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7)
- 2023(3706)
- 2022(3200)
- 2021(3302)
- 2020(2828)
- 2019(6592)
- 2018(6712)
- 2017(13093)
- 2016(7081)
- 2015(7973)
- 2014(7943)
- 2013(7604)
- 2012(6547)
- 2011(6081)
- 2010(6493)
- 2009(6042)
- 2008(5810)
- 2007(5017)
- 2006(4381)
- 2005(3949)
- 学科
- 济(30634)
- 经济(30617)
- 管理(19136)
- 方法(16583)
- 业(15235)
- 数学(15024)
- 数学方法(14556)
- 企(12946)
- 企业(12946)
- 学(11106)
- 环境(8521)
- 农(6954)
- 理论(6857)
- 中国(6159)
- 生态(5726)
- 业经(5441)
- 划(5240)
- 和(5183)
- 地方(4684)
- 农业(4415)
- 经济学(4364)
- 财(4334)
- 资源(4316)
- 教学(4301)
- 贸(4087)
- 贸易(4083)
- 易(3962)
- 发(3875)
- 技术(3655)
- 教育(3468)
- 机构
- 学院(99230)
- 大学(98486)
- 管理(38916)
- 济(37062)
- 经济(36248)
- 理学(33792)
- 理学院(33425)
- 管理学(32385)
- 管理学院(32227)
- 研究(31463)
- 中国(23127)
- 科学(21860)
- 京(21149)
- 所(15989)
- 业大(15542)
- 农(15458)
- 财(15180)
- 研究所(14883)
- 江(14491)
- 中心(14266)
- 范(13849)
- 师范(13721)
- 北京(13474)
- 财经(12472)
- 农业(12009)
- 州(11782)
- 院(11585)
- 技术(11483)
- 经济学(11347)
- 经(11256)
- 基金
- 项目(68398)
- 科学(53506)
- 基金(48806)
- 研究(48200)
- 家(43020)
- 国家(42735)
- 科学基金(36747)
- 社会(29492)
- 省(27966)
- 社会科(27949)
- 社会科学(27941)
- 基金项目(25276)
- 自然(25043)
- 自然科(24361)
- 自然科学(24356)
- 自然科学基金(23869)
- 划(23265)
- 教育(23046)
- 资助(21204)
- 编号(19646)
- 重点(15861)
- 成果(15258)
- 发(14252)
- 部(14115)
- 创(14046)
- 课题(13694)
- 创新(13125)
- 科研(13111)
- 计划(12978)
- 大学(12501)
共检索到138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盛俐
生态译学观照下,影视字幕翻译的过程就是翻译模因的跨文化复制和传播。为适应译入语生态环境,翻译模因既要对以前的模因加以复制和继承,又会在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异,形成新的翻译模因,在变异中求发展。翻译模因的传播必须符合"变异、选择、保持"的规律,才能积极生存下来,并将源语的文化精髓传播到译入语的文化语境中。
关键词:
生态译学 字幕翻译 语言变异 翻译模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冬永 齐继元
在中外影视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高等院校面对多样化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将具有鲜明多模态特征的影视字幕翻译引入翻译课堂,用以培养大学生的多模态语篇翻译能力。对日本动画电影字幕翻译进行话语分析,有助于大学生迅速把握影视字幕翻译多用四字格、儿童用语和网络流行语的语言风格,以及偏向意译的归化翻译策略。字幕翻译材料因具有听译结合、直观立体等优点而普遍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其应用于翻译课堂则能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价值和魅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晖
影视作品中,咒骂语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但对影视翻译者来说,咒骂语的翻译绝非易事,因为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模式,有不同的传统和规范。咒骂语的字幕翻译不仅受到目的语社会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宗教、政治环境、赞助商、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受到时间和空间等技术因素的制约。国内学者在影视翻译领域很少涉及到咒骂语的字幕翻译,本文拟以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以《被解救的姜戈》字幕翻译为例,探讨影视作品中咒骂语的字幕翻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明杰
英文电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我国对英文电影的进口逐步增多,但对其字幕翻译存在一些不足。字幕翻译具有自身特点,翻译时应采用一定的策略,注意一定的翻译方法。加强对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对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玉
德国功能派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文章以目的论为依据,探讨了国际广告口号翻译的原则与策略,提出广告口号的翻译应遵循目的性原则,即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以促进销售为根本目的。在翻译中译者应顺应目的语读者心理需求,尊重目的语文化及语言规范,采用省译、变通、套译等多种翻译方法,锤炼经典口号,使译文不仅音美、形美、而且与原文神似;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创造性翻译手段,对目的语读者投其所好,使广告效应最大化。
关键词:
目的论 广告口号 翻译原则 翻译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商利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及语言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社会对各语种翻译专业人才需求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除了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外,翻译人才的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技术及翻译软件运用能力也都提升到了同样的高度。基于"翻译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提出翻译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以电影字幕翻译为项目,以翻译工作坊为组织形式,全程模拟翻译公司项目组织及活动,全方位演练专业实践,从而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启伟 王翔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在"三美"译论观照下,许渊冲创造性地将其翻译成诗歌艺术精品,兼具音美、形美、意美。
关键词:
《诗经》翻译 “三美”原则 艺术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夏 李慧芳
韦努蒂的翻译思想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施莱尔马赫、贝尔曼以及德里达的影响,有着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考量。归化和异化并非二元对立。归化没有"遮蔽"译者主体性,异化也没有"彰显"译者主体性,任何译作都凝结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都是译者主体性得以发挥的体现和结果。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雷香花
美版《甄嬛传》播出之后,其字幕翻译便成了一个热议话题,学者们对其褒贬不一。结合具体实例对该剧字幕误译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译者过于拘泥原文的字面意思,出现了死译;形式和意义分离,造成译文中文化的扭曲与变形;对原文语气理解不当,而导致情感表达失色。上述原因最终导致译文质量下降,并影响了该剧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甄嬛传 字幕翻译 中英文化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边立红 葛阳小佳
作为翻译生态单位或翻译学功能单位,翻译生态系统是认识翻译学和翻译现象的有效途径。翻译生态系统的存在可理解为科学问题,抑或是生态哲学问题。翻译生态系统坚持一种整体思维观,将翻译关联的译者-社会-自然看作一个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有利于促进翻译生态平衡和翻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翻译生态系统 哲学 生态哲学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段文婷
民俗语汇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要促进中西跨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展开,就必须把民俗语汇翻译置于整个民俗文化翻译的大范围内。中西文化的差异加大了民俗语汇翻译的难度。以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以《白鹿原》的英译本为例,对关中民俗语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出发,"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能最大限度地传递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增进中西文化交流与共享。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关中 民俗语汇 “三维”转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果笑非
生态翻译学是以新生态主义为指导的研究范式,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了依据:契合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蕴意,拓展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视角,突出了大学英语翻译人才的地位。从翻译教学目的与学生译有所为、翻译教学主体与学生译者中心、翻译教学内容与翻译文本生态、翻译教学途径与多方宏观协作、翻译教学受众与翻译作品读者、翻译教学环境与翻译生态环境、翻译教学效果与他律事后追惩七个方面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取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发展取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晓敏
公示语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译者应对公示语原语文本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等三方面进行适应性转换,并做出适应性选择,最后选择"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译文。整合适应选择度高的汉英公示语译文,它在目的语中的"存活度"高,被外国游客接受和认可的程度就高。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丹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较大,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并给许多菜肴取了美好且动听的名字;而西方人注重菜肴的营养,菜肴命名简单扼要。只有在充分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菜肴的命名方法,才能有效地英译中式菜肴名称。从生态翻译学的视野出发,其理论观点能为菜名翻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中式菜名英译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福珍
2015年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由英国的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以这种方式出版还属首次,这为曹文轩本人和其译者汪海岚都赢得了国际声誉。汪海岚版《青铜葵花》英译本在翻译方法、策略、模式上都有了创新,对于中国儿童文学融入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来分析译者汪海岚在英译《青铜葵花》时的适应与选择,以期找到中国儿童文学英译得以成功的方法和技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