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4)
- 2023(16158)
- 2022(13553)
- 2021(12590)
- 2020(10262)
- 2019(23527)
- 2018(23677)
- 2017(44921)
- 2016(24733)
- 2015(27889)
- 2014(28157)
- 2013(27763)
- 2012(25681)
- 2011(23208)
- 2010(23464)
- 2009(21538)
- 2008(21017)
- 2007(18777)
- 2006(17062)
- 2005(15597)
- 学科
- 济(104614)
- 经济(104496)
- 管理(71181)
- 业(67035)
- 企(53285)
- 企业(53285)
- 方法(39350)
- 数学(33060)
- 数学方法(32639)
- 中国(32395)
- 农(31382)
- 地方(28787)
- 业经(25395)
- 财(23842)
- 学(23666)
- 环境(21845)
- 农业(21296)
- 制(19161)
- 贸(17851)
- 贸易(17836)
- 和(17319)
- 易(17175)
- 银(17100)
- 银行(17057)
- 发(16886)
- 理论(16652)
- 行(16371)
- 融(16332)
- 金融(16329)
- 技术(16166)
- 机构
- 学院(353052)
- 大学(353015)
- 济(138839)
- 管理(136484)
- 经济(135575)
- 研究(125216)
- 理学(116308)
- 理学院(114901)
- 管理学(112878)
- 管理学院(112250)
- 中国(94202)
- 科学(78818)
- 京(78217)
- 所(64421)
- 财(63808)
- 农(59835)
- 研究所(58260)
- 中心(56249)
- 江(54465)
- 业大(52636)
- 北京(50478)
- 范(50285)
- 财经(49849)
- 师范(49836)
- 农业(46130)
- 院(45592)
- 经(45094)
- 州(44662)
- 经济学(40507)
- 师范大学(40193)
- 基金
- 项目(235930)
- 科学(184551)
- 研究(174583)
- 基金(168171)
- 家(146776)
- 国家(145462)
- 科学基金(123880)
- 社会(108634)
- 社会科(102691)
- 社会科学(102663)
- 省(92945)
- 基金项目(89498)
- 自然(79494)
- 教育(79010)
- 划(78353)
- 自然科(77505)
- 自然科学(77486)
- 自然科学基金(76037)
- 编号(72265)
- 资助(68488)
- 成果(59410)
- 发(54445)
- 重点(53249)
- 部(50906)
- 课题(50498)
- 创(48324)
- 创新(45010)
- 科研(44558)
- 国家社会(44046)
- 项目编号(43511)
- 期刊
- 济(164885)
- 经济(164885)
- 研究(109126)
- 中国(74414)
- 农(56307)
- 学报(56021)
- 科学(52418)
- 管理(51255)
- 财(47160)
- 教育(44456)
- 大学(42081)
- 学学(39178)
- 农业(38741)
- 融(33705)
- 金融(33705)
- 技术(30559)
- 业经(28367)
- 经济研究(24743)
- 财经(23885)
- 问题(22052)
- 图书(21290)
- 经(20343)
- 业(19692)
- 资源(17640)
- 科技(17570)
- 理论(17243)
- 技术经济(16782)
- 现代(16442)
- 版(16136)
- 实践(15704)
共检索到542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锋 段禄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城镇化则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二者在西部地区能否实现有机结合,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西部地区生活模式传统,生态观念淡漠,城镇发展环境不佳;人口分布不均,生态消费过度,城镇体系发育不全;产业结构初级,生态压力加剧,城镇经济发展乏力;协调发展困难,"两型"社会难建,城镇整体质量不高四个方面的阻滞因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生态观念,改善城镇发展环境;科学合理规划,健全城镇演变体系;承接产业转型,增强城镇发展动力;构建"两型"社会,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等相应的破解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 城镇化 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林
我国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具有牧区、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的特征,其地域文化、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等都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有较大不同。在西部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不能按照单一的模式和路径推进,而应当根据各地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的不同,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制约因素,选择适合自身的城镇化道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书霞
城镇化是现阶段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不仅来自于产业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城镇化体系要给产业发展提供优势平台。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区位和环境等因素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城镇化基础差,实现难度大的情况下,从城镇化体系发展的多维角度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行思考,对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镇化 多维 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琪
走低碳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化发展现状,发现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城镇化建设仍显迟缓,低碳能源建设、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技术利用等方面相对薄弱。然后,采用实证的手段,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群低碳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原因,发现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扩大是制约低碳化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增加、技术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优也是低碳城镇化迟缓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城镇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群 低碳城镇化 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春玲 马跃如
运用Panel Data模型和方法,依据西部地区11个省区2000~2014年数据,考量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差异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性原因所在。鉴此,应通过优化城镇布局和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城镇化率,同时,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提升西部地区城镇化质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夏后学 支玲 李娅 吴从亮
西部大开发已逾10年,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4.1%提高到2011年的42.81%,11年间提高了18.7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以1.7倍的速度增长,但城镇化水平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却由2000年的7.1个百分点增长到2011年的15.7个百分点。在国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背景下,探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协调性及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共识。基于这两个方面,分别利用修正的象限图判别方法与超效率DEA模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仅有广西城镇化与经济水平实现了协调发展,而其他各省(区、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调;②在城镇化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半数地区达到了超效率DE...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发展 超效率DEA 西部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琪
走低碳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化发展现状,发现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城镇化建设仍显迟缓,在低碳能源建设、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技术利用等方面相对薄弱。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扩大是制约低碳化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增加、技术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优也是低碳城镇化迟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群 低碳城镇化 原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汪晓文 刘娟
采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2003-2016年西部地区11个省份的生态效率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状况,利用面板Tobit模型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视角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2003-2016年期间,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总体波动不大,但区域间差距增大,呈现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生态效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受城镇化的进一步拉动,对生态效率的正向影响增强;城镇化使得技术提升对生态效率的正向影响大于其反弹效应;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与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土地城镇化阻碍了生态效率的改善,三者的协调推进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建彪
西部城镇化历史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西部就陆续出现了一批小城邑。西部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西部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从宏观上分析,西部地区城镇化与西部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积极的正面效应;在政策措施不科学的情况下,西部城镇化与西部农民增收之间又存在很大的负面效应。因而要妥善处理二者关系,推进合理的城镇化,从而实现西部农民收入的增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春香
西部地区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综合承载力弱,人力资源素质低下,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依据支撑环境概念模型,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城市群,选择以西三角经济区、泛西三角经济区为枢纽,依托交通线发展轨道式和发散式城市群的路径,通过加快制度、人才、经济、社会等支撑环境的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人力资本 承载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昭君
本文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和城镇化协同发展模型,在探讨协同发展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内蒙古、陕西等省份在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业协同发展中充分体现出了相互促进作用,二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甘肃、贵州等地区的协同发展指数较低,而四川、宁夏和西藏等省份在商贸流通产业与城镇化水平上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性发展。最后根据各省的协同发展现状,从产业布局、政策扶持和区域优势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协同发展 城镇化 商贸流通业 西部地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姜太碧 刘晓鹰
本文通过城市发展轨迹探寻 ,总结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并结合西部地区实际 ,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之对策。
关键词:
城市发展轨迹 城镇化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万鹏龙 杜丽红
21世纪是城镇化的世纪,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现在世界人口的近一半居住在城镇,并继续保持快速上升的势头,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增长更为迅猛。目前,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如何又好又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意义尤为重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琦
近些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形势不容乐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提出西部地区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与生态环境 互动发展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