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6)
2023(11945)
2022(10012)
2021(9215)
2020(7583)
2019(17090)
2018(17243)
2017(33458)
2016(17728)
2015(19888)
2014(19526)
2013(19158)
2012(17551)
2011(15820)
2010(16124)
2009(15563)
2008(15086)
2007(13582)
2006(12271)
2005(10994)
作者
(48528)
(40238)
(39955)
(38192)
(25424)
(18941)
(18261)
(15262)
(15150)
(14414)
(13627)
(13322)
(12822)
(12478)
(12289)
(12251)
(11970)
(11703)
(11617)
(11495)
(10099)
(9735)
(9596)
(9102)
(9038)
(9029)
(8986)
(8975)
(8129)
(7748)
学科
(64088)
经济(63984)
管理(57301)
(50737)
(39730)
企业(39730)
方法(24344)
中国(22639)
(20855)
数学(20640)
(20632)
(20620)
数学方法(20436)
业经(16899)
环境(14735)
(14484)
贸易(14472)
(14192)
(14180)
银行(14179)
(13641)
(12879)
农业(12680)
(12472)
地方(12444)
(12333)
金融(12330)
(11885)
财务(11849)
财务管理(11818)
机构
学院(247040)
大学(245080)
(101580)
经济(99208)
管理(94099)
研究(79866)
理学(79505)
理学院(78693)
管理学(77519)
管理学院(77068)
中国(63962)
(53507)
(51591)
科学(45072)
财经(40900)
(38573)
(38340)
中心(37631)
(36924)
(34136)
研究所(33944)
北京(32771)
(31932)
业大(31770)
师范(31671)
经济学(31434)
(30834)
财经大学(30256)
(29592)
经济学院(28303)
基金
项目(158038)
科学(124713)
研究(123016)
基金(113203)
(96783)
国家(95962)
科学基金(82548)
社会(79005)
社会科(74734)
社会科学(74719)
(61865)
基金项目(59671)
教育(56241)
编号(52072)
(51617)
自然(49689)
自然科(48387)
自然科学(48377)
自然科学基金(47489)
资助(44586)
成果(43537)
(35886)
课题(35742)
重点(35636)
(35245)
(34679)
(33609)
国家社会(32549)
项目编号(31980)
(31432)
期刊
(120870)
经济(120870)
研究(76621)
中国(53619)
(41514)
管理(36218)
学报(32234)
(31817)
科学(30337)
教育(29657)
(26940)
金融(26940)
大学(25637)
学学(23525)
业经(21767)
农业(21276)
技术(21057)
财经(20369)
经济研究(19154)
(17581)
图书(16297)
问题(16085)
(13715)
理论(12564)
商业(12033)
书馆(11936)
图书馆(11936)
现代(11640)
实践(11326)
(11326)
共检索到384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俏彬  雷雨恒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本文回顾了生态补偿制度在实践层面的运作情况,认为应当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中引入生态服务交易的理念,着力在生态补偿制度中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形成中央财政支出、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和市场交易"三位一体"的生态补偿制度,以此提高生态补偿的制度效率,应对当前突出的环境与生态方面的区域间协作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国外若干生态补偿案例的典型做法,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阙占文  
生态补偿是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项政策。自其出现后,生态补偿被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用,尤其是在林业领域。20世纪末,我国开始推行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补偿项目,逐步建立林业生态补偿制度。但是,与一些成功实施林业生态补偿制度的国家相比,我国林业生态补偿制度在法律框架、组织框架、财政框架、透明度方面尚存不足。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林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框架,遵循政府支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则,拓宽林业生态补偿资金渠道,加强补偿的针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新才  王云峰  
我国传统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化程度有限,直接导致补偿效率较低。为发挥企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推进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可把生态补偿方式由转移支付转变为政府购买,通过政府与企业间的生态服务交易,实现补偿资金的集约利用和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地区居民提供可靠的收入保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宁  丁四保  
生态补偿机制作为社会各种群体利益博弈的均衡结果,将对经济和环境不协调的现状进行调整,从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现机制。我国是世界上开展生态补偿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及部分省(市)区对于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体现了生态补偿理论的特征和要求。但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环境管理制度,在我国推行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建立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需要从制度、主体、手段、标准、方式及管理等方面着手。本文突出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制度问题研究,并主要从法律制度、流域管理体制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区际生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周海林  
3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则是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和区域不公平性问题。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下,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已经成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实上,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对生态补偿的探索,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总体来看,我国在补偿制度建设、补偿主体确定、补偿标准、融资等方面,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与方法,生态补偿措施尚没有在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在对目前生态补偿存在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参考相关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瑜  
我国农业生产经过几十年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对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日趋严重。为了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国家应当积极推行生态补偿法制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制建设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国家应当从主体联动机制构建、法规完善、标准优化等层面思考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姚霖  余振国  王海平  
我国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已在省内和跨省间展开积极探索,既出现了"政府有意愿、部门有权责、制度有依据"等积极方面,也暴露出"缺市场、缺标准、缺协同"等问题。以协调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矛盾为初衷的生态保护补偿政策,应与流域生态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等相互协同,着力破解水资源确权、水资源有偿使用、流域及水生态核算、市场培育等补偿制度瓶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晶  葛颜祥  
为平衡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利益的矛盾,解决依赖政府支出补偿能力有限的问题,我国许多地方尝试着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引入市场机制,各地涌现出大量的生态服务市场化补偿案例,成为目前中小流域生态服务补偿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补充。为保障流域生态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有效运行,对其管理制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总结国际生态服务市场管理实践和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流域生态补偿相关的管理实践、政策和法律制度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基础,从管理政策、法律制度和市场机制3个层面,给出我国生态服务市场管理制度的框架设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丹  
全面总结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变迁过程与执行效果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生态补偿在中国的缘起促成了中国产生了早期的以国家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生态补偿制度逐渐从"国家导向"转向"社会导向",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逐步形成"伙伴关系"。通过考察中国在生态补偿制度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为当前中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带来"制度与执行并重""宏观与微观并重"的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慧  马永欢  
生态补偿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中各种利益关系,成为生态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丹  
全面总结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变迁过程与执行效果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生态补偿在中国的缘起促成了中国产生了早期的以国家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模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生态补偿制度逐渐从"国家导向"转向"社会导向",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逐步形成"伙伴关系"。通过考察中国在生态补偿制度转型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为当前中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带来"制度与执行并重""宏观与微观并重"的有益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昱  丁四保  卢艳丽  
国家的主体功能区划是一次重大的实践,但是要解决的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区域划分和分工等追求发展效率的问题,而是要同时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区域与区域的矛盾,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区域生态补偿。任何的生态补偿政策都是"嵌入"于具体的区域制度当中,因此本文以我国的行政经济区域制度为切入点,从区域生态补偿的责任机制、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三个维度探讨其理论和实践上的难点问题,并分析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负面影响。在主体功能区划的战略格局下,如何在区域制度的约束中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本文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经济援助和人口迁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治水  
农业生态补偿占据着我国生态补偿的最大比重,同时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生态补偿制度。但是,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还很不健全,立法不完善,制度不明晰,补偿随意,管理不规范,监督乏力。如何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努力推进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工作,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保障补偿的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树立全民生态保护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迫在眉睫。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鹏  
区域之间通过固有的地域联系发生环境关系而产生区际问题,要解决区际问题,应当建立区际生态补偿制度,设立区际生态补偿基金,明确补偿主体、资金来源及其管理分配方式。区际生态补偿制度蕴涵了公平的法律理念和良好的制度价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涛  蒋雨悦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对于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历程,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美国湿地补偿制度的发展经验及启示,最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湿地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货币性补偿和物理性补偿并重、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