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75)
2023(19575)
2022(16578)
2021(15527)
2020(12997)
2019(29562)
2018(29361)
2017(56227)
2016(30597)
2015(34146)
2014(33421)
2013(32981)
2012(29783)
2011(26522)
2010(26708)
2009(25197)
2008(24507)
2007(21571)
2006(18963)
2005(16828)
作者
(85206)
(70989)
(70614)
(67144)
(45406)
(34076)
(31978)
(27549)
(26906)
(25495)
(24286)
(23902)
(22573)
(22533)
(21729)
(21677)
(21093)
(20794)
(20479)
(20336)
(17484)
(17431)
(17189)
(16285)
(15857)
(15805)
(15759)
(15747)
(14190)
(14035)
学科
(122882)
经济(122750)
(105665)
管理(99917)
(94296)
企业(94296)
方法(55366)
数学(45010)
数学方法(44260)
(36695)
业经(36251)
(34819)
中国(31182)
农业(25414)
(25135)
(24829)
财务(24749)
财务管理(24719)
地方(24678)
理论(24309)
技术(24190)
(23644)
企业财务(23358)
(22073)
(21076)
贸易(21055)
(20578)
环境(20513)
(20327)
(20119)
机构
学院(424975)
大学(419347)
管理(171563)
(167016)
经济(163421)
理学(147734)
理学院(146136)
管理学(143481)
管理学院(142700)
研究(134673)
中国(105570)
(89337)
科学(84031)
(77645)
(69186)
(66403)
(64151)
业大(62973)
中心(62200)
财经(61785)
研究所(60318)
(56057)
北京(55934)
(54771)
师范(54316)
农业(54153)
(53701)
(49482)
经济学(49279)
财经大学(45655)
基金
项目(287384)
科学(227249)
研究(212489)
基金(207456)
(179866)
国家(178295)
科学基金(154948)
社会(133511)
社会科(126489)
社会科学(126455)
(114549)
基金项目(109584)
自然(100942)
自然科(98622)
自然科学(98602)
教育(97795)
自然科学基金(96833)
(94805)
编号(87729)
资助(85145)
成果(69557)
重点(64052)
(62749)
(62130)
(61547)
课题(59891)
创新(57921)
国家社会(54267)
科研(54204)
项目编号(53960)
期刊
(187427)
经济(187427)
研究(122641)
中国(82053)
管理(67831)
(63608)
学报(62792)
(62116)
科学(59671)
教育(49419)
大学(48200)
学学(45360)
农业(44041)
技术(40411)
(38986)
金融(38986)
业经(33986)
财经(29736)
经济研究(28917)
(26118)
(25562)
问题(24162)
技术经济(22676)
图书(21023)
科技(21004)
现代(20498)
商业(19851)
(19670)
理论(19289)
资源(19029)
共检索到627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志生  李应博  
近三百年来,系列科技革命和生产方式创新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然而,社会财富的剧增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尊重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生产力观,逐渐取代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生产力观,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交汇处,如何深刻理解并应用生态生产力观于新一轮发展特别重要,尤其在自然生态力发达、社会生产力落后的西部地区更是如此。文章在区域调研访谈的基础上,以生态生产力理论和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为指导,把商业模式创新中的内容、架构、治理方式三方面与青海海西州生态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结合起来,分析企业在微观层面探索生态生产力开发的思路:引入新技术和工艺流程进行精深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郝兴霖   张樨樨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涵盖“共创主体—共创网络—共创环境”的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前因条件联动模型,并结合NCA和fsQCA方法探讨了多维前因条件与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关系。结果表明:单个前因条件并不构成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强化共创网络结构嵌入能够发挥较为普适的作用;存在“共创精神-生态联动”等3种引发高水平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模式,并且高管企业家精神、用户共创参与以及环境动态性存在互补关系;存在4种引发非高水平商业模式创新的组态模式,表明前因条件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属于非对称因果关系。研究结论能够为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实践指导,从而促进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红丙  王景  王秋月  
商业模式创新是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当前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七大理论学派都试图通过"寻找与商业模式相关的某些要素,然后组合这些要素"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然而,现阶段的组合创新研究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的帮助却极为有限,因为在"创新的结果为何?"、"待组合的元素为何?"和"如何组合这些元素?"这些问题的思考上处于混乱状态。建立在问题学理论、TRIZ理论等基础上的组合创新理论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描述框架。组合创新理论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组合创新机制,把商业模式界定为,由"如何创造和捕获经济价值?"这个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七大理论学派的观点在微观上都可以放在组合创新机制内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荆浩  尹薇  
文章以辽宁省正亚集团为研究对象,识别了对创业企业有关键影响的资源与能力,并基于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的协同方式,分析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资源编排行为。研究发现,创业企业通过改变资源编排路径,从初次创业阶段的"获取—稳定化—协调利用",到再创业阶段"剥离—开拓—战略部署",驱动着商业模式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逻辑的变革,最终实现了"资源驱动型商业模式——市场需求导向型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过程。同时,商业模式的实施形成了竞争优势,满足了新颖性、互补性、锁定性和效率的要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立杰  李康  王鑫  王金凤  
转型升级、创新先行。借助华为崛起案例系统剖析后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演进路径,并结合RPV理论探究商业模式创新演进机理,以期为我国本土后发企业构建赶超路径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静静  刘璐  李剑玲  
基于生态消费视角,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现状,分析和研究了大数据内涵及变革意义、新能源汽车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机理,并从企业、客户、财务等方面构建了生态消费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路苹   郭韬   李盼盼  
为揭示数字经济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跨层次影响机制,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与创新生态理论,构建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生态位对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跨层次影响理论模型,以我国内地35个城市478家沪深两市A股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资源生态位的“态”和“势”属性、市场生态位的“态”和“势”属性对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在资源生态位的“态”属性、市场生态位的“态”属性与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资源生态位的“势”属性、市场生态位的“势”属性与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可丰富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荆浩  张冬秀  
在全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以环境效益提升为目标的生态创新,在推动绿色成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作为拉动生态创新的重要诱因,商业模式的转型及对生态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生态创新和商业模式进行融合,在理论层面围绕理论和概念演绎、基于案例的理论构建等方面总结了生态创新背景下的商业模式相关研究,在实证层面对生态创新、商业模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芳  
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是当下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之一,两者的融合互动决定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本研究基于协同共演模式构建模型、设计问卷,考察苏州高技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融合互动的现状,通过因子分析、结构化方程,验证苏州高技术企业两个创新互动中存在创新氛围不浓厚、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企业间竞合度低等问题,并从开放商业生态系统视角,提出营造创新氛围、创建动态创新系统、构建商业模式与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以推动苏州高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凤宏  
本文将湿营销理念引入服装经营业,以服装"湿定制"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创新途径,并进行SWOT矩阵战略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静  刘元元  
在当今日益动态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企业家认知的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动力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不够重视,而企业创新行动的发起和实施与企业家的认知密切相关。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企业家认知的组成因素:创新倾向、关注焦点和信息获取,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家认知的来源,探讨了先验知识和社会网络与企业家认知的关系以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文章基于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所构建的概念模型,为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以期在实践中为组织实施企业家培训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静  刘元元  
在当今日益动态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企业家认知的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动力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对商业模式创新问题不够重视,而企业创新行动的发起和实施与企业家的认知密切相关。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企业家认知的组成因素:创新倾向、关注焦点和信息获取,并分析了各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家认知的来源,探讨了先验知识和社会网络与企业家认知的关系以及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作用。文章基于认知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所构建的概念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易加斌  王茜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促使各类型企业逐步向平台型企业转变,我国平台型企业在引进海外先进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本土环境的特点开展了商业模式二次创新,逐渐赶超了原有企业。各大平台型企业在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和我国的制度环境相适应。通过构建"制度环境、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的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丰富了商业模式二次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也为企业在迅速变化的制度环境中怎样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指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道志  王平华  宋远方  
互联网经济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则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中的重要话题。文章首先从价值视角出发,对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之后结合互联网企业特点,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三方面,系统总结了互联网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路径。文章在最后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动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臧树伟  潘璇  孙倩敏  
商业模式创新一直被视为企业后发追赶的重要手段,本文借助典型案例,从商业模式创新视角对动态环境下的后发企业追赶问题进行相关讨论。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创新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和新市场机会的出现,后发企业需要对已有商业模式进行持续不断的调整和修正,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新的商业环境。此外,市场时机选择、企业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协同等因素在后发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