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6)
2023(6635)
2022(5514)
2021(4983)
2020(4140)
2019(9362)
2018(9180)
2017(17341)
2016(9365)
2015(10646)
2014(10761)
2013(10976)
2012(10316)
2011(9683)
2010(10175)
2009(9625)
2008(9410)
2007(8673)
2006(8334)
2005(7816)
作者
(29419)
(24799)
(24518)
(23782)
(16056)
(11756)
(11073)
(9579)
(9525)
(9053)
(8947)
(8362)
(8277)
(8114)
(7797)
(7491)
(7304)
(7020)
(7016)
(6768)
(6319)
(6177)
(5901)
(5702)
(5624)
(5597)
(5479)
(5381)
(5094)
(4732)
学科
(63206)
经济(63178)
管理(35988)
(24162)
(20450)
企业(20450)
地方(19240)
方法(15911)
(14913)
数学(13214)
数学方法(13153)
地方经济(12907)
环境(12141)
(11344)
(11303)
中国(11155)
业经(11050)
经济学(10030)
土地(9535)
(8776)
(8724)
资源(8524)
(8321)
生态(8060)
农业(7970)
(7710)
(7145)
(6753)
(6750)
银行(6739)
机构
学院(140855)
大学(139520)
(65950)
经济(64449)
研究(54606)
管理(53834)
中国(44604)
理学(42935)
理学院(42325)
管理学(41794)
管理学院(41498)
科学(33056)
(31331)
(29954)
(28532)
研究所(25585)
中心(25214)
(24296)
(24083)
财经(22094)
经济学(20681)
(20482)
业大(20361)
北京(20073)
(19836)
(19779)
(18830)
农业(18701)
经济学院(18085)
(17986)
基金
项目(85571)
科学(66284)
基金(61329)
研究(61100)
(54201)
国家(53825)
科学基金(45121)
社会(39834)
社会科(37778)
社会科学(37761)
(33489)
基金项目(32482)
自然(28473)
(27520)
自然科(27505)
自然科学(27498)
自然科学基金(26934)
教育(25514)
资助(24869)
编号(23343)
(20166)
重点(19733)
成果(18441)
(18040)
课题(17144)
国家社会(16902)
(16461)
发展(16259)
(16060)
创新(15658)
期刊
(90651)
经济(90651)
研究(45108)
中国(35524)
(25025)
管理(23623)
科学(21571)
(21490)
学报(20623)
大学(15308)
(14684)
金融(14684)
学学(14669)
农业(14349)
经济研究(13459)
技术(12365)
财经(12055)
业经(11953)
资源(11733)
问题(10869)
(10614)
(9387)
技术经济(8644)
教育(8165)
现代(7829)
世界(7594)
统计(7087)
(7066)
经济管理(6990)
经济问题(6977)
共检索到241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王庆日  李珍贵  李爱新  匡英剑  邵虹  于少康  田克强  
国务院于2009年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系统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实施中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的问题,实现区域规划目标,2010年11月上旬,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联合江西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共同开展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花林  刘曲  姚冠荣  谈明洪  
根据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特征,本文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选取14个指标,构建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31个县(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水平总体评价结果由2006年的"临界可持续性"等级(II)提升至2010年的"可持续性较好"等级(III)。但在空间差异上,2010年与2006年相比,处于土地利用不可持续阶段的县(市)完全消失,处于可持续利用阶段的由1个增加至5个。评价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地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状况,说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江丽  谢正观  
汇集郡阳潮生态经济区2008年社会、经济、生态三类23个指标,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进行区划研究,同时结合湖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特点,最终将湖区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在分析各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各区发展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敦  高群  欧阳龙华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为了确保土地生态安全,就必须对土地生态安全系统预警进行研究。结合预警理论,从压力-状态-社会响应3方面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1~2008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的警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1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警情为轻警状态;2002~2004年处于中警状态;2005~2006年下降为重警状态;2007~2008年土地生态安全警情状况有所好转,处于中警状态。通过研究表明,利用物元模型进行区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是可行的,具有计算简便、意义明确、评价精度高等优点,可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提供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志军  陈美球  蔡海生  周克昊  李芳  朱再昱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区域协调发展和江西崛起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首先建立了耕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差异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益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森林覆盖率、人均粮食产量、土地生产力等6项指标是决定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雄智  孟召博  李小玉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国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鄱阳湖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在江西省区域生态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本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经济外部性视角外部性视角,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正、负外部性现象,从经济活动社会化、产权界定模糊、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剖析了外部性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应进一步明确生态资本运营产权、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资本运营外部性"内部化"转化的具体路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达锦  胡振鹏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长江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的探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生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探讨了生态产业运行的经济发展原则、生态友好原则和产业优化原则,建立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城镇2007年城镇辐射力模型,并根据区域经济开发"点—轴"理论,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即要做到区域内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斌  
党的十八大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确立"美丽中国"奋斗目标,昭示着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的坚定决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邹雄智  
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生态环境危机,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一些环境经济政策,采取了如征收环境税、收取排污费、办理排污许可证等办法来遏制环境的继续恶化,但是,这些措施的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生态资本运营理论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生态资本运营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资本的保值和增值。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必须不断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生态资本运营,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洪义  何方义  李芳颢  于少康  吴次芳  
选择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农业生产水平、自然资源占有量等5大类8个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2005-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工矿用地扩张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居民点扩张驱动力主要来源于自然资源占有情况、社会工业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业喜  陆玉麒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998—2008年人口和GDP数据支持下,应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结合耦合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口与经济重心均位于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在大的趋势上存在耦合关系;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南高北低,围绕经济区中心城市聚集;人口和经济聚集的主要轴线为浙赣线,次要轴线为昌九线,并表现出先在昌九线集聚,后向浙赣线集聚的态势;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高度相关;根据耦合指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划分为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协调发展型、经济滞后型和经济落后型五类区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滨  陈美球  罗志军  蔡海生  黄宏胜  朱再昱  
研究目的: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进行主体功能分区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导空间开发秩序和均衡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与结论: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9个基本单元区划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应根据区划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镠  祖强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碳足迹,得出以下结论:碳排放强度最大的四个产业部门依次是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工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8年的碳足迹为5995 92万t,人均碳足迹为3.518t/人;碳足迹影响力和碳足迹感应力排名前三的产业部门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三个产业部门的行业垄断程度都较高,充分表明了高垄断行业的碳足迹引申出了其它行业的碳足迹;基于碳足迹指标选择基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应以鄱阳湖为核心,以南昌作为经济增长极,以现代建筑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付雪  肖华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但其发展也经过了区域扩大、产业扩展和内涵丰富的发展过程。为了加强财政投入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支持,必须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财政支出的领域以及选择合理的方式。经过定量分析,给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财力支撑规模,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测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设区市的投入产出效率,以此分析现行体制的合理性。研究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财政规模近年增长较大,财政支出使用效率有所提高。从全部投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出效率高于非湖区,然而其整体效率还是逐年递减,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环境产出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泉恩  钟业喜  熊文平  
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和可达性评价模型,结合SPSS、Matlab等软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1998年、2008年及2020规划年为时间断面,用栅格法测算交通可达性,分析可达性格局空间演变特征。根据城市质量和时间距离,构建经济联系评价模型,回归分析预测2020年城市质量。对区域内经济总量空间集聚进行分析,并根据三个时间段的最大经济联系格局演变,分析城市间经济辐射范围和城市隶属关系变化。结果发现:区域内可达性改善明显,城市间可达性差距缩小,到2020年全区可基本实现一日交流;区域内经济总量集聚明显,且处于极化状态;由于鄱阳湖湖体的阻隔,区域内形成以南昌、九江、景德镇三大经济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