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1)
- 2023(15754)
- 2022(13637)
- 2021(12547)
- 2020(10393)
- 2019(23713)
- 2018(23823)
- 2017(45531)
- 2016(24538)
- 2015(27489)
- 2014(27640)
- 2013(27630)
- 2012(25625)
- 2011(23364)
- 2010(23640)
- 2009(21842)
- 2008(21174)
- 2007(18656)
- 2006(16861)
- 2005(15457)
- 学科
- 济(117732)
- 经济(117627)
- 管理(70316)
- 业(64489)
- 企(51792)
- 企业(51792)
- 方法(43802)
- 数学(37340)
- 数学方法(36947)
- 中国(31159)
- 地方(30078)
- 农(28740)
- 学(25647)
- 业经(25015)
- 财(23146)
- 环境(22312)
- 农业(19958)
- 贸(18486)
- 贸易(18473)
- 制(18286)
- 易(17774)
- 和(17770)
- 地方经济(17428)
- 理论(17057)
- 融(16967)
- 金融(16966)
- 银(16822)
- 银行(16776)
- 行(16192)
- 划(16019)
- 机构
- 大学(354679)
- 学院(353372)
- 济(148383)
- 经济(145202)
- 管理(137098)
- 研究(127577)
- 理学(117353)
- 理学院(115978)
- 管理学(114115)
- 管理学院(113483)
- 中国(95103)
- 科学(78102)
- 京(77389)
- 财(66001)
- 所(65151)
- 研究所(59029)
- 农(56481)
- 中心(56148)
- 江(52954)
- 财经(52002)
- 业大(51003)
- 北京(49889)
- 范(48547)
- 师范(48104)
- 经(47119)
- 院(46354)
- 经济学(44435)
- 农业(43604)
- 州(43013)
- 经济学院(39611)
- 基金
- 项目(235417)
- 科学(184455)
- 研究(173431)
- 基金(169151)
- 家(147201)
- 国家(145943)
- 科学基金(124625)
- 社会(109425)
- 社会科(103688)
- 社会科学(103661)
- 省(92274)
- 基金项目(89702)
- 自然(79748)
- 教育(78239)
- 自然科(77743)
- 自然科学(77727)
- 划(77355)
- 自然科学基金(76292)
- 编号(70416)
- 资助(69671)
- 成果(57485)
- 发(54531)
- 重点(52948)
- 部(51332)
- 课题(49232)
- 创(48329)
- 创新(45128)
- 国家社会(44737)
- 科研(44388)
- 教育部(43816)
- 期刊
- 济(175097)
- 经济(175097)
- 研究(111593)
- 中国(72867)
- 学报(54434)
- 管理(52538)
- 农(51731)
- 科学(51110)
- 财(48516)
- 大学(40970)
- 教育(40500)
- 学学(38379)
- 农业(36091)
- 融(32174)
- 金融(32174)
- 技术(31569)
- 经济研究(28107)
- 业经(27632)
- 财经(25425)
- 问题(22173)
- 经(21795)
- 图书(19689)
- 技术经济(18577)
- 业(18477)
- 科技(17126)
- 理论(17058)
- 资源(16873)
- 现代(16415)
- 贸(16118)
- 商业(15857)
共检索到543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瑞萍
在梳理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理由原因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国内外学者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来看,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并对国内外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现状进行对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李蕾
文章通过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17省市2008—2016年数据,在对区域物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对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水平集中在[0.4,0.8]之间且总体呈下降趋势;物流业生产总值对协调发展水平有负向影响,企业R&D经费投入对协调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子晨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我国新时期下持续关注的热点课题,近年来,环境法的生态化推进更是成为了我国法治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张瑞萍编著的《环境法视野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是环境法视野下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重要专著。在该书中,作者按照引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探讨、梳理归纳和研究结论的逻辑思路,系统探讨了环境法视野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解决路径。该书有八个章节,层层深入,探讨了环境法视野下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机制与路径。其中,导论介绍了关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的国内外动态,并初步制定了科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进行了规范性的概念界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要素结构、影响作用、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对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志刚
本文将国内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动态聚焦在定量研究上,从投入产出模型、CGE 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生态经济学的四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与评述。
关键词:
经济与环境 协调发展 研究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绵阳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城市区域的综合性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保定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使之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2~2014年,生态环境再度恶化,两者再次处于低级共生阶段。[结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继续坚持退耕还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制度、建设生态集约与生态文明城市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绵阳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理
作者从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人的特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人工生态系统应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观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国锋 琚望静 冶建明 楚光明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5个省份为例,构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GIS对2008—2018年REE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时空演化格局分析,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资源利用子系统发展水平近年来增速较快,生态环境子系统经历了先下降后增长的趋势,经济增长子系统的时间阶段性明显;(2)REE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值皆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且分布不均,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且梯度差异显著;(3)预测结果显示REE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3年发展大致延续前11年的上升态势,整体耦合协调度达到0.915 5,各省份演进差异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峰
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上海都市化跨入新的转型阶段,都市旅游成为上海服务型经济快速成长的新增长点。如何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做到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上海市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在阐述协调发展度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了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对上海市2000-2006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属中度到良好的协调发展类,这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
关键词:
上海市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磊 钱畅 黄佳贤 张永勋
[目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联系紧密,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也是当前大多数城市所追求的目标。随着国家对各地方经济发展的扶持以及合肥都市圈等经济体的建立,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成为了制约经济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合肥市进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2017年合肥市环境与经济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使用协调度模型对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 2008—2017年合肥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合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类型总体来看仍处于较低阶段,仅有2016年、2017年两年为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其余年份均为失调或濒临失调类型;(2)合肥市的经济效益指数不断增高,但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总体来看处于下降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生态环境效益指数高于经济效益指数的状况被扭转,2014年后合肥市的经济效益指数开始高于生态环境效益指数。[结论]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合肥市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促进合肥市整体实力的提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莉 夏惟怡 钟璇
文章构建了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体系,运用数学模型测度了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运用GM (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第一,2000—2017年,广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均逐年提高,耦合度保持在颉颃阶段,并具有即将突破该阶段进入磨合阶段的态势;第二,耦合协调等级由濒临失调类经由勉强协调类逐渐演化至初级协调类,并从2012年起在旅游经济领先于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由勉强协调类旅游经济滞后转变为勉强协调类生态环境滞后;第三,预测结果表明,从2018年起,后续9年内广西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将持续提高,且具有从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突破的可能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翠 罗江 李茜
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严峻。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西部地区人口过多,贫困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相关制度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保工作的协调。文章提出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建设特色技术支撑机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实行节能减排,提高环境金融财税相关政策的合理性等四大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