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4)
2023(8056)
2022(6715)
2021(5968)
2020(4761)
2019(10565)
2018(10426)
2017(19788)
2016(10480)
2015(11591)
2014(11531)
2013(11560)
2012(11041)
2011(10352)
2010(10570)
2009(9674)
2008(9447)
2007(8542)
2006(7827)
2005(7487)
作者
(31267)
(25770)
(25761)
(24389)
(16316)
(12324)
(11643)
(10047)
(9964)
(9319)
(9026)
(8581)
(8375)
(8262)
(8109)
(7953)
(7710)
(7475)
(7377)
(7363)
(6695)
(6451)
(6186)
(5986)
(5889)
(5845)
(5779)
(5760)
(5220)
(5179)
学科
(52245)
经济(52201)
管理(29434)
(27549)
(19556)
企业(19556)
地方(18587)
中国(17854)
(15935)
方法(15017)
业经(13033)
环境(12863)
数学(12538)
数学方法(12448)
农业(11473)
(10855)
地方经济(10554)
(10178)
(9697)
(9390)
金融(9390)
(9264)
银行(9250)
(9111)
贸易(9099)
(9055)
(8679)
(8204)
(8060)
发展(7915)
机构
学院(153512)
大学(149068)
(65534)
经济(64201)
研究(58030)
管理(55237)
理学(46244)
理学院(45652)
管理学(44976)
管理学院(44683)
中国(44600)
科学(35208)
(33343)
(29903)
(29483)
研究所(26919)
(25863)
中心(25642)
(24582)
(23007)
师范(22808)
财经(22414)
北京(21926)
(21175)
业大(21089)
(20316)
(20138)
经济学(19743)
农业(19603)
(18584)
基金
项目(97436)
科学(76961)
研究(73957)
基金(68526)
(59430)
国家(58850)
科学基金(50099)
社会(47802)
社会科(45278)
社会科学(45270)
(39858)
基金项目(35998)
(32774)
教育(32451)
编号(30195)
自然(30045)
自然科(29215)
自然科学(29211)
自然科学基金(28648)
(28093)
资助(26986)
成果(23943)
发展(22998)
(22593)
重点(22457)
课题(21789)
(20611)
(20408)
国家社会(19689)
创新(19013)
期刊
(86269)
经济(86269)
研究(49950)
中国(36457)
(24907)
学报(21979)
管理(21961)
科学(21460)
(21287)
教育(19610)
农业(17328)
(16964)
金融(16964)
业经(16951)
大学(16916)
学学(15766)
经济研究(14121)
技术(12989)
财经(10913)
问题(10586)
商业(9625)
(9457)
(9407)
资源(8903)
(7874)
技术经济(7418)
世界(7344)
科技(7273)
(7251)
图书(7243)
共检索到250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一定时代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等反映着特定的社会发展状况,影响着人的发展。消费模式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人际关系乃至人的发展。建构生态消费,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价值论的高度重新审视生态消费,倡导消费的经济性、生态性、公正性、人文性、和谐性,从而促进消费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蔚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核心目标,但是,当消费背离了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沦为经济增长的手段或工具时,扩大消费需求便与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确立合理的消费模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尹世杰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 ,把人的全面发展提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高度 ,说明这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而科学消费 ,有利于提高消费质量 ,提高人的素质 ,提高消费力和生产力 ,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接着论述如何加强科学消费 ,提出 :要树立科学消费观念 ,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行为 ;要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 ;要创造、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 ;要发展文化教育 ,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文章最后强调 :需要政府、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共同努力 ,发展科学消费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学书  
生态文明全面而自由地实现着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自然的片面对抗,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显示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和完善性,显示出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人们在追求和创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又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从而有效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和完善,人的全面发展又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文启湘  樊秀峰  
扩大消费需求的运作机制与效果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往往表现为互相矛盾;就二者的发展规律看,又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的统一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必须通过制度自觉与文化自觉来实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肖浩辉  
扩大消费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的统一。扩大消费需求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发展又反过来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如此反复循环,推动社会进步,直至最终实现人的崇高理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寿思华  马晓珍  
文章认为,和谐,是贯穿于人类古今中外、古往今来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社会的一条轴线。和谐,是形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的基础,是实践、积累的过程,是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融合的社会形态和理想境界。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文章提出,要爱护和谐这一贯穿古今中外的促进发展进步的永恒的生命线;要加深认识,和谐是个科学的实践过程;走向和谐,最重要的首先是提倡和实行公平正义;走向和谐,要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走向和谐,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洪升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需要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的发展的程度 ;图书馆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祁祥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以其新视角、新思路和新措施,勾勒了中国未来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充分显示了我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力度,是指导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议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想主要从"全面深化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角度来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人的全面发展依靠社会变革与社会自我调节两条实现途径。前一条途径是打破社会生产关系对人的束缚,带来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前提。后一条途径是改进人的社会行为,其集中表现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变革的宏伟理想是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社会调节的宏伟理想。马克思主义应当且只有她才能科学地将生态文明概念纳入其理论体系,生态文明可与共产主义成为相对称的两个概念,成为两面指引人类走向未来的旗帜。生态文明从五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1)为人类提供良好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生态人是指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并协同进化的人,是对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等假定的扬弃。生态人是人从"片面独立的人"向"全面自由的人"发展过程中的"量中的部分质变",人的全面发展应把经济的视角与生态伦理的视角辩证地统一起来,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统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价值目标的统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统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学广  
作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刻的关联。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西方一个多世纪文化反思尤其是近半个多世纪环境与发展两个方向反思的结果,其确立过程逐渐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可持续发展概念本身也充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思想,强调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实现社会公平,提高自我依赖,达到人类与生物圈的平衡。然而,可持续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强调,并不是要强化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即力图达到人与自然的双赢,既要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穗明  
本文的主旨,是正面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对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社会性格的形成乃至人性发展的积极影响。 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存在的理论失误,人们习惯于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之间划上等号,而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在这种误导下,改革多年来关于市场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