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0)
- 2023(7530)
- 2022(6687)
- 2021(6371)
- 2020(5516)
- 2019(12827)
- 2018(12977)
- 2017(24166)
- 2016(13722)
- 2015(15864)
- 2014(16648)
- 2013(16275)
- 2012(15308)
- 2011(14144)
- 2010(14560)
- 2009(13613)
- 2008(13841)
- 2007(12932)
- 2006(11166)
- 2005(10189)
- 学科
- 济(55944)
- 经济(55895)
- 管理(38134)
- 业(32825)
- 企(26010)
- 企业(26010)
- 方法(25986)
- 数学(22368)
- 数学方法(22124)
- 学(18281)
- 农(16063)
- 财(14053)
- 中国(13965)
- 环境(11951)
- 地方(11359)
- 业经(10869)
- 理论(10756)
- 农业(10525)
- 制(10301)
- 和(10148)
- 贸(10031)
- 贸易(10024)
- 易(9695)
- 教育(8902)
- 银(8793)
- 银行(8743)
- 务(8737)
- 财务(8710)
- 财务管理(8674)
- 融(8477)
- 机构
- 大学(206616)
- 学院(206312)
- 济(76970)
- 经济(74998)
- 管理(72055)
- 研究(69648)
- 理学(60643)
- 理学院(59868)
- 管理学(58541)
- 管理学院(58163)
- 中国(52916)
- 科学(47045)
- 京(45053)
- 农(40029)
- 所(37659)
- 财(36412)
- 研究所(34128)
- 江(33851)
- 业大(33805)
- 中心(32867)
- 农业(31713)
- 范(28883)
- 北京(28846)
- 财经(28809)
- 师范(28527)
- 州(27123)
- 经(25773)
- 院(24669)
- 技术(24231)
- 经济学(23974)
- 基金
- 项目(129690)
- 科学(97944)
- 研究(93568)
- 基金(89238)
- 家(78594)
- 国家(77905)
- 科学基金(64117)
- 社会(54964)
- 省(52842)
- 社会科(51722)
- 社会科学(51703)
- 基金项目(47254)
- 划(44125)
- 教育(44089)
- 自然(41970)
- 自然科(40743)
- 自然科学(40728)
- 自然科学基金(39960)
- 编号(39853)
- 资助(37523)
- 成果(33561)
- 重点(29827)
- 课题(28080)
- 发(27919)
- 部(27706)
- 创(25898)
- 科研(25044)
- 计划(24683)
- 大学(24454)
- 创新(24259)
共检索到310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琪
为了解自然运行规律,形成对自然的哲学认识论,从而更好地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探讨了生态系统规律蕴含的哲学思想。从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角度对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态平衡等生态学现象进行了阐释,得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自然运行的重要规律。以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的一元整体论和斯穆兹、贝塔朗菲的系统整体论思想阐释了生态整体性蕴含的哲学思想。最后提出了这些生态系统规律蕴含的哲学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即需要塑造生态整体性的文化观念;以生态系统形式存在的"自然",有资源、环境两种功用。"强体善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生态规律 哲学思想 人与自然 整体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萍 甄真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代言,是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成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从业者的实践参照,更展现着整个社会的时代风貌和精神价值。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视阈下的"工匠精神"的探讨,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于"工匠精神"形成和培育过程中的不利影响,以期能够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工匠精神"背后的深刻内涵与哲学根源,并提出哲学视阈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路径。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传统哲学 伦理道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建军 郭义强 饶永恒 王弈博 王柯
研究目的: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哲学思想缘起、核心观点、指导理念,为美丽中国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方法:系统回顾法、演绎推论法、类比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内涵是在生态修复基础上不断深化,体现在保障国土空间的预防性功能、整体性特质、平衡性原则以及辩证性开发等方面,强调遵循国土空间要素的客观本质;(2)结合万物与自然的融合要求,从集系统、拓空间、衔时律、择愈法、创共生5个方面回顾演绎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道"哲学思想;(3)从外部情势、发展阶段、宜境制法、信息络网、效果优化5个角度概括提出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术"哲学思想;(4)从二维关系角度剖析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道"与"术"哲学逻辑以及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结论:"道"与"术"哲学思想是科学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遵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实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边立红 葛阳小佳
作为翻译生态单位或翻译学功能单位,翻译生态系统是认识翻译学和翻译现象的有效途径。翻译生态系统的存在可理解为科学问题,抑或是生态哲学问题。翻译生态系统坚持一种整体思维观,将翻译关联的译者-社会-自然看作一个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有利于促进翻译生态平衡和翻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翻译生态系统 哲学 生态哲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孔融 王国聘
董仲舒的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与当代生态哲学有很多相通之处。他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主张要尊重自然规律,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探讨了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中仁民爱物的观念,透过阴阳五行学说,研究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从而明确人类的生态权利与义务,并把古代君王的道德与自然灾害结合起来,构筑了一幅天人感应的生态图景。
关键词:
生态哲学 天人合一 自然规律 董仲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玉宽
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与根本方法四个方面,解读科学发展观中蕴藏的生态哲学思想,并得出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哲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等问题上具有高度一致性的结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于伟
我国新时期教育哲学奠基于20世纪80年代初,黄济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系统研究了我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精髓,批判分析了西方教育哲学的各种流派,创建了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体系,成为新中国教育哲学的重要奠基人。黄济先生三十年的探求为解决何为教育哲学、教育哲学的指导思想、教育中的古与今、东与西等事关新时期有中国特色教育哲学发展的前提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指明了方向。同时,黄济先生的明白、朴实的文风和谦逊、民主、包容的学术品格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哲学学术共同体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财富。因此,研究黄济先生的教育哲学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教育哲学乃至教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邢丽菊
2013年6月底韩国总统朴槿惠成功访华,中国大地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朴旋风"。朴槿惠之所以受到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她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色彩,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精通汉语,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哲学不仅帮助朴槿惠度过了人生中的绝望时光,更培养和锻炼了她客观理性的思维能力。她的人生经历和相关施政理念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之道、忠恕之道、义理之道、天命之道等几个关键要素。虽然这四个方面有可以重复或叠加的部分,但就总体而育,朴槿惠哲学思想的核心最终可以归结为儒家的"内圣外王"。她通过读书来深刻思考人生,正确认识人生,最终通过修身养性的"内圣",逐步找回内心的宁静,从而为"外王"奠定了基础。哲学对朴槿惠产生了积极有用的影响,这值得我们深思并学习。
关键词:
朴槿惠 诚信 忠恕 义理 天命 内圣外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四、两手抓——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邓小平哲学思想充满了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同重点论相统一的精神。作为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表现为两手抓的工作方法。邓小平说:“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两手抓“就是两点论”。这样就把两手抓提高到哲学高度上,从理论上深化了这一战略方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和他所领导进行的实践活动,包含和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这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进行了世界上最成功的改革。十余年来,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指导这一伟大变革的邓小平理论,包括其哲学思想,应当进行认真的研究。我们在这里仅就邓小平哲学思想的若干特点,做一初步的探讨。一、彻底的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育球
当代西方分析教师教育哲学以分析哲学为哲学基础,以语言和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对教师教育问题进行元研究。约翰·威尔逊通过"成为教师"、"教学"等相关概念群的分析,厘清了"教师教育"这一日常概念。伊斯雷尔·谢弗勒对那些否定教育理论与研究对教师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的怀疑论者进行了深刻的逻辑批判。他揭露了这些怀疑论者化约论的逻辑谬误与技术主义的肤浅。虽然分析教师教育哲学自身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对教师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且发展前景可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书生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文明形态,是伴着时代文明前进和发展的步伐而逐步形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政策法律的支持,更需要伦理道德的关怀,体现了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还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哲学和技术哲学意蕴。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哲学 人与自然 系统 技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平 王玲
以后现代哲学为思想基础,对美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合理性依据、知识状态和思维特点等进行了深层次剖析,从而在哲学层面上揭示了美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守可
从教育生态学视阈审视高等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视角,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有其特定的运行原则和运行机制,在运行规则上,其以系统整体性为核心;在运行范畴上,以生态环境为制约;在运行宗旨上,以生态质量为标准。建构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生态运行机制,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平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高等教育 生态系统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