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8)
- 2023(12912)
- 2022(10778)
- 2021(9975)
- 2020(8033)
- 2019(17639)
- 2018(17440)
- 2017(32899)
- 2016(17483)
- 2015(19164)
- 2014(18772)
- 2013(17651)
- 2012(15704)
- 2011(13998)
- 2010(14207)
- 2009(13836)
- 2008(13288)
- 2007(11758)
- 2006(10421)
- 2005(9460)
- 学科
- 济(61147)
- 经济(61050)
- 管理(58775)
- 业(51591)
- 企(43961)
- 企业(43961)
- 方法(24331)
- 财(20891)
- 中国(19077)
- 制(18999)
- 数学(18999)
- 数学方法(18730)
- 农(18454)
- 环境(18005)
- 业经(17736)
- 银(13914)
- 银行(13899)
- 务(13538)
- 财务(13507)
- 财务管理(13472)
- 行(13210)
- 划(12963)
- 理论(12891)
- 学(12864)
- 企业财务(12765)
- 体(12601)
- 融(12363)
- 金融(12359)
- 和(11993)
- 农业(11781)
- 机构
- 学院(240766)
- 大学(236490)
- 济(94963)
- 经济(92845)
- 管理(91257)
- 理学(77957)
- 理学院(77160)
- 研究(76017)
- 管理学(75798)
- 管理学院(75364)
- 中国(62177)
- 财(50887)
- 京(48465)
- 科学(45041)
- 财经(39474)
- 江(36646)
- 所(36415)
- 中心(36084)
- 经(35701)
- 农(34317)
- 业大(32644)
- 研究所(32621)
- 北京(30055)
- 范(29906)
- 师范(29576)
- 财经大学(29409)
- 经济学(29406)
- 州(29089)
- 院(28762)
- 经济学院(26394)
- 基金
- 项目(162234)
- 科学(128889)
- 研究(122103)
- 基金(117929)
- 家(101821)
- 国家(100976)
- 科学基金(87812)
- 社会(79542)
- 社会科(75130)
- 社会科学(75114)
- 省(64098)
- 基金项目(61972)
- 教育(56151)
- 自然(55198)
- 自然科(53785)
- 自然科学(53772)
- 划(53415)
- 自然科学基金(52763)
- 编号(49341)
- 资助(46802)
- 成果(39595)
- 重点(37011)
- 制(36536)
- 部(35597)
- 课题(34734)
- 发(34678)
- 创(34671)
- 国家社会(33071)
- 创新(32341)
- 性(31361)
共检索到358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生态补偿是实现环境污染负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措施,通过环境侵权主体对环境污染受害主体的利益补偿而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以及日趋严重损害给污染企业生态补偿以及资金赔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从而引入多层次的保险机制到生态补偿的整个过程中很有必要。本文建立了生态补偿事前预防、事中补偿以及事后成本评估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包括责任保险、再保险、第一方保险和直接保险、风险分担协议、污染者担保以及环境基金等保险机制在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功能,并最终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例,完成了具有法律适应性、功能有效衔接以及保障措施有力的制度设计以及实践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颖 何宏飞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立琴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可以分散风险,使企业的损害赔偿责任由社会来分担,避免企业因巨额赔偿而破产,同时又能给受害者迅速、有效的救济。主要分析了该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功能和特点,及西方国家环境责任保险的主要模式。针对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强制责任保险,扩大责任保险范围,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加强环境法制建设等完善对策。参7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侵权 损害赔偿 责任保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武军 顾久映
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是应对环境污染风险的有效方式。我国已在部分省市建立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尝试运用保险制度控制企业环境风险,但成效并不明显,阻碍因素主要是立法缺失、缺乏责任认定和风险评估机制、保险公司经营难度较大、政府作用发挥不足等。结合我国已探索的经验及国际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经验,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落实应选择"自愿保险为主、强制保险为辅"的模式,并从法律保障、技术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保障,进而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悦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尚处于发展初期,应通过加强宣传与政策引导,建立完善的风险保障制度;建立三方协作的专业化风险评估制度及应急处理机制;创新保险公司险种;建立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保险体系;建立防灾防损与理赔相结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长效机制;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执行体系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保险责任 风险评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瑞纲 倪兴芸
本文系统研究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构建问题。首先,阐述了我国现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包括其特点、立法过程和发展现状;其次,研究了现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企业缺乏环保知识、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和缺乏专业技术等;随后,总结了国外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经验,包括应立法先行,在强制与自愿并施的制度下,适当延长施行期限、科学组建承保机构等经验;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国家应在政策扶持下进行商业化运作,保险机构应建立责任挂钩约束机制,投保企业应加强与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合作等可行的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幸红
综观世界各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结合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强制环境责任保险为主、任意性责任保险为辅,扩大责任保险范围、明确环境责任保险费率、索赔时效和责任限额,确定除外责任和免责条款、政府支持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具体设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别涛 樊新鸿
在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发生不仅频繁而且后果严重。单个污染企业承担责任的能力有限,致使污染受害者和公共环境损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为分散企业环境污染赔偿责任,最大限度的保护受害者,尽量减少社会损失,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的经验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引入保险机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等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经验,为我国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凤英 毕军 曲常胜 杨洁 宛文博
针对中国频繁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现实,本文借鉴国内外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领域所作的尝试,提出在高风险行业强制性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基于对保险公司、参保企业、环境管理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等参与主体的分析,提出中国高风险行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计框架。从政策分析的角度,针对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四个关键节点——市场机制、专家系统、政策保障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依次说明该制度的有效性、科学性、法律效力以及公平性等特征。通过进一步分析,提出通过实施保险费率浮动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保证该制度的效率;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为风险管理和决策提供必要的科学支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增强该制度的法律效力;以...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环境责任 保险 中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限 刘欢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推行,主要依靠政府单位,但是,我国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中,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并且我国目前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缺乏有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工作经验,使得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真正作用无法发挥出来。所以,需要对农村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及对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的对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责任 保险制度 审视 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限 刘欢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推行,主要依靠政府单位,但是,我国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中,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并且我国目前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缺乏有效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工作经验,使得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真正作用无法发挥出来。所以,需要对农村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及对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的对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责任 保险制度 审视 构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琼 邵稚权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旨在保护第三人利益与社会公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公共性、强制性等特征。但该保险自试点推行以来,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无论是环境高风险企业亦或是保险公司对于推广该保险的积极性较低、动力不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制度不完善,高位阶法律法规缺失、合法性基础薄弱,具体规定模糊、缺乏细节指引。破解该问题的前提在于明确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正当性。从法理视角进行分析发现,一是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能够服务于公共利益、体现了法律与国家政策的价值观,具有目的正当性;二是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满足必要性原则和狭义比例原则,具有实质正当性。为进一步完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建议完善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立法支持;加强政府引导与监督,促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市场化发展;完善环境侵权案件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小敏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补贴制度构建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均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环境风险行业布局等密切相关。结合广州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状况,针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补贴制度构建的路径依赖,探讨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补贴制度构建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增芹 张欣媛
我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立法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考察美国、德国和印度三国运作较为成熟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以获得促进我国该制度发展的有价值的借鉴意义,如依托完善而严格的法律制度,实现主流模式多种资金保障,采用目录式管理增强操作性,不断扩大承保范围和责任范围,科学组建承保机构以及综合利用多种风险社会化负担方式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嘉詠
我国2007年开始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2013年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仍因为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而陷入推行困境。2017年6月,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进行意见征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赔偿范围作为保险的重要内容应该在法律中得到明确的规定,其应该包括渐进性环境污染和突发性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同时,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赔偿范围中的第三者人身财产损失、生态损失等内容的具体内涵也应得到解释。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强制责任保险 赔偿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