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5)
2023(4974)
2022(4073)
2021(3537)
2020(2882)
2019(6289)
2018(6162)
2017(11367)
2016(5912)
2015(6697)
2014(6762)
2013(6850)
2012(6725)
2011(6443)
2010(6863)
2009(6526)
2008(6153)
2007(5630)
2006(5486)
2005(5118)
作者
(19218)
(16054)
(16047)
(15530)
(10362)
(7624)
(7234)
(6162)
(6154)
(5843)
(5687)
(5426)
(5227)
(5190)
(5123)
(4974)
(4761)
(4584)
(4576)
(4415)
(4304)
(3973)
(3810)
(3743)
(3688)
(3672)
(3510)
(3356)
(3309)
(3135)
学科
(51282)
经济(51260)
管理(17482)
地方(15447)
(12734)
方法(11968)
地方经济(11831)
环境(10654)
数学(10326)
数学方法(10286)
(9765)
中国(9421)
业经(8381)
(7316)
企业(7316)
(7232)
生态(7045)
经济学(6808)
(6280)
金融(6280)
资源(6240)
(6057)
(6030)
(5439)
(5316)
农业(5237)
(5078)
(4979)
银行(4967)
产业(4959)
机构
大学(99122)
学院(98902)
(50353)
经济(49458)
研究(39939)
管理(32436)
中国(29835)
理学(26625)
理学院(26246)
管理学(25847)
管理学院(25654)
科学(23437)
(20897)
(20783)
(20740)
研究所(18606)
经济学(17100)
中心(16932)
财经(16387)
(15760)
经济学院(14955)
(14707)
(14646)
师范(14598)
(14069)
(13982)
北京(13621)
科学院(12798)
(12280)
业大(11883)
基金
项目(59263)
科学(46057)
研究(44097)
基金(42378)
(36833)
国家(36574)
科学基金(30364)
社会(30228)
社会科(28665)
社会科学(28658)
(22886)
基金项目(21763)
(18637)
教育(18604)
资助(17206)
自然(17048)
自然科(16440)
自然科学(16436)
编号(16285)
自然科学基金(16103)
(14750)
重点(13901)
成果(13798)
国家社会(13243)
(12698)
(12606)
经济(12579)
发展(12423)
(12258)
课题(12040)
期刊
(68012)
经济(68012)
研究(34901)
中国(19368)
(15590)
学报(15154)
科学(13578)
管理(13069)
(12888)
经济研究(11389)
大学(11096)
学学(10514)
(10121)
金融(10121)
财经(9559)
业经(8762)
农业(8717)
(8403)
问题(8306)
技术(8182)
教育(7752)
技术经济(6351)
(5980)
世界(5796)
统计(5726)
资源(5586)
经济问题(5472)
国际(5325)
(5016)
改革(4795)
共检索到163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满洪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生态经济问题、探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产业、生态经济消费、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制度等。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有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律、生态产业链规律、生态需求递增规律和生态价值增值规律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饶会林  崔卫华  张明贵  
我们知道 ,每个学科都是由这个学科的范畴体系构成的 ,不同的学科 ,其范畴体系是不同的。市场、竞争、需求、供给、成本、价格、收益和分配构成微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所得、财政、金融、就业、外贸、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那么 ,中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 ,它应该由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发展、规划和管理等构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小麟  
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在创新中,作为学科基石的范畴及其系统,也存在自我扬弃的过程,一些范畴消失了,一些范畴被搁置了,一些范畴的内涵更新或外延拓展了,一些范畴又被新发现和创造出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世祯  
马克思写作政治经济学著作是从抽象的经济范畴开始,逐步上升到越来越具体的经济范畴,正确理解这些范畴,对学习和研究《资本论》非常重要。我国长期以来通过苏联间接学习马克思著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接受了不少错误的认识。这些错误的认识不仅阻碍了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和正确传播,而且也误导了经济实践。因此,纠正目前存在的对政治经济学范畴不正确的认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嘉亮   陈磊  
一、关于市场 市场是市场经济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然而,在理论研究中对市场的认识却不尽相同。现将学术界对市场范畴的规定推介如下: 1.《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卷中给出的并为国内学者所广泛采用的市场定义:“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一切买卖活动的总和;商品供给和商品需要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中国大百科书·经济学卷Ⅱ)第920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韩文秀  
分析纷繁复杂的经济问题,可以从看似简单的一些经济学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入手。我们对许多热点经济问题莫衷一是,往往在于基本范畴、基本关系不清。[1]许多具有一般性抽象性的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但澄清基本范畴、基本关系对于经济决策和宏观调控而言都是非常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国玮  左阿琼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新古典主义范式研究的局限性,纷纷采纳心理学和神经学知识的行为模型来研究公共经济学中的前沿问题,行为公共经济学应运而生。本文重点论述了行为公共经济学兴起的背景、主要发展路径、研究范畴及未来研究展望等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已有的教育经济学大多从宏观研究教育与经济的交叉、边缘问题。个体教育经济学需要从个体出发研究学生发展。教与学的劳动价值是教育活动中教育价值的主体部分;个体发展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弥补能力的不足,使学生得以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和一生中不同时期全面、优化发展,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有效”和“质量”概念考察教育现象,教育的经济原理是以学生为本、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简约性规律。从教育投入力度看,教育质量的实质是学生投入和学生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贾后明  张得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范畴来自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改造与创新,并基于此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范畴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建,要以《资本论》中经济学范畴为主体,借鉴和利用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与术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出发,用科学的范畴体系奠定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承训  乔法容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必须突出它的特殊性,而不能照搬以往的经济学。迄今为止,所有的经济学由于其任务和宗旨不同大体可分四种类型、四个逻辑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根据它的任务和宗旨,需要在科学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抽象,分析其矛盾特殊性的三个表现及中国的个性,揭示以社会主义本质为核心范畴和逻辑起点的理论规定性,进而全面展开,创立新的架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文龙  谢璐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基础之上,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因而理所当然成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坚持劳动价值论和按劳分配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占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缩小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增强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再分配领域的调节作用;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在收入公平和缩小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田  
本文拟就西方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动机、背景、有关概念和方法做一简介。在考察生态经济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首先介绍生态经济学的基础,涉及到生态经济系统协同演化问题及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能用标准的自然资源利用模型或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加以解释的原因。其次介绍生态经济学的研究特性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最后讨论生态经济学的政策含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克英  
如何审视生态系统、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到对生态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科学理解,关系到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本文以此为前提,深入研究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对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经济价值层次的升级,逻辑上的升华及其内在联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在经济治理部分提出分配要进一步向劳动者倾斜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精神实质。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一般性质,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在此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特有的价值范畴。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反映社会主义特殊经济规律的"价值范畴"方面存在理论缺失,经常将反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价值范畴——"剩余价值"范畴用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混淆了不同生产关系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了"人民逻辑"的思想主线,初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应以此作为立论依据,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的劳动""为人民的商品""为人民的价值"的概念,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范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