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28)
2023(19709)
2022(16468)
2021(14961)
2020(12446)
2019(27616)
2018(26977)
2017(51995)
2016(27511)
2015(30526)
2014(30325)
2013(30059)
2012(27726)
2011(25112)
2010(25921)
2009(25006)
2008(24229)
2007(22109)
2006(20334)
2005(18794)
作者
(78432)
(65491)
(65394)
(61848)
(41483)
(31210)
(29427)
(25135)
(24796)
(23383)
(22590)
(21897)
(21035)
(21024)
(20482)
(20008)
(19212)
(18996)
(18877)
(18794)
(16577)
(16095)
(15882)
(15229)
(14810)
(14687)
(14628)
(14557)
(13254)
(12835)
学科
(135333)
经济(135167)
(104126)
管理(90800)
(84871)
企业(84871)
(50077)
方法(45448)
业经(39008)
中国(38623)
(35728)
数学(34827)
数学方法(34546)
农业(33887)
地方(33576)
(30423)
(29117)
金融(29114)
(28033)
银行(28013)
(27160)
(23660)
财务(23618)
财务管理(23582)
企业财务(22383)
技术(22253)
(21986)
(21822)
理论(21673)
(21263)
机构
学院(403011)
大学(392602)
(179727)
经济(176210)
管理(155540)
研究(137803)
理学(131658)
理学院(130307)
管理学(128552)
管理学院(127797)
中国(112603)
(84908)
(82501)
科学(78025)
(70634)
(68442)
财经(65585)
(64470)
中心(64192)
研究所(60804)
(59115)
业大(55733)
经济学(54900)
农业(53540)
北京(52144)
(51052)
(50920)
师范(50609)
经济学院(49081)
(49012)
基金
项目(253473)
科学(202116)
研究(192668)
基金(184004)
(157491)
国家(156005)
科学基金(135745)
社会(127417)
社会科(120693)
社会科学(120663)
(101923)
基金项目(97121)
教育(85780)
自然(82658)
(82181)
自然科(80613)
自然科学(80596)
自然科学基金(79182)
编号(78065)
资助(73870)
成果(62339)
(60322)
重点(56735)
(55756)
(55422)
课题(54292)
国家社会(53131)
(52531)
创新(51173)
发展(49791)
期刊
(222840)
经济(222840)
研究(124694)
中国(87415)
(70072)
(67477)
管理(62831)
科学(53900)
学报(52254)
(51905)
金融(51905)
农业(46623)
大学(41843)
学学(40096)
业经(39448)
教育(37857)
技术(36582)
经济研究(33744)
财经(33406)
(29017)
问题(28692)
(24851)
技术经济(22677)
世界(21477)
(20853)
现代(19779)
商业(19767)
经济问题(18933)
国际(18716)
(18207)
共检索到639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彬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有必要促使农业和旅游产业充分融合,实现耦合发展。本文基于生态经济视角,针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现状展开研究,总结与分析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使农业与旅游产业充分融合的有效策略,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蕾  段龙龙  王冲  
目前关于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多从融合基础、路径、模式等定性研究为主,鲜有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状况以及协调程度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构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四川省为例,从时间序列的角度动态地分析2004-2014年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并提出二者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促进四川省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优化升级、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庄伟光   赵苑妤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旅游相对优先度模型,基于2015—2021年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31省(区、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算,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过2/3的省(区、市)实现数值提升和等级跨越,空间上呈现从原来的“北高南低”转变为“南高北低”的对调性改变格局,凸显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相对发展优先度同样呈现南北格局,相对而言北方地区两者的同步性更强。总体上看,我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不断筑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夯实,耦合协调水平稳步提升,深度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艳丽  
海南旅游业和热带农业的发展都具有天然的优势,但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东南亚地区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其优势正在逐渐减弱。本文主要从生态经济的视角下对海南在进行农业和旅游业耦合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在提升海南经济实力,拓宽农业生产-销售产业链,推进海南农业旅游政策的实施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整合分析,进而提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坚  
产业融合发展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并将逐步成为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定量评估了2013-2020我国各省份旅游业和流通业耦合发展水平,实证检验其影响因素与经济效应。研究发现,旅游业和流通业的耦合发展能够提升产业发展绩效,而我国旅游业与流通业耦合发展水平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第三产业发展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被证实能够加速旅游业与流通业的融合程度。因此,要进一步强化产业融合,基于信息技术探索并建立健全融合型产业发展的新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莹莹  
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实现乡村旅游转型提供了机遇。作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农业服务业,乡村旅游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对于现阶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增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需求层次也随之提升,旅游市场日渐发展,加之乡村环境的改善,人们对淳朴乡村风情的追求意愿也越来越强烈,这都推动了农村旅游的产业化发展。然而,如何实现以农业为支撑的旅游生态转型则是未来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这需要不断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把握以农业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生态转型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本海  
旅游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申遗的不断成功,将会有更多的旅游资源被挖掘,旅游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业与乡村建设》一书着眼于经济的全面、持久、健康发展,以云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寻找新的旅游亮点和主题,研究云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一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探索可行措施,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开拓出新的最为稳妥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本海  
旅游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申遗的不断成功,将会有更多的旅游资源被挖掘,旅游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业与乡村建设》一书着眼于经济的全面、持久、健康发展,以云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寻找新的旅游亮点和主题,研究云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一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探索可行措施,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开拓出新的最为稳妥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翠英   陈俊宇   池显  
“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备条件。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赋权法和熵权法测算了“双碳”目标指数与生态环境治理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两者的融合发展特征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2012—2021年,全国“双碳”目标与生态环境治理指数及各分维度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并在空间上分别形成“东高中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2)协调关系在时序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磨合协调阶段、初级耦合协调阶段、高水平的耦合协调阶段。(3)“双碳”目标指数高于生态环境治理指数。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小霞  张际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旅游需求的变化,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热潮,将休闲旅游方式与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相互融合,以期加快旅游业以及农业发展。从产业融合视角下,结合武夷山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分析其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休闲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联动发展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发展得到了更多支持。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运用自治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促进其发展的重要举措。鉴于健康产业涵盖面广,农村生态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可极大地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经济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翁钢民  李凌雁  
在探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机理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区2005—2013年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和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均衡,耦合协调程度总体偏低;两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集聚性,且空间集聚程度呈逐年递增趋势;东西部融合程度差距较大,东南沿海地区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较快、新兴业态丰富,为"高—高"关联区域,形成带动全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溢出效应明显;中部地区旅游与文化资源丰富,是未来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西部地区则重在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寻找创新发展点,打破"低—低"集聚僵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拓夫   方丽婷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有关数据,通过4个二级指标以及16个三级指标,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耦合协调等级进行划分,通过Moran’s I和Anselin local Moran’s I法对二者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虽然耦合协调度逐年升高,并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向集聚性,但两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东部、西部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最后,在探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理念、坚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新导向、打造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内容新特色、提升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服务新品质、探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新思路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细嘉  周青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协调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失调衰退型、过渡类型和基本协调型;各年份所隶属的耦合协调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2001-2011年这11年间鄱阳湖区域前期集中于经济滞后型,中后期集中于环境滞后型。基于生态旅游建设视角提出的环境调控对策建议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经济;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西君  吴殿廷  
以"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立足点,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一个"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互动机理模型,并确立了"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和空间互动两种基本模式。结果表明,"微度假"旅游以自然文化资源嬗变、休闲度假价值创造、线上线下技术结合、组团社群结构演变、品牌管理制度变迁等五大功能联动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微度假"旅游与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为推进二者进一步互动发展,应进一步提高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营造低成本的制度环境,培育产业集群,建设高质量的"微度假"旅游目的地,全面促进"微度假"旅游和城乡融合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