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2)
- 2023(5944)
- 2022(4813)
- 2021(4649)
- 2020(3498)
- 2019(7639)
- 2018(7611)
- 2017(13875)
- 2016(7716)
- 2015(8632)
- 2014(8503)
- 2013(8158)
- 2012(7707)
- 2011(6975)
- 2010(7212)
- 2009(6779)
- 2008(7007)
- 2007(6406)
- 2006(5967)
- 2005(5311)
- 学科
- 济(28035)
- 经济(28008)
- 管理(21933)
- 业(18177)
- 企(14445)
- 企业(14445)
- 学(10583)
- 农(10486)
- 方法(9635)
- 环境(9435)
- 中国(8125)
- 数学(7564)
- 数学方法(7361)
- 业经(7165)
- 农业(7010)
- 地方(6588)
- 财(6513)
- 生态(6410)
- 制(6159)
- 资源(5825)
- 划(5789)
- 和(5605)
- 土地(5523)
- 理论(5455)
- 发(5247)
- 银(4729)
- 银行(4715)
- 行(4542)
- 贸(4532)
- 贸易(4526)
- 机构
- 学院(113716)
- 大学(112061)
- 研究(42612)
- 管理(38804)
- 济(38705)
- 经济(37600)
- 理学(32817)
- 中国(32446)
- 理学院(32339)
- 管理学(31445)
- 管理学院(31261)
- 科学(30039)
- 京(25052)
- 农(23373)
- 所(22816)
- 研究所(20949)
- 中心(19755)
- 业大(19666)
- 财(19072)
- 江(18686)
- 农业(18315)
- 范(17427)
- 师范(17236)
- 院(16160)
- 北京(15853)
- 财经(14909)
- 州(14784)
- 省(14627)
- 师范大学(13866)
- 经(13410)
- 基金
- 项目(77309)
- 科学(60235)
- 基金(54921)
- 研究(54620)
- 家(50001)
- 国家(49583)
- 科学基金(40968)
- 社会(33256)
- 社会科(31263)
- 社会科学(31255)
- 省(30592)
- 基金项目(29126)
- 自然(27518)
- 自然科(26707)
- 自然科学(26703)
- 划(26631)
- 自然科学基金(26166)
- 教育(24571)
- 编号(22144)
- 资助(21742)
- 重点(18611)
- 成果(18148)
- 发(17479)
- 部(16168)
- 课题(16072)
- 创(15436)
- 计划(15255)
- 科研(14809)
- 创新(14446)
- 性(13649)
共检索到173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永芳 艾少伟
研究目的:建立合理、完全、正当的土地补偿机制。研究方法: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在土地征收补偿中,不仅要对土地的资产价值进行补偿,而且要对土地的生态价值进行补偿,现行补偿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生态补偿缺失有着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应从观念、制度、方法等层面完善和确立土地补偿制度。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土地征收 征地补偿 生态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术环
征地补偿牵扯到政府、企业、被征地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面对的。在征地补偿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在我国有现实针对性和实施的基础,同时国外(地区)也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征地补偿 补偿项目 生态补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志雄 张银银 丁士军
补偿安置是征地政策的重中之重,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是解决当前征地矛盾高发态势的关键。通过对1949年以来我国征地补偿安置政策4个阶段和当前政策重点的阐释,有助于科学把握补偿安置政策的发展路径,以及揭示当前补偿安置政策的各种不足,如缺乏支持农民生计转型的长远思维、独立的养老保险资金安排、支持就业的可操作性措施、生计转型成本和城市融入成本的核算、平等协商机制等。当前征地补偿安置矛盾的本质是被征地农民生计转型需求与地方政府目标的冲突,试点"整村推进"的征地模式、逐步取消强制征地制度、尝试征地收益按比例分成、坚持就业支持与社会保障两手抓、适时出台《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条例》是下一步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征地政策 补偿安置 失地农民 生计转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春平 方天堃 刘万兆
国家公益建设征地属于土地产权变动。从产权变动角度分析,公益建设征地是国家土地市场控制权而不是政府的超经济特权,承担土地公益职能的义务主体是国家而不是被征地的农民,公益征地补偿价格应当高于而不是低于市场价格;从效率视角分析,现行征地补偿价格低于基于市场机制形成的公平价格,既是造成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原因,又是公益建设征地浪费的根源。
关键词:
公益 建设征地 补偿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永芳 刘玉振 艾少伟
文章采用资料分析,理论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土地征收补偿中都存在着生态补偿缺失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征收补偿制度存在明显缺陷,如补偿理论支持不足、补偿范围小、补偿额度低、补偿不到位等。这种制度缺陷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耕地流失,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了土地使用权人——农民的相关利益,如土地被征收导致土地分割,形成不经济的土地规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降低了相邻土地的生产力,影响了农民的相邻权;土地又是农民世代生存、繁衍、发展之所在,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基本生活来源,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影响了生存权和发展权;土地的资源属性表明,土地征收必然涉及到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变,涉及到农民的环境权的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有效的市场化运作手段,通过对农地生态价值的正确评估,公平、合理的补偿失地农民的损失,以实现社会公平、和谐。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土地征收 生存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术环
征地的生态补偿是个系统工程,应体现公平、效率、正义、完全补偿的原则,本质上是生态利益的分配。征地补偿涉及到征地者、被征地者、用地者等相关方的利益,征地的生态补偿问题关系到政府、企业、被征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被征土地地域与被征土地相邻地域的生态利益关系,征地生态补偿机制是否完善关系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是否协调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建春
按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征收土地的补偿依原用途补偿,其补偿标准是依征收耕地为基准,其余参照补偿耕地执行。补偿耕地的标准分为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三个部分;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依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春秋 许新国 吴文卫 余强毅
[目的]从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系统的文献综述与土地管理政策文件学习,发现当前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低,尤其是农村土地确权、农用地分等定级、征地补偿等工作的目标与实践并未完整统一。例如,当前农用地分等定级并未充分考虑土地的社会功能;此外农村土地确权暂时仅针对"土地承包权",这可能影响"三权分置"的深入实施;进而征地补偿"补多少"、"补给谁"的问题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管理工作的条块分割,大量基础数据获取有限,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等。[方法]《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发展土地管理"大数据"的战略构想,为统筹农村土地确权、农用地分等定级、征地补偿等工作提供了可行路径。[结果]从智慧农业观测与国土资源"一张图"相整合的思路出发,该文详细论述了构建以土地承包权为基础的土地管理"大数据系统"的可行方案。[结论]通过获取地块尺度、实时更新的"土地质量—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综合信息,提高土地管理数据获取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更好服务我国土地管理与科学研究各项工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明月 江华
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严重偏低,亟待改革。在下一步改革中,要较大幅度提高征地补偿,已成为各方共识。是骤然提高还是逐步提高,需要审慎选择。骤然提高征地补偿将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应借鉴公房提租思路,逐步到位,方能避免诸多矛盾,减轻社会震荡,保证改革成功。
关键词:
提高 征地补偿 改革 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志祥 刘嘉尧
西部的生态保护对我国乃至亚洲均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西部地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缺失,生态补偿问题已成为影响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只有结合西部地区生态的特殊性、现状与社会构成,分析西部地区生态补偿面临的制度性困境,才能从制度重构的视角探寻符合西部地区现实情况的生态补偿之路。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补偿 补偿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成玉
失地农民是有别于普通农民、城市市民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农地产权残缺。农地产权的残缺表现在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残缺几个方面。在农地产权完整的情况下,土地所有者或出售或自己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应该是无差异的,我国农地产权的残缺致使农地的一些收益农民无法实现或分享。我国现有的农地制度安排有其历史背景,需要从短期和远期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使失地农民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享。
关键词:
产权残缺 征地公平补偿 农地价值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元庆 张嘉
我国目前实行的征地补偿制度是一种效率较低,致使社会总福利损失的补偿制度,究其原因,是建国初期不健全的初始制度安排制约了后来制度变迁的路径,甚至在某个时期倾向于"锁定",导致很多合理的制度安排无法出台,造成众多农民利益受损,这种对已有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已经严重束缚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关键词:
征地补偿制度 制度安排 路径依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仇大海
征地安置补偿标准源自《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和各省制定的《征地安置补偿最低保护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地区的被征地农村集体和农民实际获得的补偿,远远超出了《土地管理法》关于产值测算的规定标准,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的村民(居民)因此而一夜暴富。这既造成了因攀比补偿收益而出现的诸多征地冲突,扰乱了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又与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不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