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1)
2023(17287)
2022(14992)
2021(14145)
2020(11883)
2019(27214)
2018(27124)
2017(52155)
2016(28702)
2015(32265)
2014(32300)
2013(31807)
2012(29473)
2011(26672)
2010(26916)
2009(24937)
2008(24331)
2007(21803)
2006(19658)
2005(17407)
作者
(83147)
(69726)
(68843)
(65834)
(44221)
(33505)
(31160)
(27077)
(26508)
(24897)
(23588)
(23544)
(22242)
(22002)
(21574)
(21233)
(20812)
(20359)
(20094)
(19741)
(17351)
(17240)
(16817)
(15868)
(15628)
(15574)
(15461)
(15419)
(14120)
(13805)
学科
(111975)
经济(111827)
(85493)
管理(84741)
(62908)
企业(62908)
(51160)
方法(44740)
数学(38619)
数学方法(38123)
农业(34024)
(30820)
中国(29326)
业经(28582)
地方(27100)
(26571)
(24360)
环境(20523)
(20091)
贸易(20079)
(19523)
(18275)
银行(18218)
(18106)
(18104)
(18090)
财务(18032)
财务管理(17993)
技术(17862)
(17376)
机构
学院(404934)
大学(402095)
(160961)
管理(159098)
经济(157235)
研究(138564)
理学(137111)
理学院(135577)
管理学(133304)
管理学院(132565)
中国(105350)
科学(86344)
(85934)
(82274)
(75983)
(70056)
业大(66104)
中心(64506)
研究所(63440)
农业(63207)
(62622)
财经(59011)
(53926)
北京(53908)
(53577)
师范(53483)
(49964)
(49905)
(46493)
经济学(46392)
基金
项目(275109)
科学(215617)
研究(203036)
基金(197984)
(172604)
国家(171093)
科学基金(146162)
社会(126789)
社会科(119743)
社会科学(119714)
(109050)
基金项目(105700)
自然(95036)
自然科(92655)
自然科学(92629)
教育(91769)
自然科学基金(90911)
(90732)
编号(84522)
资助(80362)
成果(68913)
重点(61553)
(60634)
(59414)
课题(57709)
(56683)
创新(52914)
(52632)
科研(51886)
教育部(51301)
期刊
(186810)
经济(186810)
研究(119973)
中国(83020)
(80980)
学报(65802)
科学(60230)
(57380)
管理(55799)
农业(54626)
大学(50273)
学学(47503)
教育(44310)
(40387)
金融(40387)
业经(34441)
技术(33752)
财经(28025)
(26853)
经济研究(26295)
问题(25358)
(23855)
(21176)
图书(20214)
科技(20090)
资源(19748)
理论(19375)
技术经济(18830)
现代(18705)
业大(17846)
共检索到609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孔清  马豆豆  
论文基于山西省4县421户农户农业生产调研数据,应用C-D生产函数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生态脆弱区农户化肥减量投入行为及决策机制。结果显示,生态脆弱区农户化肥过量施用行为较为严重,化肥过量施用的农户比例和施用量都较高。其中户主年龄、具有干部身份和兼业程度对化肥减量投入有正向影响;农地资源禀赋中耕地面积越大,农户越倾向于减少化肥施用,农地细碎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化肥减量施用,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为严重的地方,化肥施用量超过了最优经济施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另外,农户具有相关认知及亲身参与培训对化肥减量具有良好作用。根据以上结论建议: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业相关技术培训;鼓励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加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政府加强宣传和服务工作,建立"两减一增"绿色生产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卫涛  张俊飚  李树明  周万柳  
实现农业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基于农户经济学的视角,以山东、山西、湖北三省的农户化肥投入为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循环农业中的农户减量化投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只有"增量使用"和"减量使用"化肥两种选择下,大部分农户倾向于减量使用化肥;此外,农业生产决策者性别、家庭耕地面积、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因素对农户的施肥行为均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激励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减量使用生产资料,提出了重视对农业生产大户和妇女引导、提高农户对循环农业的认知程度、加强政府技术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建青  刘宁宁  
在生态脆弱区与连片特困区重叠地区,推广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特性的生态农业技术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研究以巫山县为研究区,以金银花为例,运用双槛模型,研究了农户禀赋,外部环境及土地禀赋如何影响农户的农业技术选择决策。结果表明,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到生态农业的建设队伍中能够促进生态修复和重建;市场风险依然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需要发挥政府支持和定向信贷的作用;土地禀赋构成了农户技术选择决策的自然约束,关系到家庭农场的形成难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建青  刘宁宁  
在生态脆弱区与连片特困区重叠地区,推广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特性的生态农业技术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研究以巫山县为研究区,以金银花为例,运用双槛模型,研究了农户禀赋,外部环境及土地禀赋如何影响农户的农业技术选择决策。结果表明,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到到生态农业的建设队伍中能够促进生态修复和重建;市场风险依然是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大障碍,需要发挥政府支持和定向信贷的作用;土地禀赋构成了农户技术选择决策的自然约束,关系到家庭农场的形成难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郎宇   王桂霞  
基于吉林省316户水稻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样本,以化肥减量施用为例,运用SEM方法实证检验农户分化、价值认知对农户融入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群组间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农户分化不仅是激发农户融入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直接动因,而且通过影响价值认知间接发挥作用。进一步的多群组分析发现,较之浅分化农户,深分化农户群组中推动农户融入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路径更多且影响更加强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艳艳  东梅  
从农户秸秆资源化认知视角出发,以宁夏同心县丁塘镇为例,基于341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处置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调查中数据显示:样本区域农户环保意识较弱,秸秆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对秸秆禁烧政策的关注程度、农户是否参加过秸秆利用技术培训、农户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认知水平对其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为此,政府应加强农户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典型示范户带头作用,强化资金补贴政策的杠杆效应,合理发展秸秆加工产业,逐步拓宽秸秆收购市场,以激发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段培  刘润  陈绳栋  李敏  
使用农业节水灌溉服务是生态脆弱区农户生计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农户的节水灌溉服务支付决策影响着农户的收入。本文基于2018年12月对新疆昌吉州和巴州的7个县(市)61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节水灌溉服务支付决策对农业收入、非农收入和收入感知的影响,利用工具变量法处理支付决策存在的内生性,并采用分组模型分析服务供给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农户支付决策中,意愿和行为存在“悖离”,但均对农户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2)生态脆弱区农户以种植业为主,务工所得非农收入相对较少,但生态脆弱性越严重时,农户越倾向于通过非农务工获得家庭收入。(3)支付意愿和支付行为均对收入感知水平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节水灌溉服务供给在农户支付意愿和支付行为对收入感知的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本文拓宽了农业服务外包在节水灌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国内外干旱半干旱等生态脆弱区基于农户收入效应的视角推广节水灌溉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立  吴萌  甘臣林  陈银蓉  
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双重背景下,农户群体正经历由传统"农业生产劳动力"向新型"农业经营决策者"的转型。面对土地投入"高成本、高劳耗和低效益"的现实特征,小型农户是典型的"风险规避者",其土地投入行为对风险因素更加敏感,但其背后的认知机理和决策逻辑尚未明确。本文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结合武汉城市圈近郊区483名小型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分析方法,对农户土地投入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和土地投入行为的发展趋势分别进行了静态分析和动态仿真。研究表明:①农户土地投入感知风险遵循分布式认知的基本框架,受到"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3个认知功能系统的影响,其效应排序为"地域力>个人力>文化力",农户对土地投入的风险认知主要来源于土地投入行为本身,同时也是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高风险、低收益→弱化感知价值→降低投入意愿→减少投入行为→较高风险、更低收益"的"递弱回路"是制约农户土地投入的基本逻辑,在一定的政策引导和禀赋约束条件下,农户能够在短期内保持土地投入行为,但传统的低效土地利用方式终将难以持续,对于小型农户而言,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的功能性衰退将不可逆转。助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是未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发展目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静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蕴。合作社作为农民重要的组织化形式,引导其助推农户发展绿色生产是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数据,采用内生处理效应模型(ETEM)计量分析,发现加入合作社显著降低了小麦、玉米和稻谷三种粮食作物的亩均化肥使用量,尤其对经营规模30亩以下的小农户的化肥减量效果较大。无论是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合作社,还是其他类型的合作社,都具有显著的化肥减量使用效应。由此,应持续支持多种类型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支持更多小农户加入合作社,进一步发挥合作社对农业绿色生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引导农户采纳现代化的绿色生产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苏   陈义凯   周谷珍  
[目的] 通过要素替代理论、技术扩散理论以及外部性性理论分析绿肥替代化肥的作用机制,利用选择实验法收集农户紫云英种植偏好,为我国化肥减量化的进一步推行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基于2022年江西省1007份农户选择实验问卷数据,在充分考虑异质性偏好的基础上,通过混合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紫云英种植意愿的关键因素。[结果] 政府补贴、化肥减施效果、水稻增产潜力及技术指导正向影响农户紫云英种植偏好,且农户对化肥减施30%的偏好存在异质性,其中风险偏好、绿色生产技术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是偏好异质性的重要来源。同时,男性、年龄越大、具有党员身份、收入相对较高、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较多、土地连片程度更好、偏好风险、绿色生产技术认知更高的农户更愿意种植紫云英。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户偏好化肥减施30%、水稻增产15%和有技术指导的AES方案,需要政府给予更高的补偿激励。[结论] 通过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供补贴和农技服务、持续推进土地连片整治工作、宣传绿色生产技术的方式,充分调动农户种植绿肥的积极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柯雨   罗必良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连片规模作为农地规模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否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话题。利用2017-2019年广东省阳山县的农户追踪数据分析水稻连片种植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开展连片种植能够显著促进化肥与农药投入的减量,即连片种植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片种植农户通过增加机械服务外包环节和提升机械服务外包契约化程度等路径,实现绿色生产。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小经营规模农户和小地块规模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后,更能够促进其进行农业绿色生产。第四,情景分析表明,在承包地完成了农地确权和村庄内拥有高信任水平的情景下,连片种植会强化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由此提出,鼓励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发育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市场,有助于将小农户卷入农业绿色化发展进程之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柯雨   罗必良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连片规模作为农地规模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否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话题。利用2017-2019年广东省阳山县的农户追踪数据分析水稻连片种植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开展连片种植能够显著促进化肥与农药投入的减量,即连片种植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片种植农户通过增加机械服务外包环节和提升机械服务外包契约化程度等路径,实现绿色生产。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小经营规模农户和小地块规模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后,更能够促进其进行农业绿色生产。第四,情景分析表明,在承包地完成了农地确权和村庄内拥有高信任水平的情景下,连片种植会强化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由此提出,鼓励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发育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市场,有助于将小农户卷入农业绿色化发展进程之中。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基于湖北省试点县372份果菜茶种植户样本数据,运用加权频数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农户化肥减量替代技术策略选择偏好优先序及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在蔬菜、柑橘和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化肥投入量较大,目前化肥减量替代比例依次达到21.54%、22.93%和20.90%,低于农户的平均减量替代意愿比例28.11%;农户化肥减量替代的策略选择偏好优先序依次为有机肥替代、测土配方肥、深施技术、种—养模式、水肥一体化,其中有机肥替代和测土配方肥的采纳意愿达92.78%和83.42%;影响农户不同化肥减量替代技术采纳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但进一步影响农户化肥减量替代程度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农业劳动力、经济效益认知、技术采纳成本、农产品价格和政府补贴,完善的市场环境是进一步实现我国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目标的关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鹏  黄河清  甄霖  鄢帮有  闫慧敏  姜鲁光  
脆弱生态区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受偿意愿和家庭生计。论文以鄱阳湖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通过Logistic方法建立了农户受偿意愿与单位耕地产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目前生态补偿措施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农户意愿的分别以耕地、劳动力转移和生产结构调整为主要补偿对象的三种典型生态补偿模式。利用回归分析和年龄移算法,对湖区未来20 a三种生态补偿模式下的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总额变化过程进行详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生产结构调整补偿模式较其他两种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为高效利用国家补偿资金提供了有效途径,还能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积极性,为农业劳动力提供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威震   罗小锋   王嫚嫚  
[目的]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途径,而规范使用行为是充分发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的关键所在。[方法]从信息不完全的视角,探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使用行为的形成机理,分析认知偏差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推动农业生产减量化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结果](1)信息不完全、经济效益认知偏差、科学施肥认知偏差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使用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生态效益认知偏差则起到显著正向作用,多种策略检验后结果稳健;(2)科学施肥认知偏差在信息不完全与农户技术规范使用行为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生态效益认知偏差则在两者之间起到遮掩效应;(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农业收入为主型和耕地集中型农户更易受到信息不完全、经济效益认知偏差和生态效益认知偏差的影响,而对于非农收入为主型和耕地分散型的农户群体而言,科学施肥认知偏差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结论]建议加强技术推广的过程记录和信息共享,加强技术效果的宣传和示范,积极融入肥料管理知识,同时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分类施策,促进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规范使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