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5)
- 2023(10948)
- 2022(9059)
- 2021(8244)
- 2020(6619)
- 2019(14781)
- 2018(14173)
- 2017(27069)
- 2016(14618)
- 2015(15718)
- 2014(15342)
- 2013(14877)
- 2012(13724)
- 2011(12474)
- 2010(12522)
- 2009(11255)
- 2008(11033)
- 2007(10050)
- 2006(8921)
- 2005(7416)
- 学科
- 济(55343)
- 经济(55275)
- 管理(44356)
- 业(39537)
- 企(29712)
- 企业(29712)
- 方法(22662)
- 数学(20275)
- 数学方法(20071)
- 农(19928)
- 中国(16667)
- 财(16380)
- 环境(14070)
- 农业(13329)
- 业经(13163)
- 地方(12641)
- 贸(12456)
- 贸易(12452)
- 易(12158)
- 学(11836)
- 制(10515)
- 策(10301)
- 划(9382)
- 技术(9171)
- 银(9160)
- 银行(9126)
- 行(8729)
- 融(8525)
- 金融(8525)
- 务(8512)
- 机构
- 学院(204031)
- 大学(200650)
- 济(85872)
- 经济(84188)
- 管理(78966)
- 研究(70460)
- 理学(68659)
- 理学院(67938)
- 管理学(66811)
- 管理学院(66471)
- 中国(52570)
- 科学(44119)
- 京(41235)
- 农(41032)
- 财(39545)
- 所(35101)
- 业大(34369)
- 中心(32780)
- 农业(32297)
- 研究所(32189)
- 财经(31061)
- 江(31059)
- 经(28423)
- 经济学(26286)
- 院(26050)
- 范(25661)
- 北京(25514)
- 师范(25312)
- 州(24129)
- 经济学院(23978)
- 基金
- 项目(144064)
- 科学(113662)
- 基金(105174)
- 研究(102283)
- 家(93934)
- 国家(93109)
- 科学基金(79379)
- 社会(67245)
- 社会科(63851)
- 社会科学(63836)
- 省(56875)
- 基金项目(55980)
- 自然(51792)
- 自然科(50529)
- 自然科学(50513)
- 自然科学基金(49626)
- 划(48045)
- 教育(46041)
- 资助(41704)
- 编号(39854)
- 重点(32682)
- 发(31756)
- 部(31408)
- 成果(30617)
- 创(30338)
- 国家社会(28472)
- 创新(28366)
- 课题(28125)
- 科研(27733)
- 计划(26789)
共检索到297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瑞 芮佳雯 张跃胜
以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宁强县412份调查问卷为样本,研究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影响效应。借鉴羊群效应模型,分析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影响,揭示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影响群体行为意愿,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转化规律,并基于此构建生态补偿政策直接影响和通过居民心理变量间接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生态补偿政策的直接效应和基于心理变量的间接效应,结果表明,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生态文明建设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直接影响效应为0.141;通过心理变量的间接影响效应为0.186。应基于居民视角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改变居民心理变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补偿政策 心理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旋 全良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设计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居民随机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此分析影响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因素有学历、家庭收入、对生态补偿以及生态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而且学历和家庭收入有双向关系,学历对居民的生态补偿及生态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有正向影响。因此,提出提高人们的文化程度以提升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加大生态补偿的宣传力度,从而增强居民的生态补偿意识等建议。
关键词:
条件价值评估法 结构方程模型 生态补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辉 赵敏娟 史恒通
对流域微观主体生态补偿意愿的研究有利于流域内生态补偿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实现全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适合生态脆弱区实际的生态补偿意愿属性指标体系,利用选择实验法,对石羊河流域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对900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估计的结果表明:在自然景观比例、旅游指数、沙尘天气数、森林覆盖率、草地覆盖率、旱生植物面积、水量、水质以及家庭支出9个生态环境属性中,除旅游指数外,其他8个属性均显著影响受访者选择;边际支付意愿较大的属性分别是:自然景观比例、森林覆盖率和草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接玉梅 葛颜祥
文章以Probit、Tobit回归模型为主要工具,利用来自黄河流域下游山东省464份调查问卷的数据,研究了影响居民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的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性别因素显著影响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但显著影响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水平的因素是对黄河上游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另外,显著影响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的共同因素是对保护黄河上游生态环境需要大量投入的知晓程度和居民年收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文彬 李国平
采用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以陕西省柞水和镇安两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的614份有效调研问卷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心理因素和生态补偿政策对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心理因素对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愿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367、0.184和0.305;生态补偿政策对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愿和生态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182和0.142,通过生态保护意愿对生态保护行为的间接影响系数为0.079;生态保护意愿对生态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432,同时也可以看到生态补偿政策对居民生态保护意愿和行为的激励效应还较小,有待进一步挖掘。文章建议从影响居民心理因素并发挥生态补偿政策作用方面增强当地居民生态保护行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文彬 李国平
采用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以陕西省柞水和镇安两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县的614份有效调研问卷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心理因素和生态补偿政策对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心理因素对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愿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367、0.184和0.305;生态补偿政策对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愿和生态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182和0.142,通过生态保护意愿对生态保护行为的间接影响系数为0.079;生态保护意愿对生态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432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接玉梅 葛颜祥 徐光丽
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流域生态保护、协调流域上下游利益、促进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使用CVM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山东省16个市464份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黄河下游居民生态补偿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并运用Prob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域居民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但大部分居民认为国家应该是补偿主体;受教育程度、工作优越性及收入与其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男性居民较女性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更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旭 池辰 何伟军
三峡屏障区环保整治中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反应情形,是有效构筑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内生动力。基于该区域重点移民县中608名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选择实验法,分析了该区域特有主体(原住民和水库移民)对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水体质量、生物多样性、旅游景观等环保属性及其组合方案的接受与支付意愿。研究表明:经济条件不同的原住民与移民均具有较强的生态意识,但迫于发展的压力未能有效地转化为环保行为;两类群体在库区生态修复中更重视植被改善与水源涵养(104.93元),而对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物种保护和旅游景观(30.88元)关注较少;移民与原住民愿意支付的最佳方案为优先恢复植被并进行水土保持(方案5),但前者(392.97元)的支付水平是后者(128.02元)的3倍;后靠安置的移民从屏障区中未能获得足够的生态资源支持,再次进行生态移民可能比单一的生态补偿更有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葛颜祥 梁丽娟 王蓓蓓 吴菲菲
在黄河流域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形成上游生态保护的激励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充分了解流域下游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山东省居民的问卷调查,利用CVM对该区域居民的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居民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补偿意识,在24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人均生态补偿年度支付水平为184.38元。从Logit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与其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生态补偿意愿而言,女性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较男性居民更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化楠 葛颜祥 接玉梅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采用多边界二分选择式CVM评估大汶河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居民的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并运用DH模型实证对比分析两类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及边际效应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优化和重点开发区流域居民的支付意愿差异不大,但支付水平存有一定差异;影响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因素在两类主体功能区内有一定差异。在选择决策阶段,生态补偿政策的心理预期只对优化开发区有显著正向影响,居住距离只对重点开发区有显著负向影响;在程度决策阶段,生态补偿实施的必要性认知只对重点开发区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意愿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流域居民 补偿意愿 DH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芳 尚海洋 聂华林
长期以来,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政策中。随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使人们更为深入地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而"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经济手段,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既受到主观因素和非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理性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内部因素即家庭生计资本。本文以黑河流域中游为例,选取300户随机样本,分析了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与生计资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本对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形成呈负面影响作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形成正...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层次分析法 生计资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红根 黄贤金
以鄱阳湖区为例,通过实验方法,实证分析环境教育对农户湿地生态补偿接受意愿(WTA)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环境教育能有效降低农户湿地生态补偿接受意愿水平。通过控制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变量,并运用IV-Probit解决内生性变量问题后,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环境教育的农户以及湿地功能认知程度越高、先前湿地生态补偿接受水平越高和已婚农户,其WTA减少的可能性越大;湿地保护态度越强、家庭总人数越多、耕地面积越大、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其WTA减少的可能性越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芝 罗丹 张波
分析了我国当前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影响因素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意愿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最终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内部动因为企业性质和行业特征,对企业实施意愿的影响显著,外部动因为政府政策和生态文明建设技术,对企业实施意愿的影响显著。研究结论对企业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为加快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坤 杜澍 沈迟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背景下的生态移民由于更强的移民力度和更严格的管控措施,将形成更大的移民规模,并对民生保障和生态补偿提出更高标准。因此,传统的"集并式"与"就近式"生态移民将未必适用,对移民的适应能力亦提出更高要求。在此情景下,原住居民对生态移民中民生因素的顾虑与偏好尚待研究,对其移民意愿的影响亦需测度。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之间重叠国土空间为研究案例,以结构方程模型为研究方法,旨在分析自然保护地管控下,原住居民对迁出地与迁入地民生的感知和人居环境的偏好,为客观评估其移民意愿、完善生态补偿措施提供工具方法,形成对原住居民参与生态移民的正向激励。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正勇 张新铮
对上海青浦、嘉定、奉贤及南汇4区127户池塘养殖户的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88.98%的池塘养殖户愿意参与生态补偿;(2)参与意愿受到受教育程度、养殖池塘面积、水产品价值量、家庭固定资产、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周围人的信任程度及所在村中亲戚数量的正向影响;受耕地面积、获得贷款机会、家中有政府工作人员、参加协会合作社的负向影响;(3)参补意愿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正相关,回归系数为2.448、0.956、3.111、2.970,发生比为11.565、2.601、22.443、19.492;受自然资本负向影响,回归系...
关键词:
生态补偿 池塘养殖 意愿 有序Logi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