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3)
2023(11703)
2022(10374)
2021(9753)
2020(8202)
2019(18750)
2018(18785)
2017(35881)
2016(19440)
2015(21790)
2014(21690)
2013(21263)
2012(19484)
2011(17446)
2010(17386)
2009(15739)
2008(15126)
2007(12960)
2006(11309)
2005(9822)
作者
(56146)
(46517)
(46154)
(44064)
(29591)
(22340)
(21028)
(18349)
(17711)
(16480)
(16113)
(15614)
(14663)
(14581)
(14513)
(14064)
(13842)
(13680)
(13281)
(13073)
(11553)
(11160)
(11154)
(10444)
(10403)
(10359)
(10326)
(10255)
(9306)
(9166)
学科
(75167)
经济(75093)
管理(57845)
(50115)
(41827)
企业(41827)
方法(34777)
数学(29842)
数学方法(29492)
(19946)
(19156)
环境(19005)
中国(18475)
(17738)
地方(17391)
业经(16528)
(13841)
(13672)
(13648)
(13489)
贸易(13482)
农业(13389)
(13078)
理论(13005)
(12589)
银行(12553)
(12354)
金融(12352)
(12012)
技术(11659)
机构
大学(270895)
学院(270029)
管理(109033)
(102149)
经济(99759)
理学(94932)
理学院(93861)
管理学(92183)
管理学院(91718)
研究(90468)
中国(66493)
科学(58965)
(58189)
(45508)
(45167)
(43102)
业大(42444)
研究所(41672)
中心(41262)
(37808)
财经(37173)
北京(36855)
(36548)
师范(36235)
(33814)
农业(33805)
(33803)
(31493)
经济学(29454)
师范大学(29447)
基金
项目(194404)
科学(151900)
研究(140670)
基金(140246)
(123039)
国家(122045)
科学基金(104426)
社会(87071)
社会科(82361)
社会科学(82338)
(75944)
基金项目(75818)
自然(69625)
自然科(67846)
自然科学(67829)
自然科学基金(66525)
(64411)
教育(63479)
编号(57522)
资助(57312)
成果(45324)
重点(43466)
(41905)
(41278)
(39867)
课题(39145)
科研(37360)
创新(37159)
大学(35807)
教育部(35474)
期刊
(109587)
经济(109587)
研究(76359)
中国(47340)
学报(44928)
科学(41233)
(38522)
管理(38056)
大学(33464)
(32548)
学学(31633)
教育(29172)
农业(27547)
(21941)
金融(21941)
技术(21888)
业经(18487)
经济研究(17103)
财经(17011)
图书(15134)
资源(14763)
(14301)
科技(14260)
问题(14053)
(14025)
理论(13773)
实践(12875)
(12875)
(12532)
技术经济(12195)
共检索到381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军  程春满  杨建新  孙玉军  付晓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 ,晋陕蒙接壤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 ,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脆弱生境特征和演化规律 .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选取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 ,对该区脆弱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景观格局的形成过程 .同时 ,运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进行了预测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佳华,姚凤梅  
脆弱生态环境是影响生存环境,导致环境日趋恶化的不稳定因素。本文以科尔沁沙地为例,从景观和景观生态出发,论述影响脆弱生态环境景观不稳定性的各生态等级尺度的扰动因子,即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生态位、群落生态、生态系统。同时文章认为各种干扰的实质是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分析各生态等级尺度扰动因子有助于建立景观生态模型,从而更好地研究脆弱生态环境及其景观扰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兵  孔维华  姜琳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在充分考虑研究区生态环境背景特征(沙漠化、盐渍化、风力侵蚀、干旱等灾害严重)的基础上,引入极端气候灾害因子(指示气候变化)和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景观的干扰),构建了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研究区2000—2013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处于中-重度脆弱状态;其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跃龙,张玲娟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客观、灵活且具较强可操作性的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通过用此法评价全国26个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方式,对其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贾慧  陈海  毛南赵  聂霞  
运用熵变分析方法从景观的视角阐明生态脆弱区景观可持续动态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景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以高度敏感生态脆弱区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构建景观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构建研究区景观可持续评价模型,通过计算熵流、熵产生和总熵变,分析研究区2009—2014年间的系统承载力、活力和有序度,探讨研究区的可持续性。研究表明:(1)建立的景观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反映景观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演化机制,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生态脆弱区景观可持续性评价研究;(2)在2009—2014年间,高渠乡熵流呈减少趋势,熵产生总体上升,总熵变除2012年外,其余年份逐年下降,景观复合生态系统内部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3)高渠乡可持续总得分呈上升趋势,景观可持续性总体上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跃龙,刘燕华  
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之间具一定的相关性,这节相关性的大小与其所处的工业化程度或水平的高低成反相关关系。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例如,我国东南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不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或加剧主要不是因为工业化进程;相反,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例如,我国西部各省、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阻障工业化进程,而低水平的工业化又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贫困与脆弱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因此,提出要想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加速实现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化,既是摆脱贫困也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朝辉  王克林  李仁东  熊艳  许联芳  
应用3个时期航空遥感图像为基本信息源,在Arc/Info系统的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应用景观破碎度、分维数、优势度、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等指标,对洞庭湖区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陆景观之间的交替变化显著,耕地面积减少最多,达30608hm2,水域面积增加最多,净增48978hm2。20a来整个区域的景观破碎度加重,多样性增加,优势度下降。进一步具体分析各景观类型发现,耕地、草地、居住建设用地的破碎度和分离度1980~1990年间表现为增加,1990~2000年则表现为减少,表明湖区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政策已初显成效。由于受泥沙淤积和退田还湖的影响,20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军  石承苍  
若尔盖县是四川省重要的牧业基地,该县草原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和沙化。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草地沙化进行了遥感监测。研究证实,该地区1994年沙地面积已达7610.4公顷,比1985年扩大了3750.5公顷,草地沙化面积比1985年扩大了两倍。以该地区为代表的若尔盖高原“沼泽—草甸—沙地”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在进一步恶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雪雁  巴建军  
本文在对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进行脆弱度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河西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应走生态经济相结合的道路 ,要从建立水资源持续利用机制、科学实施荒漠化防治工程、加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以及培育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云玲  张一平  
通过建立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利用德尔菲调查方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研究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处于轻度脆弱的类型区面积仅占该省总面积的19.62%,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中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32.02%;强度和极强脆弱的类型区面积占了总面积的53.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以及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的地区。因此,对强脆弱性地区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降低对外界干扰的脆弱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华丽  陈刚  李敬兰  丁国平  
运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矿区生态环境,对于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湖北大冶为研究区,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遥感影像,通过不同波段组合,以及铁矿指数(ironoxide)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等的应用,在分析地表地物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知识的决策树方法进行分类,大幅度提高了分类精度,得到了具有高精度的分类结果图。并基于不同时相分类结果的变化检测,通过对研究区水体污染、矿区复垦、耕地变化等的分析,定量分析了矿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发现从1986年到2002年,研究区水体污染还比较严重,矿区植被严重退化,耕地大量减少,停产的矿区仅20%已复垦,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海  梁小英  王涛  
了解景观复杂性、村落专业化、土地集约利用三者的关系对于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陕西省米脂县17个村庄为例,通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对应分析来探讨三者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土地利用方式重要性指标可以有效表征研究区村落的专业化程度,反映村落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表达不同村落间相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2)景观复杂性仅与作物种类和种子投入呈显著相关,这一方面表明研究区农户大多采用多样性种植策略来减少单一种植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表明增加单位面积种子投入会增加景观复杂性;且影响景观复杂性的因素依次增大的顺序为种子投入、作物种类;(3)村落专业化程度仅与总产出、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丙娟  蔡海生  陈美球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科学认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将湖区划分为微脆弱区、轻脆弱区、中脆弱区、强脆弱区、极脆弱区,分析了各区脆弱性主要成因及其表现。根据各区域的生态环境分异情况,从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讨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问题;结合明晰湿地权属和规范湿地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强可持续管理立法与执法、实施GDP绩效考核等,探讨了鄱阳湖区生态管理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顾丽  王新杰  龚直文  付尧  刘俊  
湿地是地表最重要的景观覆盖类型和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湿地景观的巨大变化,不仅改变了湿地景观原有的功能,而且对湿地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北京湿地为研究区域,将马尔科夫过程模型引入到湿地景观格局分析和预测中,采用遥感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利用1996、2001与2005年LandsatTM影像为信息源,分析了北京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研究结果标明:北京地区的湿地资源面积呈现显著退化趋势,湿地面积由1996年的62869.64hm2减少到2005年的31416.31hm2;北京湿地斑块趋向于不规则,破碎化程度增强导致湿地易消退,湿地功能难以发挥;在现有的人类作用强度的情况下,北京湿地景观格局可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天然河流达到10.93%,人工水域占99.17%。研究结果为北京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官冬杰  苏维词  王海军  
重庆岩溶区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宜耕地资源不足,土地退化严重,承受自然灾害能力低,使岩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本文以重庆市岩溶地区为例,选择12项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然后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25个岩溶区县中潜在脆弱区县7个,轻度脆弱区县2个,中度脆弱区县5个,重度脆弱区县5个,极度脆弱区县6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