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8)
2023(7355)
2022(6145)
2021(5797)
2020(4801)
2019(10401)
2018(10253)
2017(19247)
2016(10269)
2015(10849)
2014(10054)
2013(9797)
2012(8930)
2011(7978)
2010(8153)
2009(7441)
2008(7521)
2007(6833)
2006(5851)
2005(5185)
作者
(28217)
(23687)
(23422)
(22245)
(15088)
(11364)
(10386)
(8940)
(8694)
(8288)
(8109)
(7843)
(7687)
(7555)
(7339)
(7234)
(6866)
(6821)
(6762)
(6629)
(5790)
(5733)
(5543)
(5464)
(5349)
(5265)
(5150)
(5125)
(4771)
(4768)
学科
管理(38383)
(36942)
(36097)
经济(36068)
(32625)
企业(32625)
技术(15249)
方法(15164)
数学(12493)
数学方法(12350)
技术管理(11694)
(11306)
中国(10854)
(9859)
业经(9561)
环境(9512)
(9356)
(8120)
(8022)
财务(8016)
财务管理(8006)
(7919)
企业财务(7802)
(7680)
银行(7662)
理论(7638)
(7602)
金融(7602)
(7354)
地方(7055)
机构
学院(138586)
大学(137389)
(56181)
管理(55301)
经济(55105)
理学(48048)
理学院(47522)
管理学(46780)
管理学院(46504)
研究(46463)
中国(35012)
科学(29268)
(28088)
(26755)
(22854)
(22325)
财经(21313)
中心(21134)
研究所(21044)
(20927)
业大(20591)
(19444)
北京(17459)
经济学(17457)
(17295)
农业(17277)
(17120)
师范(16921)
(16788)
财经大学(16095)
基金
项目(98030)
科学(79360)
基金(72471)
研究(70302)
(64181)
国家(63673)
科学基金(55533)
社会(46799)
社会科(44444)
社会科学(44435)
(39763)
基金项目(38946)
自然(36172)
自然科(35323)
自然科学(35314)
自然科学基金(34757)
(33161)
教育(31769)
资助(27752)
(27245)
编号(25489)
创新(24352)
重点(22479)
(21159)
(20990)
国家社会(19906)
成果(19901)
(19535)
课题(18643)
(18579)
期刊
(61423)
经济(61423)
研究(38928)
中国(30158)
管理(23038)
学报(22566)
科学(21728)
(21195)
(19644)
大学(17058)
学学(16296)
教育(15082)
(13817)
金融(13817)
农业(13377)
技术(11340)
财经(10828)
业经(10189)
科技(10012)
经济研究(9932)
(9363)
(8194)
技术经济(7554)
问题(7209)
资源(6907)
(6621)
(6446)
现代(6340)
商业(5971)
(5803)
共检索到202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兆良  田淑英  
运用中国2004-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从生态资本外部性特征的视角,考察生态资本对人力资本积累与创新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资本能够显著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生态资本并不能直接引致创新效率提高,生态资本的创新效应主要体现在其外部性上,人力资本积累是生态资本创新效应的主要渠道。生态资本创新效应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生态资本有助于提高健康人力资本,提高创新水平;第二,生态资本有助于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以社会网络与相互沟通为特征的社会资本,推动整个社会创新的灵感;第三,生态资本可以提升幸福感,提高个体在工作中的创新与创造能力。需要加大生态资本投资以及人力资本投资以推动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少国  潘恩阳  
创新和人力资本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是一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在提出创新与人力资本互动机制存在性假设的前提下,构建了OLG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和企业创新水平存在策略性互补效应,一方面,劳动力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体,其人力资本积累如果能达到既定水平,就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具备创新成果的企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劳动力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策略,激励劳动力对其自身进行人力资本积累。运用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思龙  仝菲菲  韩阳阳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人才支持,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并使用2001-2019年的中国省份及城市面板数据,检验各省份公共教育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人力资本积累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通过公共教育投资提升教师工资、增加学杂费补贴以及助学贷款利息补贴,有助于降低接受教育家庭的收入门槛,从而使更多的低收入家庭选择高等教育。(2)增加公共教育投资能够显著提升所在省份的人力资本积累,通过增加教育行业从业人员、研发和技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提升所在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3)在公共教育投资渠道方面,提升教师工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另外公共教育支出比公共研发支出对区域创新力的提升作用更显著。由于人才集聚效应,西部人才向东部流动,使得东部地区公共教育投资对区域创新力的提升效果远大于其他地区。因此,我国应加大公共教育财政支出,向落后地区和低收入家庭倾斜,加大对教师工资和学杂费的补贴力度。西部落后地区应改善用人环境,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大丰  
人力资本与外资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本的水平对于外资的吸引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但是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则为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实,外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显著的。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作用不容忽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孖祎   韩冬日   李拓晨  
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地区政府创新偏好与人力资本积累视角构建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创新偏好影响绿色创新的复杂非线性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创新偏好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是非线性的,不仅存在以政府创新偏好自身为门槛的单门槛效应,也存在显著的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门槛的双门槛效应。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U”型阈值效应;当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门槛变量时,政府创新偏好在跨越一重门槛值后,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方向发生结构突变,作用效果由微弱的负向抑制转变为正向促进,并且在更高的门限区间中其影响系数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文杰  沈坤荣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人员人力资本积累是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技术学习的视角,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人力资本积累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进行了产业层面的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档次的机械制造业领域,我国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较高,在0.7到0.8之间;而在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研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对较低,如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创新效率为0.262,0.278,0.216。研究还发现,国内企业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低于这一临界值,国内企业技术学习能力和自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俊  李晓羽  杨尘  
文章选取我国1996~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效应(thresholdeffect)分析方法,从人力资本积累角度,探讨适宜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途径。实证表明,FDI的资本积累效应与R&D投入已对我国现实经济的发展作出显著贡献;我国现有整体人力资本已达到进行有效技术模仿的临界值,技术模仿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已凸显出来,但同时也存在区域差异;而我国现有人力资本尚未满足全面自主创新的要求,加大人力资本积累是我国实施全面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嘉明  刘渝琳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人力资本的运作和投资 ,由于我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发育尚不成熟 ,有市无价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本文在借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并分析了在此定价下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及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谭新生  张玉利  
创业精神的价值可以通过现有企业内部的创业活动来实现。本文尝试将人力资本概念引入到内创业家的研究 ,探讨在内创业家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中创业家偏好与组织环境使积累路径发生的两次分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内创业家人力资本的甑别机制 ,包括内部创业家市场、内创业家的信号显示、基于创业活动的成长机制和收益—风险机制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文章利用26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FDI结构性转变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地区的需求规模和服务业FDI呈正相关关系;在东部地区,需求规模对服务业FDI的作用最强。(2)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服务业FDI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地区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部地区这一关系并不显著,在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增加会抑制服务业FDI的流入。(3)劳动力成本上升是迫使FDI从制造业流入服务业的重要原因;这一关系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4)随着人均物质资本存量的提高,我国对服务业FDI的需求会下降;政府的政策红利有助于地区吸收服务业FDI。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蓓  
论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及其政策选择黄蓓众所周知,人力资本理论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不但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得到事实的验证。在考察分析人力资本理论过程中,其积累机制却遭到忽视,或与投资机制、行为规范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巍  鄂丽丽  
本文是从动态、长期的角度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加以分析 ,假设经济中的人力资本存量可分为企业家与职业技术人员 ,然后证明出 ,随经济发展 ,培养企业家才能的机会成本上升 ,降低了个人选择成为企业家的动机 ,从而使稳定状态下的企业家相对于职业技术人员过多。本文解释了发达国家职业技术人员的相对过剩 ,经济发展中最初资本存量的必要性 ,并指出当多于一种人力资本存在时 ,个人在各种可选项间配置其资源可能是无效率的。最后结合我国的情况对模型加以变化和扩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维德  
本文根据上海全市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数据 ,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使用三个方面 ,分析了上海人力资本积累的现状。揭示了上海在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 ,人力资本形成和作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机会 ,提出上海应当在新一轮发展中 ,采取以人力资本积累为重心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盈华  杜跃平  
一直以来,新古典经济学对社会保障的研究着眼于社会保障与储蓄率的关系,而人力资本理论为社会保障的研究拓宽了范围,将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联系起来。本文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分三个方面综述了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数量、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质量、社会保障管理与人力资本。基本结论主要有:无积累的现收现付制降低生育率和劳动力流动率,但促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和企业在职培训,从而提高经济中的人力资本水平;社会保障的管理重心应从财务收支平衡转向就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发挥社会保障从源头规避社会风险的功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绘  
由于选择享受免费师范教育,就要承担10年的支教义务,这会对师范生的人力资本积累产生影响,进而会对师范生就业、职业转换和工作流动产生长期的影响。笔者通过对免费师范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属性和免费师范生的人力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发现免费师范生可能发生违约的阶段和可能引起违约的原因,分析免费师范生的个人决策行为,对这项学生资助政策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