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6)
- 2023(10973)
- 2022(9682)
- 2021(9129)
- 2020(7543)
- 2019(17390)
- 2018(17304)
- 2017(33370)
- 2016(18179)
- 2015(20281)
- 2014(20183)
- 2013(19870)
- 2012(18086)
- 2011(16232)
- 2010(16143)
- 2009(14644)
- 2008(14050)
- 2007(11969)
- 2006(10419)
- 2005(8971)
- 学科
- 济(72296)
- 经济(72220)
- 管理(52356)
- 业(45664)
- 企(37985)
- 企业(37985)
- 方法(32661)
- 数学(28088)
- 数学方法(27770)
- 中国(20354)
- 农(18373)
- 学(17522)
- 地方(16582)
- 业经(15573)
- 财(15536)
- 环境(15250)
- 理论(12724)
- 和(12532)
- 农业(12349)
- 贸(11543)
- 贸易(11539)
- 划(11402)
- 易(11143)
- 制(10719)
- 技术(10628)
- 教育(10128)
- 务(9953)
- 财务(9894)
- 财务管理(9877)
- 企业财务(9359)
- 机构
- 大学(253896)
- 学院(252623)
- 管理(103105)
- 济(95534)
- 经济(93185)
- 理学(90174)
- 理学院(89122)
- 管理学(87577)
- 管理学院(87132)
- 研究(84352)
- 中国(59718)
- 科学(54849)
- 京(54813)
- 所(41569)
- 财(41171)
- 业大(38864)
- 研究所(38405)
- 农(38387)
- 中心(37580)
- 范(35311)
- 师范(35026)
- 江(34929)
- 北京(34639)
- 财经(34036)
- 院(31472)
- 经(30984)
- 农业(30020)
- 州(29203)
- 师范大学(28615)
- 经济学(27508)
- 基金
- 项目(182275)
- 科学(143122)
- 研究(132923)
- 基金(131613)
- 家(114544)
- 国家(113615)
- 科学基金(98010)
- 社会(82635)
- 社会科(78153)
- 社会科学(78132)
- 基金项目(71547)
- 省(71092)
- 自然(64915)
- 自然科(63316)
- 自然科学(63303)
- 自然科学基金(62117)
- 划(60216)
- 教育(60132)
- 编号(54601)
- 资助(53142)
- 成果(43067)
- 重点(40439)
- 部(39178)
- 发(38787)
- 创(37373)
- 课题(37125)
- 创新(34770)
- 科研(34542)
- 大学(33626)
- 教育部(33418)
- 期刊
- 济(103104)
- 经济(103104)
- 研究(73155)
- 中国(42193)
- 学报(39973)
- 科学(37590)
- 管理(35715)
- 农(34120)
- 大学(29808)
- 财(28562)
- 教育(28376)
- 学学(28057)
- 农业(24454)
- 技术(20642)
- 业经(17492)
- 融(17208)
- 金融(17208)
- 经济研究(15964)
- 财经(15317)
- 问题(14773)
- 图书(14152)
- 科技(13186)
- 资源(13129)
- 经(12916)
- 理论(12823)
- 现代(12058)
- 业(12055)
- 实践(11981)
- 践(11981)
- 技术经济(11471)
共检索到352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爽,王进,詹志勇
早在19世纪末生态思想就开始用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如今景观生态学关于格局与过程的生物空间理论,已成为城市自然景观组织和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理论支撑。本文探讨了生态景观的含义及建设途径,以南京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研究城市形态可持续格局,分析高密度开发条件下城市自然或近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环境整合方法,并提出了在大都市区、主城区、街区三个不同尺度上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生态景观与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绿楔与星形放射状城市相嵌、绿径网络与街区路网纹理相伴、须状绿色延伸与邻里环境相融。为城市景观生态重建和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照。
关键词:
生态景观 城市形态 绿色空间 南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然好 许忠良 陈爱莲 陈利顶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导致了明显的生态问题,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因此得到了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重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研究了公众对生态景观内涵和特征的理解、生态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生态景观的定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公众对生态景观建设有很高的期望值,但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源和材料利用等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学历和居住地对生态景观的理解有明显的影响,而个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定量刻画了城市生态景观的公众理解现状,也为进一步更加深入的人类学特征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完善生态景观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城市景观 生态景观 问卷调查 公众理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国玺
城市生态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等要素组成的,具有人类主导性、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等特点。本文从城市景观异质性出发,论述了城市生态景观的维护。由此,给出了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一般原理。
关键词:
城市 生态景观 生态景观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毅 龚兆先 蔡凌
城市景观的规模受制于城市系统,对城市景观的生态功能有重要影响。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总结了城市景观元素规模的一般原理和规划原则,定量化研究了针对展示教育、城市栖息地等不同设计目标的景观斑块和景观廊道的适宜规模,以期为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提高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可持续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双跃 胡妍妍 黄俊轩 王军伟
文章对城市水域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用生态学原理,通过自然河岸保护与整治、水质保护与净化、乡土植物应用与修复、加强亲水设计等方法,着眼于水域生态系统维护与恢复而进行城市水域景观规划的途径。
关键词:
城市水域 生态环境 植物群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广杰 韩锐 尹博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在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和多技术协调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针对遗产电厂集水区域的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水处理措施,提出系统性的电厂海绵性生态景观设施选择方法,以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在工业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俊 韦新良 尤建林 徐小军
树种选择是生态景观林营建中重要的技术要素。以浙江省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要求,制订了树种选择标准。根据专家建议,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观赏特性和生态功能作为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形态习性、生长速度、土壤适应性和抗病虫性等12个树种评价指标,采用5级评分制对每一项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为研究区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树种评价模型对研究区41个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枫香Liquidamba formo...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巍 王红英
文章遵循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的整体协调性原则,提出了公路环境的原生态景观设计理念。结合我国公路环境建设的现状并借鉴国内外优秀公路环境建设的经验,针对公路沿线错综复杂的景观设计内容,指出公路环境原生态景观设计实现的具体措施:对公路进行科学定位、确定景观设计方向;挖掘公路沿线资源潜质、进行原生态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设计;必要的生态补偿景观设计等。公路环境的原生态景观设计是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绿色交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原生态 公路环境 绿色交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青霞 谷达华 刘勇 林雪
基于重庆市渝中区298个小区共计2685个住宅样本点,利用GIS空间分析的网络分析和视域分析工具,在特征价格模型的框架下采用地理加权模型分析重庆市渝中区生态景观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公园绿地和水体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力不同。(2)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社区公园、游园对房价的影响小。(3)湖景距离、两江距离与房价呈空间负相关,湖景视域、两江视域与房价呈空间正相关。(4)与特征价格模型相比,地理加权模型对房价的解释能力提高了约23%,为厘清生态景观对房价的影响机制、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岚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加速,目前旧城改造项目十分普遍。文章从城市更新改造的角度提出生态景观的补偿性设计思想,对其国内外的理论演变及实践发展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对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现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景观 补偿性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兆先
完善城市生态景观体系是实现生态城市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城市生态景观体系的完善需要首先立足于利用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城中村特别是自然型城中村 ,具有相对较强的自然优势 ,对于城市的生态景观体系是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资源。而在目前的各地城中村改造过程中 ,很少充分利用这种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为此 ,从强调城中村自然优势对城市生态景观系统的重要性出发 ,论述了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 ,必须充分利用城中村的自然优势 ,采用生态改造的方式来改造城中村 ;同时讨论了这种改造方式的可行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晓龙 郭雨
北京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的城市,也是一座从"乡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的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座城市的生态面貌和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快速发展中的北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正在下降。当下的北京城市生态景观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与审美日益增长的需求。"场所文脉主义"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探索建立具有生态性、历史性、艺术性、人文性的城市生态景观。通过传统"意境"美学思想的融入,提出了一种缓解社会焦虑、激发人文情怀的生态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探究了绿色、美丽和人文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占车生 乔晨 徐宗学 尹剑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以1978年-2007年的Landsat 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渭河流域关中地区1978年-2007年生态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各景观类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消长变化,耕地斑块面积减少,但分离度和破碎度增加;草地和林地斑块面积增加,破碎度和分离度减小;居民工矿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未利用土地斑块面积有所减少。从景观格局变化来看,渭河流域关中地区景观斑块分布趋于破碎化,破碎度指数从0.9127下降为0.8755;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均匀度指数均在20世纪90年代有所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雅雯 佘济云 陈冬洋 佘宇晨 邓榉
采用稳定性评价模型、克里金插值法和箱线图法,对海南省东方市2005年生态景观格局稳定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东方市生态环境整体态势良好,大部分地区达到稳定或一般稳定状况。其中稳定区集中分布于西南部,主要为斑块较完整的乔木林地,林种以天然阔叶混交林为主;中度稳定区主要分布于东方市的陀兴水库和大广坝水库周边;一般稳定区主要分布于感恩河、南清河和大安水库附近,以乔木林地和农用地为主,且伴有水域零星分布;一般不稳定区主要分布城镇和村庄,以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为主,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十分不稳定区主要分布于四更镇、新龙镇、抱板镇和东方市市区,以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为主。生态景观格局稳定性研究为海南省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文晖 李宏利
大都市滨江地区是城市最为重要的景观地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形象。针对滨江地区景观规划设计如何与城市环境建设相协调的问题,以鹦鹉洲沿江地区景观规划为例,从促进山水与城市共融,创造满足居民需求的空间,再造滨水生态系统,延续城市文脉等角度,系统地阐述了滨江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理念与更新改造的策略。
关键词:
滨江地区 生态景观 设计原则 改造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