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3)
2023(13085)
2022(11666)
2021(11159)
2020(9344)
2019(21412)
2018(21614)
2017(41457)
2016(22625)
2015(25394)
2014(25040)
2013(24265)
2012(21679)
2011(19457)
2010(19567)
2009(18103)
2008(17105)
2007(14637)
2006(12693)
2005(10967)
作者
(63770)
(52900)
(52616)
(50076)
(33705)
(25455)
(23818)
(20881)
(20038)
(18729)
(18058)
(17657)
(16743)
(16562)
(16263)
(16080)
(15903)
(15636)
(14989)
(14966)
(13339)
(12806)
(12783)
(12069)
(11814)
(11730)
(11691)
(11646)
(10579)
(10471)
学科
(86183)
经济(86093)
管理(64532)
(60957)
(50486)
企业(50486)
方法(42864)
数学(37437)
数学方法(36745)
(25595)
中国(20631)
(20499)
(20192)
业经(19660)
农业(17239)
地方(16719)
环境(16382)
理论(16166)
(14805)
(14746)
(14742)
贸易(14739)
(14301)
(13469)
(13408)
财务(13389)
财务管理(13367)
技术(13205)
企业财务(12572)
(12458)
机构
学院(311322)
大学(309379)
管理(127103)
(116649)
经济(114002)
理学(111142)
理学院(109969)
管理学(107655)
管理学院(107138)
研究(98874)
中国(73076)
(65677)
科学(65156)
(53134)
(51129)
业大(50345)
(49233)
研究所(45408)
中心(45262)
(44110)
财经(41902)
农业(41489)
(41155)
北京(41098)
师范(40771)
(38026)
(36612)
(36229)
技术(33948)
经济学(33216)
基金
项目(221010)
科学(173196)
研究(160149)
基金(159256)
(139183)
国家(138050)
科学基金(118960)
社会(98487)
社会科(93233)
社会科学(93206)
(87460)
基金项目(84872)
自然(79764)
自然科(77824)
自然科学(77806)
自然科学基金(76353)
教育(74030)
(73521)
编号(67099)
资助(66136)
成果(52591)
重点(49400)
(47518)
(46495)
(45944)
课题(45053)
创新(42760)
科研(42441)
大学(40930)
项目编号(40607)
期刊
(124812)
经济(124812)
研究(84710)
中国(55169)
学报(50340)
(47839)
科学(47200)
管理(44497)
大学(37708)
(37146)
学学(35630)
教育(35343)
农业(33269)
技术(27864)
业经(23075)
(22888)
金融(22888)
经济研究(19376)
财经(18777)
(17656)
图书(16885)
(15894)
科技(15808)
问题(15750)
资源(15299)
(15001)
技术经济(14979)
理论(14696)
统计(13912)
商业(13825)
共检索到434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正河  张晓敏  
草原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是实现牧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本文利用我国主要牧区省份234户放牧牧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在考虑生态约束和兼业化的背景下,通过估算牧户牧业生产的C-D函数,构建并求解牧户草地规模经营决策模型,分析论证了草甸类草原在畜牧业生产中较草原类草原、荒漠类草原具有更大的规模效应;然后据此分析了各地区牧户草原流转意愿、牧户最优草地经营规模、牧户最优劳动力投入量等问题,并指出其政策内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闵锐  胡卓辉  马宇卿  黄炜虹  
探析资本依赖程度与正规信贷约束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土地规模经营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基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四个水稻主产省份906户种稻农户样本数据,采用产出最大化目标下的D-G生产函数测算适度经营规模,识别尚未达到最适经营规模的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方法定量分析资本依赖、正规信贷约束对其适度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中游水稻生产的适度经营规模区间为13.33~20 h㎡,达到最适经营规模的农户数量占比不足20%。资本依赖程度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转入耕地比重、投入机械原值等指标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雇佣劳动力比重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方面,受到需求型信贷约束的农户,愿意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性更高。据此,应加快培养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提高政策实施精确度,创新各类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提高农户金融市场参与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立中  
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提高牧户经营收益的同时,有利于转变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利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本文在充分考虑草原区人口、草地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础上,探索了实现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结合适度规模经营关键环节,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拜茹  
长远来看,农地确权有助于盘活农村生产要素,加速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对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当前农地确权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受到政策落实不到位和土地流转不规范的约束,在政策层面,需进一步完善农地确权配套政策,保障农地确权政策的精准落实。同时积极探索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的措施,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地流转的政策保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惠梅  张安录  杨欣  卓玛措  
本文结合行为经济学理论及实证分析,探讨了三江源草地生态退化中牧户运用生计策略进行保护行为决策的框架,通过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牧户选择限制放牧、生态移民和产业移民等不同保护模式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年龄较大的、生计水平较低、较偏远的牧户被动地选择了机会损失和风险较小的限制放牧或生态移民方式,而年轻的、生计水平较高、离城市距离较近的牧户更愿意选择产业移民的生态保护方式;②三江源牧户是基于有限理性,而选择了福利损失相对较小的生态保护行为,这是牧户生计策略选择的结果;③着眼于增加牧户选择的机会和促进牧户可替代生计的多样化,以期降低牧户选择生态保护行为响应后的各种风险,以及提高牧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琴  
本文以农户占有或使用耕地的可变动性为逻辑起点,在分析耕地可得性内涵、获取条件变迁的基础上,探讨耕地可得性变动对农户大田种植生产经营的决定作用和收入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农村人地关系已有显著改善,提高大田种植农户耕地可得性的条件已初步具备;通过耕地使用权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对农户优化生产抉择和提升生产经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耕地可得性的提高通过增加总产出、提高要素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不仅能显著增加农户大田种植收入,还能促进种植业现代化进程和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合理的耕地流转租金和有效的金融服务,是大田种植农户通过耕地可得性提高以增加收入的重要条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舜臣  于海龙  储怡菲  
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政策长期以来的重要目标。然而,规模经营主体的"非粮化"生产行为却对粮食安全构成新的威胁,让政府规模化扶持政策陷入两难。基于现有文献,从"工商资本"及"土地流转"双视角出发,分类梳理并阐述现有"非粮化"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分析得出,涉及规模经营"非粮化"经营的研究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存在目标对象模糊、指向性过弱等问题。这种粗放的研究范式不仅不利于学界"非粮化"经营现实特征的把握,更会对决策层的政策制定造成误导。结合"非粮化"经营的本质,认为以经营控制权差异分主体考察"非粮化"问题,将有助于突破当前研究的局限,进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元  吴伟平  潘慧  
本文利用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数据检验了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和农业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且考察了两个因素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第一,劳动力转移既促进了耕地的流转,又促进了留守户农业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二,信贷约束抑制了留守农户耕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增加,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三,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留守户耕地经营面积的促进作用和对生产资本投入水平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产区相对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瞄准粮食主产区,鼓励主产区的劳动力转移和降低主产区留守户面临的信贷约束,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元  吴伟平  潘慧  
本文利用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数据检验了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和农业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且考察了两个因素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第一,劳动力转移既促进了耕地的流转,又促进了留守户农业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二,信贷约束抑制了留守农户耕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增加,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三,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留守户耕地经营面积的促进作用和对生产资本投入水平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产区相对更加明显。因此,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索郎玉珍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战略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产业转型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规模报酬分析模型,研究了农业产业规模经营所带来的产出效应,并依据模型分析找出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优平衡点;农业产业的规模经营需要坚持适度的原则,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并采用法律约束的方式,将农业规模经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法律约束框架体系下的适度规模经营会对当前农业转型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推动农业机制创新、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及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等四个不同视角,详尽阐述了这种积极的影响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凌韵  董凯  周宏  
本文以现阶段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为背景,探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信贷约束对农业规模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贷约束没有降低农业规模经营的产出水平,其影响效应体现在生产成本上,种植户表现出了以牺牲成本为代价维持甚至提高亩均产出的生产特征。由于信贷约束的存在,种植户的要素配置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家庭劳动力投入,以弥补其他要素投入水平减少的问题。虽然单产水平没有出现显著变化,但是随着农地生产规模的扩大,受信贷约束种植户的单产生产成本却没有显著降低,说明信贷约束促使种植户的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因此,在未来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地深化改革中,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深入了解种植户的生产性融资特征,以完善创新农业信贷产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荣  肖海峰  
为推进我国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本研究以绒毛用羊为例,基于内蒙古、甘肃、新疆、辽宁、河北和四川6省371户绒毛用羊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分别从规模报酬、产出水平和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草原畜牧业适度经营规模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政府技术培训情况及禁牧政策实施情况下,现阶段调研地区绒毛用羊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较大规模农牧户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为适度的绒毛用羊经营规模。此外,技术培训有助于农牧户生产产出和利润的增加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禁牧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其生产利润具有负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草原畜牧业养殖规模,增加技术培训次数,开发饲料饲草资源,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少锋  
土地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开端和新经济体制的基础,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土地承包制所带来的农户土地的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因而在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出现了要求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呼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兴元  姚文杰  刘宥延  
西北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生态补偿的实施对有效遏制和恢复西北牧区草地退化的趋势,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绩效评价逻辑框架是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和保障生态补偿政策顺利实施及补偿资金合理有效利用的关键环节。因此,依据西北牧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特征,提出了从县域尺度和牧户尺度评价草地生态补偿绩效的思路,构建了多维角度的草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逻辑框架,从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协调发展角度综合评价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绩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兴元  姚文杰  刘宥延  
西北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生态补偿的实施对有效遏制和恢复西北牧区草地退化的趋势,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绩效评价逻辑框架是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和保障生态补偿政策顺利实施及补偿资金合理有效利用的关键环节。因此,依据西北牧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特征,提出了从县域尺度和牧户尺度评价草地生态补偿绩效的思路,构建了多维角度的草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逻辑框架,从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协调发展角度综合评价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