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96)
2023(19960)
2022(17215)
2021(15886)
2020(13532)
2019(30936)
2018(30685)
2017(58825)
2016(32263)
2015(36556)
2014(36926)
2013(36566)
2012(33973)
2011(30890)
2010(31314)
2009(29270)
2008(28905)
2007(26247)
2006(23378)
2005(20740)
作者
(96365)
(80905)
(80239)
(76484)
(51215)
(38788)
(36390)
(31788)
(30476)
(28948)
(27328)
(27298)
(25712)
(25403)
(25042)
(24872)
(24225)
(23580)
(23232)
(23201)
(20223)
(20152)
(19678)
(18477)
(18239)
(17999)
(17990)
(17916)
(16476)
(16197)
学科
(145351)
经济(145183)
(91582)
管理(91177)
(68355)
企业(68355)
方法(59851)
(54269)
数学(52045)
数学方法(51501)
农业(36264)
中国(35675)
(35109)
业经(32959)
(31871)
地方(31545)
(26961)
(23191)
贸易(23182)
(22402)
环境(21954)
理论(21403)
(21259)
银行(21188)
(21029)
财务(20945)
财务管理(20888)
(20599)
(20409)
金融(20399)
机构
学院(470187)
大学(469203)
(192649)
经济(188469)
管理(180430)
研究(162204)
理学(155230)
理学院(153479)
管理学(150825)
管理学院(149998)
中国(122490)
科学(101294)
(99727)
(93443)
(88051)
(83600)
研究所(75901)
业大(75159)
中心(74943)
农业(72408)
(71825)
财经(69713)
(63190)
北京(62884)
(62382)
师范(61779)
经济学(58123)
(57787)
(57269)
经济学院(52207)
基金
项目(314175)
科学(245186)
研究(229259)
基金(225822)
(197384)
国家(195659)
科学基金(166238)
社会(144022)
社会科(136107)
社会科学(136066)
(123954)
基金项目(119630)
自然(107023)
教育(104773)
自然科(104400)
自然科学(104372)
(103512)
自然科学基金(102508)
编号(94665)
资助(92807)
成果(77784)
重点(70544)
(69251)
(67747)
课题(65343)
(64060)
创新(59847)
科研(59814)
国家社会(59012)
教育部(58641)
期刊
(220897)
经济(220897)
研究(138711)
中国(93359)
(90212)
学报(79450)
科学(70937)
(67737)
管理(62642)
农业(60688)
大学(59573)
学学(56467)
教育(50204)
(44780)
金融(44780)
技术(40217)
业经(38254)
财经(34412)
经济研究(33962)
(30059)
(29457)
问题(29384)
(24810)
技术经济(23693)
图书(23159)
统计(22240)
理论(22022)
科技(21767)
世界(21566)
现代(20751)
共检索到704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桂芬  
生态脆弱是宁夏南部山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因环境原因而导致宁夏南部山区向中部地区移民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讲,生态移民不仅能够解决迁出地农民的贫困问题,减轻生态压力,而且可以增加迁入地人力资源的投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章拟通过构建生态移民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宁夏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移民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东梅  李晓明  刘乔巧  
本文以宁夏为例,在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移民瞄准精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Probit模型、对生态移民项目的瞄准精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生态移民项目实施初期,那些居住在贫困村或少数民族村或生态环境恶劣村的农民的迁移概率较大,说明生态移民初期的瞄准目标较宽泛;而随着生态移民项目的推进,到2007年只有那些居住在同时是贫困村、少数民族村和生态环境恶劣村的村民们才更有可能迁移,说明此时的瞄准精度更高。除此之外,户主特征、家庭人口特征、家庭财产状况及基本生存条件也会对移民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亚  李秉龙  
本文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察互助资金的借贷行为,探讨互助资金是否瞄准贫困户。研究发现,互助资金没有瞄准贫困户,瞄准目标上移既有机构贷款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贫困户贷款需求小的原因。贫困户缺乏需要大额资金的生产投资机会是互助资金偏离瞄准目标的客观原因;小组连带责任贷款也能把信贷资源传递给更多农户是增强金融普惠性的重要机制;分期还款机制和高利率降低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但高利率会增加互助资金向农户贷款的可能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昭  蒋远胜  徐光顺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作为我国财政扶贫的新模式,在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同时对缓解农户借贷难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机构视角,在分析贫困村互助资金社瞄准机制现有设计的基础上,对四川省互助资金社贫困户入社率和借贷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认为,四川贫困村互助资金社在互助资金的投递上瞄准了贫困户,但生产投资机会的缺乏导致贫困户对互助资金的借贷率不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艳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否给予了最贫困的家庭和个人?这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该文基于宁夏690户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没有有效地瞄准贫困家庭和个人,家庭经济状况并非确定低保对象的依据。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目标瞄准的偏误主要来自于农民对制度的不了解、人情因素以及分配程序的不公开。因此,政府需要建立新的家庭收入审核机制,同时强化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关爱萍  李静宜  
基于甘肃省1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408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其交互变量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农户贫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有利于降低成为贫困户的机率;农户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农户贫困发生概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农户家庭人力资本欠缺时,较丰富的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而当家庭社会资本较贫瘠时,通过提升家庭人力资本水平也可以降低农户贫困发生概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兴华  
城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分析及评价西安理工大学党兴华城市特别是具有综合功能的中心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生产、流通、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在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中心和枢纽的作用。国外曾经通过发展极理论,中心地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等论证城市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超  王德  
文章基于绿色发展理论,构建绿色经济减贫效益测评指标体系,并以贵州87个区县为例,分析贵州整体以及各区县绿色经济减贫效益,发现贵州绿色经济减贫发展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比例不符合绿色经济发展;二是城乡消费差距扩大,农村经济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区县教育资源分配差异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柴斌锋  陈玉萍  郑少锋  
本文通过对南北三省农户玉米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比较分析了不同收入等级农户、不同地区农户和不同土地等级玉米生产的成本和收益情况。主要结论有:(1)玉米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与农户的贫富等级有关;(2)玉米的成本和收益与土地的细碎化、土地等级有关;(3)劳动用工量和化肥量是玉米生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4)人工费用的计量方法将直接影响玉米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核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树雄  
宁夏在"十二五"期间政府进行有计划有规模的进行生态移民,采取县内移民与县外移民相结合,也就是用五年的时间把西海固干旱带上的不适宜生存的35万农民进行移民,时间之紧、任务之重,是历史罕见,但宁夏基本按计划圆满完成了35万人的大移民。然而移民后的原居住区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遗留问题,本文以西海固的泾源县六盘山镇的花果村为例,分析当前生态移民后存在着现实面紧迫的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夏林  
论文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对甘肃省399户农户参与贫困村互助资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入社后收入变化、是否了解互助资金章程、资金占用费率、借款发放繁琐程度、贫困户认定、决策是否民主、财务是否透明、理事会监事会成员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满意度;农户经济特征显著负向影响其满意度;其他因素则无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建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强化财务监督,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与正规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规范贫困户认定标准,提高贫困瞄准度;加强对各级成员的培训,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毅  
异地搬迁和生态移民都是为了缓解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压力,实现环境保护和减贫的双重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人口异地安置。与政策安置移民相伴生的是移民的流动,包括政策安置移民的二次流动和非政策移民的自发流动。宁夏的经验表明,移民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口流动。现有的移民社会治理机制主要服务于异地安置,很难应对移民社会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表现尤其明显。移民是一个持续的移动过程,需要改变以户籍和居住地为载体的管理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毅  
异地搬迁和生态移民都是为了缓解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压力,实现环境保护和减贫的双重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人口异地安置。与政策安置移民相伴生的是移民的流动,包括政策安置移民的二次流动和非政策移民的自发流动。宁夏的经验表明,移民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口流动。现有的移民社会治理机制主要服务于异地安置,很难应对移民社会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表现尤其明显。移民是一个持续的移动过程,需要改变以户籍和居住地为载体的管理方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永丽  李青原  
根据甘肃省14个贫困村的入户调查数据,本文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收入结构、健康状况和家庭资源禀赋等方面对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在考虑内生性的基础上,运用工具变量法测算了贫困与非贫困家庭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显示:在纠正了内生性偏差后,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均有所提高,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非贫困家庭。进一步分析认为,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和家庭负担、家庭资本有关。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华  李晓涛  白荣宝  
中国西北地区水库移民的贫困问题,是制约移民区经济有效发展的瓶颈。本文运用甘肃、宁夏两省份水库农村移民调研数据,研究教育在水库移民内部不同层次的影响。运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对比研究验证:教育能够显著提高移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同时发现,教育的减贫效应对于收入最低层较大;从事非农工作能够显著增加收入最低层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政府精准扶贫不仅要注重扶持政策的完善,还应着重关注低收入人群的教育扶贫,注重非农就业的培训工作,鼓励、倡导和培养有条件的农户从事非农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