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8)
2023(12369)
2022(10420)
2021(9787)
2020(8110)
2019(18629)
2018(18745)
2017(36154)
2016(20073)
2015(22594)
2014(22897)
2013(22398)
2012(20133)
2011(17976)
2010(17978)
2009(16475)
2008(16044)
2007(14053)
2006(12660)
2005(11257)
作者
(58278)
(47934)
(47626)
(45640)
(30573)
(23047)
(21607)
(18849)
(18208)
(17194)
(16651)
(16132)
(15316)
(15047)
(14794)
(14633)
(14371)
(14355)
(13837)
(13661)
(11961)
(11783)
(11538)
(10933)
(10733)
(10729)
(10667)
(10587)
(9634)
(9470)
学科
(78656)
经济(78561)
管理(57439)
(53352)
(43771)
企业(43771)
方法(34346)
数学(28483)
数学方法(28100)
(23571)
中国(21911)
业经(19528)
(18588)
(18528)
地方(17451)
农业(15898)
环境(15300)
理论(14485)
(14074)
(13441)
(13020)
贸易(13014)
(12603)
技术(11999)
(11931)
(11926)
财务(11852)
财务管理(11826)
(11512)
银行(11476)
机构
学院(282672)
大学(282376)
管理(113150)
(105757)
经济(103185)
理学(97457)
理学院(96341)
管理学(94571)
管理学院(94071)
研究(94060)
中国(69481)
(61594)
科学(61106)
(48441)
(47444)
(44959)
研究所(43242)
业大(42452)
中心(42309)
(41718)
(40389)
师范(40049)
北京(39457)
财经(38912)
(35189)
农业(34835)
(34613)
(34437)
师范大学(32404)
经济学(30197)
基金
项目(194061)
科学(151888)
研究(143093)
基金(139041)
(120852)
国家(119811)
科学基金(102787)
社会(88406)
社会科(83559)
社会科学(83534)
(76603)
基金项目(75020)
自然(67136)
自然科(65454)
自然科学(65441)
教育(64737)
自然科学基金(64222)
(64102)
编号(59396)
资助(56920)
成果(47960)
重点(43237)
(41835)
(41508)
课题(40672)
(39625)
创新(36842)
科研(36806)
项目编号(36044)
大学(35582)
期刊
(121019)
经济(121019)
研究(82431)
中国(50920)
学报(44526)
(41917)
科学(41740)
管理(40370)
(35173)
大学(33300)
教育(33252)
学学(31080)
农业(29321)
技术(23470)
(22708)
金融(22708)
业经(21423)
财经(17924)
经济研究(17600)
图书(16590)
问题(16515)
(15172)
(14457)
理论(14339)
科技(14075)
资源(13957)
实践(13268)
(13268)
现代(13005)
(12882)
共检索到410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  薛熙明  
如何在接受西方生态旅游新观念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课题。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如何看待同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意识,中西方生态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相异的特点:西方主张人地分立,中国力求“天人合一”,但这一特点在当代又有所变异。受此影响,西方生态旅游资源强调其自然属性,而中国则以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因此,西方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元特征,而中国则必须同时考虑市场的消费和培育双重功能,构造高端和大众二元结构的市场。大众生态旅游是现阶段朝向西方式严格生态旅游的一个有益过渡。注重本土化色彩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推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发展中国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敏燕  叶文  董锁成  李宇  郭海健  
解说是生态旅游实现其环境教育责任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其研究和行业发展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解说方程式中资源、受众和媒介3个关键要素入手,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生态学原理、地理环境决定论等理论,梳理中西方解说系统差异的根源所在。结果发现:西方受"人地分立"价值取向的影响,保持着生态旅游的"纯自然性",西方的海洋外向型思维延续了注重空间拓展、关注自然客体奥秘的传统,媒介设计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强调长期公益性;中国人受"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的影响,接受生态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大陆内向型思维形成了求稳好静的性格,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较弱,媒介的物造形式胜过内容要求,短期功利性突出。最后,本文提出中国生态旅游解说本土化路径,包括确定可行的解说目标、挖掘双重价值的资源、定位受众特征与类型、标准化规范引导媒介设计等。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燕琴  汲忠娟  
社区生态旅游(CBET)聚焦于欠发达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权益,在国际社会已形成相对成熟、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是边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历经20年积淀,厘清CBET发展的中国本土化路径与特征既是对当下扶贫实践需求的呼应,又可为国际CBET研究提供中国经验。中国CBET特征包括:(1)外源性推进。从NGO外部推动向政府内在推进方向发展;(2)多源性发展。从国际流行的近景区-生态富集型CBET向自景区-文化富集型CBET拓展;(3)社区主导型强社区参与模式非主流,政府主导型依然为主流,但政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燕琴  汲忠娟  
社区生态旅游(CBET)聚焦于欠发达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权益,在国际社会已形成相对成熟、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是边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历经20年积淀,厘清CBET发展的中国本土化路径与特征既是对当下扶贫实践需求的呼应,又可为国际CBET研究提供中国经验。中国CBET特征包括:(1)外源性推进。从NGO外部推动向政府内在推进方向发展;(2)多源性发展。从国际流行的近景区-生态富集型CBET向自景区-文化富集型CBET拓展;(3)社区主导型强社区参与模式非主流,政府主导型依然为主流,但政府变革与权利界定已受关注;(4)以土地为代表的社区权益保护是中国CBET发展元问题;(5)CBET扶贫要坚持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综合面向,并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贫困、文化富集型CBET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杨梦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旅游研究从发展阶段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图1)。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属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成为该阶段最主要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增祥  
如果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会成为一个持续性议题,那它将会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界对本土化议题热议的新体现。实际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关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论述,社会学家林南指出,国内社会学界存在简单移植西方理论,忽视中国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地剪资料来迎合西方理论,以及缺乏理论抽象化能力的现象(3)。但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永贵  李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新时代下,立足中国旅游业发展实践和难题,探索能够指导中国旅游实践的本土理论体系,助力中国旅游业逐步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和提升中国旅游研究的话语权,正日益成为中国旅游学者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旅游心理和行为已经成为当今旅游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旅游者心理和行为,也包括旅游中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心理和行为。在借鉴和赶超国外研究的同时,旅游心理和行为本土化特色研究无疑是国内学者的愿望和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从研究支点和方法使用上加以明晰,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震方  
长期以来,中国的旅游研究主要是借鉴和引进西方的理论范式。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研究本土化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央大力倡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旅游研究本土化内涵,积极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实践,对形成中国的旅游科学特色和学术优势,提高旅游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想  陈钢华  
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引发国内外旅游学界对国际化的目的和后果的反思。尤其是,学界普遍对中国部分旅游研究存在的"食洋不化"、照搬西方理论、概念和方法表示担忧,并开始呼吁在研究中找回"中国元素"。通过梳理相关领域(主要是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在讨论本土化时所存在的争议(即概念之争、动机之争、目的之争、思路/路径之争、情境化之争)以及对本土化边界的讨论,该文提出:有关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讨论和实践需要明确范围、划定边界。在有关本土化的讨论与实践的大环境下,文章结合旅游研究的跨学科、多学科属性,从议题与视角本土化、理论本土化、方法科学化/规范化等3个角度提出了关于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几点思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肖光明  
导游对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负有特殊责任。文章比较了导游在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中的角色差异,对导游在生态旅游中的角色要求、从业素质、培训内容、管理方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在我国逐步实行生态旅游导游资格认证制度的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