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4)
- 2023(5373)
- 2022(4408)
- 2021(3696)
- 2020(2930)
- 2019(6371)
- 2018(6120)
- 2017(11710)
- 2016(5906)
- 2015(6437)
- 2014(6327)
- 2013(6479)
- 2012(6182)
- 2011(6088)
- 2010(6365)
- 2009(6049)
- 2008(5750)
- 2007(5446)
- 2006(5059)
- 2005(4615)
- 学科
- 济(55326)
- 经济(55298)
- 管理(18989)
- 地方(15692)
- 方法(15239)
- 数学(13723)
- 数学方法(13680)
- 业(12344)
- 地方经济(12037)
- 环境(11786)
- 中国(9816)
- 学(9784)
- 企(9221)
- 企业(9221)
- 业经(8801)
- 农(7975)
- 生态(7132)
- 经济学(7001)
- 资源(6390)
- 发(6294)
- 划(6118)
- 财(5962)
- 和(5891)
- 产业(5787)
- 融(5785)
- 金融(5785)
- 农业(5769)
- 制(5202)
- 体(5074)
- 贸(4808)
- 机构
- 学院(100419)
- 大学(99122)
- 济(57505)
- 经济(56676)
- 研究(38884)
- 管理(36089)
- 理学(31064)
- 理学院(30698)
- 管理学(30329)
- 管理学院(30144)
- 中国(28103)
- 财(22728)
- 科学(21435)
- 经济学(20217)
- 京(19593)
- 所(19278)
- 财经(18586)
- 经济学院(17997)
- 研究所(17505)
- 经(16809)
- 中心(16385)
- 江(14576)
- 院(13737)
- 财经大学(13653)
- 农(12999)
- 科学院(12630)
- 北京(12553)
- 范(12195)
- 师范(12132)
- 业大(12038)
- 基金
- 项目(64726)
- 科学(52196)
- 基金(48926)
- 研究(46943)
- 家(42318)
- 国家(42034)
- 科学基金(36417)
- 社会(34638)
- 社会科(33076)
- 社会科学(33069)
- 基金项目(25703)
- 省(24605)
- 自然(21096)
- 自然科(20485)
- 自然科学(20481)
- 自然科学基金(20099)
- 划(19930)
- 资助(19542)
- 教育(19514)
- 编号(16169)
- 发(16032)
- 国家社会(15702)
- 重点(14875)
- 济(14471)
- 经济(14344)
- 部(14312)
- 发展(13677)
- 展(13480)
- 创(12938)
- 人文(12655)
共检索到154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太平
本文认为,生态经济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是“和谐”,实施生态经济,能促进生态学、经济学、伦理学的和谐,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促进人的身与心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和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滕藤
1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最近60年,技术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冲击越来越大,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人们也因此逐渐认识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进一步指明了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8日~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现围绕以下议题进行征文。(1)改革三十年来生态经济学进展的回顾与反思(2)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皓然 郭志仪
生态经济发展和谐性分析对于把握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理清生态经济系统中主要不和谐要素,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和谐管理理论和生态经济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生态经济发展和谐性分析要素体系,通过对要素不和谐性分析发现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生态经济的和谐发展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达到提升生态经济发展质量,并以青海省为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和谐管理 区域生态经济 和谐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明 贾向桐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资源快速消耗、环境污染严重。基于市场经济的视角,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不完善导致资源有效产出率低下,市场失灵使自然环境遭到过度开发和破坏,政府缺位和政策不完善导致生态治理和保护不足,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生态负面效应。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的统一,需要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克服市场失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生态困境 生态和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旻霞 李晓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实践的升华。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口增长快,区位优势弱,经济总量小,又是多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西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本文立足于西部实际,坚持用生态经济学的指导方法,因地制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以期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创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经济 和谐社会 对策 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承宗
随着世界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传统生态伦理观的经济学缺陷越来越明显。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念,它的存在是有经济学依据的。这种经济学依据可以从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以及和谐生态伦理与实践的关系两个方面解读出来。和谐生态伦理的基本主张所蕴涵的经济学内涵使我们对它的存在不仅不能怀疑,而且要对和谐生态伦理发展的经济学思路作认真的思考。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和谐生态伦理 经济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朝全
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正在步入生态文明的发展轨道。生态文明是人类觉醒与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向量;"天人合一"则为和谐社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循环经济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现实路径。于是,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和谐社会之间构成了严密的内在逻辑联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海继平
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统筹规划,文明建设乡土景观环境,理性保护与开发地域生态文化资源为研究目的,分析乡土景观在基础性经济建设中屡遭破坏现象,通过对乡土景观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综合运用现场调研、测绘等技术手段,得出在保证经济建设的同时,构建和谐生态的乡土景观环境与安全健康人居环境的结论。
关键词:
经济建设 乡土景观 和谐发展 文明生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志农 邹慧
本文从生态环境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战略地位、生态的"三效"统一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学属性三个方面,论述了生态建设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学关系。笔者认为:(1)生态环境和科技资产都是宏观经济学模型当中的战略性资本,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2)生态的"三效"(即生态效益、生态效率和生态效用)应统一于生态效果,唯有如此,才不至于陷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不能兼顾的困境;(3)森林生态系统从生产领域来看,具有私人物品属性,但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来看,又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这种准公共物品属性,有利于制定宏观林业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军
作为两种最基础性、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不仅关系企业正常的运行,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创新来自于对劳资关系本身所具有的和谐成分的把握和引导。本文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劳资关系变迁的规律,并从博弈论、外部性和利益相关者治理三个维度探究了劳资关系所具有的内外部和谐机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延伸。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宗博 毛俊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人类社会是在矛盾运动当中发展和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基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以社会生产关系为核心和基础的经济关系和谐,无疑是社会关系和谐的最关键环节。促进经济关系和谐,因此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还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从经济建
关键词:
经济关系 和谐 和谐社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苏劲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