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6)
- 2023(14963)
- 2022(12906)
- 2021(11968)
- 2020(9879)
- 2019(22630)
- 2018(22552)
- 2017(42602)
- 2016(23270)
- 2015(26163)
- 2014(26082)
- 2013(25964)
- 2012(24027)
- 2011(21733)
- 2010(21925)
- 2009(19801)
- 2008(19106)
- 2007(16663)
- 2006(14888)
- 2005(13172)
- 学科
- 济(93996)
- 经济(93904)
- 管理(62424)
- 业(60181)
- 企(46371)
- 企业(46371)
- 方法(36943)
- 数学(30739)
- 数学方法(30382)
- 中国(28171)
- 农(26951)
- 地方(26847)
- 学(22575)
- 业经(22398)
- 财(19756)
- 农业(18506)
- 环境(18260)
- 贸(17494)
- 贸易(17476)
- 易(16869)
- 制(16244)
- 和(15783)
- 理论(15576)
- 银(15117)
- 银行(15074)
- 技术(14709)
- 融(14639)
- 金融(14637)
- 行(14534)
- 发(14469)
- 机构
- 学院(325605)
- 大学(324691)
- 管理(126343)
- 济(123348)
- 经济(120301)
- 研究(115681)
- 理学(108184)
- 理学院(106833)
- 管理学(104974)
- 管理学院(104383)
- 中国(85489)
- 科学(75276)
- 京(71608)
- 所(59273)
- 农(56908)
- 财(55300)
- 研究所(54100)
- 中心(51933)
- 业大(50559)
- 江(49042)
- 范(46979)
- 师范(46492)
- 北京(46025)
- 农业(44251)
- 财经(43584)
- 院(42737)
- 州(40676)
- 经(39467)
- 师范大学(37575)
- 技术(36282)
- 基金
- 项目(224279)
- 科学(174997)
- 研究(163808)
- 基金(159636)
- 家(140179)
- 国家(138961)
- 科学基金(118127)
- 社会(100305)
- 社会科(94851)
- 社会科学(94826)
- 省(89348)
- 基金项目(85811)
- 自然(77534)
- 自然科(75572)
- 自然科学(75555)
- 划(75300)
- 自然科学基金(74137)
- 教育(73582)
- 编号(67755)
- 资助(64730)
- 成果(54771)
- 发(52379)
- 重点(50666)
- 部(47325)
- 课题(47122)
- 创(46303)
- 创新(43146)
- 科研(42709)
- 发展(41341)
- 项目编号(41089)
- 期刊
- 济(143638)
- 经济(143638)
- 研究(95573)
- 中国(67258)
- 学报(54130)
- 农(52245)
- 科学(50013)
- 管理(45802)
- 大学(39788)
- 教育(39509)
- 财(39140)
- 学学(37121)
- 农业(36594)
- 融(28623)
- 金融(28623)
- 技术(27449)
- 业经(25639)
- 图书(22286)
- 经济研究(21925)
- 财经(19664)
- 业(18913)
- 问题(18421)
- 科技(16910)
- 资源(16747)
- 经(16741)
- 理论(15759)
- 书馆(15245)
- 图书馆(15245)
- 版(14880)
- 现代(14764)
共检索到490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窦璐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对游客情感及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国内少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探索。鉴于此,文章基于服务场景理论和已有相关文献,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采用扎根理论,探索中国背景下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题项。通过对访谈和网络点评资料的三级规范性编码分析,得出了环境氛围、基础设施、自然景观设施、人文景观设施和社会交往5个维度。以此为基础,根据扎根理论资料和已有文献,开发了用于定量测量上述5个维度的30个题项。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该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小规模研究检验了服务场景对满意度的显著预测作用,证明所开发的量表可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文章的研究结论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义民 贾奎雨
生态旅游是21 世纪世界旅游发展的方向,生态旅游开发从理论到实践有许多问题有待探讨。文章对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原则及开发措施。
关键词:
风景区 生态旅游 信阳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甘德欣 龙岳林 袁锡姿 齐增香
紫鹊界梯田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其天然的自流灌溉系统堪称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通过对紫鹊界梯田景区现状的考察,客观分析了在紫鹊界梯田景区实行生态旅游将面临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保持原生态美与突出特色的矛盾和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利益再分配的矛盾,并探讨了合理开发景区的基本对策:确保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景区生态旅游最佳容量,确定开发的规模;以梯田自然景观为背景,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等。
关键词:
紫鹊界梯田 生态旅游 梯田保护 共享共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成官文,王敦球,秦立功,孔运铎,严启坤,秦国辉
龙脊梯田景区是大桂林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景观独特,宜于发展生态旅游。但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及人口素质成为约束性限制因素,也面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继承等问题,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婧 乌恩
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而对环境教育的理解不少生态类型景区还停留在解说牌的基础层面。通过一系列分析过程,构建了以不同使用者以及不同使用场景为前提,以多样化的环教体验视角和多种环教体验设计手段为方法,以生态旅游景区环教基础设施、环教专项设施、环教活动为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及使用场景为最终目标的基于使用者和使用场景的生态旅游景区环境教育体验系统"2231"模型。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教育 体验 使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尔阜,蔡运龙,祁黄雄
本文从影响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不同旅游者感观的差异性出发 ,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以长江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例 ,进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 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新前
四川稻城亚丁生态旅游景区是四川省旅游资源中除5个世界遗产之外最具开发潜力的景区之一,具有成为世界级旅游精品和自然与文化生态旅游胜地的潜质。但目前开发建设欠佳并存在较多问题。应对景区实施统一的有针对性的打造与建设:一是执行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景区原始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好;二是突出自身特色,树立自己的独特品牌;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建设,确保交通、能源、住宿、通讯的便捷;四是在统一规划、管理的前提下,广泛引入民间资金参与开发建设;五是采用针对性强、影响力大的宣传方式,加强景区的宣传;六是将打造与建设稻城亚丁生态旅游景区作为四川旅游业工作重点,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省、市、县合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金豹 张维 满鑫
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选取AHP-SWOT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盘龙山生态旅游区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挑战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盘龙山具备开发生态旅游区的基础条件,并进而提出盘龙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盘龙山 开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金豹 张维 满鑫
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选取AHP-SWOT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盘龙山生态旅游区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机遇挑战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盘龙山具备开发生态旅游区的基础条件,并进而提出盘龙山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盘龙山 开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强 程兴火
由于生态旅游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并能为旅游者解除工作压力,使其获得身心健康,一经出现便风靡全球,成为当今世界的旅游热点。我国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近年生态旅游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旅游者的个人价值取向决定其目的地选择偏好",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开展游客感知价值研究,将有助于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以游客为中心"了解如何认识、评价旅游产品价值,进而了解游客对景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动机。本文对与生态景区游客感知价值有关的概念、理论及模型进行系统的论述与评价,使读者对相关研究有更深入的认识,为景区管理者分析相应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景区 游客感知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金层 李卓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更为迅速,不过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尤其是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研究生态旅游内涵与类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逐一的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促进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景区管理 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员萍 王浩 黄萌
介绍了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的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和可持续发展效应,阐述了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的精神载体、物质载体以及载体表达,并以福建诏安乌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中心区域为例,分析了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塑造的方法,提出规划中要充分挖掘生态旅游景区的精神载体、落实物质载体的构建及发挥其地方特色效应,最终实现生态旅游景区地方特色的塑造及其生态环境、经济收入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震 庞赞 张建国
[目的]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乡村资源,在开发前对影响乡村生态养生旅游的因素进行评价,为整体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在分析总结相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生态养生旅游景区的特点,运用专家咨询法筛选构建了该文的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确定综合评价分级标准以及各评价指标的评分细则,以兴墩村为例验证本评体系的实用性。[结果]评价模型包括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区域社会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潜力5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由影响该指标的因素组成,共计29个三级指标;通过对兴墩村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得分为8. 06,适宜性良好,其中自然环境得分最高为9. 52。[结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影响开发的主要因素,兴墩村进行乡村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同时存在配套设施条件差以及开发潜力低的缺点,针对各二级指标评价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思路,为今后进行规划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秋华 李欠强
将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生态旅游景区,从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旅游景区质量管理体系框架。首先在组织准备上,要求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质量培训机制;其次,提出了四个步骤的质量策划与六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第三,ISO质量与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为生态旅游景区提供质量保证;最后,通过对游客满意度的测评对质量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并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质量管理 景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璐 王丽媛 周延林
蟒河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33km,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地带,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植被向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植被的过渡区。本文对蟒河生态旅游景区植物区系组成、植物群落基本特征、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调查区有维管束植物72种,隶属于35科66属,植被可划分为12个群系。蟒河生态旅游区旅游景点保护措施基本落实到位,景区内植被状况较好,植物群落多样性差异主要取决于生境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