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8)
- 2023(8714)
- 2022(7277)
- 2021(6935)
- 2020(6012)
- 2019(13724)
- 2018(14075)
- 2017(26749)
- 2016(14465)
- 2015(16790)
- 2014(16885)
- 2013(16724)
- 2012(14925)
- 2011(13473)
- 2010(14111)
- 2009(13104)
- 2008(13025)
- 2007(11792)
- 2006(10690)
- 2005(9545)
- 学科
- 济(53384)
- 经济(53332)
- 管理(51741)
- 业(44304)
- 企(35688)
- 企业(35688)
- 方法(27911)
- 数学(23793)
- 数学方法(23234)
- 财(15178)
- 农(14291)
- 中国(13930)
- 学(13261)
- 业经(12367)
- 理论(11929)
- 环境(11577)
- 制(11534)
- 划(10526)
- 和(10472)
- 银(10266)
- 银行(10247)
- 务(9739)
- 贸(9725)
- 贸易(9717)
- 财务(9678)
- 行(9667)
- 财务管理(9650)
- 农业(9396)
- 易(9392)
- 地方(9140)
- 机构
- 学院(205514)
- 大学(204660)
- 管理(83671)
- 济(75231)
- 经济(73166)
- 理学(70197)
- 理学院(69409)
- 管理学(67840)
- 管理学院(67457)
- 研究(64345)
- 中国(52583)
- 京(44703)
- 科学(42103)
- 财(37576)
- 所(32675)
- 江(32606)
- 农(32149)
- 中心(31085)
- 业大(30345)
- 研究所(29775)
- 财经(28759)
- 北京(28198)
- 范(27193)
- 师范(26898)
- 州(26723)
- 经(25906)
- 农业(25076)
- 技术(23628)
- 院(23515)
- 师范大学(21329)
- 基金
- 项目(136341)
- 科学(106561)
- 研究(98268)
- 基金(97467)
- 家(85239)
- 国家(84562)
- 科学基金(72750)
- 社会(60350)
- 社会科(57150)
- 社会科学(57128)
- 省(54382)
- 基金项目(51142)
- 自然(48420)
- 自然科(47214)
- 自然科学(47201)
- 自然科学基金(46293)
- 教育(46071)
- 划(45564)
- 编号(41174)
- 资助(40720)
- 成果(33427)
- 重点(30797)
- 部(28788)
- 课题(28301)
- 发(28022)
- 创(27921)
- 创新(26104)
- 科研(26016)
- 项目编号(25248)
- 计划(24973)
共检索到313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甄霖 刘雪林 魏云洁
当前,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和消费日益增加,由此引发了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然而,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机制仍然是一个空白的研究领域。本文以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管理的互动关系为主线,从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对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的概念理论、基本范式、度量体系和管理框架进行了探讨,将与人类消费关系密切的生态系统的供给功能分为生产功能和承载功能,将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耗、利用和占用,生态服务消费区分成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两种基本模式,强调生态系统服务直接与间接产品界定和消费者确定在生态系统服务消费研究中的重要性,初步给出了两种生态服务消费的不同计量方法。研究提出生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省
文章在对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脉络梳理的基础上,从定义、特征和维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将边界维度解析为组织差异化、价值差异化和功能差异化;将要素维度解析为产学研协同、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平台资源;将动力维度解析为制度导向、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据此构建了技术共享网络平台型、终端设备一体化型和开放式跨界整合型三种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并结合Google、Roadtohealth和浙大网新集团三个案例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模式;文章最后建议企业不但要明确自身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也要洞察所处创新生态系统的前景;政府不但要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更要着力于培养优良创新文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丛春 韩增林
当前,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对于它的定量评估已成为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基础上,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加以探讨,并根据Co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选取指标,尝试建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框架。
关键词:
海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估算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发 陶建强 孙雷霆
基于数据可视化原理,以中国知网"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60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作者地理位置可视化、期刊文字云可视化、文献可视化、分层交互可视化方法回顾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归纳现在研究热点,总结创新生态系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在此基础上,假设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生命周期,采用项目流程管理理论,分析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框架,并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各阶段的相互运转机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发 陶建强 孙雷霆
基于数据可视化原理,以中国知网"创新生态系统"领域的605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作者地理位置可视化、期刊文字云可视化、文献可视化、分层交互可视化方法回顾创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归纳现在研究热点,总结创新生态系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自适应系统,在此基础上,假设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生命周期,采用项目流程管理理论,分析与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框架,并阐释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各阶段的相互运转机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传洋 郭宇 庞宇飞 于文倩
[目的 /意义]从数智化转型视角出发,剖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现状,梳理医疗信息化系统体系,将其与数智化转型新特征相融合,构建数智化医疗信息利用与服务模式框架,为数智化转型研究与医疗信息化、智慧医疗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以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以及C-P-S三元世界理论为依据,结合大量文献研究,按照物理空间、信息空间与社会空间的逻辑构建数智化医疗信息利用与服务模式框架。[结果 /结论 ]框架探讨原数据模块、数据汇集模块和集成系统模块的功能,以及数字与知识双驱动的数智化医疗信息利用与服务模式运行机制,并描述数智化医疗信息应用与服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传洋 郭宇 庞宇飞 于文倩
[目的/意义]从数智化转型视角出发,剖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发展现状,梳理医疗信息化系统体系,将其与数智化转型新特征相融合,构建数智化医疗信息利用与服务模式框架,为数智化转型研究与医疗信息化、智慧医疗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过程]以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以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以及C-P-S三元世界理论为依据,结合大量文献研究,按照物理空间、信息空间与社会空间的逻辑构建数智化医疗信息利用与服务模式框架。[结果/结论 ]框架探讨原数据模块、数据汇集模块和集成系统模块的功能,以及数字与知识双驱动的数智化医疗信息利用与服务模式运行机制,并描述数智化医疗信息应用与服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娟 白钰 曾辉
本文基于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湿地资源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评价研究的现实要求,重点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现状评价模式在研究定位、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设几个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和方案。认为评价模式的改进应当以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和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面向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方向补充评价内容,完善评价体系,强调人为活动干扰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反馈分析,重视人类社会对服务功能需求的评价,并详细阐述干扰评价、需求评价和服务功能供需平衡分析的主要内容、方法和难点,总结湿地管理的意识和手段在服务功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君虎 王焕炯 王红丽 陈春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基础。近年来很多研究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有效地增强了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与人类福祉关系的认识。但其中一些研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偏离实际较多,对生态补偿等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作用有限。因此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为客观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各框架的优点,总结出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框架,并强调了评估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尺度及利益相关者问题。该理论框架要求以人类的支付意愿(Wish To Pay,WTP)为基本原则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合理估价,并将各项服务的具体价值分配到不同尺度的利益相关者。这可以增强价值评估结果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为生态补偿标准及对象的确定提供指导性帮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文武 刘月 冯强 王亚萍 杨思琪
生态系统服务是连接自然环境与人类福祉的桥梁,是人地系统耦合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在构建生态系统服务与人地系统耦合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流动与需求等研究前沿,提出了未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点领域。主要研究结论认为:(1)国际生态系统服务模型发展迅速,SAORES模型是中国生态系统服务模型优化与参数本地化的突出代表;(2)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具有相对复杂的时空尺度,权衡分析的前提是辨析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功能—服务的作用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臧玲玲
OECD发布学习框架2030致力于构建新的学习生态系统,它在原有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关键能力,同时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研究从点到面,扩展至同伴、教师、父母、社区等多个社会支持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主体性,包括学生主体性和合作主体性,即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作为OECD学习框架2030的应用案例,葡萄牙国家课程改革项目使用综合性的学生能力界定、坚持精简课程的设计理念与自主灵活的实施方式,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学校改进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从价值立场、逻辑假设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对该框架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的深入理解。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芦萌 邬建国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研究颇多,但缺乏对相关研究框架与方法的系统梳理。基于文献回顾,系统总结了二者关系的研究框架和分析途径,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框架大致分为四类,包括权力和能力方法类、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类、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类和生态系统服务级联框架类。四类框架的起源、要素构成和适用场景不同,但构建逻辑和内在假设存在相似之处。常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的分析方法可归纳为直接评价法、统计分析法、模型模拟法和定性评估法。未来有必要更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的研究框架,基于机器学习等最新手段创新二者关系的研究方法,以及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指标选择与应用规范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对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特征和作用机制的理解。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喆 许学工 周建 高阳
"土地分离和共享框架"是协调物质生产和生态保护、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理论。本文梳理了"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和生态系统服务间关联,剖析生态系统服务应用于该框架的理论基础,结合美国典型土地共享案例,分析了土地利用策略选择对粮食生产、生物多样性、直接和间接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框架对中国生态系统工程的启示。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对土地功能认知的不断深入,"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的拓展表现为从单一的粮食供给服务需求演进到粮食供给服务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需求。当粮食供给服务与其他服务处于权衡状态时,在生态脆弱、恢复力差的地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多处于凸权衡关系,一般适宜采用分离策略;在生态系统稳定、恢复力强的地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多处于凹权衡关系,一般适宜采用共享策略。结合美国典型土地共享案例发现,其土地利用实践中选择土地功能共享策略是比较适宜的;生态系统服务作为政策评估工具,可在策略选择和评估实施效果中发挥一定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可持续土地利用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并为中国制定土地利用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徐中民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作为一种将外在的、非市场环境价值转化为当地参与者提供生态服务(ES)的财政激励机制而备受世界关注,目前已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概括介绍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内涵,阐释其基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研究框架,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应关注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外溢影响范围、利益攸关方、支付系统、项目效率等维度,其中确定所提供的生态服务是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基础和前提,外部性的溢出范围是确定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成本的最重要变量,支付系统是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机制的关键。利用国内外案例,对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研究的主要维度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比分析了使用者...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研究框架 主要维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薛翔 赵宇翔 朱庆华 应峻 郝世博
[目的/意义]针对现阶段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开放面临的公众关注参与度低、数据利用率差、平台服务不完善等诸多困境,引入公众科学模式构建开放数据服务生态系统,以为打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数据开放发展僵局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分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情境下公众科学项目的主体要素、实施流程,并构建公众科学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利益相关者、价值创造模式、约束和促进制度等关键要素,综合构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服务生态系统。[结果/结论]该服务生态系统以公众科学模式为基础架构,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平台为关键节点,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内容、针对性制度约束与促进机制,引导社会公众、各行业机构与专业人员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互动协作,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开展服务交换以实现价值共创。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开放数据的社会参与度和利用率,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开放数据平台构建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水平提供行动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