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4)
2023(14929)
2022(13213)
2021(12523)
2020(10570)
2019(24446)
2018(24388)
2017(46932)
2016(25678)
2015(28708)
2014(28845)
2013(28289)
2012(25739)
2011(22967)
2010(23116)
2009(21011)
2008(20347)
2007(17659)
2006(15268)
2005(13139)
作者
(73690)
(61389)
(60864)
(58121)
(39106)
(29722)
(27712)
(24039)
(23238)
(22027)
(21181)
(20617)
(19725)
(19382)
(18877)
(18707)
(18423)
(18064)
(17541)
(17492)
(15322)
(14988)
(14813)
(13971)
(13709)
(13705)
(13645)
(13465)
(12455)
(12188)
学科
(100170)
经济(100071)
管理(70809)
(66040)
(55032)
企业(55032)
方法(48368)
数学(41720)
数学方法(40966)
(27023)
中国(24096)
(23925)
地方(22738)
(22717)
业经(22190)
理论(18853)
农业(18349)
环境(18313)
(16852)
贸易(16841)
(16623)
(16311)
(15907)
技术(15555)
(14874)
财务(14794)
财务管理(14764)
(14632)
企业财务(13908)
(13263)
机构
学院(356639)
大学(354601)
管理(140967)
(131453)
经济(128281)
理学(122649)
理学院(121198)
管理学(118599)
管理学院(117960)
研究(117881)
中国(85633)
科学(78365)
(76319)
(59642)
(59581)
(58800)
业大(56370)
研究所(55038)
中心(53527)
(51517)
(49521)
师范(49037)
北京(48222)
财经(47843)
农业(46682)
(43653)
(43365)
(42791)
师范大学(39536)
技术(39301)
基金
项目(251403)
科学(196260)
研究(180489)
基金(179787)
(158068)
国家(156787)
科学基金(134039)
社会(110468)
社会科(104489)
社会科学(104455)
(100282)
基金项目(96162)
自然(90082)
自然科(87934)
自然科学(87908)
自然科学基金(86252)
(84509)
教育(83599)
资助(75292)
编号(74223)
成果(58847)
重点(56649)
(53738)
(53676)
(51775)
课题(51541)
科研(48347)
创新(48202)
计划(46578)
大学(46050)
期刊
(140965)
经济(140965)
研究(97137)
中国(65124)
学报(58963)
科学(54663)
(53171)
管理(49089)
大学(43843)
(43360)
教育(42094)
学学(41296)
农业(37469)
技术(31913)
(25228)
金融(25228)
业经(24803)
经济研究(21888)
财经(21406)
(20193)
资源(18968)
图书(18849)
问题(18320)
(18203)
科技(18106)
(17129)
技术经济(16834)
统计(16522)
理论(15874)
现代(15378)
共检索到503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韫  
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其发展目标必须是可持续的。而生态旅游可持续性的标准因不同旅游区(点)或处在不同的时间段会产生差异,使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可以反映出并弥补这种差异给可持续性评价带来的影响。以位于岷江上游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景区为例,使用主观方法分析资源、社区和旅游三大利益相关者在生态旅游可持续性中的关系,建立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的框架。使用德尔菲法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旅游管理部门的访谈和旅游者问卷调查来探察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根据访谈和调查结果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研究以九寨沟景区为案例,评价模型的构建为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了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肖雄辉  戈鹏  朱虹明  任佩瑜  郑伟民  章小平  
高峰期景区游客分流一直是国内外景区管理的热点问题。景区管理者通过分流调度资源的合理分配,引导控制游客在景区的分布,使景区各景点负荷均衡,而高峰期景区的分流资源通常无法满足景点游客的需求。本文根据景区分流资源的特性,统一确定了景区的分流能力,构建了景区景点需求与调度资源的引力分流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流调度算法,并以九寨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该算法在优先满足需求景点的负荷均衡的同时,考虑了游客因等待产生的满意度惩罚。算法利用引力模型计算出景点与资源点的引力测度值,并以测度值为依据,按景点负荷降序对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田世政  杨桂华  
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和景区发展的双向需要,社区参与下景区发展模式问题需要深入的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九寨沟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景区与社区在地域关系、资源权益分配、经营项目、就业机会等方面融合与共享的"景(区)社(区)一体"发展模式,并产生了积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实现了保景与富民的兼顾和景区的和谐发展。本文结合九寨沟的经验并参照国内其他景区的情况,依据我国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等,提出社区参与下自然遗产型景区发展的五点建议:留驻与外迁结合,社区外迁遵循引导与自愿原则;将景区内社区的行政管辖权授予景区管理机构;保障社区林权参与景区资源性收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章小平  朱忠福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名满天下,然而它的环境容量究竟如何,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今天的九寨沟已今非昔比。本文纵览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历程,试从不同的视角对九寨沟的环境容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对九寨沟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最终得出一系列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的结论,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廖治学  骆毓燕  戈鹏  任佩瑜  郑伟民  
在对游客满意度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游客满意度各指标赋权,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基于九寨沟景区的特征及游客满意度理论,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了能反映游客满意度的相关样本数据对九寨沟景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果:九寨景区游客综合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的层面上,但在各个维度上的游客满意度水平差异比较大,其中景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游客满意度水平高,而景区餐饮住宿游客满意度水平很低。最后基于IPA法为游客满意度提升提出相关策略。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勇  刘黎明  茹红润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ROSTCM 6.0软件对百度知道、携程问答社区、马蜂窝问答社区中关于九寨沟景区的时间跨度为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的旅游提问信息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了游客对九寨沟旅游信息的需求特征。结果表明:游客对不同旅游信息类别的需求不同;同一旅游信息需求类别下游客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有差异;游客非常关注地震等灾害后景点的开放情况。最后,本文还对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发展及网站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晓莉  张捷  吴必虎  蒋志杰  乌铁红  董雪旺  
旅游目的地意象一经形成并非一成不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5.12地震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对四川九寨沟风景区旅游者感知意象的影响如何?对比分析2008年5月(汶川地震前)和2009年5月的旅游者感知意象,发现认知意象虽略有下降,但由于地震对九寨沟风景区没有造成实质破坏,而且已经经过了一年的恢复,变化不是很明显;但受情感意象的影响,旅游者的忠诚度有明显提升;另外,旅游者对九寨沟风景区旅游安全、社会治安的认知有明显下降。结构方程均值模型的运用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不能直接进行潜在结构变量之间比较的问题,开拓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感知研究方法的新视角,同时也深化了结构方程模型在旅游研...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刘慧悦  
【目的/意义】旅游市场信息对旅游流具有引导作用,因此,清晰准确地认识旅游者信息需求,对更好的编制信息化建设路线图、提高旅游信息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选择四川九寨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讨旅游信息需求的具体内容及信息需求的期限效应。【结果/结论】结论说明信息流与旅游流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重视核心旅游信息的获取,包括对"行"和"游"的相关信息需求。同时,旅游者在不同的期限内对不同旅游信息需求存在程度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宜聪  张捷  刘泽华  张宏磊  苏醒  陈星  
突发危机事件严重影响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内客源市场是中国旅游目的地市场构成的主体,研究国内客源市场受危机事件的空间影响规律,有助于增进理论认识并为恢复目的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指导。文章以经历过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九寨沟景区为例,以国内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地震前后第一手抽样调查资料为数据源运用地理集中度指数、客源市场半径、距离累计曲线等方法,引入"冲击波"的思想,对不同距离的客源市场恢复特点进行归纳。研究发现:自然灾害型危机事件后,景区客源市场地理集中度指数降低而客源吸引半径增加,表明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文勇  史凯  邓贵平  
该研究运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移动平均分析法(MF-DMA)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前后4年的九寨沟国内外游客时序波动趋势,发现九寨沟旅游市场具有长期记忆性和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采用滑移窗口理论方法,分析了地震前后九寨沟国内外游客人数波动多重分形结构的时序演化过程。研究发现,虽然震后九寨沟旅游市场遭受沉重打击,但仅过了1年,以2009年5月12日为界,九寨沟旅游系统内在分形机制就逐步恢复到震前状态。通过对该现象的深入分析,研究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的旅游景区灾后市场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临界质点效应,认为具有分形特征的灾后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治学  戈鹏  任佩瑜  骆毓燕  章小平  冯刚  
生态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景区管理最为关注的焦点,而景区游客量的预测是解决该矛盾的首要任务。文章遵循集成思想,以季节性ARMA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及组合模型为基础,采用GMDH非线性叠加的集成方法,构建了适用于线性与非线性交错复杂特点数据的AB@G集成预测模型,并以九寨沟景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在预测游客量上是有效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叶欣梁  温家洪  邓贵平  
文章采用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技术,模拟景区未来典型自然灾害风险情景,建立典型致灾因子强度与灾害风险情景对应关系;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进行分类,分析游客居民景区内时空分布特征,建立致灾因子强度与景区承载体的脆弱性对应关系;最后通过拟合风险曲线,建立景区综合灾损模型并预测出多情景年均损失。综合景区利益相关方可接受风险,基于灾损和防灾成本进行风险决策。案例研究以九寨沟树正景群为例,模拟九寨沟在分别遭遇20、50、100、200、500、1000年一遇6种暴雨情景下引发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冲击力,建立6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东和  张捷  杨效忠  
本文在旅游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九寨沟为例,对旅游罩现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推进国内关于旅游罩现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论文从3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九寨沟旅游者罩、旅游业罩和旅游目的地罩的形成原因。研究表明,旅游罩现象在九寨沟旅游区是存在的,业已对旅游者体验和目的地社会文化造成了影响。本文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对旅游罩现象的认识,为合理制定九寨沟旅游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旅游区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乌铁红  张捷  张宏磊  曹靖  蔡永寿  杨青霞  
识别旅游地的属性对于旅游地形象、满意度以及旅游者的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效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九寨沟风景区为案例,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①九寨沟风景区地方属性可以分为资源价值和人文环境氛围、接待服务、自然旅游资源和环境3个维度。②不是九寨沟所有的地方属性都对其形象的形成、满意度、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有显著作用,在18个属性中只有11个属性与旅游者的感知态度和购后行为有关。可以构建旅游地属性与旅游者的感知和态度关系的结构模型。③九寨沟风景区地方属性的效用和感知质量的高低是不完全耦合关系。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柱胜  卿芳雅  戈鹏  任佩瑜  冉建华  
要实现风景区科学规划与永续利用,游客数量的预测是关键,其中短期的游客数量预测则是景区资源统一管理与合理调度的直接依据。本文分析了九寨沟的游客到达历史数据,建立了游客到达的日预测回归模型和BP修正模型,实际数据证明该模型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