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8)
2023(8367)
2022(6956)
2021(6589)
2020(5223)
2019(11413)
2018(11281)
2017(22085)
2016(11661)
2015(12557)
2014(11728)
2013(11485)
2012(10067)
2011(9162)
2010(9224)
2009(8779)
2008(8307)
2007(7364)
2006(6652)
2005(5656)
作者
(30133)
(25867)
(25445)
(24110)
(15792)
(12353)
(11270)
(9964)
(9541)
(8754)
(8744)
(8401)
(7770)
(7709)
(7680)
(7669)
(7643)
(7330)
(7254)
(7143)
(6416)
(6196)
(6115)
(6030)
(5859)
(5726)
(5711)
(5473)
(5195)
(5109)
学科
(45771)
经济(45729)
(45302)
(40218)
农业(30260)
管理(29433)
(20092)
企业(20092)
业经(15983)
方法(14016)
中国(12197)
数学(11945)
数学方法(11837)
环境(10838)
(10757)
农业经济(10326)
(10152)
(10042)
地方(9991)
(9087)
农村(9078)
(8942)
土地(8713)
(8073)
贸易(8070)
发展(8057)
(8050)
(8029)
(7905)
(7850)
机构
学院(158539)
大学(148717)
(66719)
经济(65521)
管理(61677)
理学(53876)
理学院(53386)
管理学(52561)
管理学院(52304)
研究(50925)
(47117)
中国(41097)
农业(35567)
科学(31430)
业大(30485)
(29553)
(27733)
中心(25239)
(24865)
(23606)
研究所(22628)
财经(22184)
农业大学(21962)
(20375)
(20270)
师范(20248)
经济管理(20149)
经济学(19250)
(18565)
(17542)
基金
项目(110197)
科学(87693)
研究(85049)
基金(79750)
(69010)
国家(68314)
科学基金(59022)
社会(55789)
社会科(52332)
社会科学(52322)
(45219)
基金项目(43161)
教育(36671)
编号(36576)
(36204)
自然(36012)
自然科(34991)
自然科学(34986)
自然科学基金(34328)
资助(29901)
(28468)
成果(27418)
(25858)
重点(24514)
(24150)
(23727)
课题(23526)
国家社会(23173)
(22911)
创新(21957)
期刊
(81396)
经济(81396)
(52545)
研究(40709)
农业(35578)
中国(31307)
学报(23353)
科学(23198)
业经(21841)
(19511)
大学(18619)
学学(18151)
(17232)
金融(17232)
管理(16805)
(16528)
农业经济(13638)
农村(13388)
(13388)
教育(13106)
问题(11756)
技术(11508)
经济研究(10269)
财经(9953)
资源(9950)
(9852)
世界(9318)
经济问题(9205)
农村经济(8993)
(8575)
共检索到227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立冬  麦琮翎  屈志光  李立  
农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农地存量的非减性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经济模式优化,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寻找维持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运行的动力源,是当前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生态资本理论,指出农地整理过程的实质就是生态资本运营的过程,农地整理质量取决于农户对农地生态资本的运营能力。论文从农地生态资本运营提出的背景入手,阐述了农地作为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转化为生态资本的运营过程,分析了农地整理中存在的生态资本运营主体缺位、农地生态资本转化率低、生态资本运营风险较高等问题,提出了界定农地产权从而明确农户的农地生态资本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微  杨钢桥  李金玉  
农地整理建成设施及设备的管护是权利让渡和责任主体迁移的过程,对农地整理管护绩效开展研究是破解当前管护困境的有效途径。论文在构建农地整理管护绩效测度体系及其评估方法基础之上,运用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维度论"分析框架阐述农地整理管护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维度要素对管护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论文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探讨了内生变量与工具变量以及其他解释变量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验证了威廉姆森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并建议管理部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微  杨钢桥  李金玉  
农地整理建成设施及设备的管护是权利让渡和责任主体迁移的过程,对农地整理管护绩效开展研究是破解当前管护困境的有效途径。论文在构建农地整理管护绩效测度体系及其评估方法基础之上,运用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维度论"分析框架阐述农地整理管护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交易频率等维度要素对管护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论文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内生性问题,探讨了内生变量与工具变量以及其他解释变量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验证了威廉姆森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并建议管理部门重视耕地生产水平的改善程度、村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以及管护人员的明确落实等关键影响要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微  杨钢桥  江颖慧  
论文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视角出发,基于改进的绩效棱柱模型开展农地整理管护绩效研究,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增强回归树模型,揭示农地整理管护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提升机制。实证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1)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中管护制度类变量、管护流程类变量、管护投入类变量、管护措施类变量及农民满意类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度水平检验;(2)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增强回归树模型中影响因素对管护绩效的贡献度排序基本一致,依次为农民满意类变量、管护制度类变量、管护流程类变量、管护措施类变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微  杨钢桥  江颖慧  
论文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视角出发,基于改进的绩效棱柱模型开展农地整理管护绩效研究,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增强回归树模型,揭示农地整理管护绩效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提升机制。实证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1)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中管护制度类变量、管护流程类变量、管护投入类变量、管护措施类变量及农民满意类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度水平检验;(2)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增强回归树模型中影响因素对管护绩效的贡献度排序基本一致,依次为农民满意类变量、管护制度类变量、管护流程类变量、管护措施类变量、管护投入类变量。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建议既要鼓励利益相关者对管护工作的贡献,也要承认利益相关者满意程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统筹制度安排、流程设置、管护投入等关键要素以提升管护绩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京  杨钢桥  徐玉婷  
农地整理是政府农村公共投入的一种,农户的农地固定资本投入是农户的私人投资,研究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的投入效应将为农地整理的有效实施和促进农业机械化提供理论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分别运用Tobit和Logit模型,分析了农地整理变量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的现状和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地整理的满意程度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有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意愿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意愿有正向作用;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的意愿比农户农地固定资本投入现状影响更为明显。因此,需要提高农地整理的质量,确保农地整理的实施;应该完善农户参与农地整理的机制,提高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戚渊  李瑶瑶  朱道林  
研究目的:探究农地资本化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农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中农地过度资本化问题的防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随着耕地价格上涨,耕地价格与耕地非粮化存在"U"型关系,"U"曲线在耕地价格为969元/亩时取得极小值,耕地价格上涨对耕地非粮化利用的作用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特征;(2)耕地价格与非粮化的"U"型关系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存在区域异质性,"U"型关系主要体现在粮食主产区,在耕地价格为876元/亩时取得极小值,较全样本拟合曲线的极小值拐点约降低90个单位。研究结论:农地适度资本化未对粮食安全造成冲击,而当农地过度资本化时,耕地价格上涨会促进耕地非粮化利用。未来在推进农地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需要政府有效介入,正确引导和监管市场机制,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率,完善用途管制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奇胜  刘红萍  张安录  
农地整理是一项旨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利国利民的活动。然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地整理的目标多侧重增加耕地面积以及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但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这一目标重视不够,也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农地整理生态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不利于土地经济和土地生态的均衡发展。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比较全面地思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玉婷  杨钢桥  赵京  
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资本投入行为的影响。首先通过农地整理对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提出了理论假设,然后以3个县(市、区)的185份农地整理区域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农地整理对农户农地资本投入(流动资本和农业机械投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农地整理对农户私人投入同时具有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表现在农地整理对农户私人不同要素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公共投入呈互补关系的私人投入提高,与公共投入呈替代关系的私人投入降低;(2)各因素在流动资本投入和农业机械投入之间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3)各因素在流动资本投入和农业机械投入内部的作用大小有明显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环  
生态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第三个高度,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生产力具有绿色生态性、高纬度性、持续性与关联性、"三三三"协同性、人性化和利他主义等特征和要求。从生态生产力的要求出发,农地使用权流转必须以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承包经营权为前提,以"农地农用"、保障农民利益为原则,以明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内容为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鲍海君,吴次芳,叶艳妹  
本文简要介绍了“3S”集成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论述了“3S”集成技术引入农地整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3S”集成技术支持下的农地整理的设想,以期使农地整理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效益的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微  吴诗嫚  
在分析农地整理建后管护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开发了农民满意度绩效量表,引入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构建农地整理建后管护的"组织结构—管护行为—管护绩效"的分析框架。以湖北省赤壁市黄盖湖农场和嘉鱼县潘家湾镇为研究区域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比率标度法和熵权法生成绩效测度的组合权重并得到满意度绩效,运用调查数据检验建后管护的组织结构和管护行为对管护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组织结构的工作职能、成长机制以及管护行为中的集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受访农民对农地整理的管护绩效评价接近于"一般",企业管护模式下黄盖湖农场和集体管护模式下潘家湾镇的管护绩效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表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涛  
分析农地整理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探讨生态性农地整理的方法提供服务,促进农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初步建立农地整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合理的农地整理有利于降低区域的生态不安全因素,改善生态环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睿璞  卢新海  谷晓坤  
研究目的:将GIS与农地整理相结合,探索农地整理土方计算与调配的新方法。研究方法:文章构建了农地整理区规划前后的DEM,在GIS平台中利用空间地图代数的原理得到田块的填、挖方量,并将此抽象为供需点,利用交替式定位—配置模型实现土方的调配。研究结果:本文以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国家投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得到农地整理区待平整田块29块,需要开挖土方435120.86 m3,需要回填土方307809.00 m3;以交替式定位—配置模型为运算规则,最终确定直线运距为200 m的调配方案。研究结论:借助GIS平台,可实现农地整理土方量的计算与调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