 融(34128)
- 金融(34128)
- 教育(32642)
- 技术(31905)
- 财经(29759)
- 业经(27278)
- 经济研究(25891)
- 经(25420)
- 问题(22848)
- 统计(18844)
- 资源(18716)
- 业(18634)
- 贸(18374)
- 技术经济(18344)
- 理论(18221)
- 图书(17185)
- 策(17177)
- 版(16845)
共检索到539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林
我国生态资源不可持续利用的现状,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其中燃煤发电污染最为突出。为此,国家环保总局掀起了“环保风暴”,虽然收到了一些成效,但也暴露了我国生态资源利用制度的缺陷,主要原因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以及相关公共制度衔接不良。本文认为,制度创新的关键是建立生态资本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 杜金沛 李林
本文通过对我国法律制度特点的分析,指出我国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成文法系,在我国整体经济制度的转轨时期,其变革往往跟不上经济、社会和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文章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最后就我国法律制度的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林
历史和现实证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是生态经济制度演进的必然。由于生态资源提供的生态服务具有外部性特性,现阶段我们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是不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瓶颈,即传统市场制度缺陷和政府干预制度缺陷以及相关公共制度衔接不良。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以生态资本市场制度为主体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生态资源可持续地有效利用。
关键词:
生态资本 制度分析 超边际决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雪松 伍新木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于水资源的经济特征,采取合理的经济手段,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推进有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导致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有效应对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的水资源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制度安排包括有效的水资源产权制度、开放的水市场、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完善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制度分析 制度创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付伟 赵俊权 杜国祯
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将资源可持续利用置于"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中进行研究,以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视角,结合人类发展指数(HDI)和生态足迹指数(EFI),提出资源福利指数(RWI),即单位资源投入所产出的福利水平,目的是全面反映在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反馈给社会的综合效率水平。论文以包括G20国在内的24个国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1996—2008年间各国的HDI、EFI和RWI的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来评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24个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良性发展:RWI增长率>0,社会福利提高,资源消耗减少;第二类,次良性正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星 石伟 成金华 郭璐
研究目的:探寻经济高速增长地区土地合理利用的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方法:利用熵权技术和线性加成技术建立了东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运用ARCH和ARIM A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未来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1)东莞市在1980-2002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情况良好,保持在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2)在未来5年内,东莞市经济增长和土地利用将出现城市人口和基础建设投资过度、建成区面积扩张过快、建设用地适度的局面,说明在建成区面积中,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研究结论:东莞市闲置土地问题相当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设法改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琦 孔东民
可转换债券是兼具债券性与股票性的较为成熟的金融衍生工具之一。我国于1990年引入可转换债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可转换债券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我国的可转换债券一直价格过高,大大偏离了业界公认的估值方法所得出的理论价值,从而导致可转换债券投机行为盛行,使得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受到限制,发行规模一直偏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首先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了股票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可转换债券估值偏离产生的影响,然后通过实证检验证实股票涨跌幅限制制度对可转换债券估值偏离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应放开股票价格涨跌幅限制、提高股票市场自由度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万山
自然资源由于其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而使其因代际问题所导致的私有市场失灵比一般的产品严重,原因是自然资源代际利用中当代人都倾向于最大限度使用资源,从而引发自然资源“公地悲剧”问题比一般产品严重。再生自然资源虽然在代际利用中的利益冲突比非再生自然资源低,但代际问题所带来的市场失灵依然存在。因此,再生自然资源的代际可持续利用需要政府依据其经济特性进行一定的规制,制订出合理的使用制度。以渔业资源为例,在沙发尔(Schaefer)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效益的经济学分析法,分析了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利用中的成本与收益,提出再生自然资源代际可持续使用的制度安排和优化措施,包括边际成本动态规制、明确界...
关键词:
再生自然资源 代际 产权 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海林
影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因素中 ,制度因素是最关键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及符合自然资源特点和属性的制度创新是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导致自然资源破坏、低效率利用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度安排 市场失灵 自然资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鸣 田野 陈全
本文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中审计师变更问题这一动态视角考察了制度环境对外部审计治理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首先,在制度环境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上市公司频繁更换审计师的现象更严重;其次,在制度环境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上市公司更可能发生审计师升级变更,表明其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第三,在制度环境发展较差的地区,由于诉讼风险和诉讼成本较低,继任审计师为了获得审计客户更容易发生变通审计意见的行为,说明审计师难以发挥其外部治理的功能进而弥补制度环境的缺陷。本文的研究发现说明制度环境同时影响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两方面的行为表现,并支持了制度环境与外部审计治理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审计治理 审计师变更 审计供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顾晓薇 王青 刘建兴 李广军 丁一 刘敬智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2001年辽宁省及其14个城市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以及由此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绝大部分城市的生态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全省人均生态赤字为1·31hm2;资源和资源加工型城市(盘锦、鞍山、辽阳、本溪和抚顺)构成了生态严重超载的“黑色带区”,其生态赤字高达2·45hm2~5·23hm2/cap;仅锦州没有生态赤字,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化石能源消费是生态负荷的主要来源,全省该项足迹为1·63hm2/cap,占总足迹的67·3%;上述生态赤字最高的5市的化石能源足迹比例更高,均在75%以上。耕地类生态盈余主要分布在锦州、铁岭、葫芦...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玉桥 张陶然
本文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和Antweiler et al.(2001)的研究框架,构建企业排污的一般模型,采用"差异中差异"的估计方法,结合我国省际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考察契约制度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契约制度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契约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企业倾向于投入"减排专用资本"进行污染减排活动,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但这种积极作用在契约密集度较高的行业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利用行业本身的污染强度属性则可以解释这一"反常"的结果。在控制人均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等因素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关键词:
契约制度 企业排污 不完全契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丽娟 曹亚男
我国国企高管的行政色彩使其具有鲜明的政治动机,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投资效率。本文以我国国企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国企高管政治动机、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反腐风暴前,国企高管"急于求成"动机引致了投资过度,反腐风暴后国企高管"不作为"的动机导致了投资不足;会计稳健性缓解了国企高管"不作为"动机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但对国企高管"急于求成"动机与投资过度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上述结论丰富了国企高管政治动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反腐风暴后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及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反腐 政治动机 会计稳健性 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