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3)
- 2023(13353)
- 2022(11359)
- 2021(10639)
- 2020(9081)
- 2019(21073)
- 2018(21075)
- 2017(40420)
- 2016(21651)
- 2015(24514)
- 2014(24737)
- 2013(24307)
- 2012(22105)
- 2011(19742)
- 2010(19665)
- 2009(18136)
- 2008(17931)
- 2007(15671)
- 2006(13197)
- 2005(11703)
- 学科
- 济(86536)
- 经济(86434)
- 管理(64631)
- 业(61515)
- 企(49890)
- 企业(49890)
- 方法(44616)
- 数学(38675)
- 数学方法(38169)
- 财(23608)
- 农(23194)
- 中国(21362)
- 学(19240)
- 业经(18842)
- 理论(16465)
- 贸(16351)
- 贸易(16343)
- 易(15874)
- 地方(15841)
- 制(15783)
- 环境(15491)
- 务(15470)
- 财务(15417)
- 财务管理(15382)
- 农业(15326)
- 企业财务(14574)
- 和(14529)
- 银(13349)
- 银行(13320)
- 融(12804)
- 机构
- 大学(306090)
- 学院(305207)
- 管理(121782)
- 济(121571)
- 经济(118843)
- 理学(105640)
- 理学院(104537)
- 管理学(102649)
- 管理学院(102079)
- 研究(94879)
- 中国(72986)
- 京(63458)
- 科学(59111)
- 财(56203)
- 农(48323)
- 中心(46598)
- 所(46533)
- 财经(45438)
- 业大(45351)
- 江(45223)
- 研究所(42399)
- 经(41242)
- 范(39642)
- 北京(39392)
- 师范(39194)
- 农业(37989)
- 经济学(37241)
- 州(36439)
- 院(34514)
- 财经大学(33887)
- 基金
- 项目(209992)
- 科学(165472)
- 研究(153498)
- 基金(152575)
- 家(132556)
- 国家(131452)
- 科学基金(113797)
- 社会(96794)
- 社会科(91686)
- 社会科学(91661)
- 省(82531)
- 基金项目(81190)
- 自然(74211)
- 自然科(72450)
- 自然科学(72428)
- 教育(72045)
- 自然科学基金(71146)
- 划(69217)
- 编号(63328)
- 资助(62093)
- 成果(50737)
- 重点(47354)
- 部(46613)
- 发(44225)
- 创(43923)
- 课题(42436)
- 创新(40983)
- 科研(40747)
- 教育部(40352)
- 国家社会(39983)
- 期刊
- 济(127457)
- 经济(127457)
- 研究(81133)
- 中国(56325)
- 学报(46706)
- 财(45640)
- 管理(42672)
- 科学(42392)
- 农(41931)
- 大学(35776)
- 学学(33371)
- 教育(32831)
- 技术(29476)
- 农业(28673)
- 融(24628)
- 金融(24628)
- 财经(22056)
- 业经(21595)
- 经济研究(20080)
- 图书(19180)
- 经(18973)
- 问题(16866)
- 业(15861)
- 技术经济(14960)
- 版(14888)
- 统计(14847)
- 理论(14539)
- 商业(14151)
- 资源(13631)
- 策(13552)
共检索到435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曦 梁松斌
生态系统服务尺度与人类治理尺度错配是造成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的原因之一,界定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是认识与解决该问题的首要环节。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界定分析框架与身份变动机制,并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与发展提供来自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实践尝试和研究思路。研究认为:利益相关者是生态系统服务反馈机制中重要社会属性变量,且存在于层次性空间结构中,呈现出竞争性动态平衡和差异性权重位次等特殊属性,是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目标达成的惠益对象。利益相关者理论演化与类型划分标准为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界定带来助益,但存在适配性差异。引入布迪厄实践理论,这一体现综合性、关系性、模糊性、生成性和再生产性的独特研究视角,能够为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界定提供由场域、惯习、资本等核心概念构成的分析框架,并为阐释其身份变动机制提供思路;同时,为回应利益相关者理论融合规范主义“价值”与实证主义“事实”的发展定位和趋势,拓展其理论解释边界带来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实践尝试。围绕该分析框架,就制度设计,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场域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探索建立从利益相关者界定出发到规制生态系统服务尺度与人类治理尺度错配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利益相关者 实践理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文培 朱红涛
节能需要不同的节能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合作,形成一体化的节能生态系统。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初步构建各节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结构关系,分析节能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节能实践中的四个核心节能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公众和节能中介的角色定位,为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的参与合作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宇硕 刘博宇 毕旭 王彬 眭任静
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共同生产者和受益者,利益相关者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与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探究生态系统服务的社会相关性和潜在社会影响至关重要。如何从利益相关者感知视角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影响因素、平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多重生态效益已成为一项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进展,在归纳利益相关者及其感知概念的基础之上,整理介绍利益相关者感知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中的应用,系统梳理利益相关者识别、感知数据获取、感知评估方法特点,阐释影响利益相关者对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多维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生态系统服务社会公平性、决策参与度、可持续供给理念出发,以利益相关者为核心,构建一个社会感知评估、社会效应分析、政策实践应用互动融合的研究框架,进而有效链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未来研究有必要进一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的多样化社会需求与差异、挖掘多源大数据在多尺度生态系统服务感知评估中的作用、扩大空间分析方法应用范围、揭示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差异形成机制。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利益相关者 感知 研究框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君虎 王焕炯 王红丽 陈春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基础。近年来很多研究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有效地增强了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与人类福祉关系的认识。但其中一些研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偏离实际较多,对生态补偿等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作用有限。因此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为客观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各框架的优点,总结出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框架,并强调了评估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尺度及利益相关者问题。该理论框架要求以人类的支付意愿(Wish To Pay,WTP)为基本原则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合理估价,并将各项服务的具体价值分配到不同尺度的利益相关者。这可以增强价值评估结果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为生态补偿标准及对象的确定提供指导性帮助。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菊红 王昊 张雅琪
服务生态系统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价值创造模式,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首先,在明确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的基础上,将价值创造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服务提供者、服务促进者和服务接受者。其次,引入演化博弈的方法,对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演化均衡状态及其收益进行刻画。最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服务生态系统共创收益与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弹性在服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直接影响服务化的收益状况和系统的均衡状态;在不对系统收益分配进行调控的情况下,价值滑移降低了系统价值共创的效率,均衡状态的收益值低于系统最大收益值;对系统的收益分配进行调控能够提升价值共创效率,奖励策略能够决定系统的最终演化状态,而惩罚策略则能够加快系统的收敛速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冯喆 许学工 周建 高阳
"土地分离和共享框架"是协调物质生产和生态保护、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理论。本文梳理了"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和生态系统服务间关联,剖析生态系统服务应用于该框架的理论基础,结合美国典型土地共享案例,分析了土地利用策略选择对粮食生产、生物多样性、直接和间接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探讨了该框架对中国生态系统工程的启示。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对土地功能认知的不断深入,"土地分离与共享框架"的拓展表现为从单一的粮食供给服务需求演进到粮食供给服务和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综合需求。当粮食供给服务与其他服务处于权衡状态时,在生态脆弱、恢复力差的地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间多处于凸权衡关系,一般适宜采用分离策略;在生态系统稳定、恢复力强的地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多处于凹权衡关系,一般适宜采用共享策略。结合美国典型土地共享案例发现,其土地利用实践中选择土地功能共享策略是比较适宜的;生态系统服务作为政策评估工具,可在策略选择和评估实施效果中发挥一定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可持续土地利用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并为中国制定土地利用策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胜 丁忠兵
本文以生态系统理论、协同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从环境扫描、结构分析、功能分析、演化分析四个方面构建了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互动、多元共生、协同共进、动态演化的系统,外部环境及其发展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产品电商生态系统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当前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信息传递、供应链优化和价值增值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电商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因此,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扶持民营农产品电商企业发展,积极创建第四方农产品电商服务平台,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关键词:
农产品 电商 生态系统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明媚 李大鹏 孙倩茹
学生评教作为高校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普遍运用的手段,在指导教师教学方面本应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实践中并未显现应有效果,且对其有效性也存在较多争论。评价的有效性必须以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学生评教“评”什么?构建评教指标体系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从利益相关者对评教制度的需求出发,提出评教指标体系应包括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三个维度;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学生作为评教主体能够“评”什么,以及对具体教学事项评价的信度效度进行分析和验证;最终提出重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应遵循利益相关者需要、学生主体性、价值判断标准科学化,以及“评”“研”相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教学评价 指标体系 利益相关者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家合
当前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主体的识别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尚不清晰,影响了购买行为的成效。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本质上是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识别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九类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对专家的结构性访谈界定地方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服务对象四类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各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利益要求和利益冲突。最后以用人单位为中心提出协调各方利益的策略:地方政府应完善监督评估机制,承担公共责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坚持专业价值观;服务对象应充分运用监督权和知情权,主动参与其中。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伟林 李树茁 李聪
生态系统提供了几乎所有的人类福祉要素,但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常常忽视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的关系出发,对国内外关于人类福祉的测度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贡献、权衡保护生态与促进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包括人类福祉的多指标测度、科学的生态系统服务消费模型构建、弱势群体的生态服务收益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4个方面。最后,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人类福祉的多尺度测度、生态系统服务的分配与消费和生态政策过程参与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关系的框架,并指出分配与消费环节是人类福祉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启万 王明
构建利益相关者品牌生态系统,识别关键因子,目的在于对复杂的品牌关系提供内涵解释,为品牌生存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在品牌生态理论框架下,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识别了品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构成因子,发展了各维度及所属因子的测量量表,并以品牌营销者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逐步提炼了品牌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最终形成了由外部环境关系、支持者关系、合作者关系、消费者关系和品牌社群关系等构成的利益相关者五维度品牌生态系统。最后,建议品牌管理者从"媒体的多元化运作""区域政府沟通""代理商对服务满意""代言人与品牌匹配""成分品牌嵌入"及"社群关系维护"等关键要素层面分析品牌关系和竞争态势,找到有利于自身品牌的市场定位方向,集中有限资源,通过优化关键因子,进行利基市场的竞争。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品牌关系 品牌生态系统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闯
本文考察了渠道关系中非成员性利益相关者对权力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只有一方与利益相关者联系时,该联系对成员权力地位的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源提供来实现的;当双方都与同一个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时,关系的强度与性质则决定了影响的方向;当双方分别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时,影响的方向则很难明确。
关键词:
渠道 渠道权力 利益相关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葛锐 尹爱田
国家药物政策是一个综合框架,是跨部门、跨领域的。国家药物政策的具体目标涉及诸多利益相关者。有必要建立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框架。制药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卫生领域和经济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国家药物政策的研究与制订,从制药业的视角进行研究,可预期或明确制药企业的立场与反应,使研究和制订药物政策更为有效。文章从经济现实、制度变迁和理论逻辑3个方面分析了基于制药业视角研究药物政策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关键词:
药物政策 利益相关者 制药业视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曙虹 黄丽 杜德斌
该文首先总结了三螺旋理论中大学、企业、政府三类创新主体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解析各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特征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以硅谷为例,从实践上深入探究这一独特、高效且持续引领创新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构过程和机理。研究认为硅谷创新体系的形成是各种创新主体、要素与创新环境良性互动的结果,其中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引擎"企业、奋发有为的政府是硅谷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密集的风险投资、大量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各种行业协会和非正式社交网络为重要的支撑要素并催化各类创新活动的产生,完善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孕育了硅谷持续创新的土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媛媛 王季 王永东
关系营销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不同于交易营销的新型营销理论,它的核心就是研究如何建立、维持和提升企业与顾客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换言之,企业对各种营销关系的管理是关系营销的核心内容。利益相关者理论自出现以来一直被应用于管理学领域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营销学领域的重视。但事实上,关系营销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有诸多相似之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关系营销理论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模型和工具。本文主要利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忠诚度阶梯模型,并且将其拓展,根据不同关系影响因素的组合,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营销关系分为五个层次,从而构建了一个营销关系分层模型。这一模型的提出,...
关键词:
关系营销 营销关系 利益相关者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