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1)
- 2023(1703)
- 2022(1515)
- 2021(1431)
- 2020(1188)
- 2019(2500)
- 2018(2482)
- 2017(4404)
- 2016(2390)
- 2015(2462)
- 2014(2487)
- 2013(2454)
- 2012(2181)
- 2011(2123)
- 2010(2250)
- 2009(2143)
- 2008(2118)
- 2007(1965)
- 2006(1904)
- 2005(1596)
- 学科
- 济(9869)
- 经济(9869)
- 环境(6954)
- 管理(6806)
- 生态(5027)
- 农(3713)
- 方法(3520)
- 学(3389)
- 地方(3358)
- 业(3173)
- 资源(3169)
- 划(2925)
- 业经(2920)
- 农业(2888)
- 理论(2659)
- 规划(2575)
- 环境规划(2550)
- 发(2476)
- 和(2279)
- 企(1995)
- 企业(1995)
- 域(1993)
- 区域(1991)
- 经济理论(1951)
- 区域环境(1870)
- 农业经济(1846)
- 旅(1826)
- 游(1756)
- 旅游(1733)
- 数学(1682)
- 机构
- 学院(37912)
- 大学(34673)
- 管理(13160)
- 研究(13065)
- 理学(10957)
- 理学院(10749)
- 管理学(10480)
- 管理学院(10405)
- 科学(10382)
- 济(10222)
- 游(9908)
- 经济(9901)
- 旅(9878)
- 旅游(9761)
- 中国(9503)
- 范(7977)
- 师范(7913)
- 京(7865)
- 所(6531)
- 师范大学(6444)
- 江(6200)
- 研究所(6117)
- 农(6041)
- 中心(5792)
- 业大(5385)
- 北京(5301)
- 环境(5264)
- 州(5243)
- 院(5071)
- 财(5031)
共检索到52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玲 诸江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现行生态旅游立法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合理、行业准入制度不严格、生态资源权利义务关系不清楚等诸多问题。应当完善生态旅游立法,改进生态旅游管理制度,建立行业准入和游客流量管理制度,提升环境教育水平,理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依法促进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莉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是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新探索,又是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时代要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和资源开发现状所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分析,并提出今后这一领域研究开发的几个侧重点。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现状 原则 开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文明
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在人类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挺进的历史进程中,生态旅游被赋予对游客进行生态管治,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践行环境伦理,培植生态文化,造就"绿色"旅游消费者和"绿色"公民的历史责任。而现阶段生态旅游游客生态管治面临的诸多机制问题又妨碍了其应有功能的发挥。生态旅游游客生态管治要不辱使命,就必须在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调控约束机制、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对游客生态管治内容和形式的系统规划机制、对生态旅游者环境行为的监控和奖惩机制、多元管理主体的联动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生态旅游游客生态管治的科研保障机制等方面完成机制的系统再造,实现质的飞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肖胜和 俞益武 李健 倪慧丽
通过对浙江临安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及锦城镇在临安生态旅游形象中的地位的分析 ,提出锦城镇建设生态旅游形象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锦城镇生态旅游形象建设存在的问题 ,认为锦城镇的生态旅游形象应是 :MI———山水城市 ,吴越源流 ;BI———友善文明 ,高效优质 ;VI———绿色雅致 ,整洁和谐。表 2参 6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形象设计 临安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施尔薇
旅游教育刍议施尔薇北京联大旅游学院教务处随着我国现代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有了一定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一个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兼备、从培训初级人才到高级人才、基本上能满足旅游事业发展对人才之急需的旅游教育体系。根据1994年(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丽丽 朱创业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及文化方面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主要表现在认知与感知两大层面,并探讨了实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传承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最后将理论加以应用,以格萨拉旅游区为例,提出了发展当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策略,并希望对其他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英雄
汉字修学旅游刍议□李英雄一、时代呼唤“汉字超越时空的优势,简洁明快的特点和对于高科技发展的适应性,使它有条件成为人类未来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文字,而旅游业的发展,正是加速汉语言文字国际化进程的催化剂。”这是1994年秋,我在《汉字与旅游》一文中写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邢树坤 黄泮光
旅游业做为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国内旅游统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的国内旅游统计工作虽然已经搞了几年,国家旅游局先后发布了1984年至1988年5年的国内旅游人数等项数据,但是,目前国内旅游尚未形成一套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工作中仍然存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爱娟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三大危机 :生态危机、信任危机、心态危机 ,抗衡这三大危机需要达到三大和谐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和谐 ,所以通过旅游可在和谐的审美关系中 ,得到人性的抚慰和心灵小憩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三大危机。
关键词:
旅游 和谐 三大危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敢生
一、国际旅游法的概念与特征国际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人员和服务的国际流动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旅游可被视为无形国际贸易的一种,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国际旅游一般通过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之一即境外消费得以体现,同时亦涉及商业存在等其他方式。因此,国际旅游法实际上可以归入传统的大国际贸易法分类中,国际旅游法通常是指国际旅游服务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规划是人类进入理性时代以来的一项基本活动,其目的在于安排一种合理的选择,以期对未来的行为加以组织或控制。 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应依据旅游业现状及相关产业现状,根据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从资源潜力和资源重新配置的可能性入手,通过研究分析,从而找出重新配置资源以发展旅游业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丽娥
旅游产业链是研究旅游产业的一个新切入点,目前理论界对旅游产业链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试图对旅游产业链的概念做出界定,并分析其区别于一般产业链的特征,同时就旅游产业链对旅游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给予积极探索。
关键词:
旅游产业链 概念 特征 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爱娟
旅游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构成当地总体旅游产品的最基本的要素,它不仅是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还将影响来访游客的访问经历和满意程度。文章主要对目前我国旅游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旅游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浙江临安太湖源为例,探讨了旅游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艳红 吕镇
中国旅游节庆起源于民间节日,经历了十数年的开创与调整,无论从人文学角度还是从管理学角度而言,都有许多独特之处。如何针对其特点发展中国旅游节庆,笔者的观点是“重在设计,难在管理”。 一、中国旅游节庆起源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对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都有深远的影响。中国的节庆虽然几乎都与某一英雄人物或事件有关,但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可归纳出三种起因:第一大类节庆,由天文历法而出。中国的远古时代,曾经长期使用过一岁为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的太阳历。这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熊凯
文章将“意象”的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分析了乡村意象的丰富内涵。乡村意象是乡村的一种整体氛围,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同时,在分析乡村旅游涵义及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的联系,最后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乡村意象 乡村旅游 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