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9)
2023(5910)
2022(4789)
2021(4516)
2020(3480)
2019(8048)
2018(8187)
2017(15065)
2016(8052)
2015(9138)
2014(9147)
2013(8916)
2012(7929)
2011(7257)
2010(7552)
2009(7006)
2008(6939)
2007(5986)
2006(5312)
2005(4993)
作者
(22935)
(18927)
(18903)
(17956)
(12313)
(8945)
(8625)
(7282)
(7170)
(6976)
(6458)
(6417)
(6042)
(5996)
(5901)
(5880)
(5519)
(5505)
(5462)
(5422)
(4870)
(4657)
(4545)
(4409)
(4347)
(4230)
(4219)
(4139)
(3929)
(3709)
学科
(28225)
经济(28192)
管理(25516)
(22812)
(17055)
企业(17055)
方法(12027)
(9062)
理论(9001)
数学(8941)
数学方法(8786)
环境(8728)
中国(8367)
业经(7705)
(7524)
(7393)
服务(6640)
工作(6372)
(6346)
(6332)
(5756)
生态(5688)
(5365)
银行(5358)
地方(5299)
教育(5259)
(5215)
贸易(5209)
(5108)
(5050)
机构
大学(113635)
学院(112412)
管理(43138)
(40988)
经济(39713)
理学(36701)
研究(36634)
理学院(36296)
管理学(35525)
管理学院(35320)
中国(28654)
(25117)
科学(22932)
(20224)
(17997)
(17681)
中心(17647)
(16741)
师范(16551)
北京(16260)
研究所(15984)
财经(15878)
业大(15160)
(15110)
(14971)
(14325)
(14179)
师范大学(13360)
技术(13257)
经济学(12407)
基金
项目(76426)
科学(59590)
研究(58798)
基金(53764)
(46704)
国家(46294)
科学基金(39620)
社会(36367)
社会科(34203)
社会科学(34197)
(29921)
基金项目(27906)
教育(27465)
(25201)
编号(24835)
自然(24414)
自然科(23685)
自然科学(23680)
自然科学基金(23240)
资助(21474)
成果(21087)
重点(17696)
课题(17327)
(16279)
(16250)
(15896)
项目编号(15395)
国家社会(15245)
(14720)
创新(14686)
期刊
(47875)
经济(47875)
研究(31801)
中国(26161)
教育(17881)
学报(16498)
(16193)
管理(16125)
科学(14866)
大学(12806)
(12339)
图书(12076)
技术(11979)
学学(11384)
书馆(8894)
图书馆(8894)
(8732)
金融(8732)
农业(8635)
业经(7618)
财经(7546)
经济研究(7142)
(6576)
资源(6019)
职业(5932)
情报(5888)
问题(5701)
(5644)
论坛(5644)
(5366)
共检索到172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戴君虎  王焕炯  王红丽  陈春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基础。近年来很多研究对不同尺度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有效地增强了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与人类福祉关系的认识。但其中一些研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偏离实际较多,对生态补偿等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作用有限。因此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为客观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各框架的优点,总结出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框架,并强调了评估的经济学基础、研究尺度及利益相关者问题。该理论框架要求以人类的支付意愿(Wish To Pay,WTP)为基本原则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合理估价,并将各项服务的具体价值分配到不同尺度的利益相关者。这可以增强价值评估结果的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为生态补偿标准及对象的确定提供指导性帮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志波  孙伟  黄清麟  
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途径制定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意味着立足于市场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但是,一些问题困扰着评估实践,选择哪些指标用于评估就是难题之一。评估存量还是流量,选择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也必须事先得到明确界定。本研究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评估本身应遵循的范畴和原则,以及应当选取的价值类型和评估指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曦   梁松斌  
生态系统服务尺度与人类治理尺度错配是造成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的原因之一,界定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是认识与解决该问题的首要环节。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提出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界定分析框架与身份变动机制,并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与发展提供来自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实践尝试和研究思路。研究认为:利益相关者是生态系统服务反馈机制中重要社会属性变量,且存在于层次性空间结构中,呈现出竞争性动态平衡和差异性权重位次等特殊属性,是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目标达成的惠益对象。利益相关者理论演化与类型划分标准为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界定带来助益,但存在适配性差异。引入布迪厄实践理论,这一体现综合性、关系性、模糊性、生成性和再生产性的独特研究视角,能够为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界定提供由场域、惯习、资本等核心概念构成的分析框架,并为阐释其身份变动机制提供思路;同时,为回应利益相关者理论融合规范主义“价值”与实证主义“事实”的发展定位和趋势,拓展其理论解释边界带来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实践尝试。围绕该分析框架,就制度设计,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场域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探索建立从利益相关者界定出发到规制生态系统服务尺度与人类治理尺度错配的制度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丛春  韩增林  
当前,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对于它的定量评估已成为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基础上,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加以探讨,并根据Co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选取指标,尝试建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框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瑶  曾继平  赵明静  
本文通过对适应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适应条件进行分析,结合渤海海草床生态系统及其管理现状,提出将适应性管理理念贯穿管理体系建设、目标设定、方案设计以及监测评估等管理全过程,并从背景数据、问题评估、管理方案、监测评估等四个阶段,提出了海草床适应性评估与管理框架的构想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晨  李国平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是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也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议题。生态系统服务既具有直接、间接、选择价值等使用价值,也具有遗赠价值、存在价值等非使用价值。目前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市场化评估法、显示偏好法和状态偏好法,状态偏好法中条件价值法应用较为广泛和成熟。条件价值法通过构建生态系统服务这一公共物品的假想市场,评估受访者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的分布规律,得到生态系统服务总经济价值,是一个相对灵活的价值评估工具。但在应用中仍存在问卷设计偏误、假设偏误、策略性偏误和嵌入偏误四类偏误。应用条件价值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进而奠定生态补偿的价值基础,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倩倩  张瑞红  马本  
基于实地调研访谈,对北京市怀柔区的生态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服务理论基础,选择当量因子法评估了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测算了生态服务的外溢价值。研究发现:第一,怀柔区仅在森林和水资源领域实施了生态补偿,补偿范围覆盖不全;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主要来自国家和北京市(1.14亿元,占67.2%)。第二,怀柔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高(937.93亿元),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的4倍;水资源生态服务价值最大;森林年均吸收CO2的可交易价值高达45.36亿元,占GDP的19.4%。第三,怀柔区生态服务价值向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很大(409.76亿元),但现有补偿过低。最后,从怀柔区、北京市、国家三个层面提出完善生态补偿、实现生态资源保值和增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文华  
为推动中国生态系统综合评估,促进中国生态系统的网络化研究与区域综合研究,2006年5月10日~11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北京举办了“生态系统评估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孙鸿烈院士、李文华院士和傅伯杰、刘纪远、欧阳志云、谢高地、赵学勇、曹敏、张仁华、岳天祥、邵全琴等十余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主题学术报告。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于秀波、姜鲁光、侯西勇、潘明麒、王斌、王进欣等同志根据专家讲稿协助整理了部分文稿,现将经孙鸿烈、李文华等专家亲自修订过的文稿择要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广达  蔡昀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区域生态共同体思维,利用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两调节系数进一步确定补偿款项的转移额度。新安江补偿案例研究结果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在跨区域生态问题上能够有效弥补跨区域补偿力度不足的问题,厘清损害补偿如何向保护补偿演化的路径,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完善生态补偿经济学公平理论,并为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跨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晨  丁晓辉  李国平  汪海洲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能为确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和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全面评估了水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据此确立了生态补偿的上限标准和分摊机制,并尝试根据生态服务功能和动态价值变化确立生态补偿支付标准。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724.56亿元,比2002年减少了125.38亿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生态补偿上限标准为46.12亿元/a,其中中央政府为18.45亿元/a,受水区地方政府为27.67亿元/a;生态补偿支付标准中央政府为7.1...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广达  蔡昀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区域生态共同体思维,利用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两调节系数进一步确定补偿款项的转移额度。新安江补偿案例研究结果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在跨区域生态问题上能够有效弥补跨区域补偿力度不足的问题,厘清损害补偿如何向保护补偿演化的路径,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完善生态补偿经济学公平理论,并为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跨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牛志伟  邹昭晞  
农业生态补偿有两类涵义:一类是"对农业生态的补偿",即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补偿;另一类是"对农业的生态补偿",即对农业生态价值的补偿。与此相对应,国内外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也有两类:从生态保护成本和从生态服务价值两个不同角度测算生态补偿标准。成本与价值是投入产出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然而遗憾的是,现行的两类补偿标准研究大多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割裂的。本文吸取和借鉴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合理内涵,克服其各自的片面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补偿标准模型",将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思路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中。对该模型的应用与分析,验证了其对于修正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片面性、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构建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可以进一步延展至不同条件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了解决某些情况下出现的相对冗余的资源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借助线性规划敏感性分析工具,对模型初始最优解进行修正,得到能够满足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的补偿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本文所构建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高地   林智钦  
基于国内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中在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核算实践取得的成效,提出需要进一步发展突破的空间,包括进一步确定核算范围、建立统一规范的理论框架,发展可操作性强的核算方法、建立可复制的统计模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祖华  蔡良良  关庆伟  蔡霞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等方法,评估了浙江省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主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8年,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24.04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是社会经济服务价值的4.55倍。各项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依次为保护土壤>水源涵养>森林旅游>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固碳释氧>提供林副产品;不同森林类型生态功能服务总价值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而单位面积价值依次为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针叶林>灌木林。在同一类型生态服务中,阔叶林的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和针叶林净化环境的单位面积价值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