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5)
2023(14778)
2022(12854)
2021(11935)
2020(10067)
2019(22647)
2018(22402)
2017(42501)
2016(23518)
2015(26160)
2014(25881)
2013(25568)
2012(23346)
2011(20819)
2010(20558)
2009(18699)
2008(18146)
2007(15700)
2006(13533)
2005(11538)
作者
(70078)
(58121)
(57597)
(54823)
(36782)
(28087)
(26043)
(22931)
(22117)
(20565)
(19876)
(19685)
(18604)
(18176)
(17897)
(17819)
(17809)
(17280)
(16584)
(16340)
(14891)
(14072)
(13938)
(13147)
(12995)
(12929)
(12874)
(12783)
(11789)
(11732)
学科
(83865)
经济(83773)
管理(65877)
(62232)
(50074)
企业(50074)
方法(40637)
数学(34232)
数学方法(33847)
(24461)
(22835)
中国(22409)
(20911)
业经(20257)
地方(17701)
环境(17313)
(16722)
贸易(16714)
农业(16252)
(16227)
(15435)
理论(15302)
(15280)
技术(13985)
(13391)
财务(13325)
财务管理(13303)
(13299)
企业财务(12583)
(12369)
机构
大学(327554)
学院(324622)
管理(129287)
(119031)
经济(116149)
理学(112608)
理学院(111293)
研究(109796)
管理学(109198)
管理学院(108637)
中国(79373)
科学(74175)
(70814)
(62820)
业大(57741)
(55849)
(51973)
研究所(51796)
中心(49830)
农业(49520)
(46608)
北京(44427)
(43123)
师范(42571)
财经(42503)
(40747)
(38781)
(38231)
技术(35446)
师范大学(34517)
基金
项目(236513)
科学(182965)
基金(169692)
研究(165669)
(151770)
国家(150522)
科学基金(127056)
社会(102499)
社会科(96888)
社会科学(96858)
(93125)
基金项目(91432)
自然(85879)
自然科(83753)
自然科学(83727)
自然科学基金(82228)
(79152)
教育(74920)
资助(68514)
编号(66773)
重点(53319)
成果(52556)
(50063)
(49846)
(48933)
科研(45804)
课题(45771)
创新(45657)
计划(45481)
大学(42849)
期刊
(127849)
经济(127849)
研究(86685)
学报(63828)
中国(59927)
(55586)
科学(54827)
大学(47044)
学学(44319)
管理(44223)
农业(38448)
(37512)
教育(34203)
技术(26096)
业经(22665)
(22615)
金融(22615)
图书(21232)
(20173)
经济研究(19446)
财经(19412)
科技(18573)
(18007)
业大(17877)
问题(16717)
林业(16694)
(16534)
资源(16007)
理论(15015)
书馆(14510)
共检索到459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琦  甄霖  杨婉妮  徐增让  
锡林郭勒近年来草地退化趋势严重,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陆续开展。基于问卷调查法,探究草地文化服务牧户感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不同治理工程区牧户对草地文化服务感知的差异。结果表明:(1)牧户对草地文化服务的感知受其民族、年龄、文化水平的影响(P<0.05)。蒙古族对生理和精神健康、美学价值的感知高于汉族;年龄较高的群体对生理及精神健康服务、教育及研究价值感知较高,对休闲娱乐的感知较低;高文化水平群体对教育及研究价值感知较高。(2)生态工程影响草地文化服务的牧户感知,"草畜平衡+休牧+禁牧"区牧户对草地多项文化服务(生理及精神健康、灵感、精神及宗教信仰、地方感、休闲娱乐)的感知低于其他治理工程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岳天祥  马胜男  李镇清  陈泗清  田永中  
本文回顾了生态多样性空间尺度效应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生态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相互关系研究中存在的方法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白音锡勒草地生态系统为例,运用多尺度多样性模型、香侬模型和辛普森模型对不同空间分辨率和尺度上对生态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尺度多样性模型模拟得到的景观元多样性严格地随着空间分辨率的降低而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说明多尺度多样性模型更适于在多个空间尺度上的运用;空间分辨率的变化对生态多样性与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和荒漠化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非线性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佳佳  黄甘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的草原生态、产业结构和牧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锡林浩特市(以下简称锡市)作为锡林郭勒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发展变化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全面系统地了解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推动草原城市可持续研究的发展,本文对研究地可持续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综述。结果表明,目前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牧户福祉、气候变化与灾害、产业结构与发展、城市生态研究。综述发现,在气候变化、灾害和草地产权政策调整的影响下,锡盟和锡市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尤其是供给服务呈下降趋势,对牧民的收入和福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系列旨在恢复草地的管理政策出台后,草地恢复初见成效。当地主要产业包括畜牧业、采矿业和旅游业等。畜牧业是绝大多数牧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受草原生态系统、气候和人类活动影响。采矿业增加了政府收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但给当地生态环境和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何将采矿业的发展转化为当地居民的福祉,提高可持续性,是研究地面临的一大挑战。旅游业所占份额不大,但是增长迅速,有望成为牧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增加生计多样性。综述发现,以往的研究多针对某个单一议题开展,关于可持续性的综合研究较少,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提高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正兴  刘闯  赵冰茹  
AVHRR-NDVI已广泛应用于宏观土地覆盖研究,但在区域研究中应用比较少。论文根据1999年锡林郭勒草原4种草地NDVI的动态过程,结合对应AVHRR提供的额外信息,对4种草地进行了分类。首先,根据全年NDVI低平的特点检测出荒漠;第二,使用6月Ch3>3180和Ch5>3100区分出沙地草地;第三,使用8月Ch2>200或6~8月NDVI6~8月>1.2检测出长势良好的草甸。与基于TM的草地图比较,AVHRR的分类结果失去了许多细节,但对土地覆盖长期变化研究仍有价值,特别是对沙漠化过程的监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AVHRR在区分长势差的草甸和典型草原方面的潜力或局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婉妮  甄霖  
[目的]文章以锡林郭勒草地样带上典型草地牧区、浑善达克沙地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为典型区,分析锡林郭勒草地样带农牧户食物消费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开展农牧户入户调查获取问卷数据,开展典型农牧户食物跟踪调查获取农牧区食物消费季节变化数据,结合2015年全国土地利用数据、居民营养膳食结构宝塔(2016)和锡林郭勒盟经济社会数据,对研究区居民食物消费进行分析。[结果](1)农牧户食物消费以粮食、肉类、蛋奶为主,其中肉类消费以牛肉和羊肉为主。食物支出以蔬果、粮食和肉类为主,肉类消费量和肉类支出呈现倒挂现象;(2)食物消费量呈现季节变化,从夏季到冬季粮食消费量逐渐减少,肉类和蛋奶消费量增加,蔬菜消费量月际波动较大,水果、油类、饮料等消费量月际波动较小,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能量摄取总量季节变化不明显;(3)区域间生产生活方式不同和文化习惯不同使食物消费结构沿样带呈现差异化,食物间互补性和闲暇时间增加引起了食物消费结构季节性变化。[结论]居民食物消费沿锡林郭勒草地样带由北向南呈现梯度变化,随着时间推移农牧户食物消费呈现季节变化,食物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季节间食物互补性和闲暇时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闵庆文  李云  成升魁  刘寿东  余卫东  
论文引入生态足迹用于分析城市居民消费,通过选取代表不同经济水平和具有不同消费特点的泰州、商丘、铜川、锡林郭勒4个地级市(盟),从生态系统占用角度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地区中等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系统占用的差异。结果表明:泰州、商丘、铜川90%左右的生态占用来自人们对吃穿的消费,而锡林郭勒这部分的占用则不到70%,其相当一部分占用是来自为了克服较差的气候条件而产生的取暖用煤量;位于草原地区的锡林郭勒多消费牛羊肉,对草地的人均占用多达0.333hm2,是其他地区的数倍,位于长江流域的泰州水产消费较其他地区多,对水域的人均占用达到了0.116hm2,另外三地仅及其16%~45%。结合4城市的生态空间分析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梅  乔光华  
以锡林郭勒盟牧区为例,利用NOAA/HAVRR NDVI与MODIS NDVI遥感数据,估计得到其1981—2013年的植被覆盖度,并根据草地退化国家标准,计算草地退化指数作为衡量草地质量状况的指标,实证研究气候变化与生产经营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1—2013年,锡盟牧区草地退化指数呈先升后降的特征,总体呈上升态势,说明研究区草地退化水平呈先恶化、后期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2)研究区草地退化主要受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其中,非农生产经营活动是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尤其是矿产开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红宇  
文章分析研究了锡林郭勒草原不同季节温度变化对蝗虫卵的生存、孵化出土以及蝗蝻摄食和成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首次寒潮天气出现的时间越早,对蝗卵的影响越大,冬季低温能减少蝗虫卵的成活率,春季至夏初的温度升高,不仅提高蝗虫卵孵化率,而且能促进蝗蝻和初龄成虫的成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珺  任鸿瑞  
净初级生产力是草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论文利用MOD17A3净初级生产力数据(NPP)与气象资料,分析了2001—2010年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锡林郭勒盟草原实际净初级生产力(NPP_A)介于41.32362.27 g C·m(-2)·a(-1),均值为150.78 g C·m(-2)·a(-1),有较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由东向西逐渐减小,草甸草原最大,典型草原次之,荒漠草原最小;2)锡林郭勒盟草原人类活动影响的净初级生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珺  任鸿瑞  
净初级生产力是草地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论文利用MOD17A3净初级生产力数据(NPP)与气象资料,分析了2001—2010年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锡林郭勒盟草原实际净初级生产力(NPP_A)介于41.32~362.27 g C·m~(-2)·a~(-1),均值为150.78 g C·m~(-2)·a~(-1),有较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由东向西逐渐减小,草甸草原最大,典型草原次之,荒漠草原最小;2)锡林郭勒盟草原人类活动影响的净初级生产力(NPPH)介于-185.07~153.92 g C·m~(-2)·a~(-1),均值为-34.80 g C·m~(-2)·a~(-1),人类活动负作用占草原总面积的93.4%,人类活动正作用仅占6.6%;3)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主要是由负作用向正作用转变,且空间分布有明显的南北界线,南部表现为负作用增强,北部为正作用增强。研究可为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梅  乔光华  
通过对内蒙古改革开放以来草地制度变迁进行系统梳理,采用锡林郭勒盟1981-2013年数据,分析其草地退化的演化轨迹,探究草地退化与产权制度和政策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从1978-2000年,锡林郭勒盟牲畜数量持续增加,牧民收入大幅提高,然而草地退化面积增加,牧草质量下降,退化问题严重,这主要由于草畜承包时间上的错位及草地公有与牲畜私有产权之间的矛盾造成;从2000-2010年,退化面积下降,退化态势得到遏制和扭转,但由于"草畜平衡"测定标准的局限性及禁牧补贴偏低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2011年至今,退化总体趋势得到遏制,且区域整体呈好转态势,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制度存在禁牧周期短、补助标准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巴图娜存  胡云锋  艳燕  刘纪远  
在多期遥感影像与GIS的支持下,构建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1975年-2009年的草地现状和动态变化时空数据集,进而开展了锡林郭勒盟草地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研究表明:①草地是锡林郭勒盟的主导生态系统,总面积约17.6万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6%;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向西,草地覆盖度逐渐降低,草地类型依次为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②锡林郭勒盟草地生态系统动态演变的基本特征为: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持续减少;2000年之后,草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减少态势得到遏制和逆转,草地资源面积开始增加;③该区草地资源时空变化受到气候变化、人类土地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萨日盖  张裕凤  
研究目的:以东乌珠穆沁旗为研究区,分析牧草地流转价格影响因素,研究牧草地流转价格变化规律,确定合理、有效的牧草地流转价格体系,为牧草地合理流转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法,调查牧草地流转情况,分析牧草地流转价格和牧户牧业收入,采用收益还原法测算牧草地流转价格。研究结果:近两年东乌珠穆沁旗牧草地租赁价格为45—150元/hm2,牧草地租赁价格变动幅度大;牧户牧业总纯收入最高达到33万元,最低只有1万元,牧户牧业纯收入差距明显;影响牧草地流转价格的主要因素有草地类型、植物群落、植被高度及覆盖度、降水量等。研究结论:按照平均牧业纯收益还原测算牧草地流转价格,测算30年期牧草地流转价格西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笑春  陈智  刘敏  叶立国  董华  张君  聂馥玲  
目前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 ,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本文针对锡林郭勒退化草地现状与历史的分析 ,揭示了其中的文化特征与哲学内涵 ,并且指出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文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的现实意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中旗  李文华  闵庆文  许晴  
论文采用Costanza等人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对锡林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87~2000年的13年间,锡林河流域各类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总价值下降了31.6%,其中,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5.13×108美元降至4.38×108美元,下降13.3%;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由2.62×108美元下降为0.9×108美元,下降了65.1%;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0.01×108美元上升到0.03×108美元,增加了200%。在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绣线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杂草类草原和羊草丛生禾草草原等优质草原所占的比重在逐渐减小,克氏针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