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0)
2023(11546)
2022(10053)
2021(9682)
2020(8059)
2019(18623)
2018(18570)
2017(35369)
2016(19409)
2015(21965)
2014(22124)
2013(21822)
2012(19874)
2011(17544)
2010(17541)
2009(15868)
2008(15756)
2007(13586)
2006(11830)
2005(9870)
作者
(54652)
(45152)
(44858)
(42764)
(28595)
(21597)
(20459)
(17808)
(17091)
(16222)
(15508)
(14991)
(14234)
(14162)
(13822)
(13793)
(13431)
(13374)
(12904)
(12563)
(11237)
(10948)
(10802)
(10259)
(10170)
(10132)
(10019)
(10001)
(9082)
(8875)
学科
(71878)
经济(71805)
管理(63411)
(53161)
(45522)
企业(45522)
方法(33438)
(30584)
数学(28442)
数学方法(28138)
(20235)
中国(20205)
环境(18660)
地方(17824)
(17809)
业经(16461)
(16133)
财务(16065)
财务管理(16015)
企业财务(15191)
(13794)
(13744)
理论(13364)
财政(13133)
农业(13102)
(13025)
技术(11578)
(11291)
贸易(11285)
教育(11174)
机构
大学(264787)
学院(264366)
管理(107657)
(98585)
经济(96173)
理学(93377)
理学院(92378)
管理学(90842)
管理学院(90392)
研究(85328)
中国(63150)
(57003)
科学(55252)
(52762)
(42376)
(39960)
业大(39756)
中心(39111)
财经(38783)
(38733)
研究所(38403)
北京(36184)
(35319)
(35118)
师范(35033)
(31831)
(31541)
农业(30902)
财经大学(28595)
技术(28345)
基金
项目(185117)
科学(144298)
研究(137491)
基金(132246)
(114432)
国家(113449)
科学基金(97657)
社会(84367)
社会科(79768)
社会科学(79743)
(73174)
基金项目(71472)
自然(63828)
教育(62564)
自然科(62161)
自然科学(62147)
(61051)
自然科学基金(60970)
编号(57286)
资助(53792)
成果(46307)
重点(41144)
(40189)
课题(39104)
(38859)
(38151)
科研(35562)
创新(35474)
项目编号(35348)
大学(34542)
期刊
(109079)
经济(109079)
研究(77653)
中国(52512)
(44284)
学报(41563)
管理(37582)
科学(37362)
(35408)
教育(31877)
大学(31329)
学学(29133)
农业(25230)
技术(22830)
(18577)
金融(18577)
财经(18120)
业经(18028)
图书(17149)
经济研究(16279)
(15204)
问题(13873)
科技(13332)
资源(13317)
理论(13273)
财会(12724)
(12493)
会计(12452)
实践(12438)
(12438)
共检索到38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钟大能  
生态环境领域的外部效应是环境公共风险的重要成因,生态环境建设是政府基于防范环境风险提供的公共产品。财政生态补偿是财政从正向和逆向对私人部门承担防范环境风险成本转嫁的双向补偿激励。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为例,探讨构建正向补偿核算框架;以资源税和环境污染税的税率确定机制为例来探讨逆向补偿核算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孔凡斌  
财政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内容,健全的环境财政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析公共财政改革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环境,阐述我国环境财政支出和管理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进展,研究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支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生态财政的政府间责任、资金来源、资金整合、支出方向、重点领域以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财政机制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杨晓萌  
在我国众多的水系流域中,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水质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流域水环境的生态补偿问题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冷永生  李敏  
一、建立和完善与政府生态修复提供职责相对应的财政体制。1."上提一级"是生态修复和补偿责任在政府间配置的基本原则。生态修复是以自然和生态功能为地理单元的,其范围和界限与行政区划的不一致是必然现象,即生态修复必然会涉及跨行政区划的问题。在处理跨行政区划的生态修复和补偿问题时,应当遵循"上提一级"的原则,即生态修复和补偿涉及同级别行政区域的,交由上一级政府承担支出责任,下级政府仅承担管理责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冷永生  李敏  
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山西转型发展的代表城市,其做法和经验在生态修复和补偿机制的建设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太原市生态治理相关项目的深入调研,在总结太原市经验和特点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首要和关键任务在于:在坚持生态补偿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厘清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内在逻辑,进而清晰界定政府和财政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聂倩  匡小平  
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资源有偿利用的重要政策工具,选择合适的生态补偿模式对于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生态补偿模式过多依赖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市场化交易模式发展缓慢。为提升生态补偿效率,我国的生态补偿应在优化政府补偿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市场交易机制的激活来促进市场补偿模式的发展,实现生态补偿的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邢丽  
一、中国目前关于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状况(一)财政投入状况分析。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财政的投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保障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鸣骥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是西部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繁荣。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森林植被遭到长期的、连续的破坏,许多富饶的地方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玉君,张谦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补偿问题,即如何对那些生态环境建设的直接效应的受损者与受益者之间进行公平性调控,亦即受益者对受损者如何进行补偿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其中之一为地理学理论视界。本文运用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思想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补偿问题,得出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地域应该得到多元补偿和应该以生态环境建设产业或企业为主体来运作多元补偿的资本的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彩凤  
近年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却呈现出逆向的下降之势,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整体和谐发展的一个重大桎梏。急功近利的补救措施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而需要构建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来从长远解决,不仅要提高农村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而且要通过完善税收、拓宽资金渠道、强化技术扶持等对策来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永喜  王娟丽  王晋  
论文通过对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的明确界定,科学厘清生态保护投入补偿和污染补偿,综合考虑流域生态环境服务的水量分摊和水质补偿,并将其统一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针对性地提出了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然后以皖浙两省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流域生态环境产权界定,可以从理论上厘清流域生态补偿的对象和内容,将水质和水量因素整合纳入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中;2)根据生态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利益主体面对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内容不同,但是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的产权安排相对更为公平合理,并且能够兼顾各方权益;3)上下游共享流域生态环境权益情况下,综合水质和水量因素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明确,补偿内容全面完整,易被各方所接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廖晓慧  李松森  
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为有效实施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经济、法律和行政制度的总和,主要依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核心内容做出系统性安排。目前,我国正着力推进以主体功能区为基本格局的国土空间构建,这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确立了新型空间布局框架。适应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明确界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权责,科学测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标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域布局耦合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国安  
2007年,山东省财政部门在南水北调沿线、淮河流域和小清河流域启动了生态补偿试点。2008年,加大资金筹集力度,在全省所有重点流域全面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同时,建立了环境保护"以奖代补"制度,并在大汶河流域开展上下游协议补偿试点,初步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可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挺  何利辉  钟玮  
由于经济学与生态学、环境科学的融合日趋完善,在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生态、环境的文献越来越多,目前全球遭受生态环境问题困扰,生态补偿尤为重要。本文将国内外关于生态服务的内涵、生态补偿,特别是生态补偿中的自由市场主义和非市场环境主义进行对比研究,并总结现有的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