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0)
2023(7241)
2022(5969)
2021(5299)
2020(4256)
2019(9482)
2018(9465)
2017(16920)
2016(9224)
2015(10622)
2014(11054)
2013(10751)
2012(10315)
2011(9737)
2010(10201)
2009(9325)
2008(9187)
2007(8738)
2006(8173)
2005(7271)
作者
(28284)
(23571)
(23466)
(22559)
(15019)
(11183)
(10723)
(9037)
(8998)
(8743)
(8313)
(8047)
(7800)
(7540)
(7367)
(7270)
(6870)
(6703)
(6675)
(6601)
(6132)
(5764)
(5688)
(5587)
(5424)
(5368)
(5231)
(5214)
(4890)
(4608)
学科
(60708)
经济(60674)
管理(25823)
地方(20248)
(16847)
方法(14060)
中国(13857)
地方经济(13105)
(12885)
企业(12885)
(12600)
(12231)
环境(11915)
业经(11684)
数学(11569)
数学方法(11478)
农业(8439)
(8255)
(8008)
(7966)
(7878)
生态(7823)
理论(7809)
经济学(7709)
资源(7623)
(7110)
金融(7108)
(6614)
(6479)
银行(6472)
机构
学院(139906)
大学(135469)
(62751)
经济(61267)
研究(52877)
管理(45508)
中国(40352)
理学(36745)
理学院(36230)
管理学(35537)
管理学院(35274)
科学(31352)
(29671)
(27922)
(27058)
(24471)
研究所(23949)
中心(23784)
财经(21017)
(20334)
(20281)
经济学(20213)
师范(20137)
(19681)
北京(19546)
(19422)
(18670)
(18046)
经济学院(17728)
业大(17601)
基金
项目(81956)
研究(64184)
科学(62552)
基金(54897)
(47335)
国家(46901)
社会(39850)
科学基金(38921)
社会科(37517)
社会科学(37509)
(33854)
教育(28950)
基金项目(28529)
(27220)
编号(27183)
成果(22506)
自然(22336)
资助(22262)
自然科(21528)
自然科学(21522)
自然科学基金(21059)
课题(20674)
(20445)
重点(19358)
(17089)
发展(16981)
(16709)
(16709)
国家社会(16198)
(16155)
期刊
(88450)
经济(88450)
研究(48255)
中国(34670)
(22176)
教育(19826)
(19152)
管理(18927)
学报(18783)
科学(17613)
技术(14790)
大学(14309)
经济研究(13795)
(13441)
金融(13441)
学学(13124)
业经(12979)
农业(12674)
财经(11120)
问题(10801)
(9882)
图书(8318)
资源(8311)
技术经济(8068)
(7278)
经济问题(7206)
现代(7008)
职业(6926)
(6848)
论坛(6848)
共检索到237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人坚  
生态经济区建设原理的探讨是适应当前国内蓬勃发展的生态经济省 (市 )建设的要求 ,本文就生态经济区的概念、内容、区域生态位和“发展位” ,及以为生态创新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其中特别突出了关于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生态文化建设的看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苗苗  
融合川渝经济,形成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探讨了川渝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模式,并提出了几个突破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德田  黄秉杰  杨磊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国内其他两大大河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较晚,再加上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海水倒灌,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生态环境很不理想,无法进行大规模、常规式开发,只能另辟新径,探索一条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己任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建立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思路渐渐清晰。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便上升到国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孔凡斌  
党的十八大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确立"美丽中国"奋斗目标,昭示着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的坚定决心。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钜钧  董少廷  杨育民  
陕北地区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社会发展水平都明显地有别于陕西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是陕北次级经济区的发展优势,但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水平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制度创新不足等现状又严重地制约着它的发展。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建设,普及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引进高级人才,培育特色产业、深化特色产业链,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投资软环境等是加快建设陕北次级经济区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志梅  
本文从区域经济理论角度分析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必要性,分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问题;并通过对海峡西岸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尹水镜  
宁夏沿黄经济区土地总面积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43%,集中了宁夏57%的人口、80%的城镇、90%的城镇人口,创造了宁夏90%以上的GDP和94%以上财政收入,成为宁夏乃至西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用地的现状分析2010年建设用地现状根据《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2010年宁夏沿黄经济区土地总面积为226.92万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义丰  贾大猛  谭杰  宋思雨  孙瑞峰  刘春腊  
生态经济区克服了传统经济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瓶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方向。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都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琼雷生态经济区是在充分考虑了湛江市(雷州半岛)和海南省(海南岛)地区热带资源禀赋、生态环境脆弱性及经济空间紧密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战略构想。琼雷地区生态本底较好;热带作物资源、海洋资源及港口资源十分丰富,热带特色显著;经济结构以一、三产业为主,生态恢复与维护成本较小;存在地缘一致性和经济紧密性,有一定区域联系基础。但同时本区域存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因素较多,因此必须坚持生态主导下的经济发展原则。为此,建立中国热带琼雷生态经济区是必要的和及时的。本文从宏观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琼雷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期在中国的典型热带区域打造生态经济区发展平台,构筑中国热带生态经济发展高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春腊  张义丰  
建设首都生态经济区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综合比较北京各区县的生态经济价值,认为首都生态经济区的地域范围即北京的7个山区县。根据生态连续性、文化相关性、地域临近性等原则:①首都生态经济区的空间载体为"两山、五河、七组团",即倚靠太行山、燕山,依托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和泃河,立足平谷区、密云县、怀柔区、延庆县、昌平区、门头沟区和房山区等7个山区县;②要实现的3个基本框架性目标为"一区、三基地、一平台",即建设生态经济产业区,打造生态沟域经济平台,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基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何丰  
江西省上饶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滨湖的鄱阳、余干、万年三县处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内;在汇入鄱阳湖的五大水系中,上饶就有信江、饶河两大水系,无论是流域面积、入湖水量,还是水域面积,均在环鄱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展祥  
去工业化主要指以就业份额和产值份额不断下降而体现的制造业的萎缩和转移,是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产物。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去工业化往往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一个后发展中地区,国内外去工业化趋势下的低碳经济、新国际劳动分工和绿色消费为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也蕴含着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基础薄弱、产业风险巨大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两难处境等挑战,需要加大公共宣传、优化引资环境、制定适宜的产业政策,以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进球  吕江林  
目前鄱阳湖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严重影响了鄱阳湖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这不仅影响到江西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因此,立足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这个大视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乃当务之急。文章论述了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金融支持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保伟  
文章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分析了农业生态文明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进而阐述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提出包括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农村环境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农民组织、提升农民素质,培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支持系统,协调"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等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的策略,并进行了系统阐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姜保雨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根据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经济结构、法律体系、政府行为、社会诚信等四个层面着手,实现中原经济区经济金融和谐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