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3)
- 2023(14021)
- 2022(12159)
- 2021(11423)
- 2020(9447)
- 2019(21880)
- 2018(21730)
- 2017(41711)
- 2016(22793)
- 2015(25645)
- 2014(25759)
- 2013(25214)
- 2012(22926)
- 2011(20665)
- 2010(20717)
- 2009(19192)
- 2008(19109)
- 2007(16793)
- 2006(14851)
- 2005(13360)
- 学科
- 济(88801)
- 经济(88672)
- 管理(72532)
- 业(65028)
- 企(56526)
- 企业(56526)
- 方法(40412)
- 数学(33804)
- 数学方法(33370)
- 财(25915)
- 农(23333)
- 中国(23072)
- 业经(21552)
- 学(20897)
- 制(20518)
- 理论(17899)
- 环境(17376)
- 地方(17176)
- 务(16722)
- 财务(16651)
- 财务管理(16620)
- 和(16058)
- 企业财务(15818)
- 农业(15393)
- 划(14655)
- 银(14647)
- 银行(14607)
- 融(14239)
- 金融(14235)
- 贸(14222)
- 机构
- 大学(327680)
- 学院(325479)
- 管理(129842)
- 济(126478)
- 经济(123554)
- 理学(112512)
- 理学院(111265)
- 管理学(109374)
- 管理学院(108781)
- 研究(105797)
- 中国(78428)
- 京(69882)
- 科学(65751)
- 财(61895)
- 所(52333)
- 财经(49034)
- 农(48550)
- 研究所(47587)
- 中心(47442)
- 业大(47394)
- 江(47163)
- 经(44340)
- 北京(44208)
- 范(43256)
- 师范(42899)
- 院(38650)
- 州(38509)
- 经济学(38026)
- 农业(37699)
- 财经大学(36468)
- 基金
- 项目(222852)
- 科学(175279)
- 研究(165275)
- 基金(161044)
- 家(139246)
- 国家(138095)
- 科学基金(119214)
- 社会(103762)
- 社会科(98198)
- 社会科学(98173)
- 省(87255)
- 基金项目(85738)
- 自然(76691)
- 教育(76082)
- 自然科(74761)
- 自然科学(74746)
- 自然科学基金(73381)
- 划(73067)
- 编号(67917)
- 资助(65775)
- 成果(55847)
- 重点(49650)
- 部(49000)
- 课题(46953)
- 发(46488)
- 创(46387)
- 制(43436)
- 创新(43161)
- 教育部(42318)
- 国家社会(42282)
- 期刊
- 济(140751)
- 经济(140751)
- 研究(96195)
- 中国(61856)
- 学报(50551)
- 财(48413)
- 管理(47798)
- 科学(46312)
- 农(44064)
- 大学(38644)
- 教育(38397)
- 学学(36336)
- 农业(30414)
- 技术(27856)
- 融(26940)
- 金融(26940)
- 财经(24165)
- 业经(22608)
- 经济研究(21335)
- 经(20507)
- 问题(18024)
- 图书(16542)
- 理论(16304)
- 科技(15929)
- 业(15204)
- 版(15072)
- 实践(14916)
- 践(14916)
- 技术经济(14861)
- 现代(14771)
共检索到471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加剧,破解这一难题必须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构建生态资本运营和生态补偿耦合机制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生态补偿机制能为生态资本运营提供各类资源与运营条件,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的欠发达地区而言,通过生态补偿可以获得生态资本运营的启动资金,使得生态资本运营成为可能。生态资本运营不仅可以实现生态资本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实现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提高生态效益。这种获得的生态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长期保障并促进生态补偿的落实。因此,通过构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制可以促进"生态资本-生态效益-生态资本积累-更好的生态效益"良...
关键词:
生态资本运营 生态补偿 耦合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佳 刘加林
我国民族地区既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资本运营之路,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民族地区生态资本运营实践成效,研究认为生态资本运营效率会受到生态资本损耗程度大小的影响,通过生态补偿与生态资本运营耦合能增强运营能力,有效解决运营失灵问题。本文构建了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理,建立耦合判断准则,利用生态资本运营与产业融合、贫困治理协调发展以及"互联网+"协同发展等多途径实现耦合,从而提高生态资本运营的"造血"能力,减轻对"输血式"生态补偿的依赖。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资本运营 生态补偿 耦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加林 康娉娉 朱强 李晚芳
我国民族地区既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因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生态资本运营之路,成为必然选择。文章阐述民族地区生态资本运营实践成效,研究认为生态资本运营效率会受到生态资本损耗程度大小的影响,通过生态补偿与生态资本运营耦合能增强运营能力,有效解决运营失灵问题。文章构建了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理,建立耦合判断准则,利用生态资本运营与产业融合、贫困治理协调发展以及"互联网+"协同发展等多条途径实现耦合,从而提高生态资本运营的"造血"能力,减轻对"输血式"生态补偿的依赖。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资本运营 生态补偿 耦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强
我国连续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给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中央政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为我国生态平衡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我国有关生态投资的制度还很不完善,必须明确我国现阶段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生态投资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投资与生态资源补偿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宝娟 郑祖婷
通过研究三地产业发展的共生耦合机理,构建共生耦合主体利益相关者关系模型,找出上下游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当地监管部门之间需着重关注的六类共生耦合关系。通过对共生耦合主体的两两静态博弈以及三者动态博弈分析,深入挖掘各主体加入生态产业链需具备的微观成本收益、宏观奖惩政策等条件。提出京津冀跨区域横向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机制的构建方法和原则,指出将奖励政策向科研服务机构倾斜,通过长效科研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入生态产业链条,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长效激励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实现监管一体化,完善以克服区域壁垒为目标的一体化发展机制;通过信息共享促进资源技术的共享,打造以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共享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指出京津冀一体化政策要在科研、金融等方面提供强有力支持,所在地监管部门要在奖惩、监管方面提供强有力保障。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产业链 博弈分析 共生耦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宝娟 郑祖婷
通过研究三地产业发展的共生耦合机理,构建共生耦合主体利益相关者关系模型,找出上下游企业、科技服务机构、当地监管部门之间需着重关注的六类共生耦合关系。通过对共生耦合主体的两两静态博弈以及三者动态博弈分析,深入挖掘各主体加入生态产业链需具备的微观成本收益、宏观奖惩政策等条件。提出京津冀跨区域横向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机制的构建方法和原则,指出将奖励政策向科研服务机构倾斜,通过长效科研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入生态产业链条,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长效激励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实现监管一体化,完善以克服区域壁垒为目标的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 生态产业链 博弈分析 共生耦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仕钧
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补偿,协调生态恢复与保护实施者与受益者的利益,是国际通行做法,有利于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民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提高生态保护效果。在阐述国外发达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启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来爽 毕超
城市生态化发展模式是指在城市发展中,构建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形成城市内部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的对接,提升城市自身的环境承载力,最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邦成 温林泉 陆根法
本文介绍了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理论来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面临的基本问题,重点探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分析了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的现状。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尊梅 韩学平
耕地保护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不仅能带来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是为全社会的稳定及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的核心,而生态补偿引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实现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葛颜祥 梁丽娟 接玉梅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水源地保护的经济手段,其目的是调动水源地生态建设与保护者的积极性。水源地生态补偿资金的筹集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二是进行市场化筹集。其市场化筹集是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水资源为载体,受益者依其消费的生态资源的数量进行付费。同时根据“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以整个水源地保护区为对象,界定生态补偿对象,同时按照其经济行为确定补偿要素,根据其在水源地生态保护中贡献的大小,在能够调动其积极性的前提下确定补偿标准。在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形式上可采用生态受益者对水源地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两种形式。
关键词:
水源地 生态补偿 机制 构建 运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晶
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应从明确补偿主体、确立补偿标准和完善法律制度等核心问题着手。在明确界定补偿主体基础上,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可以从生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使其既能体现生态服务的供给成本、对需求者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又能代表生态服务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合理的协调供需双方的关系,实现流域生态服务市场均衡。此外,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监督制度和管理制度,是生态服务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生态服务 流域 市场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国勇 陈红
生态补偿作为解决人类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间矛盾的一种制度安排,既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各国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要实践探索。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研究生态补偿问题,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生态补偿理论相融合,全新地界定生态补偿的内涵,识别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剖析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确定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生态补偿原则、生态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方式,最后以湿地生态补偿为研究案例,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框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凡斌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进展,归纳了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内容以及主要观点,对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角度,提出新时期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领域以及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机制 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丘君 刘容子 赵景柱 邓红兵
生态系统方法是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新理念,得到世界各海洋大国的普遍关注和认可。生态系统方法要求运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思路是:①根据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界定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②补偿途径以财政转移支付和环境资源税费为主;③遵循理论计算值与现有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制定补偿标准。围绕影响渤海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是人类活动,提出了构建渤海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设想,主要包括:改革现有"排污收费制度",提高收费标准,增强制度的生态补偿效力,以减少陆源污染物排海;建立流域和海域之间的用水生态补偿机制,以增加入海淡水量;推广"退渔还湿"的生态补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