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0)
2023(11112)
2022(8996)
2021(8489)
2020(6747)
2019(15286)
2018(15167)
2017(28850)
2016(15672)
2015(17664)
2014(17612)
2013(16903)
2012(15608)
2011(14403)
2010(14578)
2009(13803)
2008(13716)
2007(12186)
2006(11288)
2005(10585)
作者
(43587)
(36404)
(36149)
(34760)
(23461)
(17212)
(16352)
(14071)
(13982)
(13046)
(12561)
(11976)
(11762)
(11587)
(11567)
(11417)
(10894)
(10493)
(10430)
(10129)
(9355)
(8892)
(8755)
(8320)
(8281)
(8197)
(8021)
(7885)
(7291)
(7230)
学科
(69010)
经济(68937)
管理(46893)
(41370)
(32451)
企业(32451)
方法(25415)
中国(23737)
(21500)
数学(21398)
数学方法(21166)
环境(18011)
(16184)
业经(16163)
(15076)
贸易(15068)
(14779)
(14761)
农业(13841)
(13749)
地方(13019)
(12919)
(12273)
(12044)
(11965)
银行(11957)
(11609)
(11070)
金融(11070)
理论(11006)
机构
大学(227403)
学院(227284)
(105664)
经济(103791)
研究(84946)
管理(84903)
理学(72196)
理学院(71404)
管理学(70400)
管理学院(69980)
中国(66579)
(49237)
(48370)
科学(47739)
(41977)
研究所(37997)
财经(37863)
中心(37147)
(34606)
经济学(34213)
(33662)
(33210)
北京(31992)
(31224)
师范(31029)
(30806)
经济学院(30654)
业大(28069)
财经大学(28002)
(26583)
基金
项目(145632)
科学(117064)
研究(111129)
基金(108263)
(93709)
国家(92975)
科学基金(79847)
社会(74341)
社会科(70529)
社会科学(70513)
基金项目(55367)
(53259)
教育(49950)
自然(48000)
自然科(46793)
自然科学(46781)
自然科学基金(45968)
(45711)
资助(44415)
编号(43868)
成果(36709)
(33890)
重点(33432)
(33053)
国家社会(32233)
课题(31056)
中国(29880)
(29719)
教育部(29412)
(28391)
期刊
(121710)
经济(121710)
研究(74960)
中国(46489)
(35284)
管理(32711)
(31519)
科学(31036)
学报(30273)
教育(25863)
(24361)
金融(24361)
大学(23929)
学学(22288)
农业(21770)
经济研究(20464)
财经(19586)
技术(18314)
业经(18292)
(17110)
问题(16256)
(15304)
国际(13775)
世界(13554)
(12126)
资源(11342)
技术经济(10946)
现代(10792)
图书(10002)
经济问题(9861)
共检索到354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晋勇  吴仁海  
生态现代化在理解和阐释现代工业社会如何应付环境危机的过程中 ,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的一种主导理论 ,对当前中国而言这一理论同样适用。本文阐述了生态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 ,将生态现代化理论应用于分析目前国内已有的某些决策 ,指明当前迫在眉睫的工业环境改良、产业重构方向。最后用生态现代化的观点和方法构想中国当前的环境决策方法 ,以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铁映  
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是我国经济、科学、社会研究工作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科学研究工作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经过三十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我们终于认识了软科学研究的巨大作用,把软科学提到了国家领导者、各级政府决策者、科技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的面前。这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一个历史功勋。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建伟  许晴  
【目的/意义】随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战略和理念的提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设计/方法】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比较和分析了学者关于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及对策建议等方面研究,指出了在研究范式、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之处。【结论/发现】未来深化相关研究的方向,包括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研究的中国范式;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路径;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模式比较;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中国责任担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先登  
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同步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积聚强固环境生态力的新时代。新时代建制市在行政管辖空间几乎覆盖国土空间全域发展的态势下,更要深刻认识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不断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进程中,遵循一般性规律,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广义性鲜明特征;遵循特殊性规律,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特指性鲜明特征。要按照“地球生命共同体”科学论断指引的发展方向,建制市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积聚强固环境生态力的大逻辑,把生态“绿色烙印”镌刻进城市全域可持续发展基因;通过一以贯之的政策措施,以“六个相适应”,加快释放环境生态力越来越大的内生新动能,在城市全域城乡经济一体化中同步实现“环境生态”一体化,不断提高积聚强固环境生态力水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世骏  
邓小平在1983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未来"是时间概念,"世界"是空间概念,"现代化"则是一个既包括又超越了时空概念的价值概念:它是迄今为止中外文明的结晶,也是从今往后人类进步的目标。尽管学术界对"现代化"的概念有多种理解,也有许多批评,但如果我们像S.N.艾森斯塔特那样把"现代性"的核心理解为一种"深度的反思性"的话,[1]是有足够理由把"现代化"作为一个正面价值来"面向"或追求的。这种意义上的"现代化"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在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勇进  陈文江  常跟应  
20世纪80年代,"生态现代化"的概念在环境政治领域中出现,并迅速发展成为多元的思想论说,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欢迎。无独有偶,自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美科学和工程界迅速兴起一门新的学科———"产业生态学"。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界又迅速兴起了对"循环经济"的关注。所有这些都表明,"生态现代化"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和重视。但从当前环境社会学界和环境政治学界对"生态现代化"讨论的现实来看,笔者认为必须加快对生态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与措施的研究,否则,生态现代化概念或思想本身对促进全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突破学科界限,综合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乔永平  
国内关于生态现代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生态现代化的内涵及生态现代化理论的价值及启示等方面。目前的研究呈现出持肯定性观点的多,批判性反思性研究少;国外理论研究多,国内实证性案例研究少;定性研究深度不够,定量研究缺乏等特点。今后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加强批判性研究,全面评价生态现代化理论;加强国内实证性案例研究;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定量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卫彦琦  王永鑫  
"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新学科的实质性内容。"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宗旨与实质,是其理论形式和实现方式,而且上升到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高度,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要构成内容。深刻理解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实质内容有助于客观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管理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并提升治理现代化理论层面的设计,有助于推进并落实"四个全面"的总布局与总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健,黄胜利  
对于中国的研究,就曾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三种人敢于做出概括,他们是喜爱中国的专家、厌恶中国的专家和汉学家。喜爱中国的专家热爱中国,厌恶中国的专家与中国打过交道但不喜欢它,而汉学家则愿意试图去分析中国。有代表性的是,喜爱中国的专家对大多数中国的事情表现出热忱,并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中国今天的成就和明天的光辉前景。厌恶中国的专家通常强调办事难,总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文玲  王灿  Spaargaren Gert  Mol Arthur P J  
生态现代化理论探讨了国家在社会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生态化转向,为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团体和个人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应该如何做出调整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素,并探讨了该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争论。考虑目前国内经济的发展动态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需求,这一理论对推动我国经济的低碳转型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该理论发展过程中关于生产与消费的讨论,更为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定位等问题提供了参考。结合生态现代化观点和争论,本文提出我国经济的低碳转型,需要从尤其强调生产端导向的碳减排向同时兼顾上下游并重视消费者作用的战略思路转变;经济变革同时强调制度变...
[期刊] 求索  [作者] 钱乘旦  
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在追求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普遍趋势的今天,现代化在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矛盾甚至风险。回溯和考察现代化理论研究历史,揭示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比较与借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题中之义。由此,必须回答好四方面问题:一是现代化研究是如何生发的?中国现代化研究与西方现代化研究有何区别?二是什么是现代化?中国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现代化?三是现代化的任务是什么?我们目前面临什么样的现代化任务?四是顶层设计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有什么重要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邱海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系统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阐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鲜明回答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谋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胡阳  
草原生态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命题之一,我国草原生态治理取得了突破,但还面临草原承包权改革引发的分散化治理难题、草原有害生物的危害、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行为追责难等诸多挑战。这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发展中的新问题,又有社会思想理念变迁、现实制度设计等原因。草原治理目标责任的偏差、统筹协调能力的不足、草原治理空心化等问题均妨碍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开展,弱化了生态治理的成效,亟需确立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模式、优化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目标责任体系、完善草原生态治理法规体系建设、加强草原精细化管理,以及加大牧区经济投入,培育新兴草原生态经济等,协同推动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春艳  吴佩芬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其根源在于传统现代化的弊端。生态现代化是传统现代化的时代转型,推进生态现代化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为此,要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现代化理念;培育各种行为主体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依托各种生态技术;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