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5)
- 2023(8451)
- 2022(6522)
- 2021(5703)
- 2020(4761)
- 2019(10473)
- 2018(10676)
- 2017(21069)
- 2016(11152)
- 2015(12229)
- 2014(12335)
- 2013(12050)
- 2012(10700)
- 2011(9736)
- 2010(9790)
- 2009(9248)
- 2008(8816)
- 2007(7939)
- 2006(7249)
- 2005(6812)
- 学科
- 济(42870)
- 经济(42820)
- 管理(32346)
- 业(31316)
- 企(21660)
- 企业(21660)
- 方法(15967)
- 中国(14608)
- 农(14401)
- 数学(13247)
- 数学方法(13101)
- 业经(11641)
- 学(11370)
- 环境(10172)
- 财(9912)
- 农业(9810)
- 制(9438)
- 地方(9076)
- 贸(8088)
- 贸易(8081)
- 发(7957)
- 易(7816)
- 银(7505)
- 银行(7473)
- 行(7176)
- 和(7048)
- 理论(7035)
- 融(6934)
- 金融(6934)
- 服务(6931)
- 机构
- 大学(156730)
- 学院(156657)
- 济(61410)
- 经济(59955)
- 管理(57093)
- 研究(56871)
- 理学(48687)
- 理学院(48156)
- 管理学(47156)
- 管理学院(46923)
- 中国(43177)
- 科学(37224)
- 京(34723)
- 农(31005)
- 所(29725)
- 财(27469)
- 研究所(27215)
- 业大(25728)
- 中心(25696)
- 江(24779)
- 农业(24425)
- 北京(21965)
- 财经(21609)
- 范(21302)
- 院(21026)
- 师范(20965)
- 州(20021)
- 经(19588)
- 经济学(18704)
- 省(18188)
- 基金
- 项目(108135)
- 科学(84276)
- 基金(77750)
- 研究(76113)
- 家(69934)
- 国家(69342)
- 科学基金(58272)
- 社会(48889)
- 社会科(46100)
- 社会科学(46087)
- 省(42637)
- 基金项目(40586)
- 自然(37924)
- 自然科(36963)
- 自然科学(36949)
- 自然科学基金(36287)
- 划(35979)
- 教育(33455)
- 资助(31033)
- 编号(30820)
- 重点(25038)
- 成果(24602)
- 发(24267)
- 部(22390)
- 创(21960)
- 课题(21314)
- 国家社会(20709)
- 科研(20607)
- 创新(20547)
- 计划(20469)
共检索到240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曹淑艳 肖玉
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经济学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尽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化的研究已经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消费-价值化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基础。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生态服务研究积累的理论成果,试图构建一个生态服务生产-消费-价值化的理论分析基础和方法框架,提出生态服务生产函数、生态服务成本函数可以被看成是生态服务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生态服务消费函数和生态服务效用函数可以被看成是生态服务消费的主要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生态服务效用价值理论、生态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理论、生态服务个人偏好与支付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谢高地 张彩霞 张昌顺 肖玉 鲁春霞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1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2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勤 徐佩 王玉宽 彭培好 刘洋
林盘是成都平原特有的农村聚落单元,也是地域性的景观、生态和文化资源,其生态系统服务对于农户生产生活以及区域生态安全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农户问卷,估算林盘潜在和实际的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林盘内维管束植物种类106科254属310种,脊柱动物种类22目48科148种;(2)林盘的供给服务划分为20类,药用产品(145种)、园林产品(107种)、食用产品(53种)和木材产品(44种)种类较多,其他产品种类少,利用效率较低;(3)小、中、大型林盘实际供给服务价值量平均值约为2 867元/年·个、6 195元/年·个和9 842元/年·个;(4)郫县林盘实际供给服务价值量约为2 525.82万元/年,食用产品、园林产品和木材产品占比51.87%、22.64%和10.35%。
关键词:
林盘 生态系统 供给服务 价值评估 农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高地 甄霖 鲁春霞 肖玉 陈操
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化评估方法在中国直接运用存在一些缺陷:低估或者忽略了某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因此,笔者在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在2002年和2006年对中国700位具有生态学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单价体系。通过对比发现,调查获得的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单价体系与基于物质量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该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可以用于已知土地利用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为精确的结果。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服务价值 价值当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书霞 尚金城 郭怀成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 ,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应该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得以体现。本文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价值核算方法与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在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中华 王晴 刘广青
在Costanza等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方法与参数的基础上,使用2010年中国生态系统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再计算。得出2010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12 1391.2亿元,较1994年的总价值增加了45.69%。同时,我国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服务价值也有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动态比较我国生态服务价值以及对价值变化驱动力的分析,将有助于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体系的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的深入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静 孟秀祥
生态效益水平是衡量自然保护区及生态环境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价值核算的评估体系和量化模型,对保护区生态效益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构建,对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归纳和划分;通过核算体系,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差异;以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生态效益差异。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晓彬 姚娟 付鹏飞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和人类的价值观与行为紧密相连,是连接自然生态与人类行为的关键纽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巴音布鲁克为研究区,探讨游客对不同维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感知水平,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影响游客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和影响机理、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包括地方感、教育价值和休憩价值,游客感知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休憩价值、教育价值、地方感;游客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的排序为废弃物排放>餐食>购物>住宿;地方感和休憩价值的感知水平对游客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有着正向影响,但教育价值的感知水平与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游客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感知水平,进而增强其生态消费行为选择意愿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思博 焦翔 李冬冬 李婷伟
文章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回顾,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历程梳理与取向判断的基础上,获取并整理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从整体趋势、来源期刊、资助基金、机构作者以及热点前沿等多个角度,进行文献数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可能的研究思路,力求推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一步发展。研究发现:(1)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发展历程相似,经历功能认识与核算、价值量计量两个阶段,并逐渐向消费价值实现量核算演进。(2)人类社会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部分是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研究对象转变使得研究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以生态科学为核心的静态系统观研究范式难以满足实践发展现实要求,迫切需要探索以生态与社会科学交叉学科为基础的动态系统观研究方法论。(3)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方法正在由传统生产法向消费法转变。居民在城市公园绿地日常游园行为与以享受生态景观为目的的假日外出旅游行为是研究生态系统服务消费价值实现相关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同时生态系统服务消费价值实现研究需要实现"三个融合",即首先实现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统计体系以及研究方法融合,进而实现两个系统发展机制融合。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实现 消费法 融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高地 张彩霞 张雷明 陈文辉 李士美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保护、生态功能区划、自然资产核算和生态补偿决策的依据和基础,并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现出与生态结构和生态功能密切相关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但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和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研究基于文献调研、专家知识、统计资料和遥感监测等数据源,通过模型运算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静态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发展,构建了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方法,实现了对全国14种生态系统类型及其11类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时间(月尺度)和空间(省域尺度)上的动态综合评估。初步的应用与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波 孙伟 黄清麟
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途径制定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意味着立足于市场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但是,一些问题困扰着评估实践,选择哪些指标用于评估就是难题之一。评估存量还是流量,选择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也必须事先得到明确界定。本研究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评估本身应遵循的范畴和原则,以及应当选取的价值类型和评估指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牟雪洁 王夏晖 饶胜 张箫 朱振肖
生态系统服务的持续供给是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必须在生态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因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消费研究与生态承载力评价密不可分。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探索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消费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评价指标和方法,并以延庆区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延庆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承载状况差异较大,其中,除植物油外的食物供给服务、水资源供给服务、释氧服务、COD和SO_2净化服务均处于盈余状态;氨氮净化、NO_x净化、烟粉尘净化服务和碳固定服务均处于超载状态。(2)在不考虑食物供给服务指标的情况下,仅4个乡镇未超载,其余乡镇均为超载状态,且严重超载的乡镇多位于人口密集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供给 消费 生态承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悦
采用城市化综合水平测度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及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以宁波市1991—2014年城市化相关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定量评价和分析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宁波市各项城市化指数均呈逐渐递增趋势,城市化发展进程呈阶段化特征。快速城市化水平驱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度增加。(2)宁波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变化呈先增后减趋势,各县(市、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其所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低。(3)当前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之间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某承 孙雪萍 林惠凤 张彪 朱跃龙 李金亚
生态系统服务的外部性是构成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之一。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溢出"的惠及范围不尽相同,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应以生态系统服务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本文以北京-承德生态补偿为例,根据2010年首都生态圈遥感影像和相关调研与问卷资料,引入物理学中的场强模型,计算了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惠及区域,并提出京承生态补偿基金的构成比例。计算发现,2010年承德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76.45亿元/年。其中,26.76%被承德本地消费,28.22%被北京消费,18.74%为全国共享,其余被天津、河北等地消费。因此,若在北京-承德生态补偿的框架下,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消费量来构成生态补偿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管青春 郝晋珉 石雪洁 高阳 王宏亮 李牧
生态用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论文在总结国内研究学者有关生态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入手,界定了生态用地的概念,根据生态干扰度构建了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并将生态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分类进行衔接,对全国生态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分析其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1)广义的生态用地是指能发挥供给、调节、支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调节全球气候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地类型;2)依据"生态干扰度"构建了生态用地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