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1)
- 2023(10470)
- 2022(9120)
- 2021(8279)
- 2020(7225)
- 2019(16517)
- 2018(16172)
- 2017(31638)
- 2016(17221)
- 2015(19245)
- 2014(19649)
- 2013(19822)
- 2012(18762)
- 2011(17322)
- 2010(17729)
- 2009(16664)
- 2008(16558)
- 2007(15111)
- 2006(13336)
- 2005(12062)
- 学科
- 济(95339)
- 经济(95266)
- 管理(48164)
- 业(43859)
- 方法(38747)
- 企(34998)
- 企业(34998)
- 数学(33470)
- 数学方法(33186)
- 地方(21710)
- 学(20640)
- 农(20386)
- 中国(19519)
- 财(18443)
- 业经(17188)
- 环境(15453)
- 农业(13996)
- 制(13837)
- 地方经济(13779)
- 贸(13343)
- 贸易(13340)
- 易(12817)
- 和(12753)
- 理论(12105)
- 融(11937)
- 金融(11935)
- 银(11526)
- 银行(11494)
- 务(11112)
- 财务(11091)
- 机构
- 学院(264674)
- 大学(264387)
- 济(116158)
- 经济(113765)
- 管理(97447)
- 研究(94854)
- 理学(83829)
- 理学院(82754)
- 管理学(81203)
- 管理学院(80708)
- 中国(70043)
- 科学(59544)
- 京(55444)
- 财(51133)
- 所(49642)
- 农(46583)
- 研究所(45308)
- 中心(42129)
- 财经(41222)
- 江(40006)
- 业大(39576)
- 经(37215)
- 经济学(36942)
- 农业(36544)
- 范(35935)
- 师范(35590)
- 北京(35217)
- 院(33386)
- 经济学院(33071)
- 州(31825)
- 基金
- 项目(171586)
- 科学(134717)
- 基金(125432)
- 研究(121107)
- 家(110443)
- 国家(109565)
- 科学基金(92592)
- 社会(78757)
- 社会科(74705)
- 社会科学(74682)
- 省(67111)
- 基金项目(66940)
- 自然(59967)
- 自然科(58454)
- 自然科学(58432)
- 自然科学基金(57420)
- 划(56171)
- 教育(54509)
- 资助(52524)
- 编号(46571)
- 重点(39260)
- 发(38487)
- 部(37845)
- 成果(37581)
- 创(34470)
- 科研(33133)
- 国家社会(32869)
- 课题(32754)
- 创新(32329)
- 教育部(32039)
共检索到391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静
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统一,两种关系并存于生态旅游经济复合系统中,成为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在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利益关系的冲突,正在使生态旅游经济越来越多地出现不和谐的现象,突破利益关系制约的瓶颈,重建和谐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正是解决生态危机的着眼点。因此,本文对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二重性进行深入辨析,指出无论是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还是生态旅游经济过程,都具有自然生态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相统一的二重性,这些都决定了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二重性的协调统一。针对生态旅游经济关系在实践发展中的扭曲变形,只有变革传统经济学的发展观,以生态经济学和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柳 田海霞 李凯旭
促进竞争与协同相统一,抑制竞争与协同相对立,就要建立符合“人的二重性”规律的“二重性”的制度,才能始终保持大多数人“二重性”的自由,保证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制度二重性”的矛盾,化解“人的二重性”的矛盾,进而化解“自由二重性”的矛盾,“人的二重性”—“制度二重性”—“自由二重性”的矛盾传导系统,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汪毅霖
经济学具有二重性,即兼具科学性质和人文性质。作为科学的经济学只涉及解释手段的选择,不考虑目的的选择问题。这是因为:手段的效果可以通过事实经验地证明,而目的包含价值观和伦理因素,无法转换为纯粹经验的描述。虽然不符合实证原则,但是作为人文的经济学是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前提,作为人文的经济学讨论目的的选择。在目的选择的过程中,伦理、价值判断、政治哲学等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实现稳定和谐的最终基础是道义与共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志 赵锡平
马克思以前的许多经济学家,例如斯密和萨伊,由于没有科学区分剩余价值的分配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因而都无意或有意地混淆了收入分配与收入源泉两者之间的联系区别,“三位一体”公式就是这种混淆的理论表现形式。本文为了极其清晰地揭示出分配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力求全面、深刻地辨析“三位一体”公式的虚伪性和合理性,以便从整体上再现资本作为商品化经济或市场经济主体的复杂二重性质。在这里,唯物辩证的二重分析方法又成为解剖资本分配制度乃至运营制度、生产制度二重性的锐利武器。
关键词:
辨析 “三位一体” 二重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守宝 王全美
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二重性源于农民的身份与职业的二重性,是农民工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民工身份决定其不能成为完全的劳动力商品,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农民工的职业决定其对农业产业化带来负面影响。破解农民工身份与职业的二重性矛盾的途径,是政府创造条件分化农民工,最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双赢。
关键词:
农民工 身份 职业 二重性 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司婧雯
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已证明,认识民营经济不能简单化陷入公与私之辩。只有超越公与私之辩,才能更好全面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民营经济在生产力、财富、分配和生产关系上都体现出二重性。在生产力上,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在财富方面,民营经济是私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统一;在分配方面,民营经济体现了“先富”与“后富”的统一,发展民营经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在生产关系方面,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芳明
本文在学习马克思经济管理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 ,探讨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与资本主义经济管理均具有二重性的理论前提 ,进而对如何批判性学习、借鉴资本主义经济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经济管理 二重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汉民
论经济效益二重性的统一张汉民目前,我国工业企业高增长低效益的矛盾没有解决。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国有企业经济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中的种种损失和浪费还很严重。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重视研究提高经济效益,应是深化改革的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张晓洁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关键词:
教学二重性 预设性教学 生成性教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涛
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体系中的一种,是指由经济法调整而产生的经济有机体整体(通常以国家的各种机关为代表)与功能个体(通常指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或组织)及功能个体相互间的权利(职权)义务(职责)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显著特性是:二元结构及二重性。二元结构是指,经济法律关系是由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权利义务体系构成:其一是,作为社会经济整体代表的经济机关在经济法律活动中形成的权利义务体系;其二是,作为经济功能个体的权利义务体系。二重性是指,经济法主体的同一行为,因其角色二重性,同时处于两重法律关系中,有两重不同的权利义务。
关键词:
整体主义 经济法律关系 二元结构 二重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国乡
一、我国对外经济目标决策的困惑 我国对外开放的经济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增殖价值以赚取利润,还是为了转换使用价值以满足需要?如果这两种利益都是我国对外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那么,这两个目标是否可以并列兼容?如果二者发生矛盾,那么,是使利润目标服从满足需要目标,还是使满足需要目标服从利润目标?这是必须明确的理论问题,也是我国对外经济目标决策中令人困惑的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白永秀 宋丽婷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数据要素日益重要,厘清数据和数据商品的内涵,明确数据商品的形成依据,挖掘数据商品的价值实现机制,有助于推动数据要素、数据商品和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数据商品首先是一般商品,同时在自然属性、功能属性和技术属性上又有其特殊性。数据商品二因素是指数据商品既具有传递信息、提供管理依据等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又凝结了人类一般劳动,具有价值。生产数据商品的劳动同样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形成数据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数据商品的价值。但目前数据商品的价值实现还不透明、权属界定不清,因此,需要建立健全数据商品价值实现机制、产权交易机制、法律保护机制、反垄断机制等,以规范数据商品的生产、交易和流通等环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鸿雁
虚拟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它具有二重性 :既有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使社会上零星分散的消费资金和闲置资金转化为生产要素 ,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的一面 ;又有使社会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可能性加大 ,易导致泡沫经济形成的消极性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趋利避害 ,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虚拟经济 二重性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国忠
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加强,许多属于第三产业的部门,尽管它们不一定生产具有实物形态的产品,但它们越来越对社会发展和财富的增长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直接服务于一定社会的生产目的,同样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因而许多劳务的生产具有生产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