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0)
- 2023(8601)
- 2022(7266)
- 2021(6669)
- 2020(5590)
- 2019(12323)
- 2018(12272)
- 2017(24172)
- 2016(13335)
- 2015(14592)
- 2014(14458)
- 2013(14508)
- 2012(13329)
- 2011(12062)
- 2010(12374)
- 2009(11931)
- 2008(11689)
- 2007(10968)
- 2006(10045)
- 2005(9142)
- 学科
- 济(57469)
- 经济(57384)
- 业(46183)
- 农(45858)
- 管理(38005)
- 农业(30455)
- 企(24979)
- 企业(24979)
- 方法(18250)
- 业经(17668)
- 制(16377)
- 数学(16332)
- 财(16220)
- 数学方法(16218)
- 中国(14665)
- 地方(13409)
- 税(13043)
- 环境(12995)
- 税收(12372)
- 收(12314)
- 体(12211)
- 学(11378)
- 发(11045)
- 农业经济(10324)
- 银(9322)
- 银行(9306)
- 村(9282)
- 农村(9273)
- 体制(9009)
- 策(8992)
- 机构
- 学院(189931)
- 大学(184330)
- 济(85375)
- 经济(83807)
- 管理(71608)
- 研究(67088)
- 理学(61340)
- 理学院(60784)
- 管理学(59970)
- 管理学院(59662)
- 中国(53201)
- 农(52091)
- 财(41261)
- 科学(39481)
- 农业(38921)
- 京(38717)
- 业大(35466)
- 所(34126)
- 中心(31430)
- 财经(30969)
- 江(30866)
- 研究所(30398)
- 经(28029)
- 经济学(25642)
- 省(25309)
- 农业大学(24201)
- 北京(24114)
- 院(23983)
- 经济管理(23359)
- 经济学院(23257)
- 基金
- 项目(125811)
- 科学(99452)
- 研究(95228)
- 基金(91743)
- 家(80236)
- 国家(79506)
- 科学基金(67461)
- 社会(62796)
- 社会科(59184)
- 社会科学(59170)
- 省(50535)
- 基金项目(49002)
- 自然(40945)
- 划(40704)
- 教育(40675)
- 自然科(39779)
- 自然科学(39773)
- 自然科学基金(39074)
- 编号(38675)
- 资助(35761)
- 成果(30763)
- 制(30620)
- 农(29863)
- 发(29007)
- 重点(28562)
- 部(28497)
- 国家社会(26724)
- 课题(26199)
- 创(26165)
- 性(25169)
- 期刊
- 济(105584)
- 经济(105584)
- 研究(57932)
- 农(56653)
- 中国(42580)
- 农业(37784)
- 财(31217)
- 学报(30626)
- 科学(28754)
- 大学(24805)
- 学学(24101)
- 业经(23338)
- 管理(22714)
- 融(21310)
- 金融(21310)
- 业(17383)
- 问题(15374)
- 财经(15108)
- 教育(14778)
- 技术(14524)
- 农村(14304)
- 村(14304)
- 农业经济(14017)
- 经济研究(13594)
- 经(12901)
- 世界(11556)
- 版(11462)
- 经济问题(11291)
- 资源(10262)
- 务(9932)
共检索到297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维
几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对山区生态林建设和管理实行"养山就业、规范补偿、以工代补、管建结合"的方针,通过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实现由"重造轻管"向"造管并重"转变、由"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转变,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推进山区林业建设,促进山区经济整体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宝成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教育制度,使农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现代就业制度,给农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建立统一的现代公共服务制度,使农民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平等地享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统一城乡税负,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户籍身份制度,给农民以真正的国民待遇。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城乡二元结构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德强 王建春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依靠外贸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从而开始转向以内生消费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轨道。促进消费的前提是居民要有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而具备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基础则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雪梅
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农民实际收入情况为研究背景,主要从当地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对目前制约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实证进行分析,探究相关主体行为对农民收入影响,争取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的利益,结合吉林省各地区资源和环境的具体优势,探索出适合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有序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 增收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雪梅
以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其塔木镇农民实际收入情况为研究背景,主要从当地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对目前制约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实证进行分析,探究相关主体行为对农民收入影响,争取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的利益,结合吉林省各地区资源和环境的具体优势,探索出适合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有序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 增收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武凤平 张亮亮 佟丹丹
本文在分析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河北农村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机制。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可从农村农产品流通、农村资本流通以及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这三种渠道实现;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渠道对农民增收的正向推动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农村 商贸流通业 农民增收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碧仙
本文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入手,找出短期内约束农民增收的深层次因素,是农民增收机制的不完善所致,并据此提出了一些不断完善农民增收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
增收机制 农民增收 制约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索国勇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人工种植区,药材产区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农民脱贫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中药材产业及种植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眼于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如何充分利用中药材生物资源优势、发挥甘肃省中药材生产区和集散地的特点,加快把中药产业培养为全省的支柱产业,实现中药资源优势向中药产业化转向,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并为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和建立农民增收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了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药产业 发展机制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冠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会扩大土地经营的规模,带来规模经营效应,促进乡村振兴,同时还可增加承租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使租出土地的农民获得租金收入。不同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都可增加农民收入,但增加农民收入的情况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别。通过研究土地流转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可助力农民结合自身实际对自己的承包经营权做出处理,实现农民增收,缩小农民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承包经营权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平 李瑾
我国现有1.2亿hm2的耕地,其中可灌溉耕地面积为5600万hm2,可灌溉耕地生产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分别占全部总产量的75%和90%,农业灌溉的发展对于较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我国的灌溉用水管理体制存在着产权模糊,政府管理成本高,投资渠道单一,价格形成机制不顺,浪费严重等缺陷,针对于此,提出了加快灌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灌溉领域的公私合作,完善水价形成和水费征管机制,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协会等建议。
关键词:
灌溉 体制改革 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光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民生活之源,是农村发展之本,是社会稳定之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辽宁,就要抓好农民增收。前几年辽宁出现了农业效益下降,农民增收趋缓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省应适应新形势,抓住机遇,拓展渠道,突出重点,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全面提高,实现大发展,促进大增收。为此全省应突出抓好十大增收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