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4)
- 2023(13614)
- 2022(11599)
- 2021(10788)
- 2020(8854)
- 2019(20392)
- 2018(20366)
- 2017(37910)
- 2016(20821)
- 2015(23644)
- 2014(23737)
- 2013(22979)
- 2012(21461)
- 2011(19510)
- 2010(20135)
- 2009(18160)
- 2008(17807)
- 2007(15980)
- 2006(14383)
- 2005(13018)
- 学科
- 济(86776)
- 经济(86676)
- 管理(52062)
- 业(49487)
- 企(37107)
- 企业(37107)
- 方法(30494)
- 地方(28527)
- 农(28086)
- 中国(27431)
- 数学(26650)
- 数学方法(25809)
- 业经(20013)
- 学(19821)
- 农业(18951)
- 财(16604)
- 制(16564)
- 环境(16295)
- 融(15259)
- 金融(15251)
- 银(15124)
- 银行(15093)
- 理论(14870)
- 行(14640)
- 贸(14383)
- 贸易(14366)
- 地方经济(14354)
- 易(13786)
- 发(13672)
- 和(13313)
- 机构
- 学院(287671)
- 大学(282423)
- 济(109570)
- 经济(106769)
- 研究(106424)
- 管理(104108)
- 理学(87671)
- 理学院(86495)
- 管理学(84402)
- 管理学院(83880)
- 中国(80641)
- 科学(68725)
- 京(63324)
- 农(56258)
- 所(55534)
- 财(50534)
- 研究所(50415)
- 中心(49066)
- 江(48312)
- 业大(46069)
- 农业(43546)
- 范(43002)
- 师范(42531)
- 北京(40491)
- 院(39094)
- 州(38405)
- 财经(38213)
- 省(37735)
- 技术(34919)
- 经(34272)
- 基金
- 项目(192184)
- 科学(149015)
- 研究(141532)
- 基金(133165)
- 家(118403)
- 国家(117043)
- 科学基金(97979)
- 社会(85573)
- 省(80812)
- 社会科(80738)
- 社会科学(80714)
- 基金项目(70034)
- 划(66580)
- 教育(65043)
- 自然(63325)
- 自然科(61671)
- 自然科学(61653)
- 自然科学基金(60408)
- 编号(59131)
- 资助(54690)
- 成果(48322)
- 发(46949)
- 重点(44244)
- 课题(43473)
- 部(39898)
- 创(39788)
- 创新(37152)
- 发展(37062)
- 展(36459)
- 科研(35945)
共检索到459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淑兰 柳易林 欧阳华
为评价、监控和考核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水平、进程和成效,构建了一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叠加、功效系数、模糊综合评价等三种数学模型,并以安徽省岳西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研究生态示范区多时空尺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结果表明在基准水平年(2000)、近期目标年(2005)和远景目标年(2010)生态示范区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度(0.268、0.541、0.859)、可持续功效系数(0.711、0.812、0.949)和可持续发展隶属度(0.129、0.332、0.671)都逐步增加,而且在不同规划年限中均以自然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最优,这与该县生态环境优越、经济社会水平低、发展潜力大的客观实际非常...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韫频 黄小芬 陈伟 高崇博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是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以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为目标,根据《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点,结合湖北特色禀赋和现实需求,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创新示范区建设战略的SD模型,预测湖北省创建议程创新示范区核心指标演进趋势,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预测期内,湖北省GDP、水资源总量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将保持较好的发展趋势,但高新技术贡献率、水环境保护、科技人力资源增长相对缓慢。对照预测分析,从科技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产业贡献、水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小兵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并以吴县市为例 ,探讨吴县市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并依据其评价结果提出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吴县市 可持续发展能力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良
运用适当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价农业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建设的绩效 ,是生态示范区发展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江苏省金湖县为例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计算分析金湖县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并且应用系统协调度等 ,分析金湖县农业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 :1 999年以前 ,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系统协调度较差 ;2 0 0 1年以后 ,生态示范区进入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 ,经济、社会、环境进入中等水平协调 ,生态示范区资源与生态安全指数稳步提高 ,表明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较足。
关键词:
生态示范区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细归 吴黎 吴清 张明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作为经济健康发展、生态循环再生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同进化的作用方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借助Arc GIS和Geo DA等分析工具,对中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其空间集聚程度表现出"提升—降低—增强"的趋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多中心、条带式"分布显著,其"核心—边缘"结构开始显现,总体上呈沿胡焕庸线两侧非均衡分布的"东南密、西北疏"的空间格局;HH和LL集聚区的空间联动性较强,LH和HL集聚区的不稳定突变性显著,局部空间集聚格局的异质性逐步弱化,整体上朝优化协调方向发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集聚重心呈反"S"型轨迹移动,表现出由东北向西南变迁趋势;标准差椭圆的覆盖范围呈现"缩小—扩大—缩小"的离散特征。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时空格局演变过程与表征是社会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差异、政府发展政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葛大兵 吴小玲 邹冬生
为促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和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示范区的基本涵义、目标、考核指标体系、建设程序等方面分析了生态示范区的可持续性,并以湖南省绥宁县生态示范区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其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该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成效表明,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能够实现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示范区 可持续发展 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汝绪伟 李海波
围绕我国省级层面如何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以山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为例,构建基于要素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基础评价框架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建立示范区分类标准体系,促进科学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定期评估工作。最后提出加快推进山东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国内其他省份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示范区 标准 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于翔 谭德庆 周沁影
利用断裂点模型,从空间角度分析成都市金牛区的可持续发展辐射效应。结果表明,金牛区在综合经济、产业、开放、教育以及基础设施等5个方面的辐射效应超过了自身的行政管辖范围,特别是在开放和基础设施两个方面的辐射效应远远超过其他区县;金牛区在企业辐射效应的均衡点并不完全位于自身行政管辖范围内。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辐射效应 断裂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月明,冯艳芬,李强,傅恒勋,徐剑波,李华兴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依据 ,探讨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生态经济区划分的原则、指标和方法。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将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划分为中—东部中心城镇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区、西—西北部工业生态发展区、东北部农业生态开敞区和南部环境生态建设区 4个生态经济区 ,应用ArcViewGIS绘制中山市生态经济分区图 ,并提出了各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晓荣 荣良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必须探索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的路径与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科技创新示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范例。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的创新驱动试验示范区,其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对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查,从创新基础、产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效率4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指标目标值和增长速度,并从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培育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东西科技合作与协作创新等方面提出路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示范区 评价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勃 刘照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