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4)
- 2023(9676)
- 2022(8475)
- 2021(7962)
- 2020(6741)
- 2019(15706)
- 2018(15612)
- 2017(30695)
- 2016(17134)
- 2015(19244)
- 2014(19389)
- 2013(19228)
- 2012(18114)
- 2011(16569)
- 2010(16755)
- 2009(15588)
- 2008(15605)
- 2007(14309)
- 2006(12486)
- 2005(11000)
- 学科
- 济(67251)
- 经济(67187)
- 管理(47372)
- 业(43801)
- 企(33772)
- 企业(33772)
- 方法(29351)
- 数学(26117)
- 数学方法(25777)
- 农(22547)
- 财(17829)
- 中国(17048)
- 地方(16868)
- 学(16152)
- 农业(14729)
- 环境(14364)
- 业经(13893)
- 贸(13625)
- 贸易(13620)
- 易(13196)
- 制(12720)
- 和(11201)
- 策(10849)
- 务(10393)
- 财务(10367)
- 财务管理(10338)
- 银(10208)
- 银行(10183)
- 划(9969)
- 理论(9846)
- 机构
- 学院(242699)
- 大学(240575)
- 济(98005)
- 经济(95663)
- 管理(92223)
- 研究(84255)
- 理学(78536)
- 理学院(77608)
- 管理学(76241)
- 管理学院(75784)
- 中国(64349)
- 科学(53437)
- 京(51953)
- 财(45617)
- 农(44812)
- 所(43544)
- 中心(39822)
- 研究所(39599)
- 江(38859)
- 业大(38571)
- 财经(35412)
- 农业(34912)
- 范(33313)
- 师范(33052)
- 北京(33038)
- 经(31834)
- 院(31087)
- 州(30560)
- 经济学(29092)
- 省(26859)
- 基金
- 项目(159553)
- 科学(124138)
- 研究(117729)
- 基金(113011)
- 家(98937)
- 国家(98090)
- 科学基金(82578)
- 社会(71683)
- 社会科(67770)
- 社会科学(67749)
- 省(63925)
- 基金项目(60318)
- 自然(53862)
- 划(53825)
- 教育(53393)
- 自然科(52358)
- 自然科学(52342)
- 自然科学基金(51392)
- 编号(49267)
- 资助(46404)
- 成果(40382)
- 重点(36224)
- 发(35663)
- 部(34744)
- 课题(34480)
- 创(32177)
- 科研(30729)
- 创新(30090)
- 性(29413)
- 大学(29231)
- 期刊
- 济(111729)
- 经济(111729)
- 研究(70046)
- 中国(46731)
- 农(39914)
- 学报(37728)
- 财(35689)
- 科学(35538)
- 管理(30163)
- 大学(28109)
- 农业(26693)
- 学学(26424)
- 教育(25476)
- 融(23210)
- 金融(23210)
- 技术(20484)
- 业经(19694)
- 财经(16637)
- 经济研究(16606)
- 问题(15420)
- 业(14680)
- 经(14243)
- 资源(13552)
- 版(12064)
- 贸(12039)
- 技术经济(11765)
- 图书(11662)
- 理论(11493)
- 科技(11134)
- 现代(11091)
共检索到363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甄鸣涛 左停 鲁静芳 靳乐山
从生态补偿的角度,在对拉市海退耕还林项目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博弈工具分析了政府、上下游社区在退耕还林中的收益变化,在参与退耕还林项目后农户的产业选择及政府的政策选择,揭示了退耕还林在保护流域环境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在生态补偿思路下进行流域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补偿 博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卫萍
按照农户退耕还林选择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学假设,本文应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构建了国家补偿政策与农户响应的关联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研究区被调查农户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对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预期是农户退耕还林意愿的决定因素的基本结论。为此,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保障退耕还林生态工程有效实施的措施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绍强 陈珂 王成巍 刘军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解决与改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举措。为确保这一重大工程顺利进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补偿政策,积极鼓励并引导农民自觉参与。然而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自然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 郑宇梅
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了解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发展历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主要内容: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区域集中,研究层次较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较为科学,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对象单一,影响因素不够全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对农户影响结果存在差异性;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研究内容与尺度不够全面。未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可以在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差异化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补偿机制;丰富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注意影响补偿客体意愿因素的多样性;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学科交叉和创新;进一步在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中拓宽研究内容与尺度。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补偿 研究进展 文献统计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欢 樊胜岳
退耕还林是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论文以沙漠化严重的民勤县为例,采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民勤县农户的退耕还林意愿和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在农户中的响应进行了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并搜集了相关数据。统计分析表明:退耕还林涉及到农户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农户的退耕意愿主要取决于退耕后经济利益的得失;农户虽然在近期承受退耕地收益减少的负担,但长期可以得到退耕还林的保肥效果和减少风沙灾害损失的生态经济效果。退耕还林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应该为退耕还林的成本全部买单,同时,在调整退耕地结构、优化退耕模式的过程中还要协调好退耕还林与农户增收的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左停 齐顾波 徐秀丽
政策执行差距是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以退耕还林政策为例,从县林业局在执行该政策过程中所具有的动力、协调权力、问责机制和能力四个方面剖析了产生政策执行差距的诱因。在此基础上,认为建构和谐的中央和地方分权结构,鼓励社区和民众的参与是缓解政策执行差距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政策执行 分权与集权 县林业局 角色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震 姚顺波
针对退耕还林的经济补偿政策存在的不足,运用黄土高原地区陕西吴起、定边及甘肃华池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别运用收入增长法及征地法确定更为合理的退耕还林补偿标准及其补偿年限;同时基于现实的考虑,应在原有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基础上适当降低补偿标准,延长补偿年限。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补偿标准 补偿年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强
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还林结构演化稳定的结果。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市场将演化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其中一定比例的农户还经济林,而其余的农户还生态林。调整补贴政策对退耕还林结构进行引导、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
关键词:
退耕还林 造林结构 演化博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转利 罗剑朝 张海鹏 王勇胜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博弈的存在:它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农户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以及农户之间的博弈。这三种博弈均陷入困境,而改变博弈结果的方法是制定新规则,以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博弈 补偿标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伟 朱清科 赖亚飞
该文选取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典型地区陕西省吴起县为研究区,采用替代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直接市场法评估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理论生态价值。其中,涵养水源价值9140.4万元、保育土壤价值96378.8万元、净化环境价值427.1万元、固碳制氧价值100689.9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272.23万元。通过引入市场逼近系数和支付意愿系数,确定在目前具有市场操作性的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际生态补偿价值为5633万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118.8万元、保育土壤价值2360.6万元、净化环境价值6.4万元、固碳制氧价值2114.5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32.7万元。同时,根据不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特点和受益对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艳红 康慕谊
生态补偿措施是退耕还林(草)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以退耕还林(草)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实施情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建立退耕还林(草)的补偿组织体系;其次,以退耕还林(草)所造成的农民机会成本的损失来确定补偿标准,根据工程的进程和资金的投入情况,可将生态补偿划分为基本补偿、产业结构调整补偿和生态效益外溢补偿三个阶段;第三,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所需的时间来确定补偿年限;最后提出退耕还林(草)的补偿方式及可能的资金渠道来源。生态补偿计量方法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刚 罗剑朝 朱兆婷
中国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在全国推行了退耕还林政策,一部分农民因此放弃种粮转而种植林木,伴随而来产生了退耕农户的自身经济利益与政府的生态效益目标相互冲突问题,形成农户与政府在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间的一个博弈均衡过程。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的效率好坏与激励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为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多从退耕农户的切身经济利益方面加以考虑。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动态博弈 激励 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喻永红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难点就是补偿标准的确定。国内外实践及研究进展表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最低应能弥补农户机会成本,对成本的充分补偿还应包括环境服务的提供成本或实施成本,出于公平考虑则应纳入生态服务价值补偿。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测算、纳入利益相关者意愿的补偿标准制定和竞标机制实践、基于退耕还林环境价值评估的生态价值补偿研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补偿标准 研究综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晓梅
现阶段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着重大的且必须在今后实践中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应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着重解决退耕农户的长远稳定生计问题。为此,必须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补偿,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长效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退耕还林政策 生态补偿 长效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超学 文冰
以碳汇为生态指标,结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级政府支付能力、县域经济中农业贡献率、农户后续生机情况等社会经济指标,采用相对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线性比例变换法规范指标值,然后对云南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129个县(区)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之分为3个等级,建议不同等级的县(区)实施不同的补偿额度,同一等级内实施不同的补偿方式。
关键词:
碳汇 云南 退耕还林工程 生态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