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7)
- 2023(8087)
- 2022(6744)
- 2021(6193)
- 2020(5085)
- 2019(11132)
- 2018(10754)
- 2017(20131)
- 2016(11174)
- 2015(12402)
- 2014(12541)
- 2013(12404)
- 2012(11256)
- 2011(9955)
- 2010(10263)
- 2009(9782)
- 2008(10032)
- 2007(8957)
- 2006(7919)
- 2005(7396)
- 学科
- 济(45511)
- 经济(45436)
- 管理(43692)
- 业(34398)
- 企(30127)
- 企业(30127)
- 财(26884)
- 方法(15403)
- 制(15254)
- 地方(14400)
- 财政(13214)
- 中国(13106)
- 数学(12963)
- 务(12878)
- 数学方法(12865)
- 财务(12861)
- 财务管理(12818)
- 环境(12453)
- 企业财务(12226)
- 农(12165)
- 业经(10960)
- 政(10588)
- 体(10476)
- 学(9617)
- 体制(9064)
- 划(8600)
- 银(8467)
- 银行(8456)
- 地方经济(8011)
- 行(7934)
- 机构
- 学院(158859)
- 大学(157456)
- 济(66134)
- 经济(64704)
- 管理(59498)
- 研究(54391)
- 理学(50727)
- 理学院(50140)
- 管理学(49453)
- 管理学院(49154)
- 中国(42585)
- 财(41759)
- 京(32910)
- 科学(32522)
- 财经(28638)
- 所(27316)
- 江(25763)
- 经(25682)
- 中心(24525)
- 研究所(24078)
- 农(22380)
- 经济学(20889)
- 财经大学(20807)
- 北京(20663)
- 业大(20563)
- 范(20291)
- 院(20229)
- 师范(20140)
- 州(19540)
- 经济学院(18766)
- 基金
- 项目(105350)
- 科学(84146)
- 研究(79407)
- 基金(76874)
- 家(66265)
- 国家(65749)
- 科学基金(56979)
- 社会(52490)
- 社会科(49824)
- 社会科学(49815)
- 省(41747)
- 基金项目(40717)
- 教育(35379)
- 自然(34749)
- 划(34425)
- 自然科(33784)
- 自然科学(33775)
- 自然科学基金(33131)
- 编号(31381)
- 资助(29988)
- 成果(25966)
- 制(25768)
- 重点(24661)
- 部(23435)
- 发(23247)
- 课题(22426)
- 国家社会(22378)
- 创(22088)
- 创新(20817)
- 性(20635)
共检索到249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运通 黄奎
有河皆枯,有水皆污;上游污染,下游受害,曾一度是河北省河流污染的真实写照。以子牙河为例,这一全省跨市最多的水系,流经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沧州等5个设区市、48个县(市、区),流域内人口2000多万,历史上曾经是水量丰富的燕赵大地母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杨晓萌
在我国众多的水系流域中,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水质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流域水环境的生态补偿问题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是福建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2006—2008年,省财政共投入7.33亿元推进治污减排,以降低污染指数,改善环境质量。为探索建立治污减排长效机制,福建省在省内九龙江流域、闽江流域和晋江流域
[期刊] 求索
[作者]
包晓斌
流域生态补偿是指流域受益主体对生态保护主体进行补偿,是一种对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建设的经济手段。针对我国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在制定补偿原则的基础上,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客体,确定补偿标准,并按照适宜补偿方式和制度保障实施。同时,通过明确流域生态补偿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提供流域生态补偿服务平台,科学确定生态补偿范围,拓宽流域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以及加强流域生态补偿监督等,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流域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姬鹏程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是针对流域水环境跨界污染、采用公共财政或市场化手段来调节生态关系密切但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我国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不足,立法滞后,补偿机制只有顶层设计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补偿标准和方法体系,流域地方政府只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补偿模式。建议尽快督促各流域构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顶层设计能够尽快落地;加大投入力度、拓宽资金来源,因地制宜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形成补偿方案,使流域上下游在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创造"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文明建设 补偿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财政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永生 李敏
一、建立和完善与政府生态修复提供职责相对应的财政体制。1."上提一级"是生态修复和补偿责任在政府间配置的基本原则。生态修复是以自然和生态功能为地理单元的,其范围和界限与行政区划的不一致是必然现象,即生态修复必然会涉及跨行政区划的问题。在处理跨行政区划的生态修复和补偿问题时,应当遵循"上提一级"的原则,即生态修复和补偿涉及同级别行政区域的,交由上一级政府承担支出责任,下级政府仅承担管理责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彰
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政府—市场相结合的生态服务付费机制。虽然生态功能区财政补偿资金的名义负担者是中央政府和生态受益区政府,但从最终使用人和受益人的角度看,该费用的最终承担者应当追溯到市场层面污染环境或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重点提出了"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孔凡斌
财政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内容,健全的环境财政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析公共财政改革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环境,阐述我国环境财政支出和管理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进展,研究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生态财政的政府间责任、资金来源、资金整合、支出方向、重点领域以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财政机制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机制 生态补偿 建立和完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霞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在财政支持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投入不足、调节手段单一、现有生态补偿税收制度存在明显缺陷以及缺乏对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支持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生态补偿机制 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彰
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政府—市场相结合的生态服务付费机制。虽然生态功能区财政补偿资金的名义负担者是中央政府和生态受益区政府,但从最终使用人和受益人的角度看,该费用的最终承担者应当追溯到市场层面污染环境或利用资源的企业和个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重点提出了"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邢丽
一、中国目前关于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状况(一)财政投入状况分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财政的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保障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冷永生 李敏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山西转型发展的代表城市,其做法和经验在生态修复和补偿机制的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太原市生态治理相关项目的深入调研,在总结太原市经验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首要和关键任务在于:在坚持生态补偿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厘清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内在逻辑,进而清晰界定政府和财政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修复 政府职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春 周迪
文章从鄱阳湖提供的生态经济价值、保障"长三角"水生态安全及促进江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这三个角度,分析建立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依据流域的生态资源特点和经济基础,结合流域现有的财税政策,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政策的相关经验,从优化相关财政政策和建立生态税收体系两方面提出保障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相关具体财税政策。
关键词:
鄱阳湖 生态补偿机制 财税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子翔
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地方利益固化,造成区际生态恶化和区际环保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区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试图建立旨在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内在联系为协调基石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联防联控为例,构建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模型并通过最优化该模型达到区际纳什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