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7)
2023(14962)
2022(12604)
2021(11822)
2020(9527)
2019(21898)
2018(21863)
2017(39675)
2016(22266)
2015(24968)
2014(24713)
2013(23586)
2012(21868)
2011(19750)
2010(19985)
2009(17725)
2008(17034)
2007(14825)
2006(13202)
2005(11988)
作者
(59599)
(49629)
(49348)
(47061)
(31779)
(23958)
(22624)
(19508)
(19306)
(17967)
(17143)
(16969)
(15920)
(15717)
(15634)
(15406)
(14742)
(14665)
(14525)
(14418)
(12673)
(12166)
(11914)
(11704)
(11208)
(11188)
(11153)
(10978)
(10056)
(9967)
学科
(85902)
经济(85813)
管理(55950)
(52325)
(39751)
企业(39751)
方法(32797)
中国(30591)
数学(28822)
数学方法(28334)
(27086)
地方(26403)
教育(22099)
业经(19944)
(19457)
(19453)
农业(18719)
环境(17098)
理论(16316)
(15443)
(15353)
(14264)
贸易(14246)
技术(14206)
地方经济(13981)
(13963)
银行(13939)
(13725)
(13648)
金融(13645)
机构
大学(291980)
学院(291771)
(112312)
经济(109663)
管理(107557)
研究(104368)
理学(91500)
理学院(90377)
管理学(88622)
管理学院(88062)
中国(75073)
(64281)
科学(63016)
(51784)
(51364)
(51187)
(49376)
师范(48924)
中心(48880)
(46518)
研究所(46444)
业大(41212)
北京(40485)
财经(40090)
师范大学(39830)
教育(38670)
(38620)
(38293)
(36383)
农业(35583)
基金
项目(197343)
科学(157052)
研究(151994)
基金(138794)
(120101)
国家(118928)
科学基金(102465)
社会(94488)
社会科(89318)
社会科学(89298)
(80655)
教育(75942)
基金项目(72889)
(68293)
自然(64198)
编号(63849)
自然科(62613)
自然科学(62601)
自然科学基金(61422)
资助(55648)
成果(52716)
(47972)
课题(47334)
重点(46357)
(44109)
(41761)
创新(38802)
(38704)
发展(38453)
教育部(38283)
期刊
(129724)
经济(129724)
研究(94459)
中国(72232)
教育(63984)
(42552)
学报(41648)
管理(40885)
科学(39546)
(39386)
大学(33450)
技术(31337)
学学(29775)
农业(29371)
(27964)
金融(27964)
业经(23182)
财经(19263)
经济研究(19203)
职业(17425)
问题(16950)
(16676)
图书(16142)
(15852)
资源(15078)
(14251)
(14193)
论坛(14193)
(12976)
科技(12962)
共检索到459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娜   完德吉  
生态移民社区的教育实践影响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人类学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与历史资料分析法,梳理了移民对普通教育与培训教育由排斥到接受乃至依托的实践变化历程。研究发现移民社区的教育实践是移民不同代际主体实现就业与转变生计方式的重要途径,且普通教育与培训教育前后共同作用于移民不同代际主体转变生计方式的过程,体现了二者对移民群体生计转换的接续性影响,从而促使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呈动态变化的结构性特征。同时,本文针对生态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背景的特殊性与两种教育实践在移民社区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对普通教育从政策辅助,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以及对培训教育从培训内容、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建议,以进一步推进生态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旺多  
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是当今社会人们的普遍追求。三江源生态移民是为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移民,为了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迁"的移民目标,从长远来看,构建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举措。为此,就应在把握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生态移民在社会福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加快构建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福利机制的对策,以真正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根本逆转和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娜娜  许佳君  
易地搬迁作为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内容,对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生态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陕南西乡县易地搬迁工程的考察,运用空间社会学理论视角,从国家顶层空间规划设计、移民上楼到移民空间适应三个层面分析移民社会空间的生产机制,从居住空间的压缩与集聚、经济空间的萎缩与繁育、心理文化空间的消解与重塑三个维度考察"移民上楼"后的空间再造样态。研究发现,从散居到聚居的居住方式带来了家庭结构、代际关系、社会网络和社区治理等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迁,使移民在搬迁初期生计空间断裂,难以实现社区融合。易地搬迁工程不仅仅是自然居住空间的改善,更是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文化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消解与再造过程。按照精准扶贫的目标识别移民在社区空间再造过程中的区隔,以空间正义为价值诉求,通过多维空间的形塑与协调,构建移民社区共同体,才能使移民真正融入新社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乡村秩序的协调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勋华  何雄浪  张波  
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全面构建了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政府管理以及移民心理预期水平等5项子系统29个观测点,并以向家坝水电工程四川库区移民社区为研究对象,评价社区可持续发展状态,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善英  朱广印  
加强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是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关键之一,针对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只有实施产业与生态置换机制、建立区域互动机制、补充移民补偿机制、完善利益引导机制,才能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玉成  
保护和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关键是解决好生态移民的后续产业。本文针对三江源生态移民规模和已实施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江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初春霞  孟慧君  
生态移民是把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人口居住地区的居民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对生态移民概念的界定入手,系统阐述了生态移民与内蒙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揭示了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内蒙古生态移民实施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对策思路。
[期刊] 求索  [作者] 孙良顺  
水库移民社区发展和贫困移民精准脱贫均离不开外部关系网络的介入扶持和内部关系网络的整合调节,在梳理二者间应然逻辑和实践困境的基础上,讨论在水库移民社区发展中实现精准扶贫的优化路径。一方面,应重视贫困移民主体性的重塑,以内生发展需求逆向约束资源输入,由"内"至"外"地矫正外部资源供给偏差;另一方面,需不断完善水库移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机制,优化资源分配格局,由"外"至"内"地消解社区内部结构壁垒,促成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的有效协同,以"内""外"互动的方式统筹实现水库移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贫困移民的精准脱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燕  王顺克  
文章通过对三峡库区移民状况的调查,探讨了现阶段三峡库区移民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社保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在三峡库区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筹措资金,构建具有三峡库区特色的地质灾害社会保险基金,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功能的失业保险,并以家庭账户为基础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构建和谐稳定的三峡库区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爱军,苏莹荣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同凯  褚慧  
三江源生态移民家长教育参与过程受主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生境理论从生态移民家长的教育参与意识、参与能力与参与行为三个维度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地的调查研究发现,生计方式、文化不适及知识和价值观的断层是导致当前生态移民家长教育参与意愿淡泊、参与能力不足与参与行为被动的主要原因。为此,应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平台作用,加强生态移民家长教育参与意识;遵循"他者性"的教育理论,弥补生态移民家长教育参与能力;完善政策制定和法律规范,规范生态移民家长教育参与行为。以破解三江源生态移民家长教育参与的困境,为促进三江源生态移民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和参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治国  陈敦明  陈华  乐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海燕  王永平  
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的理论框架,利用贵州省城镇安置模式下生态移民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模糊评价法,分析生态移民搬迁前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搬迁后,移民户的可行能力整体提升,可行能力隶属度从搬迁前的0.479上升到搬迁后的0.590。经济收入、物质条件、居住环境、社会机会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社交网络功能小幅度削弱。安置点转换下,搬迁后所有安置点移民户的可行能力提升,物质条件和社会机会功能改善,但其它三类功能性活动均有不同数目安置点移民户的整体状况变差。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数量和平均年龄转换下所有区段移民户的可行能力均高于搬迁前,而健康状况转换下"很不好"和"不太好"区段的移民户可行能力下降,各家庭特征因素转换下每一区段移民户的功能性活动改善状况呈现较大差异。因此,为增强生态移民的可行能力,提出以促进就业为核心多渠道增加移民收入、加强对移民的教育培训和医疗卫生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和实施差异化的精准扶持政策、帮助移民重构社交网络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代高飞  尹光志  张东明  阎河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和今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口和发展 ,人口和环境 ,人口和资源的矛盾 ,提出了三峡库区移民及其相关问题的一些设想 ,以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宏利  陈修文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特殊生态区。该区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区内社会稳定及流域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项目的实施,如何选择三江源地区后续产业发展项目,是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根据这一特殊贫困地区(藏区)生态移民的生存与发展要求,首次应用PRA方法,提出了目前适合当地的不同类型生态移民可供选择的后续产业发展项目体系,以期对生态移民及早实现二次创业及产业调整等提供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