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9)
- 2023(14673)
- 2022(12790)
- 2021(11723)
- 2020(9843)
- 2019(22194)
- 2018(22056)
- 2017(41978)
- 2016(22810)
- 2015(25433)
- 2014(25392)
- 2013(25270)
- 2012(22917)
- 2011(20838)
- 2010(20756)
- 2009(19163)
- 2008(18324)
- 2007(15973)
- 2006(14092)
- 2005(11640)
- 学科
- 济(87349)
- 经济(87255)
- 业(63668)
- 管理(62404)
- 企(46762)
- 企业(46762)
- 方法(40508)
- 农(34791)
- 数学(34631)
- 数学方法(34275)
- 中国(23283)
- 农业(23162)
- 业经(22355)
- 学(21191)
- 财(20995)
- 地方(19309)
- 环境(16792)
- 贸(16447)
- 贸易(16438)
- 制(16194)
- 易(15961)
- 理论(14045)
- 和(13795)
- 技术(13675)
- 银(13014)
- 银行(12950)
- 划(12799)
- 发(12535)
- 务(12343)
- 行(12323)
- 机构
- 学院(325620)
- 大学(325170)
- 管理(130048)
- 济(121891)
- 经济(118958)
- 理学(113617)
- 理学院(112301)
- 管理学(110234)
- 管理学院(109653)
- 研究(108813)
- 中国(79247)
- 科学(72910)
- 京(69428)
- 农(65334)
- 业大(56551)
- 所(54923)
- 财(52647)
- 研究所(50837)
- 农业(50515)
- 中心(50101)
- 江(46934)
- 范(44087)
- 师范(43542)
- 北京(43405)
- 财经(42965)
- 院(39359)
- 经(39139)
- 州(38524)
- 师范大学(35146)
- 经济学(35088)
- 基金
- 项目(234480)
- 科学(182120)
- 基金(168978)
- 研究(165496)
- 家(149940)
- 国家(148659)
- 科学基金(126286)
- 社会(104062)
- 社会科(98286)
- 社会科学(98257)
- 省(92907)
- 基金项目(91451)
- 自然(84035)
- 自然科(81966)
- 自然科学(81942)
- 自然科学基金(80456)
- 划(78026)
- 教育(73736)
- 资助(68309)
- 编号(67133)
- 成果(52691)
- 重点(52192)
- 发(50498)
- 部(49541)
- 创(48266)
- 课题(45318)
- 科研(45129)
- 创新(44962)
- 计划(44311)
- 国家社会(42483)
- 期刊
- 济(133507)
- 经济(133507)
- 研究(85984)
- 农(63035)
- 学报(61045)
- 中国(58946)
- 科学(53377)
- 大学(45100)
- 学学(42747)
- 管理(42632)
- 农业(42583)
- 财(36486)
- 教育(30372)
- 业经(26016)
- 技术(25256)
- 融(24975)
- 金融(24975)
- 图书(20248)
- 经济研究(19794)
- 业(19398)
- 财经(19102)
- 版(18194)
- 问题(17792)
- 科技(17750)
- 业大(17496)
- 经(16232)
- 资源(16013)
- 理论(15190)
- 商业(14613)
- 技术经济(14336)
共检索到458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国东 赵亮
市场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对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多样性生态要素类型的乡村旅游系统发展,会受到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方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支撑作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所带来的资源优势。文章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结合文献综述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将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构建绿色环保的生态系统环境。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乡村旅游 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国东 赵亮
市场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对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多样性生态要素类型的乡村旅游系统发展,会受到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方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支撑作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所带来的资源优势。文章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结合文献综述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将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构建绿色环保的生态系统环境。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乡村旅游 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国东 赵亮
市场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对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多样性生态要素类型的乡村旅游系统发展,会受到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方面影响,具体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支撑作用,以及生态系统服务所带来的资源优势。文章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结合文献综述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将有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构建绿色环保的生态系统环境。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乡村旅游 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琴琴 许林玉 刘烊铭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生态系统视角下,旅游系统分为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出行系统和支持系统,本文在旅游生态系统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科学规划设计,打造本土差异化品牌;提高服务质量,打造高品质体验;培养生态乡村旅游,实现美丽乡村;提升参与能力,确立村民主体地位等对策,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系统 发展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琴琴 许林玉 刘烊铭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生态系统视角下,旅游系统分为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出行系统和支持系统,本文在旅游生态系统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科学规划设计,打造本土差异化品牌;提高服务质量,打造高品质体验;培养生态乡村旅游,实现美丽乡村;提升参与能力,确立村民主体地位等对策,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系统 发展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叶新才 李洪波 张国栋
乡村旅游在我国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生态系统管理起源于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生态学原理,以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为例,介绍乡村旅游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点,构建乡村旅游的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框架,分析泉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与管理现状,并提出其生态系统管理建议,为我国制定乡村旅游区域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系统管理 泉州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盛锋 孟淑云 黄燕玲
生态环境、旅游产业效益、乡村发展一直是政府、学界和业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且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落后区和生态脆弱保护区,其社会发展和生态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旅游产业系统和乡村社会系统的指标体系,在使用DEA模型对八个民族省份2001—2018年生态、旅游与乡村社会发展效率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性和定量分析影响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因素,从而为促进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引导与绩效评估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西南民族地区耦合协调度优于西北民族地区,而西藏由于系统发展失衡导致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八个民族省份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各探测因素相互作用于各类驱动力的综合结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盛锋 孟淑云 黄燕玲
生态环境、旅游产业效益、乡村发展一直是政府、学界和业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且少数民族地区作为中国社会发展落后区和生态脆弱保护区,其社会发展和生态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旅游产业系统和乡村社会系统的指标体系,在使用DEA模型对八个民族省份2001—2018年生态、旅游与乡村社会发展效率测度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和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性和定量分析影响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因素,从而为促进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引导与绩效评估提供理论参考。研究发现,西南民族地区耦合协调度优于西北民族地区,而西藏由于系统发展失衡导致耦合协调度最低,且八个民族省份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各探测因素相互作用于各类驱动力的综合结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佳 杨新军 王子侨 张立新
脆弱性及其评估框架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借鉴社会-生态系统及其脆弱性相关理论,探索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秦岭山区乡村人地关系的测度与解释。从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结合的角度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农户参与式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在农户生计分类的基础上,测度以农户为基础的局地社会生态系统脆弱度,厘清不同类型农户和景区脆弱性的影响机理。以农户适应性为切入点,提出实践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以旅游生计和综合生计型为主的农户较传统生计型(务工/农)农户脆弱性降低。局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顺顺 章锦河 胡欢 陈草惠
旅游发展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置换的重要方式,具有增值效应。以黄山风景区为案例地,依据实地调研与访谈,采用功能价值法,分析2005~2015年黄山风景区(包括核心区和缓冲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旅游发展的增值效应。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年际增长特征,2005~2015年黄山风景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由23.59亿元增加至48.93亿元;(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空间分异特性,2005~2015年核心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0.45亿元增加至19.48亿元,而缓冲区则由13.14亿元增加至29.45亿元,核心区年均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量为1.12元/(hm~2·a),显著高于缓冲区的0.55元/(hm~2·a);(3)旅游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增值效应,2005~2015年景区土地利用变化微小,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10年间变化率皆小于1%,对景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影响很小。而旅游休闲服务价值在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中占比均最高,2015年旅游休闲服务价值在核心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中占比78.99%,在缓冲区中占比48.55%,旅游休闲服务价值的增加成为推动景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值的最重要因素。该研究表明发展旅游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路径,但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以利于旅游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有效置换。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依娜 赵乐静 刘云根 王妍 侯磊 李晓琳
生态、生产、文化和生活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云南省旅游型村庄普者黑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建立美丽乡村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美丽乡村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对该村2006-2015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普者黑村近10 a间,生态、生产、文化及生活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总体上处于不协调状态,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其中,生态环境质量逐渐恶化,其指数平均每年下降0.045个点;生活、生产和文化综合发展水平则整体呈逐步提高趋势,指数平均每年各上升0.061,0.058和0.028个点。根据当地协调发展趋势及环境经济基础,提出了普者黑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宝峰 刘金林
乡村创业生态系统是塑造支持乡村创业活动有序开展的创业环境指标的综合。基于乡村创业环境视角构建了乡村创业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乡村创业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在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予以实证。评价结果显示:当前通化镇乡村创业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等级一般;在一级指标中,仅有"基础设施环境"的适宜度等级为"比较适宜",其余均为"一般适宜"。在对其评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健全乡村创业政府服务体系、加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营造乡村创业文化氛围、推进乡村创业培训体系建设、完善乡村创业融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通化镇乡村创业生态系统,实现乡村产业兴旺乃至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创业生态系统 适宜度评价 通化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蒋依依 张小飞 王仰麟 岳隽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与快速蔓延的趋势下,如何协调旅游目的地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具理论与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将旅游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视作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应于人类社会需求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功能的类型、特征与结构,总结了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强调促进要素协调与优化空间配置是实现旅游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研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旅游景观生态系统 功能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建红 丁晓婷 高雪
发展海岛旅游业是实现海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然而,海岛型乡村旅游地陆域面积狭小、生态系统脆弱,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易受到威胁,需要通过政策工具来解决旅游业发展引起的环境外部性问题。论文运用单边界、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相结合的方法,以山东省长岛风景区为案例地,通过游客调查获取数据,运用logistic、log-logistic、normal、log-normal四种参数模型和Spearman-Karber、thesecondnon-parametric两种非参数模型,定量评估了游客对海岛型乡村旅游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1)不同的分布假设,支付意愿的结果存在差异,log-logistic和log-normal分布模型比logistic和normal模分布型的拟合度更好,而log-logistic和log-normal分布模型计算出的支付意愿无明显差异;(2)参数模型与非参数模型的结果存在差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小康 华虹 王晓鸣 何南均
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例,分析了堰河村2008—2016年用地变化对土地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经济协调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林地和耕地长期是堰河村的主要用地,二者占总面积的90%以上,造成土地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较低的均衡性与稳定性。(2)研究期内因用地变化堰河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153万元,堰河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呈现不协调现象。(3)提出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可持续用地评价方法适用于乡村地区,可用于指导和调整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