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3)
2023(7193)
2022(6072)
2021(5611)
2020(4734)
2019(10464)
2018(10535)
2017(19255)
2016(10945)
2015(12174)
2014(12220)
2013(11715)
2012(10995)
2011(10001)
2010(10299)
2009(9976)
2008(10187)
2007(9500)
2006(8502)
2005(7932)
作者
(32370)
(27308)
(27117)
(25838)
(17067)
(13094)
(12209)
(10502)
(10308)
(9807)
(9436)
(9163)
(8879)
(8755)
(8727)
(8377)
(8075)
(8038)
(7920)
(7849)
(6958)
(6810)
(6549)
(6196)
(6194)
(6167)
(6151)
(6029)
(5578)
(5395)
学科
管理(40085)
(38766)
经济(38689)
(31414)
(27401)
企业(27401)
方法(13951)
(13902)
(13609)
(11683)
环境(11534)
数学(11243)
数学方法(10993)
中国(10888)
业经(10316)
(10268)
(9680)
(8783)
(8214)
财务(8187)
财务管理(8165)
体制(8040)
(7915)
银行(7891)
企业财务(7731)
(7504)
(7404)
金融(7402)
农业(7202)
理论(7140)
机构
大学(157983)
学院(157141)
(60864)
经济(59368)
管理(57336)
研究(55341)
理学(48313)
理学院(47731)
管理学(46772)
管理学院(46493)
中国(42660)
科学(34321)
(34156)
(32547)
(28501)
(27491)
(25740)
研究所(25457)
中心(25456)
财经(24487)
业大(23686)
(21964)
北京(21644)
农业(21315)
(20622)
师范(20398)
(20348)
(19998)
(18972)
经济学(18489)
基金
项目(102239)
科学(80174)
研究(74215)
基金(74027)
(65408)
国家(64881)
科学基金(54919)
社会(47429)
社会科(44793)
社会科学(44783)
(39803)
基金项目(38862)
自然(35299)
自然科(34357)
自然科学(34344)
(33963)
教育(33827)
自然科学基金(33710)
资助(29786)
编号(29202)
成果(24954)
(24298)
重点(23808)
(22655)
(21491)
课题(21129)
(20969)
国家社会(19817)
创新(19815)
科研(19369)
期刊
(75824)
经济(75824)
研究(47179)
中国(37308)
(27415)
学报(27277)
(26126)
科学(24455)
管理(23141)
大学(20848)
学学(19756)
教育(18441)
农业(17246)
(15392)
金融(15392)
技术(12989)
财经(12818)
业经(11554)
(11017)
经济研究(10233)
问题(9555)
(9075)
(8916)
(7690)
科技(7658)
资源(7559)
现代(7223)
业大(7017)
会计(6941)
技术经济(6932)
共检索到249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梅  
公众参与生态红线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红线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生态红线"划得定"、"守得住"。全面推进公众参与,首先是要健全公众全过程参与生态红线制度实施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公众参与的权利与义务;其次是要建构有序高效的公众参与模式,为公众提供便捷、低廉、高效的多元化参与平台,畅通公众参与途径和渠道;再次是要从信息公开、程序完善、反馈及时三个方面来提高公众参与的实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鹏  李双建  魏婷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提出"严格控制占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活动,至2020年,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限制对自然岸线的开发利用。一、我国海岸线开发和保护的现状1.海岸线漫长但相对数量低。我国有近32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包括18000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千米的岛屿海岸线,长度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田巍  阎贤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同时,维护着社会和谐。虽然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在基层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漏洞,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宋朝的统治者就已经意识到民众监管官员,能够对官员形成约束。公众监督作为我国历史上行之有效的监督政策,在低保执行阶段可以有效记录行政机关对受助对象的违法乱纪现象。公共监督能够使低保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力  王景福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继而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表明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从生态红线的内涵、特征出发,研究生态红线的实施意义和筑牢生态红线的保障措施,并以深圳为例,论证生态红线的制度建设。生态红线是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的生命线,筑牢生态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筑牢生态红线,一要依靠科学研究,通过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合理规划红线范围,二要靠机制创新,完善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创新生态红线保护利益补偿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凌云  张楠  
中国的公众参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日本的公众参与则已经逐步成熟与完善,公众有了实质性的参与。本文针对日本规划中公众的制度设计包括法律地位、全过程的参与制度、外部评估机制、规划素质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公众参与应完善之处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伟  
公众参与原则是我国环境法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环境法律的各项制度中,该原则有利于提高环境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来保障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但由于我国环境法律的制定还不成熟,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规定来完善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淑娟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虽然赋予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权利,但却未规定公民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内容。作者通过对中国与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的比较,指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斌  
规章制度的建立,只是制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其发挥作用的关键,还在于制度实施。选取了广东省内五所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尽管这些院校制订了许多方面的学生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的出发点是为了管住学生,注重的是制度的管理功能,忽视部分制度实施主体的作用,加上部分制度本身存在的不合法、不科学、缺乏可操作性等因素,使制度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试图从主体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实施的几点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献勇  
公众参与预算是指在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中,必须征求公众的意见,将公众意见作为预算决算的重要依据,并接受公众监督的一种制度。现代预算也被称为公共预算,其实质是以民主的方式管理国家的"钱袋子",无论预算的编制、审查、执行或决算,都必须体现公开透明的原则,将原来国家机关内部进行的预算过程变得让公众知道,进一步而言就是要让公众参与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莫张勤  
面对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城市无序扩张,"生态红线"作为环境管理创新制度被写入2015年实施的《环境保护法》,旨在解决环境急剧下降而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盼望之间的矛盾。生态红线制度的落实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立法过于抽象,管理体制混乱以及法律责任不明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得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红线法律保障措施:制定生态红线综合性立法、完善生态红线越线法律责任、健全生态红线的管理模式等,以确保其真正落地并发挥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路文海  向先全  刘捷  刘书明  许艳  付瑞全  
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区划,是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因此,应从法律地位、空间布局和管控制度等方面,研究探讨海洋生态红线区和海洋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应从构建完善海洋生态红线制度体系与选划技术方法、提升海洋生态红线区的管控能力、加强涉海多部门沟通、推进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海洋生态红线区与海洋功能区制度的衔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莫张勤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正处于从政策转换为法律的关键时期,亟需深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内在机理和法治化路径,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进而保障全国与区域的生态安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以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为指导,是综合生态系统方法理论的具体应用,主要体现在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制度、生态空间分类分级管制制度和有效性评估制度中。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视角分析,生态空间规划管控制度建立统一框架,将关联性部门纳入到自然资源管理与实施活动中,进行利益的调节与分配;生态系统管理方式的灵活性角度分析,依据生态空间的弹性和承载能力的不同,采取适应性管理和缓解措施,建立分类分级管制制度;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方面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建立有效性评估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丽丽  朱坦  
本文简要介绍了战略环境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含义,着重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战略环境评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并立足我国国情对实施有效的公众参与所必需的制度框架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咏梅  
农村生态环境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总体上呈现出高度关注、低度参与的状态,具体表现为被动参与、观念性参与、事后参与、参与行为的无序性和环保NGO参与缺失的不理想状态。内部动力疲软、外部动力不足和农村环保法规制度不健全等是造成公众参与度不足的主要阻滞因素。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必须通过提升政府环境治理的能力、培育农村社会资本、加强农村环保法制建设,进而强化外动力、增加内动力、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保障,迈向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