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45)
2023(15159)
2022(12096)
2021(10991)
2020(8752)
2019(19092)
2018(18920)
2017(35404)
2016(18703)
2015(20625)
2014(20249)
2013(20190)
2012(18663)
2011(16676)
2010(17461)
2009(16375)
2008(16185)
2007(14966)
2006(13675)
2005(12583)
作者
(54622)
(46384)
(46166)
(43513)
(29181)
(22018)
(20613)
(17936)
(17335)
(16659)
(16113)
(15194)
(14832)
(14812)
(14374)
(13892)
(13538)
(13301)
(13271)
(13266)
(11542)
(11488)
(11290)
(10694)
(10372)
(10370)
(10358)
(10096)
(9360)
(9262)
学科
(102843)
经济(102743)
(86404)
(68910)
企业(68910)
管理(66000)
(47113)
方法(33009)
业经(32478)
农业(31758)
数学(24770)
数学方法(24610)
(23531)
地方(23039)
中国(22879)
技术(20762)
环境(17993)
(17598)
(17367)
(16797)
财务(16783)
财务管理(16769)
(16564)
(16429)
(16061)
企业财务(15827)
理论(15615)
(15112)
(14171)
(13983)
机构
学院(283316)
大学(269611)
(129739)
经济(127474)
管理(109575)
研究(95428)
理学(93279)
理学院(92414)
管理学(91249)
管理学院(90749)
中国(75041)
(59120)
(55932)
科学(55819)
(54483)
(47767)
(45894)
农业(44590)
业大(44370)
中心(43885)
财经(43001)
研究所(42934)
经济学(39245)
(38740)
(35582)
经济学院(35172)
北京(35121)
(33934)
(33817)
师范(33660)
基金
项目(182046)
科学(144017)
研究(138548)
基金(130054)
(112038)
国家(110887)
科学基金(96172)
社会(91347)
社会科(86270)
社会科学(86246)
(75189)
基金项目(69056)
教育(60766)
(59280)
自然(58003)
编号(56553)
自然科(56514)
自然科学(56500)
自然科学基金(55478)
资助(50365)
成果(43120)
(43042)
(41381)
重点(40906)
(39491)
(39195)
课题(38698)
国家社会(38268)
创新(37961)
(36401)
期刊
(164560)
经济(164560)
研究(82581)
(61775)
中国(57618)
管理(44285)
(43286)
农业(41565)
科学(39581)
学报(39429)
业经(31741)
大学(31537)
学学(30628)
技术(29742)
(27458)
金融(27458)
教育(24608)
经济研究(24427)
(22089)
财经(21896)
问题(21223)
(19173)
技术经济(18512)
世界(16811)
农村(14841)
(14841)
经济问题(14628)
农业经济(14620)
现代(14294)
科技(14170)
共检索到438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海波  苏小波  付江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众对农业种植的要求不仅仅是解决温饱,更要确保提供的农产品安全,符合绿色健康和生态环保。中国的农业种植一直沿用传统技术,并未与生态、环保相结合,导致农产品在健康、绿色、生态和品质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基于此,本文围绕绿色农业种植开展研究,探讨生态经济背景下推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与实践路径。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应通过加强绿色农业宣传、制定惠民政策、建设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加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究和建立健全的绿色农业预警机制等措施,促进绿色农业种植与相关技术的全面推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莉娜  
现代农业发展将实现“种、养、加”、“产、供、销”的一体化,实现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综合化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有多种发展模式,其中生态循环农业就最具活力和生命力。本文从生态循环农业园建设的必要和可行性分析着手,从多个方面将生态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进行对比,进而确定生态循环农业园建设的原则,并就国内外生态循环农业园的实践和模式进行分析,为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和路径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卓娜  柴智慧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51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在乡村生态振兴语境中探究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期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呈现出农业资源节约保育水平有效提升、农业产地环境持续改善、农业绿色产品供给优质多元、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效显著的全新面貌。但也要认识到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存在绿色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效应无法有效发挥;农户生态意识缺乏,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随意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约束成为发展短板;绿色农业科技供给不足,技术转化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提出下一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生态振兴应在优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科技研发与供给实现科技兴农四个方面予以重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进杰  
作为现代社会移动互联网技术进步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催化下的经济新业态和商业新模式,共享经济的绿色特性及其与绿色消费的耦合性和契合度,决定了共享经济是我国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文章在梳理绿色消费起源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及共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共享经济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机理机制和理论路径;针对我国共享经济促进绿色消费发展面临的相关制度供给不足、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途径偏少及政策着力点偏离等困境,从顶层设计(政府)、供给端(生产者)和需求端(消费者)等方面提出共享经济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宇晗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进一步增强供给保障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结构优化、动能培育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必要环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改革优化农业生产者、生产要素和产业的结构。因此,发展绿色生产方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且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人民生态需要提升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当前学界关于绿色生产方式发展问题已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者多从传统生产方式绿色化和绿色要素生产力化等角度对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进行了界定,并从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增强科技支撑和促进产品生态化等角度提出了发展绿色生产方式的路径。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宇晗  
<正>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进一步增强供给保障作为重要发展目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结构优化、动能培育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是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必要环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丰富的内涵,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改革优化农业生产者、生产要素和产业的结构。因此,发展绿色生产方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且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人民生态需要提升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当前学界关于绿色生产方式发展问题已产生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者多从传统生产方式绿色化和绿色要素生产力化等角度对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进行了界定,并从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增强科技支撑和促进产品生态化等角度提出了发展绿色生产方式的路径。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树谨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智慧农业是在经济领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当前智慧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专业人才储备、信息安全和农业生产组织模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我国智慧农业在农村互联网环境构建、农业技术研发和政府引导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强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席吕思  
农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农业始终是国家经济的基础。绿色农业是指将农业中的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绿色农业产品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确保绿色农业的发展。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在网络发展的新环境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助推农业科研力量与先进技术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因此,本文简要介绍了绿色农业的内涵,在分析绿色农业的相关政策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为解决传统农业问题,实现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出新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洪瑞   吴平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赓续农耕文明的内在要求,是破解环境约束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绿色金融通过优化资金配置,为推进农业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基于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外部性和长尾效应的理论视角,建构绿色金融与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逻辑、互动逻辑和实践逻辑,化解农业生态低碳转型的融资约束、特征约束和现实约束,厘清绿色金融对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作用及二者的良性互动效应,并提出绿色金融助力中国特色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燕  陈肖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美好精神生活有了新的追求和定义。除日常工作和学习外,很多人会选择旅游作为主要消遣方式。近年来,我国生态经济蓬勃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深入融合,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在有限的空间内推动产业模式多样化,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旅游业作为国内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就业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意义深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家惠  曾国军  
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绿色转向”逐渐成为全球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然而,城市更新的绿色倡议与实践通常只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忽视了在社会层面可能引发的绿色绅士化现象。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城市农业公园的绿化实践为例,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绿色绅士化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绿化实践隐含着绅士化的行动逻辑,其所营建的后现代审美与体验型景观成为绿色绅士化的地方表征;(2)以服务城市精英为导向的绿化实践引发了景观隔离与阶层分化的结果,但在中国土地制度的保障下,原住民不仅没有流离失所,反而获得了土地再资本化的红利;(3)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以及开发商分别出于城市治理、土地租金与经济利益的目的,组建了满足各自政治与经济诉求的绿色增长联盟,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绅士化运作机制。论文将发源于西方社会的绿色绅士化置于中国的制度语境与社会情境中开展实证分析,拓展了绿色绅士化在多元地理背景下的概念内涵与解释效力,也为理解中国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人地关系变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与实践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庭强   何雯   刘梦   李世收  
基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基于对绿色化工技术创新现实背景和特征表现的理论梳理,着重从污染“零排放”、双维“低碳化”、绿色“新技术”等角度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特征,并从产业内部创新机制、市场外部创新机制以及政府干预机制等层面,深度剖析了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部创新为主、外部创新协助和政策创新引导的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并基于自主研发与人才激励并行、市场导向与信息建设并重以及低碳导向与金融扶持并举等方面为中国化工产业绿色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庭强   何雯   刘梦   李世收  
基于资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约束,绿色技术创新成为降低化工产业碳排放量、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基于对绿色化工技术创新现实背景和特征表现的理论梳理,着重从污染“零排放”、双维“低碳化”、绿色“新技术”等角度分析了绿色化工技术特征,并从产业内部创新机制、市场外部创新机制以及政府干预机制等层面,深度剖析了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内部创新为主、外部创新协助和政策创新引导的化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路径,并基于自主研发与人才激励并行、市场导向与信息建设并重以及低碳导向与金融扶持并举等方面为中国化工产业绿色创新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铮  葛立群  潘荣光  利爽  
基于辽宁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以二重理性理论为研究框架,构建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理论模型,运用Order-Probit模型分析影响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因素。研究发现,工具理性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抑制作用,而价值理性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促进作用,二重理性的冲突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削弱作用。受教育程度、组织参与、技术培训、种植劳动力比例和种植收入比例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冬雯  
绿色供应链是将环保节能等"绿色"因素融入整个供应链的新型环境管理手段,该概念在20世纪由美国提出后,已逐渐开始影响各国的环境管理理念。上海已开展了近三年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项目,在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的同时,也总结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对上海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环境风险管理、政府职能转变和规避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鉴于上海在政策环境、企业管理、技术储备和公众意识上具有的较好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在上海继续深化示范和推广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