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8)
- 2023(14053)
- 2022(12388)
- 2021(11905)
- 2020(9891)
- 2019(23289)
- 2018(23320)
- 2017(44923)
- 2016(24675)
- 2015(27680)
- 2014(27771)
- 2013(27503)
- 2012(25000)
- 2011(22350)
- 2010(22470)
- 2009(20407)
- 2008(19492)
- 2007(16973)
- 2006(14650)
- 2005(12636)
- 学科
- 济(96859)
- 经济(96764)
- 管理(67624)
- 业(63661)
- 企(52175)
- 企业(52175)
- 方法(46364)
- 数学(40732)
- 数学方法(40008)
- 农(27011)
- 地方(24281)
- 中国(23573)
- 学(22759)
- 财(22274)
- 业经(20961)
- 农业(18380)
- 理论(17115)
- 环境(17096)
- 制(15889)
- 贸(15669)
- 贸易(15659)
- 和(15584)
- 易(15124)
- 技术(14902)
- 务(14031)
- 财务(13955)
- 财务管理(13931)
- 划(13773)
- 企业财务(13137)
- 银(13002)
- 机构
- 学院(340327)
- 大学(339243)
- 管理(134241)
- 济(126527)
- 经济(123546)
- 理学(117271)
- 理学院(115832)
- 管理学(113337)
- 管理学院(112721)
- 研究(112608)
- 中国(81579)
- 科学(74786)
- 京(72331)
- 农(58749)
- 所(57163)
- 财(56525)
- 业大(54459)
- 研究所(52747)
- 中心(51744)
- 江(49335)
- 范(46790)
- 师范(46341)
- 农业(46123)
- 财经(45795)
- 北京(45322)
- 州(42781)
- 经(41530)
- 院(41040)
- 技术(37333)
- 师范大学(37309)
- 基金
- 项目(242224)
- 科学(189238)
- 基金(174046)
- 研究(173887)
- 家(153040)
- 国家(151790)
- 科学基金(129792)
- 社会(106591)
- 社会科(100783)
- 社会科学(100751)
- 省(96515)
- 基金项目(93091)
- 自然(87234)
- 自然科(85161)
- 自然科学(85138)
- 自然科学基金(83553)
- 划(81187)
- 教育(80579)
- 资助(72378)
- 编号(71299)
- 成果(57232)
- 重点(54447)
- 部(52116)
- 发(51624)
- 创(49972)
- 课题(49359)
- 科研(46543)
- 创新(46525)
- 计划(44910)
- 大学(44537)
- 期刊
- 济(135729)
- 经济(135729)
- 研究(94994)
- 中国(63366)
- 学报(58264)
- 农(53257)
- 科学(52803)
- 管理(47162)
- 大学(43108)
- 财(41885)
- 教育(40648)
- 学学(40619)
- 农业(37216)
- 技术(30204)
- 融(25948)
- 金融(25948)
- 业经(23244)
- 财经(21023)
- 经济研究(20819)
- 业(19834)
- 图书(18853)
- 问题(17916)
- 经(17791)
- 科技(17450)
- 资源(17401)
- 版(17046)
- 技术经济(15860)
- 理论(15711)
- 业大(15289)
- 统计(15109)
共检索到483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辛晓睿 曾刚 滕堂伟 程进
波特的钻石模型已成为区域竞争力培育的有力工具,但对于生态脆弱的民族地区而言,钻石模型的适应性尚待检验。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以传统畜牧业和新兴旅游业为对象,论证产业发展过程中钻石模型各因子条件不足,该类区域使用钻石模型培育产业竞争力会失灵。在分析玛曲县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拥有的优势后,指出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等多因素叠加的区域培育和增强产业竞争力,应该充分重视文化保护、生态产业衍生、政府链结与高端市场定位。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钻石模型 玛曲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李雨婷
气候贫困被认为是一种伴随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特殊新型贫困,与脆弱性密不可分。民族地区集生态脆弱与贫困于一体,微观主体农户对气候贫困的认知尤为重要。论文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典型县为实证调查区域,针对农户对气候贫困的了解、表现、影响、成因等展开系统调查,并构建了Logit模型,就影响农户对气候贫困认知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家庭经营组合方式、养殖业收入比重、贫困持续时间、宿命论观点、社交群体及政府的灾害救助等因素对农户认知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
关键词:
气候贫困 生态脆弱 卓尼县 东乡族自治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七军 李昭楠 李雨婷
气候贫困被认为是一种伴随气候变化而产生的特殊新型贫困,与脆弱性密不可分。民族地区集生态脆弱与贫困于一体,微观主体农户对气候贫困的认知尤为重要。论文选取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典型县为实证调查区域,针对农户对气候贫困的了解、表现、影响、成因等展开系统调查,并构建了Logit模型,就影响农户对气候贫困认知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政治面貌、家庭经营组合方式、养殖业收入比重、贫困持续时间、宿命论观点、社交群体及政府的灾害救助等因素对农户认知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提升农牧民对气候贫困的认知及应对气候贫困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气候贫困 生态脆弱 卓尼县 东乡族自治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起鹏 王倩 张春花 卓玛兰草
草地生态系统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植被覆盖度是衡量草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其变化规律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玛曲草地覆盖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0年,草地覆盖度整体呈减小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草地植被普遍存在退化趋势,低覆盖草地植被只局部有修复现象,出现稳定存在趋势。(2)玛曲草地覆盖度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有:光、热、水等自然因子,超载放牧以及社会经济因子。水热不匹配增加了草地蒸散量,影响了植被的生长,进而影响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鼠虫害对牧草和土壤的结构产生影响,致使草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降低了草地生产力;非法采...
关键词:
玛曲草地 植被覆盖度 驱动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卓 陈兴鹏 善孝玺
以玛曲县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风险效益成本比较法,分析各乡(镇)实施生态补偿的参与成本和草地生态服务的贡献,并计算出各乡(镇)的风险效益成本比R。以各乡(镇)的行政边界为生态补偿的空间边界,以风险效益成本比R为生态补偿的优先程度,将玛曲县的8个乡(镇)分为一类补偿区、二类补偿区、三类补偿区,采取有差别的补偿政策。在生态补偿初期以参与成本为补偿标准,在生态补偿中后期以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之和为补偿标准。研究结果显示:①在生态补偿初期尼玛、欧拉、曼日玛为一类补偿区,应优先得到补偿,补偿标准分别是3811.20元/(hm2a)、3889.77元/(hm2a)、3763.20元/(hm2a);②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逯承鹏 陈兴鹏 王红娟 李恒吉 张子龙 李勇进
文章立足于人地关系理论,利用系统动态模型方法,构建人地关系演变动态仿真模型,以甘南州为例,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地系统演进规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旨在描述该区人地关系演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为该区协调人地关系走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甘南州人地关系处于失调状态,人地矛盾突出,表现出不可持续的态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可以有效延缓资源枯竭的速度,对人地系统向可持续发展演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协调甘南州人地关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技术进步和加大环保投资对协调甘南州人地关系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才能有效协调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静 尉元明 孙旭映
文章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通过对该县草地状况的分析,以玛曲县20世纪80年代草地状况作为过牧前状态,目前草地状况作为过牧后状态,探讨过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通过对该县草地生态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过牧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即食物生产、调节大气、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控制侵蚀、涵养水源、环境污染净化六大功能。最后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过牧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玛曲县由于过牧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食物生产1.50×108元,调节大气1.04×109元,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0.99×108元,控制侵蚀1.02×107元,涵养水源3.94×108元,环境污...
关键词:
过牧 草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玛曲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韦惠兰 祁应军
超载放牧已成为当前中国草地退化的主要诱发因素,牧民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是产生超载放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牧户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草原超载主体的异质性,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发现,以中小规模牧户为主的单户、小联户和大联户在草地超载率和超载程度上都是草原超载的主体。为了维持家庭收支平衡和应对家庭未来可能面临的不可知风险,中小规模牧户的实际最小牲畜数量高于理论最小牲畜数量,因此,单户的超载率和超载程度明显高于联户,而以大规模牧户为主的中联户的超载率和超载程度最低。以草畜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录仓 李巍
传统聚落由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构成。受高原高寒环境和独特民族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藏族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基因",尤其是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和藏传佛教信仰对村落格局产生了深厚而久远的影响。因此站在历史的维度,探究部落与村落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这种作用机制。甘南州碌曲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牧业县,具有悠久而厚重的部落历史,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是村落范围和边界的基座;部落组织架构和隶属关系左右了村落的等级规模结构;部落经济基础深刻影响到"大分散、小聚合"的聚落空间组织。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部落组成,奠定了人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全民信教的背景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载体——寺院,而寺院发挥的综合精神向心作用,影响了聚落的精神形态。部落—寺院—村落的"共生"效应,是藏区村落形成的特殊民族和地域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生荣 李巍 王录仓
文章通过构建人地关系状态模型和人地关系演进与城镇化关系分析模型,对甘南州人地关系状态演进、人地关系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和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甘南藏族自治州人地关系演进状态系数从1978年的0.205增大到2010年的0.308,年均增长1.57%,资源环境压力逐年加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区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②甘南州城镇化率与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值相关系数为0.878,说明在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的情况下,农牧村对人口城镇化的推力加快。③甘南州城镇化率与城镇生态环境的表征值相关系数为0.593,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甘南州城镇人地关系相对较好,城镇生态环境容量潜力相对较大。④城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生荣 李巍
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在影响城镇化的诸多因素中,制度制约着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南州城镇化历程的梳理,探讨制度变迁对甘南城镇化的作用;并从草场承包制度、牧民定居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甘南城镇化的制度困境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只有把草场承包制度、牧民定居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甘南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土地流转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甘南城镇化的创新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生荣 何亚玲 马利邦
[目的]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具有其特殊的背景,如何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村庄建设的经验,有效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建设,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供给,对持续推进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加快乡村转型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政策落脚点。以甘南藏族自治州曲县为例,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的现有条件进行系统分析,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探究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方向和路径问题,对高寒民族地区村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文章采用了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Arc GIS分析法。[
关键词:
供给侧 高寒民族地区 村庄 发展 碌曲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韦惠兰 吴香炼
牧区内生制度对高原草原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多样性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牧区内生制度的供给、结构和维护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游牧民族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培养了他们合作的行为倾向,而丰富的放牧经验培养了牧民的智慧,二者结合产生了有利于草原发展的内生制度。内生制度规定了社区牧民对草地资源的占有、使用和管理,廉价的信息流通是设计良好的制度得以存续的根本。
关键词:
内生制度 草地管理 社区 牧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窦学诚 王庆辉
在状态—压力—响应模型的指导下,设计高寒牧区草原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对黄河水源重要补给区玛曲草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不断恶化趋势;在压力指标中,超载过牧是影响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其根本原因是原料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因此,高寒牧区在选择草地经济发展模式时应优先考虑生态安全,实现畜牧经济和草原生态的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宁和平 曹金武 王成福
【目的】分析甘南玛曲地区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甘南玛曲地区1971-2010年的地表温度观测数据,用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对玛曲地区40年的年际、年代际、突变年份及地表温度与气温的关系等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甘南玛曲地区平均地表温度以0.6℃/10a的速率升高,2000年之后升幅达到1.9℃/10a。各季节平均地表温度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最高、最低平均地表温度亦呈升高趋势,平均地表温度的升高主要以最低地表温度的上升为主。甘南玛曲地区年平均地表温度2000年之前为负距平,2000年之后为正距平变化;各季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甘肃省民族地区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思路——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例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性及成因分析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村民自治的支撑分析——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草岔沟村为例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社会网络及其风险分担效果——以甘南高原为例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生计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以甘南高原为例
边境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优化路径——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
多维整合:藏区本土文化课程开发的新途径——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玛艾镇藏族小学为例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脆弱性研究
基于VSD模型的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
边疆民族地区牧户贫困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