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25)
2023(17675)
2022(15501)
2021(14492)
2020(12445)
2019(28704)
2018(28591)
2017(54822)
2016(29986)
2015(33946)
2014(34028)
2013(33532)
2012(30833)
2011(27804)
2010(27824)
2009(25598)
2008(25306)
2007(22396)
2006(19355)
2005(16787)
作者
(88239)
(73949)
(73553)
(70212)
(46971)
(35578)
(33519)
(29090)
(27920)
(26315)
(25300)
(24939)
(23544)
(23075)
(22897)
(22705)
(22702)
(21900)
(21333)
(21304)
(18448)
(18121)
(18001)
(16895)
(16573)
(16425)
(16407)
(16374)
(14972)
(14834)
学科
(119314)
经济(119181)
管理(86411)
(80883)
(66907)
企业(66907)
方法(59490)
数学(51393)
数学方法(50680)
(32329)
(30456)
(29039)
中国(28699)
业经(26498)
地方(23300)
农业(21792)
(21742)
贸易(21736)
(21057)
理论(20789)
环境(20214)
(19903)
(19654)
财务(19570)
财务管理(19526)
(19508)
企业财务(18490)
技术(17788)
(17023)
银行(16958)
机构
大学(434436)
学院(432921)
管理(170680)
(165412)
经济(161669)
理学(148651)
理学院(146936)
管理学(143963)
管理学院(143195)
研究(141704)
中国(103966)
科学(92966)
(92077)
(75268)
(73090)
(72098)
业大(67622)
研究所(66491)
中心(65365)
(62827)
财经(61575)
(59058)
师范(58447)
北京(57839)
农业(57651)
(55881)
(51479)
(51287)
经济学(49286)
师范大学(47336)
基金
项目(300435)
科学(235447)
基金(217944)
研究(214118)
(191334)
国家(189788)
科学基金(162389)
社会(132934)
社会科(125829)
社会科学(125796)
(117768)
基金项目(116286)
自然(108881)
自然科(106311)
自然科学(106278)
自然科学基金(104355)
(99742)
教育(99043)
资助(90510)
编号(87388)
成果(70064)
重点(67498)
(65567)
(63197)
(61509)
课题(59672)
科研(58422)
创新(57407)
大学(55601)
教育部(55571)
期刊
(175676)
经济(175676)
研究(117488)
中国(74004)
学报(73362)
科学(66416)
(64704)
管理(58476)
(56566)
大学(54433)
学学(51239)
农业(44801)
教育(44775)
技术(36801)
(31551)
金融(31551)
业经(30250)
财经(28719)
经济研究(27637)
(24408)
图书(24115)
(23516)
问题(23020)
(21620)
资源(20723)
科技(20625)
技术经济(20509)
理论(20216)
统计(20190)
商业(19961)
共检索到609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袭希  刘琢  于欢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旅游形式,日益受到旅游者青睐。根据相关网络游记,以黑龙江省湿地资源为案例,采用情感分析和统计分析法,对生态旅游游客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湿地旅游活动中游客多以东北地区为主;在夏秋两季客流量居多且多以家庭、朋友的三人以上团体组成;游客情感受出游交通、出游人数、出游天数和人均花费的影响;客源地和旅游季节、旅游季节和人均花费、人均花费和旅游方式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游客的情感倾向,从而影响其消费行为。为了进一步增强游客的正面情感、弱化游客的负面情感,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季节、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旅游方式的游客提供符合预期的活动及服务,这是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平芳  周怡心  
在花海旅游已成为一种风潮的时代背景下,相关媒体报道和书籍也日益增多,但是对于花海旅游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旅游者赏花行为研究甚为匮乏。运用内容分析法,以携程旅行网中的网络游记为研究文本,使用内容分析软件ROST CM6分析旅游者赏花行为特征。结果表明,由于花海旅游的季节性以及游览空间的开敞性,使得旅游者的赏花行为复杂多样,在旅游者性别、赏花线路、赏花时节、赏花地点、赏花动机、景观偏好、感知态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行为特征;赏花不仅是注重风景美的观光旅游形式,也是追求身心愉悦的情感体验方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范恒  王凯  彭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江西资溪县为例,对森林康养旅游游客情感特征进行分析。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为时间区间,利用爬虫软件从去哪儿、马蜂窝、同程旅行、携程四大旅游网站抓取目标文本,通过软件ROST Content Mining 6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梳理出资溪县森林康养旅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研究表明:游客积极情感占主导地位,消极情感所占比例较小,积极情感强度以中度和高度为主,消极情感以一般和中度为主。为进一步增加游客积极情感、削弱游客消极情感,资溪县应从游客体验、产业体系、市场监管、管理制度与专业人才五方面采取改进措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丽君  郭留留  
以携程和蚂蜂窝的问答文本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ROSTCM6软件和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张家界游客旅游信息需求特征,结果发现,游客的旅游信息需求有个性化、多样化、具体化的特点,游客信息需求可以分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以及其他7个类别,73个类目。张家界游客旅游信息需求主要分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和其他7个方面,游客对7个类别的信息需求不同,其中,游览信息需求最高,其次是住宿信息,第三是交通信息需求,餐饮信息需求较低,购物和娱乐信息需求最低。游客对7个类别中不同类目的信息需求有较大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丽君  郭留留  
以携程和蚂蜂窝的问答文本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ROSTCM6软件和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张家界游客旅游信息需求特征,结果发现,游客的旅游信息需求有个性化、多样化、具体化的特点,游客信息需求可以分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以及其他7个类别,73个类目。张家界游客旅游信息需求主要分为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和其他7个方面,游客对7个类别的信息需求不同,其中,游览信息需求最高,其次是住宿信息,第三是交通信息需求,餐饮信息需求较低,购物和娱乐信息需求最低。游客对7个类别中不同类目的信息需求有较大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春梅  赵原  徐西帅  李威  
“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对促进冰雪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哈尔滨冰雪旅游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数据挖掘技术,共抓取携程网、去哪儿网、猫途鹰旅游网、马蜂窝、途牛网5个网站37762条游客评论,通过文本内容分析方法从高频词特征、语义网络及游客情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冰雪旅游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游客满意度维度包括五个层次,分别为冰雪旅游资源及景区、冰雪旅游形象、冰雪旅游配套设施服务、冰雪旅游游客行为和冰雪旅游游客感受。在游客感知评价中,积极情绪所占比例为82.07%,中性情绪所占比例为6.04%,消极情绪所占比例为11.89%。虽然游客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消极情绪。最后,提出了提高服务质量、调整定价策略、挖掘文化内涵以打造冰雪旅游文化新形象的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梦君  乌恩  
以旅游凝视为理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婺源的官方宣传文本和游客网络游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政府凝视和游客凝视视角下,官方部门及游客对婺源旅游形象感知的异同。结果显示,婺源的旅游形象主要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活动、生态保护、旅游接待与服务5大主题。两种视角对婺源形象的解读在整体上保持一致性,但政府更侧重对文化的宣传,而游客则更注重对资源与服务的感知。两者对婺源的情感形象评价都以正面为主,但政府的积极情绪高于游客。此外,游客的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交通、餐饮、人流量等方面。最后,根据研究内容,从宣传内容与途径、基础设施与服务、游客分流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婺源的管理部门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妙薇  张建国  崔会平  张明如  
[目的]利用网络大数据了解客源市场特征以及游客旅游体验评价可反馈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促进景区的形象优化。同时也可为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对象进行研究,使用百度指数作为信息源对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关注度进行探究,通过分析游客的人群特点,进一步了解旅游者行为偏好等;运用网络文本内容研究分析方法,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网络评论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形象感知、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准确了解游客对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形象感知。[结果](1)分析客源地市场特征表明景区对浙江省内地区影响力较大,中年男性游客对景区关注度最高,游客出游多受法定节假日影响,且行程安排多为省内周边游。(2)网络评价文本分析表明游客对景区认可度较高,游客旅游体验总体较好,但从景观风貌、休闲活动、景点设置、设施服务、文化底蕴、游客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细化分析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论]景区优化提升可以从针对客源市场人群特点调整营销策略、联动周边景区、挖掘历史文化扩大影响力、完善服务、开发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等方面入手,同时,对核心景点的保护、注重以食宿等产业吸引游客并体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防止过度商业化以保持淳朴天然的景区旅游氛围等问题也值得重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敏  
基于网络文本,通过ROST CM6.0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以游客感知视角研究殷墟旅游形象。结果表明:游客对殷墟的积极感知形象是直观的、概要的,对殷墟最突出的印象是"遗址""文化""历史""甲骨文";游客对殷墟的旅游感知形象可归纳为景区空间环境形象、旅游景观形象、旅游服务形象和旅游体验认知形象4个维度;游客对殷墟旅游形象感知中的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设施和旅游安全4个核心类属及其下属的10个二级子类;在对殷墟旅游形象的感知中,导游讲解是重要的感知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加琪  郭剑英  
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的基本特征、环境影响行为态度进行调查。结合spss18.0软件分析游客的基本特征与其保护环境的行为态度的相关性,并且对景区提出针对游客破坏环境行为的管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基本特征与其破坏环境行为有相关性,特别是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关性较大。大部分游客都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约束自身行为,但其环境责任感不强。景区应该加强对游客的约束管理、教育管理和引导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慧玲  许春晓  
对湖南旅游流空间网络进行密度、中心性、核心—边缘、凝聚子群和块模型等分析后发现,该网络具有集聚性、优势子结构有区域指向并具跨越之势、节点的功能各异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湖南旅游空间政策的制订策略:重视旅游流空间网络的良性发育;发挥凤凰、张家界武陵源和天门山的引领作用;有序推进旅游流空间网络的治理;关注非邻接地区的合作;有针对性地打造城市旅游形象;科学规划旅游交通线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维亚   汤澍   陈玲玲   徐敏  
为深入了解游客生态环境感知对文化遗产地旅游形象的影响,以南京城墙为考察样本,基于内容分析法,采用2018—2022年的网络数据,分别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进行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网络文本能较为客观地获取生态环境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城市文化遗产形象形成的内在机制;游客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环境感知以正面情绪为主,在游客的情绪感知中生态环境影响着游客的整体形象感知;作为生态环境要素,水环境和植物景观对文化遗产形象的影响尤为显著;游客对其遗产形象的感知同时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上,成熟的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必须重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与塑造;改善与提升城市文化遗产形象,需要同时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因此,管理者和经营者应从改善文化遗产景区绿化景观,做好水体保护,控制污染气体排放,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改善景区整洁环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逸  保继刚  陈凯琪  
中国出境游客的消费偏好和兴趣特征研究已成为当前旅游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满意度调查和细分市场展开,在研究时效和话题覆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文章借助网络大数据研究分析方法,基于游客情感分析理论,以赴澳中国游客发布在国内旅游网站的评论为素材展开分析,比较其与国际游客的差异性,继而解析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游客在吸引物类型和旅游活动两大要素上与国际游客存在较大差异;(2)目的地要素和吸引物类型均有可能引发中国赴澳游客的正负面旅游情绪,地标性景观和多样化特色较能引发中国游客的正面评价,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逸  保继刚  陈凯琪  
中国出境游客的消费偏好和兴趣特征研究已成为当前旅游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主要围绕满意度调查和细分市场展开,在研究时效和话题覆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文章借助网络大数据研究分析方法,基于游客情感分析理论,以赴澳中国游客发布在国内旅游网站的评论为素材展开分析,比较其与国际游客的差异性,继而解析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游客在吸引物类型和旅游活动两大要素上与国际游客存在较大差异;(2)目的地要素和吸引物类型均有可能引发中国赴澳游客的正负面旅游情绪,地标性景观和多样化特色较能引发中国游客的正面评价,而中国游客对澳文化资源和冒险性旅游活动评价较低;(3)中国游客对澳大利亚旅游城市的情感喜好,与其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城市基本职能存在一定关联。这些发现与当前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较为吻合,但与现存针对中国赴澳游客的满意度调查不一致。研究的意义在于开拓了研究游客偏好和评价的新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国际旅游目的地改进针对中国游客的营销策略和方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