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2)
- 2023(7634)
- 2022(6560)
- 2021(6115)
- 2020(5053)
- 2019(11128)
- 2018(10912)
- 2017(19688)
- 2016(10981)
- 2015(12113)
- 2014(12273)
- 2013(11636)
- 2012(11270)
- 2011(9970)
- 2010(10981)
- 2009(10586)
- 2008(10331)
- 2007(9520)
- 2006(8776)
- 2005(8288)
- 学科
- 济(45008)
- 经济(44942)
- 管理(35144)
- 业(27465)
- 企(22949)
- 企业(22949)
- 环境(15570)
- 方法(15507)
- 地方(14175)
- 中国(13424)
- 学(12777)
- 农(12666)
- 审计(12147)
- 数学(12124)
- 数学方法(11870)
- 财(10452)
- 划(9691)
- 业经(9219)
- 制(9103)
- 地方经济(8539)
- 和(8516)
- 农业(8289)
- 融(7671)
- 金融(7670)
- 资源(7658)
- 生态(7322)
- 银(7243)
- 银行(7231)
- 理论(7228)
- 发(7219)
- 机构
- 大学(157391)
- 学院(156461)
- 济(58823)
- 经济(57257)
- 管理(56652)
- 研究(55901)
- 理学(47612)
- 理学院(46985)
- 管理学(45953)
- 管理学院(45674)
- 中国(44602)
- 京(35943)
- 科学(35717)
- 财(29853)
- 所(29070)
- 中心(27219)
- 江(27016)
- 研究所(25756)
- 农(25443)
- 范(23540)
- 师范(23327)
- 财经(23040)
- 北京(22562)
- 业大(21950)
- 州(21443)
- 经(20656)
- 院(20526)
- 农业(19539)
- 省(19475)
- 师范大学(18830)
- 基金
- 项目(101616)
- 科学(80152)
- 研究(74156)
- 基金(73256)
- 家(65500)
- 国家(64507)
- 科学基金(54472)
- 社会(47684)
- 社会科(45070)
- 社会科学(45053)
- 省(39844)
- 基金项目(38239)
- 自然(34959)
- 自然科(33897)
- 自然科学(33886)
- 划(33609)
- 教育(33341)
- 自然科学基金(33218)
- 资助(29778)
- 编号(29650)
- 成果(25340)
- 重点(23588)
- 发(22361)
- 部(21809)
- 课题(21150)
- 创(20229)
- 国家社会(19862)
- 科研(19526)
- 创新(18950)
- 大学(18497)
共检索到256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英婕 王洪强
生态环境保护关乎民众福祉、民族未来。国家审计是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等审计文本资料,运用NLPIR分析平台,系统回顾了2002—2022年国家审计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项目实施与公告情况,区分不同五年计划时期提炼总结审计主题、审计重点和问题发现,进而探讨国家审计工作优化方向。研究认为,水污染防治及垃圾处理、节能减排、退耕还林还草等领域受到持续关注;工程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始终是审计重点。为更好地发挥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国家审计还应在面源污染、权益交易、其他财税政策等方面持续拓展广度和深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秀渊
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低成本高效益、兼顾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优点而受到各国的青睐。但是,排污权交易的顺利实施必须依赖于完备的法治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在我国法治未建立、市场体制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实施排污权交易,其效果必将受到限制。若要真正发挥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环境 冷思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郑军
实现人权并不断提高人权实现水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拥有社会经济资源产权是实现人权的物质保障,而社会经济资源产权的自身裂变导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产物,也是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轨中落实产权平等、提高产权效率、改善公民人权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从产权界定、产权保护到促进产权平等、提高产权效率进而在适当水平上确保实现人权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从保护"资源"为本到保护"人权"为本、从以政府为主导到以公民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李德文
中国国家审计制度恢复 2 0年来 ,我国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 :探索期、探讨期和系统研究期 ;在国家审计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发挥了对国家审计实践的指导作用。当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WTO ,国家审计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此 ,本文在回顾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 ,对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理论 回顾与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态环境保护 合作 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颖聪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绿色发展也早已列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指出要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本文选取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森林覆盖率数据,百分制标准化并加权平均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指数。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数据,从地表基础条件、生态环境系统、碳排放情况和环境治理能力四方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作出详细分析。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面临着环境基础差、负担人口多、环保能力弱的现状。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发展阶段差异大、合作制度缺失、环境制度壁垒三大问题。因此,加强"一带一路"环保合作有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生态环境保护 合作 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潘金志 黄旺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在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思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深入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利于丰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林业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哲学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策略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策略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策略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占红 孙启宏 王健 王深 高如泰
“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直接影响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环境质量上,氮、磷等指标污染压力提升,消除黑臭水体仍需攻坚;(2)污染排放上,农业、生活源占比进一步增大;(3)“三水”统筹上,水生态问题凸显,部分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统筹亟须加强;(4)环境管理上,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机制尚不健全,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要求差距较大;(5)环境风险上,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新兴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开始凸显。“十四五”之后,应重点把握“四个转变”,即治理重点由城市为主向城市与农村并重转变,污染控制由控源减排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生态保护修复由“三水”统筹向加强水风险的“四水”统筹转变,环境管理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策略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但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党的十六大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明确了方向。"十一五"时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芬 张林波 李岱青
国家公园是一种被全球验证了的能有效实现保护与发展的保护地管理模式。文章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为试点,结合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以国家公园模式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提出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议由中央财政拨付运行经费、制定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开发原则、科学划定国家公园管理范围等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海
中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的回顾与思考黄海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国内,由于有关部门对这一问题存在一些不同认识,使得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进展缓慢,出现问题较多。本文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汪素芹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生态环保问题已日益突出。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值,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的1/4,人均水资源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